“一带一路”助力发展中国家共同现代化的基本逻辑与实践路径
摘 要 “一带一路”对发展中国家共同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推动新型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共同现代化创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以秉承丝路精神为发展中国家共同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在世界现代化的宏阔愿景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立体互联互通支撑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以绿色丝绸之路引领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以数字丝绸之路赋能发展中国家高质量发展,必将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共同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现代化。
关键词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共同现代化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倡议,是新时代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经过中国与共建国家十多年的努力,“一带一路”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指出:“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1]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表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决心通过与世界各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各国共同实现现代化。
一、“一带一路”助力发展中国家共同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一)实现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追求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标志,是世界各国孜孜不倦的共同追求。马克思指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2]马克思对“现代”的高度关注,集中体现在他根据生产方式的变化来划分时代。马克思认为,从十六世纪以来欧洲发生的社会巨变,导致了大工业的兴起,带来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种新的生产方式“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3]由此,“现代生产方式”引起了一系列变革和革命,开辟了新时代。马克思所说的“现代生产方式”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现代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量并非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是伴随现代工业发展所体现出来的新兴生产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表面上放弃了对外侵略,实则以“资本至上”的逻辑支配着现代化进程。这一逻辑不仅造成西方国家内部的政治极化、贫富差距扩大、社会撕裂等问题,还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文明冲突、经济停滞、生态破坏等多重危机。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顾本国国情和历史条件,全盘照搬西方式现代化,结果水土不服,陷入经济长期停滞、社会政治动荡的困境。由此观之,所谓“现代化=西方化”只是一种迷思,是已经完成工业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掌握话语霸权的前提下刻意塑造的战略叙事。反观中国,历经数十年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的巨大成就向发展中国家展示了现代化的另外一幅图景——只有独立自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二)“一带一路”对发展中国家共同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现代化对于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意义。对率先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发达国家而言,现代化主要体现为一种发展状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现代化更多地体现为一个历史过程,同时还意味着未来的美好图景。那么,发展中国家如何将这一美好图景变为现实?“一带一路”倡议为此提供了答案。
“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广阔的合作空间。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得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从而推动以经济增长作为重要支柱的现代化进程。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而且将提升国家工业化水平和整体经济实力。同时,“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一带一路”倡导开放、对话、合作,遵循平等、团结和“真正的多边主义”,给予发展中国家充分的自主权和信心,契合了发展中国家在推动现代化进程中对和平环境的实际需求。
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发展中国家共同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其推进历程往往被视为各个国家“单兵作战”。与此同时,少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中心—边缘”结构的依附性经济关系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首次提出,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世界现代化由此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宏伟愿景,而发展中国家共同现代化就是这一宏伟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着力推动新型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共同现代化创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技不断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从历史进程来看,经济全球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冷战开始前的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形成阶段、冷战期间的两个平行世界市场阶段、冷战结束后的经济全球化阶段。在第三阶段,随着冷战结束,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对立局面不复存在,各国之间相互依存愈益深化,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演化,货物流通、信息传播、科技进步等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然而,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伴随着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之上的全球化的推进,宗教冲突、地区战争、贸易纷争等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经济全球化因此遭遇逆流,世界陷入“穷国愈穷、富国愈富”的困境中,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愈益艰难。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走向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让全球化进程更具活力、更可持续,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重大课题。
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开放合作,助力世界经济平稳复苏,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形成新型全球化。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的新型全球化着力解决两大问题。一是通过开放、包容、平衡的互利合作,以互联互通激发共建国家的发展潜力,带动全球经济普惠性增长,推动全球经济格局的结构性调整。二是着眼于人类命运与共的客观现实,以谋求全人类共同利益为目标,以实现共赢为纽带,将少数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转变为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共同现代化。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以及可持续成为重要指导原则,为新型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有助于营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秉承丝路精神,为推动发展中国家共同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
实现发展中国家共同现代化离不开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共建“一带一路”的经验时表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和平合作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前提。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历来向往和平、追求和睦、崇尚和谐。回望丝绸之路的历史,正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和平合作,古丝绸之路得以呈现出“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和“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荣。大力弘扬和平合作的丝路精神,就是要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架设和平交往的桥梁,助力各国共同发展,为共同现代化打造坚实基础。
开放包容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催生丝路精神的古丝绸之路不仅跨越了四大文明发祥地,而且跨越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了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深刻地印证了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秉持丝路精神的“一带一路”源自中国,但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大力弘扬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就是要超越意识形态分歧和社会制度差异,尊重各国人民对现代化道路的自主选择,推动实现共同现代化。
互学互鉴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等千差万别,生发出多种多样的文明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大力弘扬互学互鉴的丝路精神,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为共同现代化进程提供价值引领。
互利共赢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最终归宿。互利共赢是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关键所在,是当代中国开放战略的核心要义。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观,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才有坚实的基础。大力弘扬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就是要寻求各方利益交汇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对接各方发展需求、回应人民现实诉求,提高开放水平、拓展开放领域,促进共建国家实现共同繁荣,进而推动实现共同现代化。
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发展中国家共同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十多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共建成果惠及全世界150多个国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功开拓出一条通向共同发展的合作道路,成为当今世界备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作为坚持目标导向、行动导向的国际合作平台,着眼于共同现代化这一宏阔愿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一体两翼”的方式为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注入了澎湃动力,为实现共同现代化开辟了全新路径。
(一)以立体互联互通支撑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
互联互通是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的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要素和优先领域。推动互联互通的重点是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陆海天网一体化布局,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推动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关键就是要推动构建立体互联互通网络。
以通道建设促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发展中国家由于起步晚、缺少技术、资金不足等因素,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亚欧大陆是发展中国家较为集中的区域,推动亚欧大陆通道建设是构建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的重要方向。一是加强以中欧班列为基础的铁路互联互通以及搭建以铁路、公路直达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把亚欧大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亚欧大陆经济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二是推动建设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挖掘和释放运输潜力,推进里海周边国家间、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间的互联互通。
以扩大制度型开放促进规则标准“软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体制和机制保障,以扩大制度型开放促进规则标准“软联通”是构建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的重要一环,不仅能够降低国际经贸合作的成本,有效规避规则不一导致的投资风险,更能支撑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一是引入发展中国家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倡导对接国际规则标准,鼓励发展中国家采用适合自己的规则标准。二是将规则标准“软联通”扩大到新领域,在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共同探索制定国际规则。
以民生项目和人文交流促进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心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根基,是构建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的重要内容。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国将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并推动走出去、请进来管理便利化,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4]促进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一大批“小而美”的民生项目消除贫困、增加就业和收入,让成果更好惠及共建国家全体人民,增强共建国家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坚持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同步推进,加强共建国家人民友好往来,加深相互理解,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夯实信任基础。
(二)以绿色丝绸之路引领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
绿色丝绸之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也是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绿色丝绸之路以来,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理念引领持续增强、交流机制不断完善、务实合作稳步推进。截至2023年10月,中国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环保合作协议,与31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超过40个国家的150多个合作伙伴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与32个国家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的重要议程,也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只有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携手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才能守护好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发展中国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绿色丝绸之路引领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把绿色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让绿色发展成为“一带一路”的鲜明旗帜。一是全面夯实绿色发展合作基础。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决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夯实绿色发展合作基础,就要加强绿色发展合作机制建设,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与共建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入对接。二是拓展绿色发展合作空间。进一步加强在绿色基础设施、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绿色交通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加大对“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支持,加快落实“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三是持续强化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加大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共建国家绿色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共建国家绿色发展人才培养力度,为共建国家提高绿色发展增添内生动力。
(三)以数字丝绸之路赋能发展中国家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将数字经济作为推动本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现代化进程的新方向。从经济全球化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数字经济确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以数字化驱动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全球化保持快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数字丝绸之路旨在将数字经济发展与共建“一带一路”有机结合,以全球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推动人类共同发展。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已经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引擎。截至2022年底,中国与17个国家签署了“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30个国家签署了电子商务合作谅解备忘录,与1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关于加强数字经济领域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有力推动了数字丝绸之路建设。
目前,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起步阶段,巨大的数字增长潜能有待进一步释放。以数字丝绸之路赋能发展中国家高质量发展,必将有力助推发展中国家共同实现现代化。一是共同营造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营造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是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稳步推进的前提,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家要加强数字领域规则标准联通,推动区域性数字政策协调,同时提高数字治理规则和监管水平。二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互联互通。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处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初期,中国能够利用数字产业、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优势,积极参与发展中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与发展中国家在数据信息服务、互联网业务、国际通信业务等领域的互联互通。三是进一步深化数字经济合作,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只有服务于实体经济,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的全方位融合,进一步以数字技术融合应用赋能实体经济技术创新,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同时,开辟了发展中国家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伴随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一道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全球经济包容性增长,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23-10-19(0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5.
[4]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07-22(01).
(梅秀庭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徐朝惠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马玉】
最新期刊
第九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