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绿色发展的逻辑机理与推进路径
摘 要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的新样态,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是可持续的生产力,与农业绿色发展在价值追求、发展引擎与目标导向方面具有共同逻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能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产业转型的升级和生态系统的完善。新征程上,实现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绿色发展,必须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强化创新人才培养,从而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绿色发展的新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2]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其所蕴含的新动能、催生的新产业、形成的新模式,对将农业绿色发展不断推向深入具有显著优势。所谓农业绿色发展,就是“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以统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目标,以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为依托,积极从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开发种养过程”。[3]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框架下,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农业绿色发展相互交织,二者内在逻辑紧密相连,构成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双重要素。在价值追求方面,二者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实现人民福祉的持续提升;在发展引擎方面,二者都将创新视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在目标导向上,二者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共同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合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迈进。由是观之,深入探究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绿色发展的逻辑机理,剖析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与推进路径,对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远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
一、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绿色发展的逻辑机理
“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4]新质生产力是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是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深化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其催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农业绿色发展生产效率提高、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系统完善发挥重要作用。
(一)新质生产力以“新动能”赋能农业绿色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动能和关键要素。新质生产力之“新质”,意味着生产力不仅实现了“量”的积累,而且实现了“质”的跃升。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蕴含的“新动能”对农业绿色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撑。一方面,科技创新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现代化的农机装备,如智能无人驾驶拖拉机、精准播种机等,能够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环境和作物生长状况,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在农业绿色发展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比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培育出抗病虫害、耐逆性强的作物新品种,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通过研发新型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可以替代传统的化学肥料和农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通过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并倡导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可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有效缓解当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因此,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绿色发展,提高生产效率,科学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质生产力通过引入和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农业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新质生产力以“新产业”赋能农业绿色发展产业形态的转型
产业是经济之本,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5]进行积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6]为此,必须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以新质生产力催生的“新产业”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产业形态转型升级。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绿色发展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随着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农业绿色发展产业链不断向深加工、高附加值领域延伸。新质生产力通过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同时,新质生产力还促进了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形成了农业绿色发展的多元化产业形态。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还通过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创新,促进了产业形态的转型。例如,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新型农业模式的应用,促进了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农业产业体系,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由此,新质生产力不断催生农业绿色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为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三)新质生产力以“新模式”赋能农业绿色发展生态系统的完善
新质生产力已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是一种绿色生产力。这一重要判断是对马克思“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7]的人与自然双向物质交换实践的生动继承,发扬了马克思生产力中蕴含的“生态因子”,以其形成的“新模式”完善农业绿色发展生态系统。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科技创新,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的监测与评估体系的建立。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可以对农业绿色发展生态系统的效果进行定量评估,不仅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也为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绿色发展生态系统的政策创新,注重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对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的农民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补贴,从而激发农民参与农业绿色发展生态系统建设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新质生产力还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生态系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在农业绿色发展生态系统建设方面面临着共同的挑战。新质生产力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享先进技术和经验,推动全球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共同进步。因此,新质生产力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科技创新、监测与评估体系的建立、政策创新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多个方面的努力,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生态系统的完善,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实质统一,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特征。
二、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绿色发展的难点问题
新质生产力对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强大动能。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进程中,技术、劳动、知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显得尤为关键。然而,当前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发展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资源配置和使用不当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绿色发展的步伐。
(一)高质量生产要素缺乏,农业绿色发展的能动性不足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从整体来看,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农业生产要素活力和资源要素流动方面仍与建成农业强国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高质量生产要素的缺乏使得我国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面临若干深层次困难,已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卡点,以及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建成农业强国的桎梏。
一方面,农业生产要素总量缺乏、活力不足。首先,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农业绿色发展的成效。优质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土壤污染、退化等问题也日趋严重,这严重制约了农业绿色发展的步伐。其次,资本的投入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农业生产的周期长、风险高,很多投资者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投入持谨慎态度。由于缺乏足够的资本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创新、设施建设等方面都难以取得突破。最后,技术作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还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技术创新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这导致农业生产在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等方面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进而影响了农业绿色发展。另一方面,资源要素从乡到城、单向流动趋势尚未完全扭转。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优质资源要素不断从农村涌向城市,有力推动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资源要素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发展出现了“凋零”问题。进入新时代,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的战略安排使城乡融合发展的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基于资源要素向回报率高、增长率高领域转移的本能,城乡资源要素优化配置、顺畅交换的渠道还没有完全打通,农业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着制度约束和体制障碍。
(二)农业经济体制不合理,对新质生产力的牵引力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变化、新形势,我国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然而,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及经营制度框架仍未突破过去的温饱架构,不健全的农业经济体制影响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发挥。不合理的农业经济体制导致对新质生产力的牵引力不足,使得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一方面,受到农业基本制度的约束。为适应我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8]通过有效利用双层经营体制的“分”,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对“统”的重视不足带来了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无序性,严重制约了“以规模经济、集约经济和产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9]另一方面,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机制尚不健全。在现行的经济体制下,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分配往往受到行政干预、市场分割等因素的制约,无法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这直接影响了新质生产力的发挥,使得现代农业技术、管理方法和经营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受到阻碍。与此同时,不合理的农业经济体制还可能导致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市场需求是引导农业生产方向的重要因素,但在现行的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往往受到政策导向、价格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准确反映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缓慢,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三)劳动者素质不匹配,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绿色发展支撑性不足
“新型劳动者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10]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劳动者素质来支撑和推动。“据调查,我国高水平农业科学家比例是0.049‰,美国是0.738‰。当前我国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存在传统人才较多、复合应用型少,整体素质相对偏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等问题。”[11]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中衔接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关键要素的劳动者,其劳动力素质不匹配以及创新素养不足,势必会导致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绿色发展支撑性不足。
一方面,高素质劳动者的支撑力不足。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表明,“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12]劳动者尤其是高素质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决定性意义。随着农业绿色发展的深入推进,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新质生产力涉及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许多劳动者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或缺乏必要的培训,难以理解和运用这些新技术和方法,导致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的人才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从而制约了农业绿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另一方面,劳动者创新意识缺位。“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13]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14]才能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创新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创新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来推动。然而,目前许多劳动者对传统生产模式过分依赖,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难以在农业绿色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甚至可能对新质生产力产生抵触情绪,阻碍了农业绿色发展的进程。
三、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绿色发展的推进路径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从劳动手段、劳动力、劳动对象三个维度综合施策,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新格局。
(一)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农业绿色科技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2023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15]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需要推动农业绿色科技创新,依托生物技术、数字技术及智能装备制造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合作,推动农业生产的绿色化和智能化,力求在最小的资源投入和最低的生态环境成本下,实现农业发展的最优产出、最高效率和最佳收益。一是增强农业科技供给。在当前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农业科技的进步对于实现农业的绿色化生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引入智能农业设备和技术,如精准灌溉系统、无人机喷药等,可以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生物技术的应用也是推动农业生产绿色化的重要手段。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作物品种,使其具有更强的抗病性和适应性;同时,通过微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可以有效替代传统的化肥和农药,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二是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趋势,这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需要引入智能化设备和技术。智能化农机具、智能传感器、无人机等先进设备的广泛应用,可以实现农田作业的自动化和精准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需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农业信息化平台,将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农业管理方案和市场信息,帮助他们科学决策,降低生产风险。
(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依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向,传统产业已无法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提升产业能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在提高产业体系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上下功夫。一是深化农业数字化融合。农业数字化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还能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强农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一方面,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深化农业数字化融合的基础。加快农业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使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推动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推动农业数据的整合共享也是关键。农业数据是农业数字化的核心资源,通过整合各类农业数据资源,建立农业数据共享机制,促进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推动农业新业态的发展。二是深化跨产业集约配置。深化跨产业集约配置是促进农业新业态发展的关键所在,不仅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推动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化的农业新业态。一方面,实现跨产业集约配置需要打破产业壁垒,推动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形成农业全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另一方面,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也是实现跨产业集约配置的重要途径。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合理规划农业产业布局,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农业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三)强化创新人才培养,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强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作为支撑,必须按照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培养急需人才。一是集聚各类创新主体力量。农业绿色发展任务重、涉及面广,必须着力构建一整套适应农业绿色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为此,需要集聚科研院校、涉农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类创新主体力量,形成合力,开展产学研企联合攻关,加快突破农业绿色发展技术瓶颈,为农业绿色发展注入源头活水。首先,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搭建创新平台,引导科研院校、涉农企业等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农业绿色发展,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其次,科研院校应加强与农业产业对接,深入了解农业绿色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最后,企业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应积极引进和应用农业绿色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够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各类生产要素活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首先,政府应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激励创新的政策措施。包括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项目扶持等,以减轻创新主体的经济压力,降低创新风险。其次,加强创新文化的培育和传播也是营造良好创新氛围的关键。媒体和舆论应积极宣传创新典型和成功案例,引导社会形成尊重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风尚。最后,提高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也是营造良好创新氛围的基础。应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6]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绿色发展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的创新举措,重点在于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型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从而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向“新”突破,以“质”谋变,以绿色发展新成效持续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23-09-09(01).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02-02(01).
[3]全面推进农业发展的绿色变革[N].人民日报,2018-02-08(10).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
[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0.
[6]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N].人民日报,2024-03-06(01).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0.
[8]顾海良,李楠.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1921-2021)(第3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21:273.
[9]刘英基,李静.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性障碍及对策[J].浙江金融,2009(12):19-20.
[10]李永强.发挥创新主导作用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J].红旗文稿,2024(06):15-18+1.
[11]光明网.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EB/OL].https://theory.gmw.cn/2024-02/17/content_37148262.htm,2024.
[12]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46.
[13]增强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思维[N].人民日报,2023-09-18(05).
[14]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29-230.
[1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23-12-13(01).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乔佳琪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哲系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易玉洁】
最新期刊
第九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