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12-11 星期三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长三角发展论坛 首页 >

长三角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作者:董 琳 蒋佳林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592   发布日期:2024-6-24

摘  要  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长三角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和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的使命交汇融合,为长三角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一直是民营经济的发展重地。但长三角民营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不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缺乏策源力、产业集群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通过产业集群共建、专精特新共育、孵化转化共促、数字平台共享、绿色低碳共推和特色园区共提等举措,加快促进长三角民营经济的集群化、创新化、协同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塑造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新优势。

关键词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

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一直是民营经济的发展重地。2023 年长三角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到56%。在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108家、江苏89家企业入围,两省入围数在全国占比接近40%。长三角要加快建成我国经济发展增长极、创新发展动力源、区域发展共同体,民营经济必须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加快民营经济集群化、创新化、协同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探寻民营经济发展新路径,塑造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

一、长三角一体化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机遇

长三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将使商品要素资源流动能有力突破区域市场分割,苏北、皖北、浙西等地民营企业能便利地参入到长三角核心区域的产业集群建设,实现长三角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提升。长三角跨区域创新设施共建共享,将使无锡、温州、台州、苏州等地民营企业能跨区域承接上海、合肥、南京、杭州、宁波等创新资源和国际化资源富集城市的辐射,加速民营企业专精化和国际化发展,有利于整体提升长三角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能级和水平。

(一)长三角一体化将加快推动民营经济集群化发展

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长三角打造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的使命交汇融合,为加快推动民营经济集群化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长三角传统中小民营企业,通过装备和设备更新,加快产品、工艺和技术创新,为民营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和业态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应用和配套支撑,使民营企业能有效嵌入技术链的高端环节和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实现与民营企业要素禀赋相匹配的新兴产业集群交叉、渗透、融合发展。在2023年中国产业集群100强中,上海、苏州各有5个入围,无锡、常州、杭州、宁波、台州、合肥各有3个入围,长三角共有47个入围且近八成由民营企业支撑。通过协同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加快促进民营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可以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和特色产业园对高端要素的集聚力,使长三角民营企业成为新兴技术研发、创业孵化、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的关键场景地和重要生力军。

(二)长三角一体化将加速促进民营经济规模化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有利于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重点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顺畅流动,有利于发挥长三角各地民营企业的资源比较优势,更大程度地发挥好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长三角各地民营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上海市民营企业为国企、外资企业配套能力强,民生保障类产品质量好,在国际竞争中有谈判话语权的企业很多;浙江民营企业量多面广,具有跨区域投资经营的活力和较强的产品国际竞争力;江苏民营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高端,民营上市公司占比较高,不少企业处于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联结点;而土地及人力成本优势、地域优势、后发优势,这些都是安徽民营企业所具备的。在长三角一体化加速、国内大循环更加顺畅背景下,长三角民营企业应充分利用超大规模市场,放大产业和科技创新收益,进一步提高市场效率、劳动生产率和创新效率。

(三)长三角一体化将有利增进民营经济专精化发展

民营经济专精化发展不仅可以降低激烈市场竞争的“内卷”成本,提升企业创新资源配置、利用和开发效率,而且可以提高产业园区创新公共服务设施的专用化水平,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生态体系,助力长三角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在目前国家公布的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长三角地区共有4300家入选。江苏1505家、浙江1457家、上海721家、安徽617家入选,占全国的28.8%。通过大力推进培育发展专精特新民营企业,有利于扭转民营企业低成本竞争优势转弱、纵向升级受阻的局面,拓展民营企业营利空间,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发展主动权。同时,还有利于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民营企业发展新空间。

(四)长三角一体化将强劲带动民营经济国际化发展

长期以来,长三角许多民营企业停留在为终端产品生产的国企、央企、外企和大型民营企业进行配套加工,对产业链的前端和后端变化关注度不够,产业融合和跨界发展的动力不够强劲,导致产品综合国际竞争力不足。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将加快推进跨区域共建共享,有效带动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有力促进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效应发挥。面对全球需求个性化、定制化和生产智能化、分工化发展趋势,中间品市场呈快速发展态势,中间品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额的80%以上。民营企业通过彰显特色、深化合作、优势互补、相互赋能,把民营企业个体优势转变为长三角区域民营企业发展整体优势。通过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快在全球建立加工工厂、仓储配送和营销网络,大幅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使民营企业有更多利润投入到创新环节,并通过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快速分摊创新成本,加快形成完备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和国际核心竞争力。

二、长三角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分析

长三角一直是民营经济的发展重地,民营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长期位居全国前列。但低成本发展路径需要加速转轨,民营企业吸纳高端要素功能、协同创新能力、集聚集约发展“短板”等需要加快补齐,外向型发展模式面临的风险亟待化解。

(一)低成本的发展路径有待转轨

长期以来,长三角民营企业主要是以低人工成本和低生产成本获得快速发展。但随着劳动力短缺和原材料、土地、环境等要素价格上涨压力,大部分民营企业节流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发展的路径只有在开源上做文章、在创新上下功夫。由于民营企业的创新平台大多自建自用,使用效率难以提升,创新成本难以分摊,回收期较长,导致企业创新成本高昂、创新迭代速度较慢,难以形成企业开源的“突破力”。

(二)吸纳高端要素功能有待增强

长三角许多村镇工业集中区由于当初规划起点不高、缺乏规划和建设的前瞻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园区及周边配套水平较低,高要素集聚能力较弱,直接影响到民营企业人才引进、熟练工人招聘和产业转型升级。此外,由于部分民营企业经营机制不能进一步优化,在吸收、开发、利用、提升高端要素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导致人才引不来、留不住、难培养等问题。民营企业创新不足导致资本边际产出率加速下降,只有用加大投入的办法来弥补产出率下降带来的利润损失,形成“产能增加→产品价格下降→企业负债增加”的恶性循环。

(三)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长三角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机构大部分座落在城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而民营企业大部分聚集在村镇工业集中区,“两张皮”的空间隔离,难以使传统产业的 “养分”“浇灌”和“催生”到新赛道产业上,不利于实现新旧动能的叠加。通过系统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园建设,形成产业链创新链发展生态,使民营企业能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以丰富的场景应用,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资源,使民营企业创新成本外部化,实现以高质量需求带动优质供给,以高品质供给激发高端需求。

(四)集聚集约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长三角很多民营企业起源于“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乡村工业时代,后来归并整合后进入村镇工业集中区,实现集聚集约发展。但很多村镇工业集中区只是简单的企业“扎堆”,相邻企业之间大多没有生产协作关系,企业配套和市场开拓成本高。许多厂房属企业自建,有些企业由于经营效益不好,闲置厂房租赁给一些小微企业使用。进驻的小微企业因缺乏统一的租赁条件和管理制度,设备水平参差不齐、业态多样,安全环保监管工作量大,导致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产出土地效益不高等现象。

(五)外向发展模式风险有待化解

目前,长三角地区不少民营企业以“出口导向型”企业为主,随着经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和“双碳”战略的加速推进,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加速消失。大多数民营企业所从事的产品层次低、产业链短、资源消耗大,无法很好地适应目前国内精品市场的需求。长三角民营企业必须积极抢抓国家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机遇,依托长三角丰富的研发、设计、制造资源,充分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更好地满足广大民众对产品和服务的优质需求。

三、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长三角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思考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极大拓展了民营企业的生产资源、生产空间和市场领域。长三角为我国创新资源密集、民营经济发达、应用场景丰富的区域,通过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活力和协同发展合力,着力以新质生产力促进长三角民营经济集群化、创新化、协同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

(一)突出产业集群共建,减少民营企业“内卷”成本

1.发挥龙头企业领军作用。当前,长三角领军型民营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不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缺乏策源力、产业集群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造成产业链相对成本竞争力不强。要充分发挥长三角各地产业链龙头企业、供应链核心企业和创新链技术龙头企业的“头雁”作用,主动承担起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条中的“基底”和“主心骨”功能,提升长三角民营经济发展的整体效能和核心竞争力,协同打造若干个具有世界水平的产业集群。通过推动市场中枢企业向生产商发出采购订单、牵头拓展国内市场,形成市场需求驱动型的价值链和韧性强的供应链。

2.提升本土企业根植作用。长三角大部分地区的主导产业都是多年来民营企业家和政府积极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风口”,在各地产业基因基础上“长出来”的,是产业演进、衍生和迭代的结果。共建产业集群需要充分借助传统产业的“养分”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基因”,催生新的赛道产业,在承接全球产业链龙头企业产能和创新外溢的全要素上,深度嵌入长三角新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和供应链,提升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

3.强化服务企业粘合作用。长三角大部分民营企业起源于乡村企业,企业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品牌塑造、市场营销、物流仓储等主要靠企业自身完成。随着新产业赛道不断细化增加、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迭代,需要加快引进配套的专业服务企业,利用好长三角平台企业,围绕长三角重点产业集群协同实现聚力强链、积极建链、主动延链、动态补链,提升产业集群发展的聚合力、衍生力和爆发力。要突出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为民营企业急需人才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政策服务、创新服务、金融服务等。

(二)突出“专精特新”共育,拓展民营企业营利空间

1.提升跨区域共育的精准化水平。协同对长三角培育的“专精特新”民营企业进行全面诊断和摸底排查,针对其所处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帮助民营企业精准补齐“短板”,提出个性化、体系化的协同培育计划。探索以新产品协同开发、核心零部件协同验证、供应链要素协同保障等为重点,探索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生态体系建设,推动长三角区域内龙头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建立合作机制。推动更多中小微民营企业通过构建“产业+市场”的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平台经济等生态体系,在更细分的领域着力“深耕细作”,使一批“专精特新”民营企业不断涌现。

2.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引导长三角区域内产业链龙头企业培育价值共享、互促共进的新型产业链伙伴关系,将长三角区域内配套的中小企业纳入共同供应链、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中,提升长三角区域内“专精特新”民营企业的协同共育效率。围绕重点产业链,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帮助企业降低原材料采购、物流运输、品牌推广等生产经营成本,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配套能力,开展集中采购招标、集中商务洽谈等工作。

3.协同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赋能。通过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产品,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等比例,充分发挥各类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作用,为“专精特新”民营企业量身打造金融服务方案。协调推进保险机构推出符合“专精特新”民营企业发展阶段和需求的保险产品,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新材料等跨区域补偿机制中的首批应用。提升“专精特新”民营企业上市挂牌精准服务质量,为企业提供品牌路演、上市咨询、第三方服务等全生命周期和全方位金融赋能。

(三)突出孵化转化共促,降低民营企业创新风险

1.建设成果转化协同创新平台。链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端资源,紧盯国家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原始创新突破,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参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技资源向民营企业开放,促进跨区域研发合作、装备共享、人员互动,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民营企业集聚,加快推进民营企业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创新资源薄弱环节,鼓励大型民营企业与高校院所、中小企业等建立创新联合体,垂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建立产业协同创新生态圈,加快实现从企业“单打独斗”式创新向产业链创新链协同转变。

2.打造高效科技成果孵化链条。围绕民营科技企业初创、成长、成熟不同阶段的发展,建设一批支撑科研成果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式科创载体。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从创业苗圃向集群企业的一体化服务模式,打造“内部+联合+外部”的路径,促进知识技术和创新资源的内外双向流动,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民营企业、投资机构、行业组织等共同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科创载体,建立创业苗圃服务、孵化器服务、加速器服务、成熟企业服务等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创客+投资+孵化+人才”新型孵化模式,打造从“科技孵化器—中试加速器—产业转化基地”的高科技成果孵化转化链。

3.推动“创新飞地”共创共用。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及区域性中心城市各类科创城建设加快,越来越多的长三角城市在上海等设立“创新飞地”。“创新飞地”不仅可以减少创新资源配置的浪费,有效防止区域间的产业和创新资源导入的恶性竞争,而且可以使民营企业“飞入地”和“飞出地”之间实现跨空间合作,高效开发利用创新资源。通过推动“创新飞地”回归创新功能,加快形成飞出地“产业资源+政策优势”与飞入地“技术+人才优势”的有机结合,集中力量孵化新企业、培育新技术、整合新产业,实现两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特色发展。

(四)突出数字平台共享,扩大综合服务辐射范围

1.聚焦设备智能化升级。引导民营企业实施生产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及集成创新应用示范,积极创建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等。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流程智能化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支持民营企业与科研单位协同开发定制化智能制造设备。鼓励领军型民营企业搭建企业级云平台,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跨领域的信息互联互通。促进民营企业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全流程智能化融合,大力推广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协同网络化、定制个性化、延伸服务化等场景应用。

2.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锚定智能化技改、网络化制造、“5G+智能制造”的迭代升级路径,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网络化升级,打通企业设备、产线、信息系统等数据链,贯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培育发展用户驱动制造、协同设计、协同制造、云制造、虚拟制造、共享制造等新模式。推进生产型制造向以平台为核心的组织型制造转型,依托订单、流量、品牌等优势,打通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与智造链,构建创新协同、开放竞争、协调联动的制造网络。

3.强化平台协同化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加快从单一产品制造向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和信息增值服务提供商转型,围绕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开展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加快民营专业化数字化平台布局建设,增强民营服务业企业在长三角腹地开拓市场的能力,在科技金融、现代物流、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先行先试。协同推进民营实体零售、文化服务、家庭服务、体育服务、旅游服务、健康服务等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平台建设,通过创新发展、强强联合等方式,发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五)突出绿色低碳共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1.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围绕绿色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按照国家绿色工厂标准和有关要求,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大力推进民营企业工厂绿色发展、产品绿色发展、供应链绿色发展,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实现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高效益的发展。围绕厂房集约化、原材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要求,深入推进工业园区绿色化、循环化、生态化改造,努力实现最少化的能源资源消耗,影响最小化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再利用率。

2.推进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建立和完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路循环链条,提高资源产出效率,引导民营企业拓展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处理消纳及再资源化,强化企业间横向耦合、生态链接和资源共享能力。鼓励民营企业在物资、能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提高二次资源和再生原料使用比例。积极推进低碳化建筑的示范应用,如低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等,减少建筑能耗和资源消耗。

3.推动绿色低碳物流发展。在长三角核心区内,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区域物流、城乡配送中应用,提升新能源汽车在邮政快递、园区物流、厂内物流使用比例。加快完善在区域重点物流枢纽、仓储物流园区、工业园区、快递转运中心、批发市场等场所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协同建设更多新能源车辆跨区域快速便捷运输通道,对新能源运输车辆实行差别化通行管理政策,对纯电动轻型货车少限行甚至不限行。积极推广先进的运输组织模式,推广公共“挂车池”“运力池”“托盘池”等共享模式,大力推广甩挂运输等绿色运输模式。

(六)突出特色园区共提,提升产业服务专业水平

1.提升特色园区集聚化水平。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同联动,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突出园区特色和生态功能,提升园区对高端要素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在空间链、产业链的非特长环节,只求“专长”不求“全部”,通过构建联网式产业集群、创新集群、人才集群、资金集群和特色空间集群等,实现要素利用的范围和效益的最大化。

2.提升园区功能集成化水平。长三角大部分特色园区建设几乎都不是净地上的开发,大多是在产业低效用地和城市成片更新区域进行,面临着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的续承和升级问题。特色园区提档建设应重点关注人的需求,通过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准公共产品,实现专业人才小尺度集聚,增强专业人才“集聚力”和亩均产出“爆发力”。要“向天空要产出”、向存量土地要增量效益,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垂直集成,构筑强大的产业生态和空间群落粘性,实现空间资源配置最优化。

3.提升园区服务专业化水平。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资金链往往不易在小尺度空间集聚,尤其是在要素集聚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的长三角核心区内更是很难,想借“一园之力”囊括所有链条是很不现实的。因此,特色园区要坚持精准服务、软硬兼施、方便业主、综合节流,重点引进专业第三方机构,提供产业、政策、金融、物业、环境等一揽子服务,实现园区内民营企业降本增效。

参考文献:

[1]郭占恒.长三角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指引、现实基础和制度创新[J].浙江经济,2020(12):11-13.

[2]时大红.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22.

[3]杜小坚,杜弘禹,黄春明.高质量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思路[J].开放导报,2022,225(6):57-62.

[4]陈鹏远,杨雯雯.民营经济“双循环”发展水平评价及提升策略——以长三角三省一市为例[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23,29(1):51-60.

(董 琳 无锡苏南国际机场集团;蒋佳林系北京大成企业研究院苏南研究基地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卓】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十一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