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12-11 星期三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首页 >

论中国式现代化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耦合性关系

作者:王建坤 马德坤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396   发布日期:2024-6-24

摘  要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开辟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高度耦合。二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遵循人民主体的逻辑起点、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追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人类关怀。在学理依据上,二者以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为学理依据确证人的本质,并对人的本质进行复归。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同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推动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图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丰裕的物质生活与充盈的精神生活相协调、建设美丽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人民至上;人的本质;社会主要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征程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高度耦合性。只有从价值理念、学理依据、历史动力和构建关系四个方面体悟这种耦合性关系蕴含的学理、哲理、道理和情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切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一、“以人民为中心”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价值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3]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遵循人的逻辑,以鲜明的人民性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是检验中国式现代化和美好生活需要推进度的核心原则和“试金石”。

(一)人民主体的逻辑起点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4]理论逻辑上,人的现代化的问题必须厘清“人”的范畴。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现实的人,指出现实的人通过特有的劳动作用于对象以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由于美好生活的动态性与历史性,现实的人也应该在不断追求现实的幸福的过程中,以自身行动创造未来美好生活。历史逻辑上,中国式现代化将“人民需要”镌刻在前进路上的每一步,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推翻“三座大山”的剥削与压迫、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都始终以人民需要作为前进动力。实践逻辑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人民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人民的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人民的创新创造,“人民”都在其中发挥主体作用。领导逻辑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领导力量,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人民作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主体力量。

(二)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

“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5]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两者都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6]首先,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奋斗都是以人民利益为核心,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人民幸福为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7]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和美好生活都需要依靠人民才能实现。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深入群众之中,与人民站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了解人民的意志,才能在制定大政方针时更好地将人民意志考虑在内。”[8]最后,人民群众创造的伟大成果理应由人民群众享有。这是“共享发展”理念的人民性彰显,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化表达,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追求

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个体性发展,也包括社会性发展;既包括物质性发展,也包括精神性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追求对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实践要求,也彰显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终极样态。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在于正确处理了人的物质性发展与人的精神性发展之间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9]将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作为目标追求,避免西方人的精神异化问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科学内涵也包含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的平衡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必然要求,是维持社会有机体存在的内在要求。二者失衡往往致使人沦为“单向度的人”,造成人的片面化发展,导致道德滑坡、诚信危机等精神性社会发展问题。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人类关怀

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全人类的视角,关照世界各国人民共同价值追求,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霸权主义、反对世界两极分化,为实现自由人联合体提供了前提条件。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自由人联合体的实践形态,自由人联合体的人民性决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民性。其次,中国共产党是为世界人民谋大同的党。中国共产党始终维护国际和平,主张国际公平正义,与世界各国一道积极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式熔铸世界美美与共的大舞台。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全世界人民紧密相连的发展格局。个人发展离不开社会,国家发展离不开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全人类有机统一,指向全人类的共生问题,将个体发展与全球发展完美镶嵌融合。

二、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奠定中国式现代化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耦合关系的学理依据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多方面举措都是彰显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劳动”,区别于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异化劳动”。“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10]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也通过“劳动”实现。人的需要是人劳动实践的动力源泉,与人的历史性存在同构关系。

(一)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1]人的合理的、本质的需要体现人的本质,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彰显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夙愿。

第一,美好生活既包含物质生产生活也包含精神生产生活,人的需要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实践的根本动力。“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2]个体生命首先要通过劳动创造,获取足够的维持个体存在的物质资料。“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活动本身。”[13]在此基础上生成人的精神需要,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构成人的总体需要。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够通过“劳动”不断创造出无限发展着的新的需要。人通过“劳动”满足个体需要,这表明了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的本质差异。这种“劳动”与需要已经突破了动物式的基于基因或本能的活动和需要,使人能够不断产生新的需要。这种人的需要对象超越自然界的固有物,创造获得新的本质特征。

第二,美好生活既包含个体生活也包含社会生活,人的需要具有显著的社会性。人的劳动具有社会性,人的劳动决定的人的需要也具有社会性。人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劳动将人与人必然地联结起来,这种“联结网”就是社会关系,即人的需要和劳动决定社会关系。同时,这种社会关系及其总和一经产生,也表征人的需要和劳动始终处于社会关系之下。

“美好生活”区别于“基本生活”,基本生活是美好生活的基础,美好生活是基本生活的更高层次表达。“基本生活”的典型需要表达就是“吃”,这是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出发点,也是最低层次的表达。美好生活的样态同时与社会和他人关系密切,如稳定的社会秩序等。因此,美好生活与人的社会属性密切相关。个人对美好生活需要有本质与非本质之分,合理的与社会大多数成员需要一致至少大体一致的需要才是真正的本质需要。否则,由个人主观决定,忽视社会成员整体需要损害社会成员美好生活的需要并非人的本质需要。

(二)消除异化劳动是对人的本质的复归

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14]整个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资本逻辑主导下以资本增殖和扩张为目的的现代化,遵循资本至上的逻辑,造成劳动异化,与人的本质背道而驰。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具有四种表现形式。在人类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产品理应属于劳动者,而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15]总之,劳动者与劳动产品间的关系是异己的,劳动产品作为异己力量存在。“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16]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对立的同时也意味着劳动者与劳动活动本身的对立,劳动者的劳动将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这种劳动仅仅是工人维持基本生活的手段和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手段。劳动本应是人的自由自觉的一种活动,却成了手段。“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17]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类特性,人通过自由且有意识的活动确证自己,将生活视为对象,而异化劳动使“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18]人没有条件自由劳动,也不能通过劳动确证类本质,造成了“人与人的类本质异化”。以上三种异化导致了人与人的异化,“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19]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能够自由自觉劳动的社会,是劳动产品属于劳动者的社会,是消除异化的社会。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人”的逻辑,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核心目标,是对人的本质的复归的伟大实践,是解决劳动异化的伟大突破。

三、社会主要矛盾推动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社会主要矛盾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最迫切的要求,是美好生活需要从“应然”到“实然”的主要动力,是现代化建设的风向标。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探求现代化的宽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愈发深刻,同时坚守初心使命,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一)社会主义强国建设与基础性美好生活需要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0]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启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道路。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21]构筑起我国现代化的轮廓。彼时,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国家独立、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三个方面。国家独立是前提条件,“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22]强大的工业硬实力为独立自主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条件,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政治前提。强大经济实力是必要条件,经济条件的支撑为各方面现代化提供必要支撑。通过工业化建立工业体系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社会安定是政治前提,人民只能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追求美好生活。工业化为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社会安定提供了军事军备力量。经过不断的发展,中国已经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了初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彰显阶级属性的美好生活需要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3]现代化建设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表现为使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使现代化建设能够彰显社会主义的本质,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各方面需要,尤其是物质层面的需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本身就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阶级属性的鲜明体现。为此,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三步走”战略和“新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七大擘画了中国现代化更宏伟的蓝图,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4]为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制定了发展战略。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硕果累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些成果都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为实现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动力。

(三)中国式现代化与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蓝图愈发清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5]我国现代化建设迎来“强起来”的时代,现代化建设要解决的主要目标是获得较为平衡和充分的发展。人民群众所期盼的美好生活,是“强起来”的美好生活。这不仅意味着有更充分的物质享受资料,还有充盈的精神文化资料;既包括个体生活富裕,还包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包括个体发展与自由,还包括民族觉醒与强大;既包括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包括“五位一体”整体发展。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呈现出更高层次的追求升级的形态。新时代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共同富裕梯次推进,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逐步推进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成为现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总的战略安排,这是对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政治宣言。中国式现代化蓝图愈发宏伟、愈发壮阔,“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26]

四、中国式现代化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契合性

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美好生活的近景样式做出过精准表述:“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27]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构建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景。

(一)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归宿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逻辑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则指导下,基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历史性,以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落脚点,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第一,以私有制为根基的西方现代化以其固有弊端必然导致社会贫富差距,进而造成两极分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现代化的价值超越。中国式现代化立足全局,具备全局性眼光,致力于全体人民的富裕。美好生活需要是对全部个体美好生活的集中概括,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美好愿景。第二,美好生活需要的服务主体是人民。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逻辑。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必然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的美好生活具有突出的人民底色。

(二)以丰裕的物质生活与充盈的精神生活相协调为基本表征

工业化促使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和生产技术迅速提升以及由此引发社会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为现代化奠定基础并提供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获得质的提升,人有能力且有探寻生命意义存在的“增长需求”。精神文化生活层面“精彩起来”“丰富起来”“高尚起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割裂的现代化和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失衡的现代化都不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注重物质生活建设,同时也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超越西方现代化造成人的“异化”,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终途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完全实现,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需要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需要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28]

(三)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生态样式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具中国特色的生态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经济理念将生态视为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概括了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原则理念突出在夯实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协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筑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彰显了人民对包含优美生态环境追求在内的高品质生活的期望。绿色发展的生态发展观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以绿色低碳发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底板。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生态系统观注重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人民优美生活环境需要为目标指向,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必然结果。加强生态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态环境需要的必然要求。环境污染等各种难题严重背离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共同体”关系必须依靠生态文明建设维系。

(四)以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文明样态

中国人民深深懂得损人利己、沾满鲜血的现代化老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深重苦难。为此,中国始终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积极做世界和平的维护者。中国式现代化高举全人类发展的旗帜,秉持正确义利观与世界各国和睦相处,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发展。

和平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望。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精神动力,是人类对世界和平的呼吁;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环境基础,是人类对战争严重后果的反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允许任何破坏世界和平的行为,不允许世界各国和组织打着各种幌子做出对世界和平不利的行为。只有全人类和衷共济,摒弃偏见与歧视才能勾画出全人类的美好生活理想蓝图。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标准选择、理论依据、历史发展、具体内涵等方面具有鲜明的耦合性。以“人民”为标准为这种耦合关系制定了价值标尺,以马克思主义为依据为这种耦合关系确证了学理支撑,以社会主要矛盾为动力为这种耦合关系提供了历史溯源,以共同富裕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着力点为这种耦合关系充实了科学内涵。只有把握二者的高度耦合关系,才能进一步激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泉力量。

参考文献:

[1][7][26]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63,1,489.

[2][3][4][5][6][9][10]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8,38,288,16,22,20,60.

[8]马德坤.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思想的现实逻辑[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5):474-479.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86.

[12][13][15][16][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6,158,51,53,58.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32.

[17][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3,162.

[20]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41.

[21]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39.

[2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65.

[23]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5.

[2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7.

[25]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8.

[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

[28]陈曙光.共产主义这面旗帜什么时候都不能丢[N].光明日报,2016-3-17(001).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编号22CZTJ10)的阶段性成果。

(王建坤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德坤系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马玉】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十一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