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12-11 星期三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新时代新思想研究 首页 >

以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作者:钱燕娜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516   发布日期:2024-3-25

摘  要  文化是激发国家不断进步和民族复兴的内在力量, 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核心精神和推动力量。新时代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因素,也是确保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实需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对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新时代;文化自信;文化强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党和人民以文化的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和坚定信念,既涵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等蕴含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的自信,也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身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在塑造民族精神家园、推进文化繁荣兴盛、增强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自信在重塑民族精神家园进程中的重要保障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1]精神家园是个人得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归属,也是一个民族及其文化得以绵延发展的内在源泉。它是由人们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情感寄托、心理体验、精神归宿等要素构成的极为复杂的精神系统,对于国家、民族以及个人的发展,都具有极端重要的作用。

从历时态来看,中华民族自秦汉以来就逐步确立起以儒学为主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家学说的“内圣外王”“仁义礼智信”“修齐治平”等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强调人的道德人格、精神境界的完善以及社会秩序的稳定,满足了当时的社会需要,并且作为理论形态的文化不断与世俗形态的文化交互作用,以其为指导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共有精神家园,对于形成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以及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超稳定的社会结构在近代被西方“资产阶级民族”以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社会由此开始了决定性的艰难转型。中华民族要在世界历史的境遇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民族复兴,凭借儒家思想“内圣外王”的道路是行不通的。正因如此,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人们的精神家园在近代中国也处于被消解的状态之中。“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使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只有选择马克思主义,走俄国社会革命的道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才能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通过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翻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完成了社会变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生成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塑了民族的精神家园。

从共时态来看,处于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中国,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开始转型。但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全球化的双重时代境遇下,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之间相互依赖、交互作用,人们固有的精神家园也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嬗变:一方面,传统的思想观念由于历史惯性而走入现代,与现代思想观念交织在一起。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已死的先辈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2]另一方面,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日益走向世界,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性质的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在多元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共存的辩证图景中,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重构面临着诸多困难。文化自信对于人的精神家园的构建发挥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是有其特定内涵的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因此,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都内在地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在科学地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确立的,历史以雄辩的事实不断地确证了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科学地预测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状态,并以其实践性架起了通向理想社会的桥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仅能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还能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克服文化漂泊和精神世界的虚无,为新时代人们精神生活筑“根”立“魂”,使之成为当代精神家园建构的核心和精神向导。

二、文化自信对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的根本支撑作用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经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论断。阐明了文化自信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就是文化主体对本民族的道路、理论、制度、强大生命力、远大前景及其文化所持有的坚定立场、心理认同、价值肯定以及坚守践行。它所涵盖的内容,不仅包括对本民族发展道路、理论、制度在文化价值方面的自信,而且包括对本民族强大生命力及远大前景的自信,还有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肯定态度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的确信。文化自觉是指一个民族或政党在文化领域逐渐觉醒并认识到自身的本质。这种自觉意味着深刻理解了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了文化发展的规律,并积极担当起传承文化历史使命的责任。[4]文化自觉是前提,文化自信是结果。但在实际的发展进程中,两者又是相互作用的,即文化自信也对文化自觉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能够推进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

首先,文化自信能够增强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我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融汇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且融入了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不断壮大。[5]从文化内涵视角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核心理念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6]革命文化是党带领人民在长期的伟大斗争中构建起来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革命创造和伟大革命实践的精神标识,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培育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革命文化的自信,是激励中国人民不断奋斗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发挥着引领社会思潮和历史进步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核心是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自信,是与当代中国经济、政治等发展相适应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身的自信。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紧紧抓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激情,以更好地塑造中国的精神风貌、传承中国的价值观念、展示中国的实力。

其次,文化自信能够激励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一切人类文明的成果,并且在交流互鉴中广泛吸收和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兴盛。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范围不断扩展,各个民族的封闭状态逐渐消散。在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曾经的封闭自守生活方式,如今已被各民族间的互动和相互依赖所替代。自此之后,任何民族和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都不能脱离世界文明的轨道。一个民族只有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并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汲取、吸纳、融汇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因此,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来对待所有外来的优秀文化成就,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本国文化,构成文化繁荣兴盛的前提。从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演变历程来看,既有闭关锁国、排斥一切外来文化的教训,也有摒弃民族文化、“全盘西化”的主张,两者都是文化不自信的极端表现,当然也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但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历程来看,以文化自信的开放包容心态对待一切外来文化始终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文化自信的最杰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不仅以开放包容的胸襟对待一切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而且对其批判地继承、辩证取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我所用,从而创造出了崭新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文化自信,特别强调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使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最后,文化自信可以使人们着眼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前景,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进行文化创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不仅源于中华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底蕴和现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勃勃生机,更源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未来民族文化发展前景。马克思主义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为人们展现了未来社会以及文化发展的光辉前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践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紧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催生出诸多重大思想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为我国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世界进步提供了宝贵借鉴。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以人民为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足于全人类的福祉,不仅指导中华民族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等一系列历史任务,而且在指导实践的进程中使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出的良好文化发展局面,使之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呈现出无限光辉的前景,也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在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重铸中华文化新辉煌。

三、文化自信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保障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7]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程中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又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文化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但距离文化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

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党带领人民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困难和挑战。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蕴含于不同文明之间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突碰撞也有成为常态化的趋势。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既要应对西方“强势文化”的话语霸权的挑战,又要直面国内的价值观念多元多样、交融激荡的现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党必须引领人民坚定自己的文化信心,持续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进步,并努力激发整个民族的文化创意和创新能力,真正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从而实现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转变。

首先,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强国的凝聚力之源。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也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凝聚了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与价值追求,彰显了全社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是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根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其最本质和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蕴含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理想价值;在社会层面上呼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些价值诉求;在公民层面上要求人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尽管表述方式各不相同,但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性质的最核心内涵。由此可见,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覆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所有层面,不仅内蕴着国家层面的价值理想,而且浸润着社会进步的价值诉求,更体现着公民素养的价值准则,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培育、践行,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中国人民在价值观方面的“最大公约数”,它不仅能够在构建全民思想道德基础的同时提升全民素质和精神境界,而且能够在通达美好社会理想的进程中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目标,也能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实现国家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

其次,文化自信内蕴着对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基因的传承和弘扬,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根本精神基因,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赋予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五千年文明薪火相传,中华民族凭借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谱写出辉煌的篇章。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的向上精神基因、厚德载物的向善精神基因以及爱国主义的精神基因等几个方面。“自强不息的向上精神基因是中华文化蓬勃发展的内在动力;厚德载物的向善精神基因是中华文化能够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包容和吸纳外来文化推进自身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据;爱国主义的精神基因是维系中华各民族团结统一、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根本精神力量。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中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不仅涵养了当代中国人民,而且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命力的丰厚滋养。”[8]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根本精神基因的传承和弘扬,能够深入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光辉前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激发民族文化创新活力,成为引领中国迈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最后,文化自信是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精神引擎。全面深化改革是当代中国的重要战略举措,文化体制改革是其重要构成。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果,但在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改革进入“深水区”后产生的诸多问题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从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借鉴来看,在社会大变革的情况下,旧的思想观念赖以存在的基础松动,新的思想观念尚处于生成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往往较为脆弱,特别需要精神支撑。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可以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明确方向、找准定位、增强动力,拓展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即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其核心目标是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广大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场深刻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9]健康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绝不是追求文化的经济效益而陷入资本逻辑,而是在科学社会主义远大理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宏大视域下,将民族精神、革命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等渗透于文化作品之中,通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致性实现“润物细无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所蕴涵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丰富的内容,不仅可以成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引擎,而且可以成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精神引领,从而提升当代中国文化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J].求是,2024(02):4-6.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1.

[3]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0-41.

[4]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0(15):4-8.

[5][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6]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鳖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1.

[7]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3(01).

[8]胡海波.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N].光明日报,2017-7-17(15).

(作者系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卓】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十一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