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5-18 星期六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社会治理 首页 >

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凝练及实践研究

作者:戴大新 章越松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82   发布日期:2024-2-28

摘  要  新时代“枫桥经验”不仅是预防化解矛盾的经验,更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新经验。科学阐释、正确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和特征是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前提。本文在凝练概括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特征前提下,总结经验启示,对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  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治理;人民群众

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枫桥经验”发源地诸暨市枫桥镇,参观枫桥经验陈列馆,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确立行动指南。绍兴是“枫桥经验”诞生地,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率先践行地。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是绍兴广大干部群众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也是牢记嘱托、坚决扛起“枫桥经验”发源地使命担当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特征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指在党的领导下,由人民群众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引领风尚、保障发展、助推治理的一整套行之有效并且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作用的基层社会治理的机制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枫桥经验”,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伟大推动引领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推动“枫桥经验”从地方特色经验上升为全国性基层社会治理经验,推动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凝练

新时代“枫桥经验”不仅是预防和化解矛盾、定纷止争的经验,更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新经验。尽管在不同历史阶段,其内涵的具体表述与时俱进、各不相同,但其本质核心和基本精神始终不会变,也不能变。基于此,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表述语可以凝练为:党的领导、人民至上、四治协同、总体安全、共富共享。

1.党的领导是根本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坚持创新发展都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先后41次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中强调学习推广、创新发展“枫桥经验”。中央、省领导多次来绍兴、诸暨、枫桥开展调研、指导,有力地推动“枫桥经验”总结、提升和推广。党的领导是“枫桥经验”坚持创新发展的最大政治优势和主要推动力量。

2.人民至上是主体论。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视人民为看问题、想对策、抓落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江山”“至上”等词表明“人民”二字重若千钧。

3.四治协同是方法论。新时代“枫桥经验”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方法体现了“智治”,突出群众自我管理、依法治理、道德滋养及数字化赋能等元素,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努力构建基层善治格局,也完全契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决策部署。

4.总体安全是保障论。新时代“枫桥经验”不仅要通过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来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更要拓展延伸到维护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稳定,即“总体安全”或“整体安全”,也就是“大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5.共富共享是结果论。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依靠、发动、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既是目标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社会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成效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共享。

总结凝练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一是突出时代性,坚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色,反映时代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用;二是体现传承性,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枫桥经验”的传承和深化,其本源特质、精神实质以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没有变;三是彰显创新性,创新是“枫桥经验”永葆活力和生命力的源泉。顺应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坚持数字化方向,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从传统治理向智慧治理转变,推动社会治理的方法载体及体制机制创新。

(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时代特征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每一次发展创新都紧扣时代主题,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1.适用广泛性。新时代“枫桥经验”从乡村衍生到城镇、社区、商圈、海上、海外、网上,从社会治安领域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打造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治理矩阵,实现从“一地盆景”向“全域风景”的华丽转变,其强化基层基础、就地解决问题的基本精神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2.站位全局性。新时代“枫桥经验”连续被写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经过20年的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从局部走向全国,从维护社会稳定的经验上升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经验,从地方治理经验上升为党治国理政的经验。

3.主体多元性。新时代“枫桥经验”契合基层社会形势复杂化、治理主体多元化特点,积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调动城乡群众、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治理主体从一元向多元协同转型,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4.手段集成性。新时代“枫桥经验”倡导综合集成和融合共治,坚持党建引领,指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层善治体系路径创新。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依靠和发动群众预防化解矛盾,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平安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5.支撑智能性。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思维和认知,优化基层治理数字化产品供给,打造标志性成果,推动实现从传统治理向智慧治理转变。创新发展网上“枫桥经验”,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高网络舆情导控力和网络安全掌控力。

二、绍兴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成效

近年来,绍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枫桥经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持续擦亮“枫桥经验”金名片,坚定不移抓治理保平安,持续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荣获“一星平安金鼎”,实现“平安金鼎”县域满堂红。科学总结凝练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环节。

(一)加强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前提和关键。绍兴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根本原则,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基层党组织向网格延伸覆盖,创新推广“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等做法,构建党建引领网格自治组织体系。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持续擦亮驻村指导员、民情日记等金名片,打造“敢为善为、图强争先”的绍兴铁军。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推动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凝聚起基层社会治理强大合力,切实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治理胜势。

(二)彰显法治思维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群众身边问题、破解治理难题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鲜明特征。创新普法方法手段,推进执法司法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建强乡镇(街道)公职律师队伍,实现一村(社区)一个法律顾问,实现全市农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构建城乡“半小时法律服务圈”,建成运行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探索实施信访法治化处置机制,推行初信初访“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和“一案一档”制度,加大依法打击非法上访力度。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加强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强化法治“制度效应”,全面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三)突出科技支撑

智能化是社会治理迈向现代化的鲜明标志,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基本方向。创新开发“浙里兴村治社”数字化应用,以科技赋能实现“治理网”“数智网”的双网合一,推动治理关口前移、力量下沉、效能上升。依托数字化技术自上而下构建理事明责、议事决策、干事创业、督事守纪、评事定绩、以事识人的任务落地闭环,构建民情触发、民情处置、民情分析、民情评价、民情榜单的“民呼我为”闭环。通过全量归集落实到村社的任务事项、实时感知处置民情民意,构建起高效智能的“镇街—村社—网格”协同联动治理体系,引导镇村干部联网入格,连民心、解民需,充分凝聚治理合力,激发治理动能,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由“事”向“制”“治”“智”升级。

(四)注重社会参与

群众的事情由群众自己决定,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髓。搭建专业平台、拓宽沟通渠道、鼓励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协同机制,把机关部门组织优势、非公企业资源优势、社会组织参与优势、党员及社会人士个人优势有机融合,拓展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渠道。重视社会组织培育壮大和作用发挥,通过契约化共建、群团共建、企业共建等多种路径,推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加强功能化、标准化建设,发展生活服务类、公益事业类、慈善互助类、专业调处类组织,构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注重既要解纠纷,更要促和谐,充分发挥村(社区)组建新乡贤理事会作用,强化疏导化解、人民调解,高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营造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

(五)着力夯实基层基础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根脉在基层,关键在基础。始终把强化基层基础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发力点,推进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全覆盖,统筹整合资源力量,构建“县、镇、村、网格”四级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矛盾纠纷化解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高标准建设县级信访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打造问题上行的“终点站”;高效能建设乡镇(街道)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打造矛盾解决的“主阵地”;高质量建设村级网格化治理平台,打造源头防范的“前哨所”;高速度建设市域数字信访系统,打造网上“枫桥经验”的“实践站”,让群众遇到问题“最多跑一地”,就近有地方“找说法”,使基层真正成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筑牢社会和谐稳定防线。

三、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路径

实践证明,新时代“枫桥经验”既是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的“法宝”,更是引领社会风尚、保障经济发展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方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着眼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要求,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最大优势,也是其灵魂和特质。新时代“枫桥经验”从孕育形成、学习推广到创新发展,始终处于党的领导之下,党的领导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指明方向,提供有力思想指引和政治保障。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到基层社会治理全领域各方面,健全完善党建统领的制度设计和工作机制,迭代升级“党建+”模式,构建“党建引领、实体运行、文化形塑、系统融合、制度建设、包容协商、智慧治理、开放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二)完善基层治理平台

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一项重大改革和集成创新,有力整合基层各类资源和力量,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推动矛盾风险化解“关口前移”,主动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要树立整体智治理念,推动“141”基层治理体系迭代升级。优化完善体系架构,将原有的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功能性平台迭代升级为党建统领、经济生态、平安法治和公共服务“基层治理平台”。做强县乡一体指挥体系,深化县级社会治理中心、乡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和村(社区)全科网格建设,构建“风险防控圈、应急管理圈、联合执法圈、基层网格圈”圈层联动的事件处置机制。同时,要深化县乡事项清单管理,推进基层治理“一件事”集成连办;优化全科网格治理机制,夯实基层治理“底座”。

(三)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

平安和谐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根本目标和价值追求。无论其如何发展,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是永远不变的初衷和使命。建立健全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防控体系,推动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并举,信息化、智能化手段齐头并进,打造社会防控体系升级版。组建基层平安类社会组织和基层平安志愿者队伍,健全风险排查、研判机制,前置、筑牢公共安全风险源头关、管控关。坚持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原则,打造市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公共安全属地、部门责任,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体系。加强对新经济、新业态的分析研究,提高对新型风险的识别、甄别、预警和防控能力。健全市县乡三级应急综合指挥平台,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风险防范化解水平。

(四)健全矛盾纠纷预警和应对机制

正确把握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健全矛盾纠纷预警和应对机制,建立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指标体系,从源头上解决矛盾,尽可能地把矛盾和隐患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阶段。立足于治早、治小、治苗头,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努力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种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依靠法治方式治理社会的经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特色,要从法律制度上将风险评估列为必经的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建立健全矛盾防控协同机制,构建集信息共享、部门联动、综合研判、跟踪督办、应急处置于一体的工作体系,对矛盾的发生诱因与事前防范、矛盾的事中演进与有效控制、矛盾的化解与事后治理等进行全方位管理。

(五)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

坚持人民至上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价值取向,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本路径。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动摇,是新时代“枫桥经验”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基层社会治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治理,要紧扣新时代群众思想意识、利益诉求、行为方式等新变化,着力提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和谐稳定的能力、开展互联网上群众工作的能力和言谈品格等能够影响群众的能力。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基层社会治理参与度和参与能力,健全决策听证、专家咨询等机制,采取民主座谈协商、专家咨询协商、书面征询协商、走访约谈协商、决策听证协商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协商议事活动。对涉及城乡集体和居民利益的重大事务,严格按照“五议两公开”程序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民主决策,并积极征询村(社区)法律顾问的意见建议,实现“为民做主”向“让民做主”的转变。

(六)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整体智治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内在价值的重要方向,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助推器”。数字变革既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治理变革,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全方位、系统性重塑。积极发挥现代科技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支撑作用,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打造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要素数据化、治理数据标准化、社会治理多网融合,促进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打通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壁垒,填平“数据鸿沟”,实现设施连通、信息互通、工作联动。加快“雪亮工程”建设,运用物联网、5G、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城乡社区技防设施智慧化水平,达到一个平和、韧性、有温度的基层社会治理理想状态。

(七)构建网状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社会治理重心在基层,关键在基础。要构建“八个一”网状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数字化改革为统领、以智能化为手段,夯实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层基础。“八个一”为:“一组织”为村、社区党组织,也包括小区(网格)、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及社会组织内的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一格”为全科网格,基层社会治理的“底座”,真正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矛盾纠纷格中解”;“一员”为全科网格员,“移动的探头”,真正发挥信息员、宣传员、服务员作用;“一会”指以村、社区乡贤参事会、新乡贤理事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一约”为社区公约,约束“法律够不上、道德管不着”言行;“一平台”指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破解事在乡镇与权在县市的矛盾、条块分割的矛盾,弥合县乡断层;“一工程”即“雪亮工程”,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一中心”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分中心,将矛盾的“中转站”变为“终点站”。

本文系2023年度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第一批重大招标课题“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凝练及实践研究”(编号145364)的最终成果。

(戴大新系中共绍兴市委党校副校长;章越松系绍兴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易玉洁】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