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5-18 星期六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社会治理 首页 >

“数智化”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效率研究

作者:张 菁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88   发布日期:2024-2-28

摘   要  本文以宜宾市打造中心城区全覆盖智慧停车系统为例,探究宜宾市在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市场运作之下,加快新基建,以“数智化”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和运行管理体系,提升城市综合管理和治理能力,从而盘活存量停车资源,改善静态交通秩序,方便市民出行的做法,以期总结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效率的普遍经验。

关键词  “数智化”;智慧停车平台;宜宾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1]“数智化”概念的出现,使得“智慧”“智能”“智通”三者间的转化更加高效和自然,实现从单纯的数据连接到数据价值提炼及效率应用赋能的升华,从而将数据的真正价值落地到实际应用场景,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质量与运行效率。本文以宜宾市打造中心城区全覆盖智慧停车平台为例,探究基础设施建设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建设智慧停车平台的现实背景

(一)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是大势所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居民是城市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有的城市规划和治理都应该围绕居民的需求展开。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日益提高,城市机动车辆发展迅速,中心城区停车难的问题日益严重,从而导致随意占道停车乱象屡禁不止,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大多数驾驶人员因找不到停车位而长时间地在密集车流中绕行,增加了道路负担。智慧停车平台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通过提升信息化,响应车主停车需求,规范城区停车秩序,对于缓解拥堵街道的交通问题,便利市民出行泊车有重要作用。通过构建智慧停车平台,对道路内外各类停车设施进行智能化建设和整合改造,从而优化收费管理流程,改进服务方式和内容,整合新建或已建的公共停车场、商圈停车场、社区(居民小区)停车场、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路边占道停车位等泊位资源。推广面向车主的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移动停车应用,享受道路(停车场)泊位引导、手机支付、车位预约等城市统一“互联网+智慧停车”的服务体验,实现城市道路(停车场)停车泊位错峰分时和共享车位的统一管理、无障碍通行、规范收费、智能支付,提高停车泊位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因停车导致的交通堵塞问题。

(二)推动智慧城市发展是必要之举

随着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斐然,以“互联网+城市”建设为抓手,依托大数据强势赋能,通过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增强了城市的宜居性和吸引力,也让居民的生活更便利。宜宾高规格、高标准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市委市政府制定《宜宾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以建设“西南领先、国内一流”的新型智慧城市为目标,为新形势下推进城市高质量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而智慧平台的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停车的重要一环,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途径,智慧城市的兴起已经成为创新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标志,它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迫切需要

城市停车是国家近几年来重点投入的民生工程,以停车难为代表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基础设施运行成本、效率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宜居指数和文明城市建设等。中心城区停车位缺口较大,由于缺乏统一有序的停车管理信息平台、科学有效的车位信息技术管理手段,且车辆随意停放、占道停车,无法做到在特定时间内提高停车场车位的使用率,部分公共停车位和路内划线车位的周转率低,有限的停车设施得不到充分利用,导致道路通行能力受限,容易引发道路交通堵塞。以下三种运营模式也存在相应困境:一是国有承包模式。即政府通过出让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委托国有资本对停车场进行整体建设、营运和管理,并将每月所得收益按一定比例交回政府。这种模式前期投资压力较大,后期可能出现管理效能低下的问题。二是社区承包模式。即由所在社区对管辖范围内的路面或地下停车场进行运营和管理,将停车费收益用于社区建设等工作。这一模式最常见的问题是管理的实际难度较大,容易激发人车矛盾。三是个体承包模式。即政府投资建设停车场后,同样通过出让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委托社会资本进行整体营运和管理,每月按一定比例向政府缴纳所得收益。其最大的缺点在于个体承包商在承担责任与风险上有相互推诿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建设智慧停车平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二、宜宾建设智慧停车平台的经验

(一)依托“‘双城’建设、产教融合”的智力支持

2016年以来,宜宾市委市政府作出“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建设宜宾大学城和科创城”的重大决策部署,划定了36平方公里作为“双城”建设的载体。仅用了5年时间,前后引进了12所高校,成为全省除成都之外的最大高校集聚地,全国首批、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和全省唯一的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大学城内的高校作为知识和创新的中心,聚集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交通运输、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智慧停车平台的规划、设计、开发、运营等各个环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与高校的合作,成功地将最新科技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了智慧停车平台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针对智慧城市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以示范性学院为支撑,加快打造充沛可及的人才资源,成立宜宾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推动宜宾“云+网”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城的技术支持使平台具备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智能分析能力,智慧交通等421个行业应用集约化建设高效运营,数字民生、数字治理等有序落地。

(二)突出“以人为本、惠民便民”的价值依归

“数智化”把人们的视线聚焦到“价值的萃取”和“品质的升华”上,完成从“数字化”到“数智化”的飞跃,力求实现从“数智化”向“数质化”的转变,从而提升工作和生活品质。城市是城镇化和“数智化”的最终交汇点,生产、生活中多个场景都在向“数智化”方向逐渐演进。民生是社会和谐之本。智慧停车平台作为宜宾智慧化建设的重点,围绕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立足于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以公益性为导向,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满足市民的出行停车需要、切实解决市民停车难问题、改善中心城区交通环境为目标。需要泊车的车主可以通过智慧停车平台针对空闲的泊车位和充电桩进行查询、预约、停车,通过信息交互的方式,实现快捷停车与充电。在定价策略上,智慧停车平台考虑到运营成本和经济效益,又充分考虑市民的实际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既能保证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又能让市民感到实惠。此外,智慧停车平台采用加密技术等手段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存储,同时明确告知用户数据的收集与使用方式,尊重了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三)坚持“系统联动、共建共享”的关键一招

智慧停车平台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一方面,宜宾推进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系建设,在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运输设施及交通运输工具上应用物联网技术,结合地理时空信息、各部门各行业的交通相关数据和视频监控资源,建立云端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协同利用交通资源,进行流量控制和调度,提升交通管理与综合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从而提升城市交通信息服务能力。通过构建公众出行信息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便捷及时精准的交通信息查询服务。停车场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停车数据作为智慧城市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动态交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通过专业化公司的大数据运营平台,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停车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形成一套完整的面向经营管理单位、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广大机动车驾驶人的智能化停车服务系统,极大地推进了城市停车场和道路停车泊位管理的发展。另一方面,智慧停车平台所能覆盖的地域范围不仅包括中心城区的所有地理位置,还囊括所有能够停放车辆的场所,如路边车位、具有停车场的商超和小区等。与各类停车场和相关机构建立良性合作关系,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接口规范,确保各类停车设施能够顺利接入智慧停车平台,实现各类停车设施的互联互通,从而提高平台停车资源的调度和管理效率。

三、以“数智化”建设智慧停车平台的举措

(一)加快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

安全韧性能力涉及城市建设的诸多环节,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即是使得城市更具有“弹性”,可以在突发的意外灾害面前有着更好的承受力、适应力和恢复力。支撑住一座城市的具体要素还应落脚到基础设施上,所以,实现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是增强城市安全韧性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规划上要更具有联动性、前瞻性和整体性,在智能科学的决策参考基础上,提升实时优化的效率,从实效上“感知”城市的发展,从而给予了城市更加健康的“躯体”和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数智化”搭建起了基础设施和大数据之间合理流动的新渠道,使各类生产要素高效集聚,提高了精准响应的速度。基于统一高效的“数字底座”,“数智化”建设将进一步密切区域与城乡之间的关系,通过统筹规划,优化基础设施的运营与服务,着力构建一体化的城乡智能综合体,实现各区域的动态平衡。同时,“基础设施局部点状的更新优化已不能满足城市空间面临的困境,只有通过‘织补’的方式进行空间与基础设施的系统整合”。[2]通过数字赋能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心城市和特色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打造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有机组合的基础设施网络,助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全域布局。

(二)大力打造智慧生态系统

绿色不仅要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鲜明底色,更要成为一抹最耀眼的亮色。推动绿色发展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推广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绿色技术,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着力点体现在联动协作的信息化和软硬件的技术水平上,“由于个别政府部门存在‘数据小农’意识,造成大量数据壁垒,限制了信息的应用价值”。[3]系统和数据平台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或使用数据的各部门标准不一致,对数据精确度、适用范围、可读性、格式等有着不同要求,大量数据在收集后被堆积,无法确保数据共享的时效区间与质量水平,仅根据各使用部门的自定标准,难以搭建一个完整、规范、科学的大数据智慧生态系统,出现了“信息孤岛”的困局。可持续创新是“以智为治”策略及“万众创新”风貌的生动体现,通过制定可持续创新战略,激发各个创新主体的内生动力,明确未来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确保技术的更新和应用能够满足社会的长期需求,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打造智慧平台,降低了技术门槛,将接口广泛接入生活、交通、生产等必备领域,使置身其中的城市主人翁都能充分发挥自己作为管理主体的积极性,将创新的范围由原本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领域扩展到更多的普通人,从而使得城市建设、城市治理的智慧平台端口可以汇集众多创新性意见,城市规划及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更能与民众的实际需求相适配,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通过信息(数据)的交互,延伸场域概念。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的跨界合作可以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一个个原本单独的基础设施项目串联到整个信息网络中,经由智慧平台统一进行实时监管,使城市治理与技术得以深度融合,避免“技术成为摆设,智慧成为空谈”的现象。[4]

(三)注重多场景的服务需求

随着技术的进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城市治理效率已经成为显著趋势,而明确“数智化”作为技术手段的应用场景是所有改造工作的基础。牢牢抓住“应用场景”这个“主要矛盾”,围绕需求导向、梳理近、远期应用场景,确保智慧化技术能够真正落地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可以减少盲目性和不必要的浪费。根据应用场景要求,如交通流量管理、交通安全监控、路况实时反馈等多个方面反推配套的支撑体系(硬件设备、网络环境、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等),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是确保智慧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基于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为不同的用户或场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不仅是指满足现有的需求,更需要预见到未来的需求变化,从而构建具有广泛适用性和特定需求满足能力的技术布局。数据是核心资源,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方式带来了深刻变革。数据要素与物质要素的结合,将极大释放生产力——在“数智化”建设中,对于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来说,海量的行业数据能够提供丰富的决策依据,通过对历史流量的分析和进行持续的跟踪及研究,及时优化和完善技术方案和数据支持,以适应城市发展的新需求和变化,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管理策略。与此同时,加强民众的参与度,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万物互联使得诸多政府决策变得更加透明,城市居民是城市治理真实效果的监督方,也是众多基础设施运行效率的评判方,因此,民生工程是最大的工程。前期,智慧停车平台后台数据可以通过对居民在某项基础设施的使用率进行统计,并加以不同颜色渲染给出“热度值”。后期,可以根据居民的实际使用建议进一步优化改进,使之成为具有高效惠民作用的端口及创新的“蓄水池”。

(四)建立应急联动“云中心”

城市应急管理是城市治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也日益突出,而“数智化”技术的发展为城市应急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一方面,在进行城市发展规划设计时,需要将新基建的抗灾能力作为重要参数进行考量,综合现在建筑和未来规划、自然灾害和相关事故等各方面因素开展规划——建立城市数字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加快建立全天候数字综合风险灾害预测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增强各类风险的预见性;建立城市数字安全风险应急保障机制,以物理介质存储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技术平台、关键信息数据和重要设施数据的备份工作。以配置多电源、设置包括卫星链路在内的多传输路径,确保数据畅通;建立城市群数字安全联防联动机制,在相邻的城市间建立信息系统异地容灾机制及城市群间建立数字安全协作机制,共享区域内应急资源,相互间提供人员技术及必要的数据支持,快速完成抢修工作处置,分担风险,降低救灾成本。另一方面,建立应急联动“云中心”是实现“数智化”应急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对智慧停车平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通过将各部门、各企业的应急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信息共享、资源联动,形成一个统一的资源池,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隐患,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以及应急响应的协同速度和处置效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四、结语

进入信息化时代,建设智慧停车平台已成为宜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通过“数智化”建设,根据精准测算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建造方式,避免因大拆大建带来的资源浪费,从而转向智慧基建,注重内涵式发展,降低城市的资源能源消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多元化与人本化是其主要内涵,也就是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未来城市发展逻辑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5]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必将依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的大力建设,从而带动教育、医疗、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及服务效能的提升。从更长远的效益来看,通过以“数智化”推动智慧停车平台建设,还可进一步推动城市治理数字化,打通各环节之间的信息数据屏障,实现数据开放共享,加快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创新。毋庸置疑,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结合是未来技术应用的重大变革,它在全领域上实现了超时空的线上线下对接,在信息交互和落地中加快产学研的转化进程,为满足民众生活、产业发展、政府治理的新需求和智慧城市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搭建了新平台,以“数智化”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供给质量与运行效率必将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带来更多有力的回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2]张玲帆.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织补”城市“新”空间的协调性策略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1(03):157-158.

[3]马闯.城市治理的“数智化”路径探索[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20):116-119.

[4]杨峰,胡秋涵,任运月.智慧化城市治理:驱动、挑战与进路[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26-35.

[5]程璞.未来城市发展逻辑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思考与实践[J].中国集体经济,2022(24):83-85.

(作者单位:中共宜宾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方晓红】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