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3 星期二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本刊特稿 首页 >

城乡融合: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代化道路探索

作者:刘馨怡 邓 谨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810   发布日期:2023-1-17

摘  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质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着眼乡村的现代性塑造,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需要基于城乡共同体理念,着力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全面塑造乡村振兴的现代性,最终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现代性塑造;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立足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着眼城乡共同体“两大系统”互惠互通,共生共荣,着眼乡村的现代性塑造和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

一、不平衡不充分: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迈向新的历史阶段。但是,目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制约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一)农村产业融合层次较低

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路径。但目前仍有一些困境需要突破。一是产业内部结构失衡。尽管我国粮食产量稳定,粮食供给平衡,但伴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粮食供需紧平衡状态将长期存在。一些农民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抛弃了土地,使资金大量流向二三产业,或是大幅增加经济作物的播种比例,大大挤压了粮食的种植空间,危及到粮食生产安全。二是良种生产技术落后。我国大豆年产量不到2000万吨,但每年消费量高达1亿多吨,大豆、玉米、棉花等大宗农产品产需缺口巨大。其种植生产技术,是我国亟须突破的“卡脖子”技术,可是多年来一直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没有良种就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必须加快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紧攻克这项关键技术。三是农村物流发展滞后。农产品具有时间效应,目前,我国小农户分散经营,加之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业发展滞后,导致城乡资源难以统筹,产业规模化效应和聚集效应难以形成,制约了农产品的增值空间,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农村人口结构失衡

改革开放后,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市流动成为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标志性变化,在打破乡村孤立和隔膜的同时也带走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力量。乡村的青壮年流入城市是我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客观结果,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1]城镇化发展至今,给城市带来了繁荣,但带给农村的是人才的大量流失和人口结构的严重失衡,人口问题俨然已经成为如今制约乡村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农村人口结构问题较为突出,农村空巢化、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造成村庄缺生机、缺人气、缺活力。农村缺乏留住青壮年人口的内生动力,人与地的生产关系逐渐解体,腐化了中国社会的基层乡土。总之,农村人口结构失衡,实质是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产业层次、就业层次和现代性文明上存在巨大差距,乡村作为弱质一方留人难。

(三)传统农耕文化式微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农耕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鲜明标签,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2]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千千万万种传统农耕文化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的农耕文明难以为继,农耕文化面临着主体地位缺失和传承不畅的困境。当前,城乡差距客观存在,传统文化保护政策不健全,乡村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一些传统观念逐渐崩塌,传统建筑逐渐凋敝,传统技艺逐渐消亡,传统文明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近年来,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而建造的特色古镇,同质化现象严重且缺少文化内涵。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村民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日益滑坡,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亟待传承和发展。

(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新审视乡村价值时曾指出:“乡村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的地方,还有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令人向往的休闲观光功能,独具魅力的文化体验功能。”以此肯定了乡村独特的生态价值。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但长期以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未能与城镇同步进行,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主体保护意识。农村亲近自然,其生态条件优于城市,只是相较于绿水青山,农民普遍更看重金山银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经济发展曾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使得农村渐渐失去了天然的生态优势,加上城乡环境治理的极度不平衡,制约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部分落后产能向农村回流,农村被动地成为了污染聚集地。农村污水处理和厕所革命过程中存在资金投入不足、规范性制度欠缺、技术设施不成熟等问题,导致一些地区的村庄仍未达到卫生标准,垃圾围村、养殖污染、污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在一些农村地区至今尚未得到根治。

(五)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近年来,随着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不断下沉,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所需。一是人才的制约性。由于农村人口失衡造成的农村后备人才匮乏问题,同样影响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结构的合理性,农村无法吸引年轻有为的人才驻留。村庄内部选举的党组织带头人本应发挥“领头雁”效应,带领村民进行新农村建设,但他们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等突出问题,工作中缺少灵活性和创新性,执行能力满足不了党和国家的要求,服务水平也满足不了农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二是制度的制约性。目前,我国关于村干部的选拔、待遇、晋升等方面的配套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规范性制度的缺失导致村干部职位不具备吸引力,也很难激发村干部们的工作热情,部分存在消极怠工,造成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缺少凝聚力,无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二、城乡融合: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马克思指出,城市与乡村是共同体,城市自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乡村共生共存:城市的进步,离不开乡村作为坚强后盾,乡村的发展,亦离不开城市人财物的支撑,城市与乡村注定是系统中协调发展的整体。[3]城乡共生系统,即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建构出城乡“输入—输出”的复合系统。其由两个子系统组成:一个是“城市—乡村”的外生系统,一个是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内生系统。其中内生系统是主体,外生系统是保障,两个系统之间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路径,通过推动内外生系统资源耦合,互惠互通,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推进产业振兴,必须加快构建以粮食安全为底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村庄多功能新业态为根基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一是产业振兴要有底线思维。发展传统农业是三产融合的基础,必须要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住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坚决守好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要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第一位,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加大粮食生产补贴。通过城镇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支持,大力研发大宗农产品增产技术,提高种植效率,用科技带动良种进步,尽快实现重要农产品的种源自主可控。二是要关注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发展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不能盲目跟风,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三是要壮大乡村产业。立足城乡实际,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以城带乡激发二三产业的活力,优化三产布局,在城乡一体化的架构中加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镇是上联城市、下接乡村的纽带,要引导小农户资源聚集到乡镇,推动小农户与农业企业加强合作,给予电商产业扶持,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四是要鼓励村庄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因地制宜发展家庭农场、休闲农业等产业新形态,坚持科技兴农,融合农文旅,提供更多乡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群众致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高效实现城乡融合,夯实乡村振兴的根基,推动现代化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

(二)完善内生和外生性人才吸纳体系

乡村振兴,首先要破解人才流失难题。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因素。城市反哺农村,其中人才反哺具有重中之重的地位。一是要激发内生性人才动力。人才振兴最重要是发挥好本土人才的价值,中坚农民作为真正嵌入在城乡社会中的内生性主体力量,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经营能力,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要为他们提供发展创业的空间。例如,乡村产业的不断壮大就为中坚农民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就业出路,还能促使村庄精英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带领农村进步。返乡青年也可以加入中坚群体,立足乡镇谋求发展,这样既可以减轻城市的人口容纳压力,同时也成为留得下来的乡村人才,有效缓解了农村劳动力流失和农村衰落的现实困境。二是要推动外生性人才增长。城乡融合发展本质上就是缩小城乡居民之间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外生性人才的引入既需要城乡发展差距的持续缩小,也需要专项配套政策的及时跟进。要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工作便利和专业技术支持,强化物质保障支撑,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激励机制。这样,人才就不再是乡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城乡融合有效吸引了人才回流,也有可能使一些人才永远扎根基层。乡村人才振兴,需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和国家政策以及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加强人才汇聚的内生动力和外生推力,造就一支规模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以人才带领产业、文化、生态和组织的发展和进步,进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三)强化城乡文化要素互通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与“魂”,任何时候都是最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中华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是不可取代的传统文化根基。一是要大力保护发展农耕文明。发展传统农耕是兴盛乡土文化的垫脚石,在城乡融合政策的带动下,不断促进土地资源要素的双向转移,以城乡文明合力保护发展农耕文明,重塑城乡融合破除城乡二元壁垒,引导焕发农耕文明的新活力。二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文化素养。三是要以城乡间产业、人才、制度的不断融合推动乡村文化发展。让城市的文化产业下乡,共创特色乡土文化品牌,依据乡村的独特优势建设多样性文化空间,增强乡村文化吸引力;以城市文化人才带动乡村文化人才的培育,提高人才选拔标准,配强文化人才队伍,弘扬新乡贤文化;学习借鉴城市文化制度,健全文化传承人相关制度,保留乡村文化底蕴,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要多渠道、全方位地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加强文化价值体系建设,焕发乡村文化振兴的生机活力。

(四)打造城乡绿色发展共同体

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环境保护一直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课题和难题。一是要增强农民主体意识。破解环境治理难题最首要的环节是增强农民主体意识。农民作为农村发展的主力军,是农村生态文明最直接的保护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只有树立起农民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才能积极践行“两山”理念。二是要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应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聚焦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短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污染治理的重要内容,要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重塑城乡环境治理格局,建立城乡环境资源要素双向流通机制,充分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型技术和资金的投入。此外,要坚持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处理同步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应扭转“重城轻乡”的倾向,将城乡环境同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制定有效实施方案。三是要推动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具有天然的优势,为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要素,要加快形成城乡互惠共生产业体系,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拓展绿色农业广阔的市场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要始终秉持城乡互鉴、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快形成城乡互惠共生产业体系,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描绘出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五)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政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一是要建设高质量基层党组织队伍。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掌舵者,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乡村振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农村只有建立坚强的基层党组织队伍,大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才能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因此,要加快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建设高质量基层党组织队伍。二是要增强村干部的主体责任。积极培育服务意识,着重提高服务能力,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必须加快构建以村级干部内生力量为主、乡村外部干部力量为辅的多元合力体系,增强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行动自觉。村级干部内生动力的激发,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实现村干部职业化,使其能够充分发挥“领头雁”效应并带动整个基层党组织服务好乡村全面振兴大局。驻村干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在乡村振兴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要凝聚驻村干部的力量,充分发挥驻村干部作用,打通城乡壁垒,实现优势资源联享,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三、结语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多次明确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立城乡共生系统,目的就是要打造城乡发展共同体,保障乡村振兴既在乡村之中,不抛开农村这个本体,聚焦农村谋发展;又在乡村之外,不禁锢在乡村单独的空间里,城乡结合谈振兴。既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又保存乡村自身的独特性优势。既激发乡村的内生主体动力;又以举国力量,把乡村振兴放在现代化的大局中通盘考虑,全国一盘棋,重点突出发展。最终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袁银传,康兰心.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及人才支撑[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2,35(01):98-107.

[2]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06.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5.

[4]孙喜红,贾乐耀,陆卫明.乡村振兴的文化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135-144.
  (刘馨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谨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通讯作者)

【责任编辑:江锦】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