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0 星期六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长三角发展论坛 首页 >

淮安“3+N”制造业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耿庆彪 梁文凤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895   发布日期:2022-11-25

摘  要  着力打造有特色、有影响、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推动淮安“3+N”制造业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对于淮安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梳理淮安“3+N”制造业参与长三角产业集群分工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短板,提出了淮安要强化垂直分工,提升产业链韧性;拓展合作对象,推进网络化分工;密切城市合作,突破圈层式壁垒;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协作,走好融合发展之路。

关键词  “3+N”制造业;长三角产业集群;分工协作;淮安

淮安市委八届四次全会指出,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有特色、有影响、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并进一步指出,要深度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突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作互补、公共服务和功能载体共建共享。推动淮安“3+N”(即围绕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3大主导产业打造制造业体系)制造业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密切与上海、南京、苏州等中心区重点城市合作,借力高能级开放平台中集聚更多资源、跃迁制造业发展能级,对于淮安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江苏省委工作要求、群众期盼要求,围绕追逐城市复兴梦想,科学谋划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现代产业结构、深化科技创新,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淮安“3+N”制造业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一是提质增效激发产业活力。淮安积极与浙、沪、苏南民营资本合作,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淮安是浙商最佳投资城市,目前有10万多家浙商、200多家总部位于上海的企业来淮投资,投资企业达2000多家。

淮安以共建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为契机,积极承接南京产业转移,主动接受南京辐射带动,聚力打造南京都市圈高能级产业合作发展平台。南京理工大学盱眙产学研合作基地,位于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内,主要聚焦国防科技创新重大工程、核心技术攻关、前沿技术试验验证、培养国防现代化战略人才等,项目建成后,可容纳1100余名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工作。此外,淮安与盐城、南通、丽水、嘉兴等城市深化合作共同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联动开发旅游产品、创新开发区管理机制、发展壮大家庭农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近年来,淮安充分运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禀赋,集成政策做大做强食品优势特色产业,2021年,淮安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有198家,涵盖烟草、酒与饮料、肉与饲料、盐与调味品、淮味食品、现代食品和食品包装等门类,共实现开票销售591.9亿元,同比增长15.5%。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今世缘酒业2017年获得“全国质量奖”,民康油脂位居全国十大品牌油脂企业第八位,被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称号,“淮”牌食用盐解决了全国25%人口食用盐的问题,是国内最大的食用盐品牌。同时,还涌现了苏美食品、国缘白酒、圆绿捆蹄、新象面粉、广原食用油等中国驰名商标、江苏省著名商标。全产业链优势逐步显现,涵盖了酿酒、粮油加工、肉制品、乳制品、调味品、熟食休闲食品等多个门类,具备年产300万吨大米、90万吨面粉、30万吨油脂、25万吨肉、5.5万吨白酒的生产能力,形成了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条,并在全国相关行业门类中占有重要位置。

全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近年来,淮安充分抓住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加大力度发展支柱性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先后成功引进了总投资22亿美元的富士康、全球第一大线路板生产商——庆鼎电子、全球前二大的笔记型电脑键盘制造商——达方电子等一批知名企业。从产业发展现状看,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幅,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21年,淮安市拥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工业企业121家,实现开票销售379亿元,同比增长26%。

加快发展新型装备制造产业。装备制造业是淮安传统产业之一,“十三五”以来,淮安大力推进特钢及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及相关零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取得初步成效。2021年,全市新型装备制造产业共集聚企业398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票销售792.19亿元,同比增长25.96%,占全市规上工业开票销售的28.46%。淮安新型装备制造产业主要有两大特点:其一,初步培育集聚一批产业骨干企业。金象传动设备、双环齿轮装备水平国内领先,汉邦科技液相色谱纯化设备制造、金石集团井口采油树生产规模全国最大,红光仪表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卧龙电气高效节能电机、纽泰格汽车减震器等产品在细分行业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其二,初步培育形成产业链式发展格局。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领域取得较快发展,初步形成“原材料—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整车—充电设施和汽车后市场”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在黑(有)色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装备、仪表线缆以及基础零部件等领域形成较高的集聚优势,初步形成“原材料—基础零部件—整机和成套装备”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布局。

二是互联互通缩短时空距离。近年来,淮安建成了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关键性支撑的重大交通工程,实现了“高架梦”“飞天梦”“高铁梦”,初步形成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充分发挥高等级公路的支撑作用,以国际空港为核心,以高速铁路为骨干,彰显内河航运特色,缩短了与长三角中心区的时空距离。近年来,淮安持续推进高铁建设,目前已建成涟水站、淮安东站,连淮扬镇铁路、徐宿淮盐铁路已投入运营,开工建设宁淮铁路段,淮安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建设淮安航空货运枢纽,两条全货机航线正式投入运行,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审批通过,以全新的航空货运大通道为新起点,进一步驱动长三角北部发展;加紧建设内河港口,打造内河航运中心,未来全省六成的集装箱运输将由内河港口提供,80%的货物将运往长三角地区,凸显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

三是协同创新持续释放动能。淮安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吸引上海、南京等地高校、科研院校将研发机构设立在淮安,先后成立了19家研发机构,如上海交通大学苏北研究院、南京大学淮安高新技术研究院等,与企业合作开展了140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淮安在优势特色产业的基础上,针对地方企业与长三角区域合作的需要,构建知名专家柔性合作平台,先后建立了7个省级院士工作站。每年通过“淮上英才计划”以及“苏北计划”引进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培育200余个创新创业团队。

二、淮安“3+N”制造业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升级。目前,淮安传统产业占比70%以上,其中,冶金及金属制品、纺织、化工、造纸等高耗能、高污染传统行业占比30%左右,而代表高端产业发展方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产业仅占20%左右。产业链价值链仍处于中低端,从产业链分工来看,江苏集成电路生产制造约占全国四分之一,但仅在封装测试上有一席之地,高端的设计和制造、生产和测试装备仍受制于美国、日本等国家,这种情况在短时间内还难以突破。具体到淮安来看,目前,淮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仍处于产业较低端水平,尚未建立纵向耦合产业链,整体产业关联度不高,主要产品集中于电子配件等较为传统的领域;知名电子信息企业、龙头企业数量有限,尚未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企业总体竞争力较弱,因此,产业结构亟待转型升级。

二是产业自主能力有待增强。淮安1800余家规上企业中,有1200家左右规上企业尚未建立研发机构、未开展研发活动。企业和企业家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县区层面在科技创新、人才引培等方面的投入成效并不理想。从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来看,据统计,淮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只有84家,仅占全省2.79%左右,而全省位列前三的苏州、南京、无锡分别有715家、349家、303家,约是淮安的8.5倍、4.1倍、3.6倍。

三是产业链的竞争力有待提高。协同创新成效不足,产业链创新资源尚未充分整合。数据显示,2018年,淮安共授权400多件发明专利,占比10%左右(全省平均占比13.7%);产学研有效衔接不够,在研发、转化关键共性技术等方面都存在滞后性,普通高校研究与发展课题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于5%,尚无法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产业联动性不强,淮安区域间产业链上下游合作衔接不足,新兴产业地区布局趋同。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淮安提出重点打造敏安纯电动乘用车整车项目,而全省包括淮安在内,共有11个设区市已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再以电子产业为例,淮安呈现出“企业小、分布散”的鲜明特点,涵盖9个县(市、区),涉及10个园区,重复建设现象比较普遍,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良好的产业生态体系尚未形成。淮安在技术、人才、平台、服务等方面的有机融合程度不够,总部经济、枢纽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急需完善,研发、投融资等支撑体系有待加强。同时,一直以来,淮安产业扶持政策倾向于重资产、大投入、税收贡献大的企业与项目,对于高成长、轻资产、模式创新的特色优质中小企业,相较于省内其他地区,扶持力度还不够、政策响应较慢、机制不够灵活。

三、淮安“3+N”制造业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是强化垂直分工,提升产业链韧性。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结合淮安产业发展基础、自然禀赋,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垂直合作,精准定位产业链,明确发展主攻领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化纵向合作,建设稳定的前后端供应链关系,更大力度承接优势产业项目转移,着力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集聚区,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完整产业链。

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开展精准招商。强化主导产业招商,组建主导产业工作专班,分产业编制“一图一库一目录”,即一张产业图谱、一个产业头部企业库、一个重点招商目标企业目录,根据招商重点方向梳理出PCB及上游材料、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封测、LED、新型显示、5G等行业重点招商企业目录,指导县(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建链、强链、补链招商,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聚焦重点区域招商,长三角地区是国内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聚区之一,电子信息产业链完整、产业配套齐全。长三角地区应重点招引半导体封测、材料以及电子元器件、光通信、新型显示等产业企业。淮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拥有良好的产业环境,有利于落户企业融入完整的产业链,形成协同发展态势,共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红利。

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推动集聚区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持续放大集聚效应,重点推进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休闲、健康旅游等服务业深度融合,不断拓展融合范围,提高融合层次。倡导支持制造型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再造业务流程,增加服务要素投入,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比如融资租赁、在线运维、个性化定制、集成总承包等,逐渐实现由产品制造向整体解决方案转型发展,以服务增效益。加强产业服务机构的培育,以集群为重点,建立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引导金融租赁、融资性担保等金融类企业向集群集聚,支持各类投资机构设立天使、VC、PE等基金,大力发展投融资和总部经济、枢纽经济、科技孵化、人才培训等高端服务业,增强淮安服务业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能力。

二是密切城市合作,突破“圈层式”壁垒。淮安可以与长三角区域内城市共同编制合作发展规划,打破行政壁垒束缚,化省际边缘为区域重要中心城市,引导产业协同共兴。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优势,以城市间数据流动助推产业分工合作。共同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一批工业互联网产业标杆项目,全力推动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实现与区域内主体在虚拟空间的集聚与协作,构建设计、生产与供应链资源有效组织的协同制造体系。此外,推进淮安与长三角区域内主体规则对接,加快推动长三角区域统一要素市场建设。探索产业项目转移时附带建设用地指标、碳排放和能耗总量指标,破解计划指标管理对产业项目转移承接的限制。加强人力资源协作,打破劳动力流动壁垒,实行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继续教育证书等互认互准制度,打破劳动力流动壁垒,推广“星期天工程师”等弹性引才模式,促进产业工人尤其是高层次技术人才在长三角地区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依托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加强各类资本市场分工协作。

三是拓展合作对象,推进网络化分工。长三角地区有很多产业园区,可以共建园区为主要形式,探索分担成本、共享利益的机制,推动沪苏浙皖之间建立更加多元化的产业联系,推动“圈层式”分工格局向“网络化”分工格局转变。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安工业园区为核心,发挥各省级开发园区多点联动优势,有序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相关配套,努力实现产业基地由物理空间集聚向产业链条集群转变。完善产业配套,高水平打造绿色食品、新型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的供应链体系,促进上下游供应链灵活、高效、低成本配置。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整合技术产权交易、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高企培育等平台,加快建设统一的智慧科技平台。比如,共建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就是淮安融入南京都市圈、拥抱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实践。“十四五”期间,园区要充分抓住淮安市产业基础、南京市产业优势,双向联动、融合宁淮产业,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终端制造、半导体先进制造、智能装备与机器人制造等相关领域,因地制宜壮大产业规模,着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四是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要更好地做大做强淮安“3+N”制造业,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使先进制造业作为跨越赶超的核心支撑,必须顺应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区域资源融合共享和产业链加快重构等新趋势,合理协调各种生产要素,保障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生产要素供应。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银企(保)合作力度,跟踪并落实银企合作项目到位情况。

加快推进同城化金融服务,推进一体化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化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推进先行先试的若干举措》,尤其是关于跨区域联合授信的措施,突破“玻璃门”,持续实施企业挂牌上市激励政策,加强对后备上市企业的政策倾斜和培训指导,推动企业境内外上市或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鼓励商业银行优化小微企业融资定价机制,推出更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利用发达地区资金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进一步降低本区域企业融资成本。

加快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提升跨区域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效能。全面推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入清理违反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的政策文件,保障企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理性决策、自主发展。依托淮安政务服务云平台,强化行政审批清单管理,提高行政审批的协调性和透明度,全面推广“零接触”服务和“不见面”审批,提高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效率。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跨省身份认证体系功能,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同,探索居民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营业执照等电子证照实现长三角地区互认共享,全面提升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事项数据共享联动办理效能。

参考文献:

[1]陈雯,孙伟,刘崇刚,等.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J].经济地理,2021,41(10):127-134.

[2]储节旺,丁辉.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一体化实现路径[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21(03):42-50.

[3]王新雅,刘伟.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产业共同体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经济,2021(06):39-42.

(耿庆彪系中共淮安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梁文凤系中共淮安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江锦】

社科

最新期刊

第三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