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3 星期二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县域发展 首页 >

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全域创新区的探索

作者:陈群伟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1794   发布日期:2022-11-25

摘  要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赋予了嘉兴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新定位。南湖区作为嘉兴市主城区,立足深化“双链”融合度,抢占发展制高点,谋深做实全域创新格局,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创新平台科创赋能作用,最大限度释放创新创造潜能,全力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全域创新区。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全域创新区;南湖区

近年来,嘉兴市南湖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较为完备的科创体系和产业体系,是长三角区域重要创新增长极,有基础有条件率先全面转入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加快成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全域创新区。

一、沿产业链、创新链向上攀升,是南湖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之需、迫切之要、必由之路

从发展基础看,南湖已厚积成势。南湖区R&D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连续12年位居全省前十。从科创平台看,逐渐形成了以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老两院”和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为代表的“新两院”,带动一批科创平台“雁阵式”发展的“2+2+X”科创平台格局。从产业布局看,已初步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引领,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型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化工、特钢、化纤、包装四大传统产业为基础,科技服务、现代金融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的“1341”现代产业体系。

从发展挑战看,南湖需纵深突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持续深化,创新要素跨区域加速流动,区域城市发展呈现合作频繁、竞争激烈态势。上海杨浦区加快构建“融合、协同、共享”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9.04件,位居上海全市前列;杭州西湖区大力实施“科创强区”战略,倾力打造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策源“东首”,年均技术交易额达150亿元以上;苏州相城区聚焦创新集群发展,形成了以千余家高企为核心,近三千家民营科技企业、近两千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梯队的创新企业集群。相比之下,南湖区创新要素的总量和质量存在明显差距,高新技术企业、高端人才、技术汇聚和循环效应尚未显现,创新平台带动作用有限,创新生态有待优化。

从发展形势看,南湖正深蹲起跳。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成为浙江推进“两个先行”的首位战略。2022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强调,要着眼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协同发展,扎实推进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作为G60科创走廊重要节点,南湖区正迎来实现全域创新的重大战略风口期。

二、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全域创新区,南湖方向明确、路径清晰、动能强劲

在发展导向上,突出创新制胜系统构筑创新优势。坚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同步走,以超常规举措培育打造创新平台优势、技术领先优势、产业竞争优势、人才支撑优势和创新生态优势。坚持“四个面向”的创新导向,高标准推进“科创湖区”建设,建立一批创新园区、创新楼宇和众创空间,奋力打造具有南湖辨识度的创新成果。

在路径选择上,融入“一体化”加速“双链”融合。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全力融入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在跨区域协同创新等方面主动作为。做强“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高能级产业生态园,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实现双链齐飞、协同共振,以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奋力打造长三角区域现代产业高地。

在动能培育上,优化创新生态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建立更加便捷高效的人才“引育留用”流程与机制,畅通科技金融服务链,打通政府、高校、企业、金融机构等合作通道,加速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集聚,推进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创新联合体建设,奋力打造高水平开放包容、富有弹性的创新生态。

(一)构建统筹全域的创新布局

1.着力打造亚太路科创带。以亚太路为中轴,南北向延伸串联湘家荡科创湖区、南湖高新区、凤凰科技新城,打造以军科系、中电系、清华系、交通系“科创新四军”为引领的三大科创板块。依照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合理布局沿路科创载体、产业体系,配套现代生活设施和公共生态空间,打造创新、生产、生活、生态一体集成的现代城市创新带。

2.全面实施“创新回归城区”。实施楼宇经济专项行动,加快建设1921南湖都市经济产业园、科技城科创中心、南湖创客等一批创新园区、创新楼宇和众创空间。加快发展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数字营销、商务服务、创新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一环内连片区块、“九水连心”沿线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城区平台能级,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努力形成“城市环境吸引人才—创新人才回归城区—产业迭代繁荣城市”的城市生态。

3.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系统建设,放大南湖微电子产业平台示范引领效应,加快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制造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行动,谋划推进一批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中小企业聚焦主业打造优势,形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等企业群。

(二)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格局

1.提升“2+2+X”科创平台功能。充分发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带动作用,大力助推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等科创平台成为创新母体,围绕其培育创新型园区、共享型社区等创新细胞,健全落地机制、合作机制、承载空间。探索“产业园+科研院所+企业”一体发展模式,打通创新平台与本地企业合作的交流通道。

2.深化区域创新协作。推进南湖高新区与周边地区建立产业协作机制,特别是与虹桥商务区及南北向拓展带上高能级平台合作共建,提升平台发展能级。加强与上海浦东软件园、杨浦科技创业中心等各类众创空间、孵化器、科技园区等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区域创新“浓度”。

3.加速区域创新资源流通。发挥南湖智立方(上海中心)“窗口”效应,招引产业链重大投资项目、产业升级项目、创新人才项目。加强与沿G60科创走廊的临港松江科技城、张江科学城等上海重点科技园区联动,承接创新资源辐射和溢出。拓宽与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合作渠道,推动更多创业创新项目落地生根。推进与虹桥商务区及南北向拓展带区域“一网通办”“一网统管”。

(三)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创新生态

1.支持企业创新。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的阶梯式培育机制。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全力配合构筑省、市、区三级研发机构发展梯队。牵头组建“政府—企业—高校院所”联盟,推广创新联合体,依托其开展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和产品攻关。

2.培育人才生态。围绕“鲲鹏行动”等重点人才计划,千方百计引进合作顶尖人才。优化青年创业人才服务机制,打造“南湖青创城”。实施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和“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快构建研发人员、技能人才、科技中介、科技金融、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链条。建立人才能力提升激励机制,高效衔接人才培训、就业、评价、使用各环节。设立人才公共服务“绿色通道”,完善住房保障、子女就学、就医等方面保障体系。

3.优化金融服务。设立政府性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共建子基金。探索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破解中小型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完善基金小镇金融生态,推动基金小镇从虚拟入驻集聚向完善服务、功能配套、构建生态、实际办公等方向转变。

三、南湖打造“全域创新区”需重点把握的关系

(一)把握融入重大战略规划与做实具体创新单元落地的关系

深度融入G60科创走廊和南向拓展带建设,立足发展基础精准落子。优化全域创新空间布局,统筹抓好人才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三大任务,推动南向拓展带建设核心功能加速完善。

(二)把握集聚创新要素与加速产业发展的关系

突出创新制胜导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增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粘合度”,推动高科技项目落地转化,增强主导产业创新活力,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激活企业自主创新动能,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把握政策资金引导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系

引导金融机构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为企业着手创新提供良好金融环境。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着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四)把握重点区“一核两翼”引领与全域“雁阵齐飞”的关系

提升创新资源整合能力,以亚太路科创带建设为破题抓手,以点带面推进全域创新布局。聚焦产业振兴、城区复兴、营商环境等方面,系统构筑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城市环境,培育城市创新文化和生态。

(作者系中共嘉兴市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

【责任编辑:江辰】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