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8 星期日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本刊特稿 首页 >

新发展阶段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要求

作者:庞 超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778   发布日期:2022-8-23

摘  要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特征,同时彰显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和坚定执着的使命担当。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牢牢把握防范精神生活领域各类风险的主动权,实现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同频共振、相得益彰,强化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进而增强全社会对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认同感和自觉践行力。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美好生活;新发展阶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内容,不仅体现在人们享有极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还体现在人们内在精神生活的丰富充盈、精神境界的充分彰显。当前,我们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新发展阶段,必须增强促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强化思想认识、增强方法自觉、注重手段创新中不断推动人的精神生活解放、发展和满足。

一、新发展阶段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意蕴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

精神生活是人们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而进行的精神生产、精神创造和精神享受活动。精神生活在新时代美好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1]人的真正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含义早已超出了单纯的物质丰裕,必然包含着精神需要的满足和对更高品质精神生活的追求。真正幸福的生活、美好的人生和真正意义上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建立在人的精神需求得到最大程度满足的基础之上的。否则,离开了精神上的价值牵引和滋养,人的生存是狭隘的、片面的。

从人民生活的发展看,各个领域的生活都有一个内涵不断丰富、水准不断提高的过程。精神生活需求作为人的内在的主动的需要,且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在不断增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人民群众对于更高层次和结构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则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注重在精神层面更高追求的真切回应。精神文化资源的富裕、精神境界的提升、精神力量的强大以及精神世界的和谐作为人民精神生活富足和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深化了对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改革发展的目的和归宿的认识。在改革发展实践中,只有准确把脉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科学把握精神文化资源、精神生活、精神世界以及精神境界之间内在互动的逻辑关系,把精神享受与精神创造等精神层面的因素作为衡量新时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标尺,才能筑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基于以“五位一体”协同建设推动“五大文明”这一整体性文明系统基础之上。

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现代化,它不仅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规定性,还呈现出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聚焦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标志,同时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价值引导力、精神推动力和文化凝聚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是形成同这一宏伟目标相匹配的精神生活价值的过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相适应的,同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蓝图一脉相承。应该说,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目标的确立和实现,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民族精神状态、社会成员精神面貌以及精神文明发达的美好家园的强力支撑。只有具备了与这一宏伟目标相匹配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支撑,才能确保在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同时不断向精神富裕迈进。

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上是建立在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体现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鲜明价值立场,开创了超越资本主义文明、有别于西方文明崛起之路的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文明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重要区别,是人类文明进入高级阶段的表征,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文明的优越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国家基于精神文化而展现出的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密切相关。在推动共同富裕中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普遍富足,从而以普遍的文化获得感、饱满的精神状态、自觉的民族意识、强大的精神定力支撑全面现代化建设和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这体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鲜明的精神价值指向。相反,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本质上是以资本为轴心的文明,带来的是资本积累和贫困积累两极化的后果,毫无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可能。概言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走出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进程中的拜物教奴役、“富而不贵”、精神因素缺失所造成的人性异化、精神贫乏等怪圈。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彰显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和坚定执着的使命担当

及时把握人民群众的新需要、新诉求、新期待,切实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根基的执政理念,彰显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和坚定执着的使命担当,深刻反映中国共产党对怎样更好地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真切回应。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精神生活的地位和作用,强化对精神生活建设的引导与部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群体精神生活建设放在战略高度,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有机融合,运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不断在发展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使得人民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广度和深度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推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新发展阶段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人民精神生活总体上是丰富、健康、和谐的。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民精神生活领域呈现出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伴随而生的精神生活领域的风险挑战对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造成了严重侵扰。

(一)精神生活物化困境加剧

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迈进的过程中,由于资本逻辑以无可撼动的主导地位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人的精神领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物化倾向,从而导致精神生活追求的扭曲和错位。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体被市场化、娱乐化的物化境遇和外在财富、商品、资本所围困和裹挟,把物质财富看作是进行所有社会活动的媒介,并且以占有多少来求得精神的慰藉,从而对物质财富的崇拜和追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最终使自己受到金钱、商品的奴役处于不自由的被动状态。资本逻辑无限扩张的本性严重侵扰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使得人们的精神生活受到物质生活的严重挤压,并且消弭在强大的物化洪流之中。事实上,这种物质化生存状态的长期持续,会导致人的精神生活出现异化,变得极为空虚乏味,社会物欲横流、道德失范。这与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是相悖的。

(二)精神生活呈现“无根性”的价值混乱或价值空场

历史积淀下来的一以贯之的价值原则、传统观念、道德规范和精神血脉作为中华民族永恒的根,成了指导人们开展精神生活的价值准则和审美观念。不可忽视的是,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普遍遵循的价值原则和代代相继的传统观念在当前精神生活样式中已逐渐淡化呈衰微之势。譬如,伴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娱乐化的社会浪潮,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生活的断裂日益明显,人们政治信仰出现一定程度的动摇和缺失,理想、信念失去它曾经的强大吸引力,其地位不断降低,以集体主义为重要特征的精神传统逐渐淡化,个人主义在精神生活样式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等等。这种精神传统的断裂使得精神生活丧失了滋养自身的文化土壤,随之就造成精神生活的漂泊状态和无根痼疾。精神的几个层面都被虚无了,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虚无的精神状态,精神生活便只剩下一种狭隘的、自恋的自我专注。因此,新发展阶段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孕育生发和涵养。

(三)精神文化生活庸俗化世俗化倾向凸显

在最大化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市场化的文化环境和文化生产促进了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崛起和盛行,它以一种娱乐的手段迎合刺激人们的感官消费需求,使得人们沉浸于娱乐化、扁平化的社交媒介,并且大大削弱了文化活动的涵育功能,容易使得人们精神内在丰富性丧失,进而造成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和目标陷入虚幻的精神满足,迷失方向感,最终导致人们精神世界的分崩离析。庸俗化、世俗化、娱乐化的价值观指导的文化生产不可忽视,这种病态化伴随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并借助全球化时代的传媒媒介和网络空间的传播优势,逐渐占据精神生活的主流,腐蚀人们的精神生活方式,使人们精神世界无处容身,更加远离真正的美好精神生活。

(四)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从主体层面来看,随着共同富裕战略及国家文化权益保障举措的实行,精神生活需要不再是少数知识精英或社会经济地位优越群体的独有专属,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体人群应扩展为普通大众。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与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是背道而驰的。特别是只有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得到更大力度的保障,其美好精神生活逐步被构建,这样才能不断推动人的精神生活的解放、发展和满足。

三、新发展阶段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要求

面对这些突出难点和风险挑战,必须从被动应对风险挑战转为主动预防风险挑战,通过合理构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积极化解风险,从而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保驾护航。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

让人民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需要统揽全局、科学施策。一方面,要善于汲取历史智慧,积极总结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历史经验。其经验主要有:必须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牢牢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正确方向;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不断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效能;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尺度;等等。这是提升人民精神生活整体优势与质量的久久为功的根本动力。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历史视野中掌握精神生活的发展规律。精神生活作为人类特有的生活内容,有其自身运动和发展的规律性。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人们对于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愈加凸显。我们必须了解和把握精神生活具有的客观性、主观性、层次性、多样性、社会性、阶级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特点,准确把握精神生活的灵魂、根本原则和方向,善于从历史视野和发展规律中去发现和研判问题,不断补齐精神生活领域的主要短板。

(二)实现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物质富有与精神富有从来都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的。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裕之间的关系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一方面,物质生活富裕是精神生活富裕的前提条件。物质富裕为精神富足创造了良好条件,精神生活是建立在物质实践的基础上的,它的发展水平受到物质生活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精神生活富裕能对物质生活富裕起到促进、引导作用。精神生活作为与其他领域生活相并列的一种独特的生活,不是被动地由物质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反过来,精神生活富裕为物质生活富裕的实现提供价值引导、思想保证和内生动力。只有充盈的精神生活才能推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总之,只有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才能共同促成高质量共同富裕的目标和要求。偏废了任何一方,整个社会就会畸形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2]因此,要在认识上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机统一起来,在高质量发展中努力实现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更平衡更充分发展。

(三)强化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政策引导和制度设计

精神生活整体质量和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往往有着丰润的道德滋养和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政策和制度,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化水平和科学化水平,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一,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基础性工程,做到制度化开展、整体性推进。深入推进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积极开展“四史”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引导人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二,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全社会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归属感和自觉践行力。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第三,健全人民精神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健全文化产品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推动精神产品生产者把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努力创作出更多丰富多彩、积极正面的精神文化产品。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改善生活品质的新期待。第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以增强文化自信为切入点,强化对优秀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认同,确保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形成强大精神纽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7. 

[2]习近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N].人民日报,2016-05-05.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乡贤文化助推‘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研究”(编号21BKS084)、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研究”(编号17YJCZH136)、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新乡贤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编号18MLC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南京审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江辰】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