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5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本刊特稿 首页 >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维审视

作者:贾丽桓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782   发布日期:2022-7-26

摘  要  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固本工程,实体企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大、供给端要素资源配置失调、数字时代互联网冲击加剧,给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对此,以降低成本提升实体经济竞争活力、以创新发展提升实体经济供给效率、以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将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实体经济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固本工程,振兴实体经济能够纠正经济社会发展“脱实向虚”倾向,从而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舵者。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国内外经济形势更趋复杂,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步履维艰。同时,由于供给侧要素资源错配问题仍存,加之数字时代互联网冲击加剧,实体经济发展亦面临重重挑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微观实践层面,稳住实体企业,就将稳住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基于此,从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现实挑战以及提升路径角度进行三维审视,以期为振兴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落实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助力。

一、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然而,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也逐渐显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此可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各界共识,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路径。

(一)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扎实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实体经济,微观基础则在于企业。相较虚拟经济而言,实体企业覆盖一二三产业,兼顾了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各类要素,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就实体经济中制造业规模来看,2021年,美国约为2.563万亿美元,我国则高达4.864万亿美元。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总量达到31.4万亿元,连续12年居于世界首位,约占全球比重27.4%。“十四五”时期,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将使我国经济不仅仅停留于制造业大国,更将促使产业链供应链实现攀升,从而扎实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向强国之路迈进。

(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

在“十四五”规划中,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明确强调将“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这意味着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要切实保障与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实体经济几乎覆盖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深耕实体经济,有助于促进我国食品生产、餐饮、教育、医疗、服装制造、商业零售等行业蓬勃发展,从而极大地丰富百姓消费品类,提升服务民生质量。

实体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也能够以慈善捐赠、扶贫帮困、教育医疗建设为抓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实体经济聚焦民生关切,“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三)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金融应当通过促使资源跨地域、跨周期高效率配置,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赋能,而实体经济发展也将反过来带动金融健康发展,二者形成互促关系。近年来,我国呈现出实体企业金融化等“脱实向虚”表现。一旦虚拟经济背离实体经济进行自循环,房地产等行业过度集聚金融资源,将使实体经济发展乏力,金融脆弱性加剧,甚至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经济衰退等严重后果。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系统性金融风险与实体经济发展密不可分,高度重视实体经济企业高质量发展,将是构建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的可行举措。实体经济企业自身战略发展能力的增强,将大幅度改善与缓解资金要素错配问题,促使金融体系更为稳固,使得金融切实服务于实体经济,推动我国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

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挑战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关乎未来经济发展能否实现行稳致远。现阶段,国内外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增强,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供需形势也在发生潜在变化,同时,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创新飞速发展,我国实体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一)国内外经济不确定性增强,实体经济供给成本攀升

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形势日趋复杂严峻,我国实体经济正遭受内需动力不足、外需不稳定性增强的双重夹击。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经济学家格里高利·曼昆曾指出,供给冲击将潜在改变生产能力与生产成本,影响供应链稳定性,并带来价格波动。当前,我国面临的供给冲击复杂多样,既有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及其蔓延造成的产业链、供应链断裂,也有因为煤荒、电荒等原材料短缺而造成的价格上涨。受疫情影响,国内制造业景气水平下降,服务业市场活跃度趋弱。以交通运输为例,在疫情严重期间全国铁路日均开行列车仅为正常时期的30%左右,国内机场旅客吞吐量也较疫情之前同期下降超过40%。不仅如此,住宿、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物流运输等接触聚集性行业的经济活动也在显著减少,相关企业经营压力陡增。

此外,中美贸易争端、俄乌冲突等国际事件,也造成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变化。例如,石油、天然气、粮食、芯片等供应趋紧,将极易引发我国关键产业链、供应链节点出现供给瓶颈。从目前局势来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已经出现被迫封闭、多中心化、以价值观为取向的分工合作等特征,搜寻成本、交易成本均有不同幅度增加,我国相关行业实体企业供给成本也呈现攀升情形。由此,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强,已经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

(二)供给要素的配置失调错位,实体经济供给效率低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要素资源流动是关键,建设公平竞争、开放高效、规范运行的市场体系将更为迫切。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供给要素失调错配是致使实体经济供给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症结,是“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主要根源。由于供给要素资源配置失调,造成部分企业产能过剩、存货积压、无法偿还银行贷款,使实体经济供给呈现出高端供给不足、无效供给过剩的低效率困局。

近年来,党中央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已逐步矫正要素错配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要想彻底矫正要素资源配置扭曲问题,仍然需要长期坚持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以杜绝要素配置扭曲反弹的情形。

(三)数字时代互联网冲击加剧,实体经济供给模式受创

随着信息科技的升级迭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进入数字时代,互联网技术使万物互联成为可能,但是,也使实体经济传统的供给模式遭遇新挑战。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电子商务及其商业综合体给传统实体经济带来不小冲击。以商品销售行业为例,网络购物、直播带货打破了人们购物的空间限制,愈加受到消费者青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143670亿元,同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130884亿元,较上年增长14.1%。相较网购,实体商铺则由于店面、人工成本较高,不具备吸引消费者的价格优势而陷入经营寒冬。然而,在互联网消费不断迭代升级背后,山寨仿制、以次充好等消费投诉不断增多。根据全国消协组织数据统计,2021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04万件,同比增长6.4%。在这些服务投诉中,经营性互联网服务、培训、餐饮位列前三,新兴零售等案件在增多。随着数字时代互联网愈加普及,实体经济传统供给模式已受冲击,是否会进一步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等负面影响、实体经济如何应对数字时代变革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路径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我国逐步成长为全球实体经济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体经济作为国家强盛之本,在新发展阶段,应围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这一重要目标,立足微观企业,善于化危为机,在攻坚克难中探索新路径、新动能、新形式,以改革为发展蓄能、激活发展动力。

(一)以降低成本提升实体经济竞争活力

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实体经济的稳健发展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从市场经营角度看,成本是影响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降低成本能够有效为实体企业减负、激发企业竞争活力。

我国实体经济不仅面临国际经济形势波动影响,也受限制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创新意愿与动力不足、收益提升困难等制约因素。对此,多措并举降低企业综合成本不失为实体经济积极应对经营困局、强化竞争资源优势的可行手段。在实务中,实体企业主要成本包括税费、融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等。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实体企业降成本,综合施策,持续为企业纾困。2015年12月,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降成本作为重要一环;2016年8月,国务院发布《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系统推进降成本工作;2017年起,国家发改委及相关方面对降成本工作进行年度部署;2022年,中央出台《关于2022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继续为实体经济企业稳定纾困、提振市场信心发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压力较大,致使利润空间被压缩。具体而言,降低实体企业成本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降低税负与制度性交易成本。我国实体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制造业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7%,同时,还伴有其他税务收费;制度性交易费用,即企业遵循政策规章所付出的成本,主要包括审批交易成本及时间成本。对具体企业而言,两者在操作上均有减负空间。二是降低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在我国经济发展早期,受益于人口、土地资源红利,实体企业依靠要素拉动经济增长。现阶段,我国要素资源红利正逐渐消失,这部分降本空间未来需依托于创新发展进一步实现。三是降低融资成本。在我国实体企业中,尤其是民营与小微企业面临贷款难、利率水平高等问题,这部分融资成本的降低需建立在改善金融资源错配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四是降低能源等原材料成本。在我国,能源和原材料等主要资源为部分大型国企垄断经营,未来部分原材料适时市场化或许是降低该部分成本的可行途径。五是降低物流成本。鉴于我国实体企业建立之初并未完全依据其资源禀赋布局,致使企业与物流衔接并不紧密,物流成本偏高。在未来进一步规范产业行业布局,或将为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供思路。

(二)以创新发展提升实体经济供给效率

在全球激烈的竞争格局下,我国实体经济企业依靠要素投入的边际效率趋于下降,企业要想获得长期核心竞争优势、实现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唯有依靠创新驱动,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获得超额收益与高附加值。在国际上,逆全球化、单边保护主义的思潮涌动,部分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家向我国垄断与封锁关键技术。对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夯实我国实体经济国际竞争力,抵御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增强抗风险韧性,最终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创新发展是破解我国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难题的关键,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有效供给的重要引擎。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对此,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以创新作为引领,在此基础上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

在实践中,实体经济创新发展要创造有利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入企业的便利条件,以创新为企业提升供给能力赋能,提高企业乃至产业整体的竞争力。同时,应依托创新发展提高产业自主研发能力,大力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从全球视野来看,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要实现创新发展,不仅要汇聚各国要素资源,更要坚持开放创新,从而实现引领全球价值链攀升,切实提升实体经济供给效率。

(三)以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到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使得数字经济应用更为普遍,并逐渐重塑人们的生产方式、服务模式乃至消费方式,催生出许多新业态、新产品与新模式。同时,数字经济创造巨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成为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2022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为数字经济拓展和应用指明了方向。在“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的中长期发展阶段,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是推动我国产业迈向高级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将是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积极吸收新业态、新动能、新经济力量,促进传统产业逐步转型升级为“新型实体企业”,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此同时,加快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既要依托于数字技术产业化,也要注重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打破生产要素时空局限,结合需求端信息进行互动式学习,定制个性化、场景化的需求。除此之外,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也要以数字产业为发展机遇,加强智能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创造中高端新供给、形成新的增长点,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展望未来,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将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赋予新内涵,不仅将提升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也将在做深做实实体经济过程中形成新竞争优势,从而极大地解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而深远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郭威,杨建,曾新欣.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04):16-25+107.

[2]田秀娟,李睿.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基于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J].管理世界,2022,38(05):56-74.

[3]肖翔,贾丽桓.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的三维治理逻辑[J].理论视野,2020(09):54-60.

[4]冯圆.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的路径选择与行为优化研究[J].会计研究,2018(01):9-15.

[5]丁志帆.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现代经济探讨,2020(01):85-92.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社会审计学院)

【责任编辑:江锦】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