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5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本刊特稿 首页 >

社区共同体: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新追求

作者:潘文翔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624   发布日期:2022-6-30

摘  要  社区共同体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两邻”理论是社区共同体的理论基础,社区共同体是社区治理理论的重要创新。推动“陌邻”变“睦邻”实现新时代社区共同体的现实场景,关键是构建有温度、有情趣、可传承的新时代社区共同体,满足居民需求的初心和协同治理的核心,使新时代社区共同体在传承与创新中永续进步。

关键词  社区共同体;新时代;社会治理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是党中央对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又一次重要阐述。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提出将社会治理与共同体建设有机融合到一起,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理论的一次飞跃。因此,有必要梳理社区共同体的理论根源、实践机制、概念内涵和现实场景,为社区治理提供科学的实践指导。

一、“两邻”理论:新时代社区治理重大理论创新

新时代社区治理呼唤科学理论的指导。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沈阳市沈河区多福社区视察时指出,社区建设光靠钱不行,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两邻”理论一经提出,立即受到广大社区工作者的欢迎和学界的重视,它揭示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社区治理的新型人际关系,指明了建设社区共同体的目标,为建设社区共同体创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两邻”理论是中华传统睦邻文化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创新。从古至今,各种劝人睦邻谦让的箴言、家训、诗句等等数不胜数,成为“两邻”理论的文化渊源。其次,“两邻”理论是新时代社会治理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自2000年我国提出大力推进社区建设以来,理论指导实践的治理理念,贯穿了从“社区建设”到“社区治理”,再到“新时代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转变过程,“两邻”理论引导社区治理理论有机演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区治理之路跃然于探索中。

二、实践机制:构建新时代社区共同体治理体系

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的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制度,遵循社区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的基本要求,是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实践机制。

(一)自治、法治、德治是构建社区共同体的有效路径

自治是法治、德治的核心基础,法治是自治、德治的边界和保障,德治是自治、法治的补充升华,三者有机融合,形构三位一体的治理结构。

社区是民众共同的家园,居民自治是社区建设的出发点。近年来各地创造的村(居)民议事会、有事好商量、民情恳谈会等形式,瞄准解决社区设施少、停车难、环境差、秩序乱等难点、堵点、痛点,坚持议事内容大家提、处理方式大家议、治理效果大家评,通过协商议事探索形成大家认可的议事方式和规则,推动社区遇事议事从习惯成为制度,提升自治水平。

法治是构建社区共同体的底线,是自治和德治的基本立足点。社区村(居)大会(代表大会)、业委会、议事会等社区组织共同制定的村规民约、社区规范,是法治精神在社区治理的具体体现,把共同遵守的外在要求内化为社区大众的行动自觉,推动形成“法无禁止皆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良好氛围。以法为基准线,大家就有了共同的价值观、是非观,社区共同体成员的个性也得到充分保护。

德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法治所达不到的角落有赖于德治的润滑,新时代构建社区共同体,有“两德”亟待彰显:一是互助之德,这是社区德治之本。通过“铁脚板”+民情热线、QQ、微信等新形式搭建互助互动平台,既可为特殊困难人群提供助困送温暖、助聊送抚慰等便利服务,还可以促进居民交流互动、相互关爱;二是敬老之德,当下尤为紧迫。建立邻里互助养老、大院式养老、邻里互助点等养老新模式,引导组织老人搭伙吃饭、开展文体活动。

(二)共建共治共享是构建社区共同体的行为准则

推进新时代社区共同体,共建是共治和共享的前提,共治是共建和共享的主要方式,共享是共建和共治的目标导向。

共建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社区建设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最基层的场景,要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以社区志愿者为辅助、以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激发社区共同体每个成员的主人翁意识,摸准民众跳动的脉搏,汇聚团队的力量,变单兵奋战为“百团大战”,提升社区生活的美誉度和大众的获得感。

共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要求。提高共治水平,关键是融合社区中不同治理主体,实行“五社联动”,在为民服务的旗帜下,居民、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等与社区有着依存关系的个人和实体共聚同一个目标,从而形成合力,达到补齐短板、提质增效的目标。

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差别就在于,治理的目的是为了增进社会总体福利,服务人民大众,而非服务少数群体和阶层。社区治理要把共享作为最终目的和评判原则,着力满足当前社区群众最急切的养老、教育等需求,发展社区助老、幼儿托育等服务,让老有所依、幼有所养,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便利的公共服务。

(三)“四化”是构建社区共同体的基本要求

社区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是单一行政化治理向治理现代化的转变,四个方面合力勾勒和谐、公正、科学、高效的未来治理图景,缺一不可。

社会化是构建和谐共同体关系的基础,新时代治理方式从管理向治理转型,参与治理的各主体之间权责对等,从传统高度集权、政府独揽的管理模式向扁平层级、社会共治转变,使人人既是社会治理的对象,又是治理的主体。法治化是保证社区治理公正性的关键。社区不同主体在经济利益、行动理念和行动方式上差异化明显,法治化在社区治理面临不同主体时竖起一杆标尺,运用底线思维,在各主体最大化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治理的同时保障治理过程、治理目的的合法性与正义性。智能化是科学治理的趋势要求,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以提高组织运转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基层社区、社会组织等各治理主体减负减压,提升服务水平。专业化是社区治理的必经之路,应在用人方式上充分吸收熟悉社区、热衷于参与社区事务的热心居民、意见领袖等“本地社区工作者”,同时引入社会工作、公共管理、心理学等专业工作者,让热爱社区、专业对口的有识之士加入,使之成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领头羊”。

三、“陌邻”变“睦邻”:新时代社区共同体的现实场景

不断加深理解“两邻”理论提出的时代特征与目标追求,是构建社区共同体的核心所在。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让“陌邻”变“睦邻”,是对这一目标的展望与摹画。

新时代社区共同体既是传统共同体的理性回归,更是共同体精神在当代的螺旋上升。新时代社区共同体之“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功能新,不仅继承了共同体互助、敬老等传统优势,还拓展了兴趣交流、协商议事、文体活动等新功能;二是形式新,不仅有传统的面对面沟通,还有线上交流和虚实结合等方式,不仅有传统的语言交流,还有文字、图片、视频、虚拟现实等多元分享;三是结构新,无论是成员数量、交往规模、交往内涵都是传统共同体所无法比拟的,当交往成员的数量从几十增加到几百上千,就突破了人际交往的“邓巴数字”,演化出与传统共同体迥然不同、富有特色的鲜活形态。

(一)有温度的社区共同体

社区治理共同体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目标追求。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转变,美好生活成为人们新的向往和追求,人们不光希望物质丰饶,还希望精神富足、人际关系融洽。有温度的社区共同体应运而生,它不仅关系社区居民生活是否方便、生活问题能否及时有效得到解决等“硬指标”,还涉及社区邻里、街坊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等“软实力”,这些非正式但却充满人情味的生活实践,决定了共同体的团结程度。一个居民之间普遍冷漠不熟悉的社区,一个除了居住功能以外没有任何生活功能的社区,一个难题长期困扰居民却始终无法得到回应和解决的社区,难以成为温暖、和谐、团结的生活共同体。而那些在传统共同体中耳濡目染的信任与关照、相守与相伴,才正是新时代社区共同体全力找回的珍贵品质,“有温度”的服务涵盖了物质保障和精神联系等多个层面,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增添社区的人情味,使社区从单纯的商品住宅演化为有血有肉、互助互信的美好家园。

(二)有情趣的社区共同体

社会学家滕尼斯认为,传统共同体是建立在血缘、地缘、情感等关系上的基于认同与人情关系的生活形态。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结构变迁,传统共同体逐渐被时代所淡化,慢慢消解在城市社区的巨变之中。现代社会生活给人们带来了闲暇,居民可以有较多时间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实现自我价值,趣缘逐渐成为除血缘、地缘以外人际交往的一大纽带。要着力增进趣缘作为社区共同体的支柱纽带,通过微信群、网格和社会组织等途径,连络社区中志趣相投的成员,形成以情趣为纽带、以自我实现为特色的社区共同体,也正如马克思所憧憬的“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人的全面发展在其中将得到实现。

如今,邮友、驴友、食友、狗友、抖友各类朋友圈的触角无所不在,增进了社会联系的多缘性、趣味性,变“陌邻”为“睦邻”,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现实场景。在异质化不断增强的社区中,要丰富和深化原有社会联系,拓展基于地缘、业缘、血缘、育缘、学缘、趣缘、食缘、旅缘、康缘、孝缘等多缘共趣,构建多样化的社区共同体,引导社区居民睦邻互信,让“老死不相往来”的邻居用多缘来穿透城市水泥森林的隔膜,以缘为由,随缘相聚,交往交流,发现和培育共同爱好,寻求和放大善缘雅趣,画出最大同心圆,让本已生分的“陌邻”重回和谐的“睦邻”,开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新篇章。

(三)可传承的社区共同体

新时代社区共同体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可复制、可传承,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制度的可传承性。围绕构建社区共同体治理体系,探索推广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制度,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组织融合的组织机制,相互协作、各方合力的联动机制,延伸网络、聚合资源的运作机制,政府购买、市场参与、爱心捐赠的多元支持机制。这些高效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完善,凝练成“传家宝”,助推新时代社区共同体生生不息。二是文化的可传承性。文化是人的精神基因,融化在人的血脉中,人与人的真情实意通过联系和沉淀,经由实践稳固下来,最终依靠一代代居民间的交往和传承,共同体中的温暖人情、交往交融等上升为中华民族新的睦邻文化,这是新时代共同体最深层次的内涵和追求。通过聚会、娱乐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共同体中遵纪守法、互帮互助、孝老敬老、文明新风等各类义举善举得到彰显,各类好人成为大家共同的楷模。在一次次的交往和合作中,社区参与之“行”引导治理之“知”,知行合一唤起社区成员之“情”,铸就成为社区文化之“魂”,正能量汇聚为社区的洪流,共同体文化促使“陌邻”变“睦邻”。好的文化一旦形成会产生惯性作用,为了防止路径依赖,在传承中创新是其活力密码。创新包含了内容、方式、方法等诸多方面,关键要永葆初心、抓牢核心。因此,一要始终牢记服务居民需求、加强社会交往的初心,在互邻互助中解决居民关心的问题,这是社区共同体制度与文化创新万变不离的宗旨;二要牢牢把握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核心,推动社区制度与文化在传承中发生蜕变,在守正中永续前进。

“陌邻”变“睦邻”的过程汇聚了社区、居民、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涉及制度、文化、机制等不同层次,为共同打造一个新时代社区共同体的现实场景添砖加瓦。通过不断构建有温度、有情趣、有传承的社区共同体,推动“陌邻”为“睦邻”花开全社会,最后形成期望的友好型社区共同体,实现社区的长久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雷.新时代社区治理“两邻理论”初探[N].中国社区报,2020-05-12.

[2]“五社联动”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EB/OL].http://www.mca.

gov.cn/a.

[3]潘时常.新时代社区共同体重构的基本机制与政策取向[J].江南论坛,2019,(02):33-35.

(作者系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江知】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