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18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本刊特稿 首页 >

“双碳”目标下发展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研究

作者:罗 毅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743   发布日期:2022-5-6

摘  要  “碳达峰、碳中和”纳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成为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基于全球最大存量建筑与新建建设规模,发展减排节能的绿色建筑,促使整个建筑业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改善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的性能,是城市发展整体降碳的重要措施,也是国家经济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对政策的研读,具体实证案例调研、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结合新发展理念,提出了强化顶层引领、规范和完善标准制定、发挥绿建全过程管理作用、金融与税收等政策优惠、加强国际合作等12点绿色建筑发展建议。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建筑;近零排放

我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十四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将分别降低13.5%、18%;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因此,“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国务院2021年10月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将“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定位为“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要求推进城乡建设和用能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建筑能效水平、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加快推进城乡建设、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中落实绿色低碳发展。

一、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

建筑、工业和交通被公认为全球的三大“耗能大户”。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3%源于能源消耗,其中38%来自能源供给部门,35%来自建筑、交运、工业等能源消费部门。[1]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占全国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总量比重近50%,绿色建筑发展将是大势所趋。“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发展智能建造,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建设低碳城市”。发展减排节能的绿色建筑,促使整个建筑业采用创新设计理念、新型环保建材、降低建筑物二氧化碳排放量、改善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的性能,是城市发展整体降碳的重要措施。

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WGBC)和国际能源署(IEA)估计,若将全球变暖限制在2℃以内,建筑环境部门需减少840亿吨碳足迹,即现有储量的排放必须减少80%,所有新开发项目必须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能耗。

2019年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建筑面积存量约650亿平方米,且每年的新增量约20亿平方米。尽管“十四五”期间,中国建筑市场将从中速增长期进入中低速发展期,但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建设规模。数据预测显示,至2025年中国建筑行业总产值将达人民币33万亿元,较2020年尚有约20%的增量空间。

中国建筑碳排放量远远高于交通运输业和生产制造业,依照当前的技术水平,每建造1平方米房屋,约产生0.8吨的碳。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8年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21.47亿tce(tce为1吨标准煤当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46.5%;CO2排放总量为49.3亿吨,占全国CO2排放总量的51%,是全球CO2排放总量的15%。因此,关注在建筑环境中应用绿色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建设体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理念的绿色节能建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碳中和”目标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1.国际建筑业“碳中和”目标。据世界银行统计,到2030年全球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70%的减排潜力在建筑节能方面。绿色建筑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包含设计、建造、运营以及物业和未来改造等,是全生命周期的过程。在《巴黎会议》上,91个国家在排放承诺中设定了具体的建筑目标,并且提出每五年报告一次进展情况。对此,国家政策层面已制定一系列碳中和背景下的产业政策,支持减排目标。

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于2017年首次发布净零碳建筑承诺,呼吁建筑环境领域的公司确保到2050年所有现有建筑以净零碳运营。并于2021年9月公布了其长期净零碳建筑承诺的更新,旨在启动“减排优先”的脱碳方法,到2030年将该行业的排放量减半并解决生命周期问题排放。

2.国际绿色建筑发展现状。“生活建筑挑战”(The Living Building Challenge LBC)要求设计师建造只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收集和处理自身的水,抵消所有的碳,这是当今全球建筑节能认证项目最高要求。“生活建筑挑战”于2006年初启动以来,世界各地已经有几百座这样的建筑建成或在建。实践证明,用现有的技术和合理的预算建造真正可持续的建筑是可能的。

如今,全球总计大约17亿座建筑物中,净零碳建筑只占极小比例。所有建筑消耗的饮用水占全世界的13.6%。绿色建筑有望利用水能效系统,将建筑用水量减少15%,综合减排节能系统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以上。为使全球温升保持在2℃以下,到2050年世界上的每座建筑物,每个家庭、办公室、学校、工厂都应实现净零碳排放。目前中国零碳建筑市场潜力巨大,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产业规模达到百亿元级;预计未来10年低碳、零碳建筑将带动万亿元级市场;2025年、2035年、2050年中长期建筑能效提升目标分别对应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将助推我国零碳建筑的加速发展。

3.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问题。中国的建筑节能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直到2005年,绿色建筑概念被引入我国并广泛传播。目前,我国现行有多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包括英国的BREEAM体系、美国的LEED体系等,我国于2006年形成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从2008年正式开展标识评价。在启动绿色建筑评价的十几年时间,我国的绿色建筑从无到有、从地方到全国、城市规模化发展,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占总建筑比较低、绿色建筑运行标志项目占比低、覆盖率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2]从市场上看,绿色建筑发展仍主要由政府推动,企业做绿色建筑的积极性不高。尚未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减少碳排放形势严峻,但空间很大。

2020年我国新建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重达到77%,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累计到2.47万个,建筑面积超过25.69亿平方米,装配式建筑也实现增长。2021年,江苏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2%,绿色建筑规模和占比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按照住建部发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2030年城镇新增建筑当中,绿色建筑的占比要达到90%以上。全生命周期下,装配式精装技术有望减排超40%,成为实现建筑行业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3]

2021年9月《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原理》正式入选住建部建设领域学科专业“十四五”规划教材,反映出国家“十四五”节能降碳工作对超低能耗建筑推广发展的重视。发展被动式绿色建筑,较传统建筑相比能节约90%的能耗,较新型建筑也能节约超过75%的能耗。当前亟需整合零碳建筑产业链,建立低碳产业联盟,推动零碳建筑规模化应用,带动万亿元级别的低碳、零碳建筑市场。

2060年实现碳中和,依赖于经济和能源的结构转型,需要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发展。除了技术开发外,金融支持必不可少。自2016年以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规模上现已成为全球绿色债券最大发行国之一。碳中和绿色债券应运而生,发展至2021年3月规模已超800亿元,成为绿色债券的重要品种之一。结构上2020年全球约30%的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投向绿色建筑领域,美国、东盟的比例均在35%左右,而我国的这一投向比例仅为5%,处于全球较低水平。国内企业开发绿色建筑的动力不足、绿色建筑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积极性不高、宏观调控尚未将绿色建筑开发与一般房地产开发区别处理,导致一方面绿债优惠很多,但房地产的绿色建筑却常常拿不到绿债;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不敢或不愿支持绿色建筑开发,交易所也难以支持绿色建筑开发公司申请发行绿色债券。[4]绿色金融可以解决绿色建筑行业融资中存在的融资风险较高、期限错配两个基本难题,但从政策导向与落地上,尚需同绿色建筑发展前景有效衔接和适配。

三、绿色建筑发展的对策思考

1.强化顶层引领,将绿色建筑要求纳入工程建设规范。以国家政策支持和落实绿色建筑发展,以行业管理贯彻和执行绿色建设规范。绿色策划是绿色建造的基础,绿色设计是建成绿色建筑的关键,以规范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

2.加大宣传,倡导社会各界力量推广绿色建筑。通过老百姓能够切实感知方式推广绿色节能技术,强化全民参与氛围。例如:打造“碳中和”主题公园,设置低碳驿站、碳广场、碳童趣园等,建设中可使用透水混凝土、透水砖、再生骨料等铺装材料和艺术混凝土材料;采用垂直及屋顶绿化、立体园林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发掘社区“微能源”的建筑脱碳潜力,通过沉浸式游览体验、场景式应用示范,向市民展示清洁能源和低碳科技、开展低碳科普宣传、倡导绿色生活方式。[5]

3.规范和完善标准制定。目前国内对于零碳建筑碳排放计算边界和定义尚无准确规定,国家《零碳建筑技术标准》正在制定中。国际上,RICS(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与其他48家全球知名组织共同编制的第三版《国际成本管理标准》(ICMS3)已于近期正式发布,这是世界首个建筑成本和碳管理标准,涵盖从概念到完工及之后的阶段,从而可以探究建设成本和碳排放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完善的标准,将使决策者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项目的碳足迹,[6]遵守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性原则,来解决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建立完善评估体系,凸显绿化价值。自英国出台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估方法BREEAM,全球已有超过27万幢建筑完成认证。中国仍需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全面开展更高等级的绿色建筑认证行动。推广绿色能效标识,优化评审内容和评分标准,寻求生命周期碳减排测量可操作性,科学识别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当前国内绿色建筑发展存在设计与运行的错配,行业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国内共有2.47万个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但其中多为设计标识,真正的绿色运行标识项目占比尚不足5%,亟需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由绿色设计向绿色运行转化。

5.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再生能源技术与智能技术。可持续的首要任务是减少浪费,倡导采用废弃或低碳循环材料减少材料使用,通过可再生能源抵消建造过程中的碳排放,让建筑从能源转向新能源生态。在采暖、通风和空调能源技术上实现突破,提高能源效率和生态友好性。以再生能源来满足低能源需求,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其内含碳,并通过能效降低现有建筑的运营碳。同时,把数字化和智能化紧密结合,利用数据管理平台赋能城市能源统筹管理和规划,通过终端能源互联互通,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

6.发挥绿建全过程管理作用。从变革性设计、建材、施工、运维、拆除等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推动“第四代住房”等“立体园林建筑示范工程”,改善人居生态,发挥立体园林建筑综合碳汇能力。以被动式、主动式、可再生能源等节能技术的应用,实现更低能耗、更少排碳和更佳的居住体验。强化总承包模式创新,发展基于全生命期的工程设计、咨询和服务的企业组织(DCS),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市场等。以智慧化为技术手段,以工业化为生产方式,以绿色建材为物质基础,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7]

7.鼓励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实施建筑绿色化改造。国家要求到2022年,基本形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到“十四五”期末,结合各地实际,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统计显示,全国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共有17万个,建筑面积约为40亿平方米,约占全国存量住宅的12%。[8]应对标中国绿色建筑标准、把节能、环保专项设计、施工、验收等均纳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中,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

8.加大金融与税收等政策优惠。在保证对房地产行业有效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对绿色建筑实施差异化、精细化的政策,保证绿色建筑的融资可获得性优于非绿色建筑。针对绿色建筑产业链开发绿色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等,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同时对于购买绿色建筑的消费者,也有机会享受到相应激励,使业主和开发商都能够获得专门的“绿色”金融产品;在绿色建筑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其研究开发费用享受税前加计扣除优惠等,刺激对低能效建筑的翻新、新能效建筑的建设和改善现有建筑的运营的投资。[9]同时,要创新碳交易模式与渠道,发掘建筑本身的机会和碳资产。打通市场通道,把建筑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9.加强技术研发应用与人才培养。密切与科研机构合作,深入研发BIM(建筑信息模型)综合优化工艺、3D打印、建筑机器人、装配式建筑等,构建绿色设计、绿色开发、绿色施工、绿色营销、低碳运营体制机制;定期组织企业参加科技博览会、支持企业组建创新平台,全力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优化高校课程设置,形成良性循环的人才培育及管理体系,培养理论学术型与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助推循环利用绿色发展新格局。[10]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国际合作。

10.创新绿色建筑保险产品,加快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落地。引入风险防控机制,将绿色建筑保险作为绿色保险的一个细分险种,用市场化手段支持绿色建筑发展。为绿色建筑行业相关建筑物、产品、装备、工作人员的职业责任等提供风险保障。通过风险管理服务,有效降低绿色建筑性能达标的重大风险。

四、结语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长远而深刻的经济性变革与发展。从中长期看,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动能需要发生根本性转变,摆脱高消耗、高污染、高二氧化碳排放、低生产率,变为低消耗、低污染的排放、低碳排放,促使中国彻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真正提升全要素生产率(TFP)。以经济政策作为实现碳中和、碳减排的首要工具,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可持续绿色建筑已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建筑环境必须加快脱碳,以支持净零目标。要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提高全民绿色低碳意识,推广碳足迹、碳标签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细化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快构建全民参与、全社会减排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参考文献:

[1]任绍敏.主要国家实现“碳中和”路线图[EB/OL].第一财经,2021-02-03.https://www.yicai.com/news/100939919.html.

[2]安玉华,夏添翼.我国绿色建筑全过程管理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推进建议[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05):96-97.

[3]闫倩倩,呼玲玲.绿色建筑建造方法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4):216-217.

[4]马险峰.绿色债券支持绿色建筑[J].中国金融,2021(09):21-22.

[5]仇保兴.城市碳中和与绿色建筑[J].城市发展研究,2021,28(07):1-8+49.

[6]《RICS World Built Environment Forum Sustainability Report 2021》.Built  envi-ronment  must accelerate

decarbonisation tosupport net zero goal[R].Royal Institu-tion of Chartered Surveyors,2021,8.

[7]刘晓君,贺丽,胡伟,刘梁.中国绿色建筑全产业链政策评价[J].城市问题,2019(06):71-79.

[8]罗毅.老旧小区改造的7点推进建议[J].城市开发,2020(24):80-81.

[9]王垚.成都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将给予容积率计算、绿地率折算等支持[EB/OL].成都商报红星新闻,2021-08-2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2493-

20483756018.

[10]罗毅.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研究[J].科技中国,2018(09):72-77.

(作者系宜宾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责任编辑:江民】

社科

最新期刊

第三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