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5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文化繁荣 首页 >

建构“新江南文化” 促进长三角融合发展

作者:凌金华 曹 璇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816   发布日期:2022-3-28

摘  要  文化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应有之义。传统江南文化由于“文”不匹“地”、“柔”不涵“刚”、“小”难见“大”等欠缺与不足,难以满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现实之需。为此,围绕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主、以周边城市为辅的“新江南”版图,凝聚长三角区域文化共识,建构“新江南文化”,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新时代文化标识,是当前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战略选择。

关键词  传统江南文化;新江南文化;长三角一体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12月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全面提升区域文化创造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打造江南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可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内含了文化一体化,而“江南文化”则是覆盖面最广、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如何凝聚长三角区域的文化共识,传承和创新原有地域概念上的江南文化,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新时代文化标识,从而满足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现实之需,是当前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回答的时代问卷。

一、传统江南文化的欠缺与不足

(一)“文”不匹“地”,传统江南文化的地域归属与长三角规划区域不匹配

传统“江南”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区域概念,其范围界定有“泛江南”“大江南”“中江南”“小江南”等说法。“泛江南”是以自然地理方位为划分依据,通常指长江以南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广大区域,其范围过于宽泛,与长三角规划区域相差甚远。“大江南”是气象学概念,涉及长江至南岭的广大区域,即沪、苏、浙、皖、赣、鄂、湘和福建北部地区,整个长三角规划区域占不到其面积的一半。“中江南”指沪、浙的全部及苏、皖两省的长江以南部分,它与长三角一体化规划区域范围比较接近,但它不包含苏、皖两省的长江北岸城市。“小江南”通常是指李伯重的“八府一州说”,即明清时的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八府及太仓州,即江南“腹心”,但它只是和长三角规划区域的部分城市相重合,其范围远小于长三角规划范围。综上所述,传统江南地域归属与长三角一体化规划区域均有一定出入,二者不相匹配。

(二)“小”难见“大”,传统江南文化小格局难以驱动长三角规划区域的大文化协同

一是传统江南文化的小框架不利于长三角文化一体化大格局的构建。典型的江南更倾向于古代商贸繁荣、经济发达的经济区——江南“腹心”,这也圈定了江南文化的大体框架:立足于江南核心区,由吴文化、越文化和海派文化为主构成的区域文化。但这样一来,一些同样具有浓郁江南风情的环太湖外延城市被边缘化,如徽州,历史上徽州与江南“腹心”经济文化联系密切。可见传统江南文化框架偏小,不能囊括今天的长三角文化形态。二是传统江南文化的小格局不利于长三角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传统江南文化的框架使视野受限,难免滋生地方文化保护主义,如 “梁祝文化争夺战”“胡雪岩籍贯之争”等;还容易诱发地方文化偏见,从而影响区域文化的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不利于形成文化一体化发展规划和协同的文化市场体系,使得长三角文化产业难以做到协同共建和利益共享。

(三)“柔”不涵“刚”,以“柔”为核的传统江南文化不能全面概括长三角的时代精神

一是温婉柔美的江南文化意象难以匹配长三角一体化大气象。传统江南文化关注的对象,往往局限于草长莺飞、杏花春雨、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等文化意象,着力于表现江南的柔美,甚至将“小桥流水人家”看成江南文化的符号。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旨在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要求集中展示推介长三角文化整体形象。因此,传统江南文化小气象与长三角一体化大气象之间形成了反差。二是扁平单一的江南文化内涵难以充分展现长三角区域文化魅力。江南文化内涵本是丰富多元的,但主情、尚文的特质过于耀眼,以至于掩盖了其他特点。特别是长三角区域文化,把它放到长江文明的语境中去看,它同样有“铁肩担道义”的刚强劲健,也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血性风骨。因此,传统江南文化难以充分彰显长三角区域文化魅力,在服务和推进长三角精神文明发展上力度不够。

二、“新江南文化”的内涵特质

(一)“新江南”的区域载体与学理探究

1.“新江南”的区域载体。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梅新林在首届长三角文化论坛上提出了“长三角—新江南”一体化区域版图,并将其划分为中心区域、次中心区域和外缘区域三个层级。那么,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范围,“新江南”就是以长三角城市群的27个城市为中心区,同时辐射周边城市的区域版图。其中心区犹如一幅“雁阵模型”图,以上海市为雁头,以江苏省南京、无锡等9市和浙江省杭州、宁波等9市为左右两翼,以安徽省合肥、芜湖等8市为雁尾。相较于传统江南范围,“新江南”既包括了传统江南的核心区——环太湖流域城市(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杭州、嘉兴、湖州),又纳入了长江沿岸、周边城市及长江以南的东南沿海城市(扬州、南通、泰州、盐城、绍兴、宁波、舟山、金华、台州、温州、合肥、芜湖、滁州、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宣城),还辐射到未纳入长三角城市群的沪苏浙皖其他城市(如徽文化的发源地——皖南的黄山市)。

2.“新江南”形态的学理探究。当代学者将长江三角洲与传统“江南”相联系,给出 “新江南”概念,其实这一观点的提出有其深厚的学理依据。周振鹤先生在《释江南》中提出“江南不但是一个地域概念——这一概念随着人们地理知识的扩大而变易,而且还有经济意义——代表一个先进的经济区,同时又是一个文化概念——透视出一个文化发达的范围”,这为当代江南形态的界定提供了重要思路。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在《江南与江南文化的界定及当代形态》中提出“以长三角城市群为载体的当代江南形态”的观点,其理论基础是“两个基本面”:一是核心地理空间没有变,仍然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二是重要文化资源没有变,古代吴越文化和现代海派文化仍然占重要位置。参照当代江南形态界定的学理基础,如今的长三角城市群已然成为“新江南”形态的主要载体。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主、以周边城市为辅的“新江南”版图,为完整、全面、立体地诠释“新江南文化”奠定了基石。

(二)“新江南文化”的概念诠释

“新江南”版图决定了其文化内涵,即基于“新江南”版图的区域文化,也是相对传统江南文化的当代江南文化,其本质是长三角文化。这一文化既要紧贴历史史实,继续传承长三角历史悠久的古典文化,又要结合当代语境,广泛吸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精髓,应是对沪苏浙皖文化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应涵盖长三角地区共同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资源。特别要强调的是,“新江南文化”还包括对传统江南文化的当代转化和最新发展。因此,可以把“新江南文化”理解为以吴文化、越文化、海派文化、徽文化为主体,兼顾长三角其他地域文化(如淮扬文化、皖江文化),充分融入优秀当代文化元素,兼具苏风吴韵、浙风越韵、徽风皖韵,既具有江南韵味又具有中国气派的长三角文化。

(三)“新江南文化”的精神特质

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发掘新的文化引擎,提炼新的“江南精神”,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诗性审美。刘士林曾提出江南文化的“诗性—审美”机能,这也是“新江南文化”的一大特征,如苏州园林、杭州水乡、徽州古民居无不传递着诗性特质。审美精神还使得长三角人民打开了有精神品位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上“食不厌精”,衣着打扮干净整洁。二是求真务实。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熊月之指出“务实精神是江南文化的一个鲜明特点”。其实,务实精神在徽商身上尤为突出,徽商们脚踏实地、艰苦创业、回馈社会,创造了“无徽不成镇”的传奇,成就了“东南邹鲁”的徽州。三是改革创新。长三角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闪耀着“革故鼎新、敢为人先”精神。安徽小岗村率先拉开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浦东勇当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试验田”,义乌打造了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温州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之一等。四是开放包容。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所长周武说:“江南的文化史就是一部不断融汇的历史。”“泰伯奔吴”“衣冠南渡”等让江南文化形成了自觉的开放与包容;今天的长三角无疑是中国最开放的区域之一,尤其是以“海纳百川”著称的上海,善于兼容并蓄,走在了开放的前沿。

三、“新江南文化”的价值实现

将“新江南文化”作为长三角区域文化标识,不仅能为形成长三角文化一体化大格局提供支撑,还能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活力。

(一)“文”能匹“地”,汇聚长三角规划区域文化共识

区域文化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在逻辑,共同的文化基础、文化基因才能增强长三角人民的文化认同感。“新江南文化”作为针对长三角规划区域 “量身打造”的区域文化,相对于传统江南文化,拓展了其外延,丰富了其内涵,在长三角地区的覆盖面会更广、代表性会更强。它能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一体化发展提供深层次的文化支撑,为三省一市人民的情感沟通、文化交流架起一座桥梁。因此,“新江南文化”是区域协同合作的共同精神纽带,能够促使长三角人民凝心聚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二)体系完整,助推长三角文化一体化格局

“新江南文化”的大视野、大框架,为长三角文化一体化大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在“新江南文化”的完整体系下,长三角文化就是一个聚宝盆,有古都文化、水乡文化、运河文化、丝绸文化、诗词文化、商业文化等,而这些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发展工作,都需要三省一市合作共商、统筹谋划。文化一体化的大格局,能够促进长三角文化产业形成区域一盘棋、发展一张网的大规划,有利于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这样,对于区域文化遗产,三省一市就可以齐心协力加大抢救性保护;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推进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当下生活,实现活态传承;进而共同把它做成响亮的区域文化品牌,让其释放巨大的经济发展动能。在文化一体化大格局下,只要长三角人民秉持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长三角文化产业必将彰显强大的生命力。

(三)精神丰富,催进长三角一体化快速发展

“新江南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既是传统的又是当代的,既突出主体又兼顾其他,既是审美的又是雄浑的,因此能够匹配长三角一体化的大气象,便于全面展现长三角区域文化魅力。“新江南文化”对于长三角城市群乃至整个区域而言都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特别是其中蕴含的诗性审美、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开放包容等文化内涵尤为珍贵。如诗性审美精神可以为今天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奋斗目标服务,指引人们不断去提升生活的质量和品位,指引人们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幸福。再如发扬改革创新精神,能让人们从容面对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敢于破除藩篱,敢于尝试探索,敢于超越自我,敢于抢占先机。因此,正确运用新“江南精神”来指导实践、服务当下,必然能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赋能,为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N].新华每日电讯,2019-12-2.

[2]梅新林.引领“长三角—新江南”一体化发展[N].解放日报,2019-10-29.

[3]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01):100-105+107.

[4]周振鹤.释江南[J].中华文史论丛,第49辑,1992(6).

[5]刘士林.江南与江南文化的界定及当代形态[J].江苏社会科学,2009(05):228-233.

[6]寿永明,卓光平.从吴越文化到“新江南”文化:长三角文化的演进与新构[J].名作欣赏,2021(08):42-44.

[7]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文化支撑[N].光明日报,2018-12-4.

[8]刘士林.江南文化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9]熊月之.略论江南文化的务实精神[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3)34-39,152.

[10]吴景平.江南纪[M].上海:学林出版社,2020.

本文系2021年度安徽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课题“长三角一体化视域下‘新江南文化’建构研究”(编号QS202162)的阶段性成果。

(凌金华 中共绩溪县委党校;曹璇系黄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江民】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