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3 星期二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学术探讨 首页 >

共同富裕理论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作者:周 晔 李亚男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699   发布日期:2022-1-26

摘  要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解放全人类的高度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阐述了共同富裕实现所需的物质保障、制度基础与选择途径。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致力于建设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初心使命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演进脉络和实践探索内涵,尤其是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和发展,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也从实践上增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自觉性。  

关键词  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后,共同富裕思想有了科学的理论内涵基础和实践指向。共同富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价值追求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921-2021的一百年间,中国共产党解决了困扰中国数千年的贫困问题,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理论基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我国主要矛盾和所处历史方位的变化,更加科学地梳理和把握共同富裕的演进脉络和内涵特征,对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有着丰富的意义。本文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三个层次对共同富裕的价值内涵和实践路径进行探讨。

一、理论源头: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观

纵观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贯穿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理论追求之中,马克思主义把共同富裕作为未来新社会制度里的基本价值原则和行动依据,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义。

1.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

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的不稳定性,认为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实现的根本途径就是实现公有制,只有在公有制下才能保证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富裕和全面发展。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根本矛盾和必然性的两极分化,以及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认为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前提是消灭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度,即共产党人的任务是消灭私有制,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同时,他强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2.重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政治经济学是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统一。共同富裕作为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义,“共同”代表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广度,更多地体现在生产资料公有的主体上,即共同创造和共同受益,体现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归属性的生产关系问题。而“富裕”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深度,即生产力的问题,马克思非常重视生产力的发展,认为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财富大大增加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共同的“富裕”。

在马克思看来,共同富裕是一个辩证的概念,不仅是生产力或者生产关系的概念,更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不仅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要求,也是人类走向全面发展的路径选择,抛开以上二者谈生产关系或者生产力都是武断的。

3.社会主义制度是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生产、交换和分配方式的本质特征,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共同富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共同性”和“富裕性”,就必须有制度保证,而这一制度只能是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才能避免人和物的异化,才能让社会生产的产品为全体社会成员所有,也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二、共同富裕在中国的理论探索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伊始,一大批仁人志士便将马克思主义中共同富裕的思想用以改变旧中国的现实。如李大钊同志就提出,社会主义“不是使人尽富或皆贫,是使生产、消费、分配适合的发展,人人均能享受平均的供给,得最大的幸福。”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共同富裕被提上了经济工作的日程。如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提出“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这是我们党文件决议首次出现共同富裕的概念。随着理论的演进和实践的发展,我党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理论体系。

(一)毛泽东同志的共同富裕思想

1.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道路,对于他们(农民)来说,除了社会主义,再无别的出路。他提出,“现在我们实行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强的,而这些富强是大家共同的富强,大家都有份。”

2.共同富裕的基础是生产力的提高

毛泽东非常重视生产力的发展,认为共同富裕的基础是生产力的提高,实现农业现代化也需要生产力的提高,只有把经济做大做强才能实现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共同富裕。他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以帮助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二)邓小平同志的共同富裕思想

1.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面对我国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经济差距的现实情况提出了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认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在改革中要坚持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和共同富裕两条原则。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结合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考察基础之上,邓小平更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国,东西南北各个区域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一个千年难题。对此,邓小平提出,要支持“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共同富裕是物质和精神的双富裕

邓小平认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是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两手抓,即“富”不仅是物质之“富”,同时也是精神之“富”。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我国要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有发达的生产力和繁荣的物质生产作为基础,同时也要有与之相匹配的精神层面富裕。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政治问题。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差异。社会主义国家遵循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全民共享的原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则遵循资本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这决定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富裕只是少数人的特有经济权力,而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对西方现代化和传统西方中心主义叙事的超越。

2.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推动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底色和初心使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2012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在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道路上,我们党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3.共同富裕的“使命论”和“目标阶段论”

一方面,共同富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据了目标和使命的地位。在“十四个坚持”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另一方面,推进共同富裕具有清晰的目标指引,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共同富裕的实现目标具体化,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1世纪中叶第二个百年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三、共同富裕在中国的实践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回望历史,对共同富裕的探索贯穿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百年。从1921年至2021年的100年,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和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践行史,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伴随了百年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逐渐强起来的民族复兴历史进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积极实行生产资料混合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共同生产、共同收获、按劳分配;在解放区,将生产资料和土地分给农民,赢得了民心,取得了广大农民阶层的支持,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牢固的阶级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并通过三大改造初步实现了生产资料的人民占有,使人民至上、人人平等、按劳分配和劳有所获有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同时,借鉴苏联的发展经验,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通过几个五年计划初步建立起现代化的工业体系,把我国从数千年贫穷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为消灭贫穷和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产业基础。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率先对理论界“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的认识做出了纠正。他指出,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

思想大解放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经济活力,大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贫富差距不断增大成为了新的问题。对此,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运用市场技术等各种手段,一方面提倡效率鼓励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强调公平,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使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保障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2003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加强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各民族群众的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我国向共同富裕迈进了一大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脱贫攻坚置于治国理政的核心位置,将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的重要发展内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特征、路径和具体要求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同时,系统回答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之问,形成了新时代的中国特色脱贫和共同富裕理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并提出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十四五”规划纲要对这一目标要求进一步作出部署。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结语

历史学家汤因比有言,未来最有资格和最有可能为人类社会开创新文明的是中国。共同富裕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目前,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

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共同富裕道路,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以人民利益至上,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和根本政治立场。其次,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打通社会主义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并加强反垄断,遏制资本无序扩张,消除数字鸿沟,从而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再次,在创新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要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突出重点补足短板,对收入分配格局不断进行完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劳动报酬在GDP中的占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城乡能够更好融合发展,使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等各方面都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5、411.

[3]李大钊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46.

[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662.

[5]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7、495.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9.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374.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出版社,2020:16、18-19.

[9]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234.

[10]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

[11]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20.

[12]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N].人民日报,2021-8-18.

[13]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N].人民日报,2021-3-26.

(周晔 复旦大学党委党校办公室主任;李亚男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

【责任编辑:江知】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