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5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文化繁荣 首页 >

无锡地方文化建设的运河之轴

作者:童佳颖 言 省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923   发布日期:2022-1-26

摘  要  关于无锡地方文化标识的确立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地方性文化的解码需要从大的时空尺度探寻其内在的推动力。解码无锡地方性文化的特质,应探寻在其文化基因中具有共同特征的属性,无锡的文化基因在于其从一开始就受到水的润泽,而在水乡泽国起重要的沟通作用的是运河,正是运河的存在,无锡得以兴起并走向发达兴旺。因而,在无锡地方文化建设中,只有以运河为主轴方能系统全面理解其文化的本源以及来龙去脉。无锡拥有运河文化的优厚资源,应着眼未来,为大运河的风华世代存续,勇于担当。

关键词  无锡地方文化;文化解码;运河;主轴;根脉

一、无锡地方性文化的解码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家园,是解码民族国家或者地区诸种社会生活现象的基因。从学理上看,认识和理解某一空间范围的社会特质,大凡皆由文化切入。文化是复杂的,其中交织着历史绵延过程中的各种要素,这些要素从表象上来看是各自独立的,但内在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通常在认知和评价某一空间的文化形态和特质的时候往往会呈现出纷繁多样的格局。不过,事实上,当我们以“基因”的概念去表达文化的流变过程,其本身隐含着一个事实,就是基因的序列存在着相对稳定的编码,这种基因的编码是能够延续和传承的,但有时会发生变异,这也正是文化流变呈现出来的特点。由此考察某种地方性文化就应当认清其变化的主流,即主导其变化的内在推动力,方能相对客观公允地得出关于地方性文化的系统评价,从而被更广泛的认知与认同。

无锡作为江南文化名城,长三角区域的重镇,其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文化绵长,应当如何构建无锡城市文化的文脉?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太湖文化”说,有“吴文化”说,有“工商文化”说,也有“乡镇企业文化”之说,当然,各种述论皆有理据,但细究无锡文化的源流关系,在诸种复杂的文化要素交织在一起的背景下,上述的各种述论总有偏颇之感,缺失之虞,那就是各论述只是在显性的关系上描述某一阶段或某一时代的地方文化现象,而未深入探究其内在的动力源和该文化之所以如此的主脉。太湖,固然是无锡先民聚落之根,但太湖毕竟是自然形态发生的可供先人聚居的场域,具有浓厚的自然属性,这与文化属性(社会属性)中更多的人类创造性还是有所区别,所以有观点认为用太湖文化作为无锡地方文化标志是一个误区[1];而“吴文化”说到底是无锡地方文化的一个片段。在春秋战国的历史过渡时期,吴国争霸尽管抒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章,但不足以代表无锡文化的整体。而且,吴文化的概念在空间地理上的覆盖面是广袤的,周边城市与吴地文化也是不可分割的,就此而论,吴文化在无锡并不具有独特性。至于“工商文化”的符号化也是值得商榷的,若以“工商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标识,必然会切割无锡地方文化沿革的历史,因为工商文化形成的雏形始于明清时期“四大码头”的兴起,成熟于民国时期家族性企业的发展壮大,无论如何也难以概览无锡文化的全貌。如果仅仅以工商文化为主体,那么在这之前的无锡文化该如何解说?至于“乡镇企业文化”自不待说,这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特有的文化现象。因此,解码无锡地方性文化的特质,探寻在其文化基因中具有共同特征的属性,尚需有新的路径。

二、以运河为轴,整体串接无锡地方文化之纲

关于无锡的运河,人们的观念和印象大体上就是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主体的古运河区域,这其实有以偏概全之嫌。从行政区划上看,目前无锡市下辖六区二市(宜兴、江阴),所有城区的生息繁衍、文化累积、文明创造都与“水”相关,而运河作为连接不同水系的经脉,对不同城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暂且不论古运河、京杭运河对无锡主城历史风貌所产生的影响,先就无锡所辖的宜兴和江阴而言,宜兴似乎只谈“紫砂文化”,鲜论运河,甚是遗憾。实际上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地之强大与宜兴运河密不可分。吴国与楚国之间的战争,阖闾之所以能战而胜之,依靠的是伍子胥开挖的胥溪,通过宜兴荆溪经高淳而达巢湖。胥溪的开凿,使得吴国有了一条可以快速到达楚地的通道,在吴楚会战中,吴国正是凭借这条通道占据先机,从而取得大捷。退而言之,即便是后来宜兴紫砂享誉海内外,但若漠视运河水在运送紫砂器物过程中的作用,恐怕也很难理解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时代,紫砂何以能走出宜兴,进而声名远扬?实际上穿过宜兴的武宜运河、芜申运河在当代宜兴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至于江阴,凭据长江通途而成为近现代重要的开放口岸,殊不知,古代的江阴早已是因运河入江的要津。据《越绝书·吴地记》,战国时开凿的通江水道,通泰伯渎,经梅亭,入杨湖(芙蓉湖),达渔浦(江阴利港)入江,[2]这恰恰是江阴与无锡血脉相通的佐证。而明代就开始挖凿的锡澄运河更是江阴日趋繁荣的重要通道,而且由于运河的开通,江阴也真正成为了一个与江河湖海相通的城市。由此可见,宜兴、江阴这两个地辖市虽距无锡城区稍为偏远,但运河是与其成长发展不可分离的脉络。

无锡主城区内的梁溪、滨湖、惠山等区域,或直接濒临京杭运河、古运河水道,或是通过其他河浜与运河相接。京杭运河进入无锡的始点是惠山区洛社的五牧,因为运河经过,古代洛社是江南非常繁华的市镇,有“小无锡”之称;新吴区的新安则是运河流向苏州的出口;滨湖区因为有无锡重要的自然河道——梁溪河与运河连接,从而使太湖与运河贯通;锡山区则有锡澄运河与京杭大运河相连;至于梁溪区,更是无锡运河文化的核心(后文详述)。可见,无锡的每一个区域空间都是与运河密切关联。实际上,无论是有公路、铁路以及航空的现代还是空白的农业文明时代,水路交通都是最具有实用价值且发挥出便利快捷功能的要道。这意味着运河是联系整个无锡水网的总纲,成为推动无锡城区发展的主轴,也构成了理解无锡地方文化的一条主线。在历史上,无锡一直是富庶之地、鱼米之乡,但在城市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可忘却的一个道理是“要致富、先修路”,只有道路通达,才能聚人气、蓄财气,人脉与财源的积聚才能带来文化的昌盛。清代诗人杨伦有《槕歌》诗云:“万斛龙骧衔尾开,樯乌樯燕喜徘徊。蜀山窑器明泉酒,个个船来买一回。”又释道:“粮艘北上,必集湖尖,置买义兴窑器及惠泉名酒。”在运河南来北往穿梭的船舶,既带来了外来的文化,也把无锡本土的物产与文化传播到了域外,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认识无锡,如宋代诗人杨万里在《泊舟无锡雨止遂游惠山》一诗中写道:“天教老子不空回,船泊山根雨顿开。归去江西人问我,也曾一到惠山来”。因为运河的贯通,无锡元代就开始成为官粮的集散中心,从而一改传统的只有农业生产的模式,逐渐形成了农业、手工业与商业贸易互惠互利的发展格局,这为明代四大码头的发生与发展以及民国时期民族工商业的发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际上,无锡的文化基因与水息息相关,泰伯奔吴扎根梅里,开泰伯渎,创人工开河之先,从汉代无锡依河而立县建制,一直到明代的四大码头以及民国时期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再到改革开放时期乡镇企业的高歌猛进,运河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所以,本文认为构建无锡整体性文化的骨架和路径,应该在运河的流变过程中去追寻。

 三、以梁溪为核,追寻无锡运河文化的根脉

无锡古城的主体是现代的梁溪城区,梁溪区整合原来的北塘、南长与崇安三区,恰恰是运河流经无锡的腹地,具有共同的文化基础,也许这正是三区合并的理据。寻根溯源,梁溪因河而生、因河而兴。梁溪与运河可谓是唇齿相依、存续与共,无锡之所以能因运河而开始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其内核尽在梁溪。梁溪区内的古运河因其历史悠久,遗存众多,风貌纯正而成为大运河文化精华荟萃之地。

清名桥声名遐迩,其精致、伟岸、凝重矗立在古运河与伯渎河的交汇处,呈现出江南“小桥流水”的独特风韵。惠山古镇宏大的气魄,纯厚的祠堂文化让人们可溯江南望族文化的根脉,而依惠山而建的寄畅园、惠山寺、天下第二泉,呈现出山水人文僧俗相融的格局,曾让遍历名山大川的乾隆流连忘返,六下江南皆在此驻跸;静穆地贮立在运河江尖的黄埠墩,留下的不只是“二帝二相一清天”在此驻足的明证,更像是见证锡城三千年风雨沧桑、城市巨变的厚朴老者;而西水墩,则谱写着无锡民族工商业发展的长篇史诗;至于深居城中,依傍运河的东林书院,留下的不只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经典名联,更重要的是作为“洛闽中枢”,它在传统儒学存亡接续的转换过程中立起了一座丰碑……在梁溪,彰显出了“山水相望,街巷相接,路桥相通,河网纵横”的独特江南文化意象。惠山脚下的三月廿八大出会,在“东岳行宫”祝贺神诞;北塘香灯,在农历二月犹如繁星点点;南门金塘桥堍为纪念水神张渤举办的庙会所点燃的蜡烛三天三夜方才燃尽……[3]岁月悠悠,梁溪运河两岸各种民俗风情生气盎然。如今的梁溪,集中了大运河世界遗产在无锡的段点,同时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32项,现已成为国家大运河保护传承规划纲要中的核心区,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区位。所以,无锡运河文化的形象和品牌塑造,以梁溪为核是理所当然的。

四、运河:汇通无锡的历史与未来

运河之水滋养着民生、成就了历史,运河与无锡唇齿相依,存续与共。在此简单概述历史,可知其非凡的价值与意义。纵观历史,无锡运河至少有以下几部分是不可或缺的:(1)泰伯渎:3000多年前,泰伯在吴地梅里泰伯渎,长81里,宽二丈。(2)胥溪:公元前506年,阖闾王命伍子胥开胥溪,经宜兴荆溪到安徽芜湖。(3)通江水道:据《越绝书-吴地记》,战国时期有通江水道,通泰伯渎,经梅亭,至扬湖(芙蓉湖),达渔捕(江阴利港)入江。(4)蠡河:系范蠡所开,起点在新安,向东与泰伯渎会合进漕湖。(5)江南运河:公元610年,隋炀帝命“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从无锡经过,锡城始有会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6)锡澄运河:明宣德年间,周忱围垦芙蓉湖,重建黄田港、蔡泾河水闸,锡澄运河正式形成,无锡的水运交通更加通达。(7)护城运河:1554年,无锡知县王其勤为抗击倭寇,率众建造砖城,在通向城内的运河两端设置了水关,使穿城而过的运河主航道改为经羊腰湾绕城而过。以黄埠墩为叉口,护城运河与原来穿城而过的“直河”形成弓弦之势,为明清时期无锡繁荣的黄金水道。(8)无锡新运河:从1958年制定方案建设到2012年达到3级航道标准,始于吴桥、黄埠墩,过锡山、穿梁溪,至下甸桥与古运河会合,全长11.24公里,可通千吨货船。由此,无锡形成了中国大运河上独具特色的三水环城的格局。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水是滋养人类生产、生态、生活的本源,而水道的存在正是保证水得以润泽万物的基础。所以,解码无锡地方文化以运河为轴方能更加系统全面完整。

历史留下的宝贵遗产在现代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得到发扬光大,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与思考的课题。无锡是否能够充分把历史资源融入城市化进程的轨道,激发出运河千百年来积蓄的正气与能量,这也是对当代人智慧与勇气的考验。逝水流波,时光远去,运河不老,根脉绵长。无锡自从泰伯奔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曾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的文化形态,所有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烙印都会渐渐稀释,但是运河却依然发挥着它的功能,绵延它恒久的生命力。新时代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赋予当代人必须为运河“流动的文化”做好三篇文章——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无锡拥有运河文化的优厚资源,着眼未来,当以博大的胸襟,宏阔的视野,为大运河的风华世代存续,勇于担当。

参考文献:

[1]谢光前,应晓萍.无锡水文化与城市变迁发展——基于对太湖、运河、梁溪河的历史考察[J].江南论坛,2021(7).

[2]陈璧显.中国大运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1:25.

[3]富耀南.无锡古运河[M].无锡:无锡时代印刷有限公司,2011.

(作者单位:童佳颖 无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言省 江南大学学报编辑部)

【责任编辑:江辰】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