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5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庆百年华诞 创历史伟业 首页 >

浙东革命精神生成的哲学逻辑与时代意蕴

作者:许 烽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621   发布日期:2021-12-28

回望恢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长河,浙东革命史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赋予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研究浙东革命精神生成的哲学逻辑,探寻历久弥新的时代意蕴,激励争当美好生活、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先行的模范生,对于浙东革命老区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团结带领老区人民朝着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浙东革命精神的核心要义

浙东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所提到的全国十九个革命根据地之一,地理位置处于浙江东部杭州湾两岸,沪杭甬之间。抗战后,由于华北、华中的革命斗争形势较为严峻,日本帝国主义将爪牙伸向浙东宁波一带富裕平原并进行侵略蹂躏,党中央审时度势,认为“有单独成立战略单位之必要”(中共浙江省委党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浙东抗日根据[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25.),按照毛泽东的指示要求,浙东革命根据地应运而生。从1941年建立到1945年北撤,根据地虽然存在时间短暂,但浙东根据地人民一边干革命,一边搞建设,为最终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革命根据地史话。从成立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推动政局稳定、社会和谐,到设立行政公署财政经济处,组建银行发行抗币,促进根据地经济生产平稳运行;从实行抗战宣传及民主教育,到坚决尊重劳动群众的劳动成果;从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奉献精神开展英勇斗争,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担起民族大义,依靠艰苦奋斗,筑起稳定的后勤保障系统等,一切牺牲、一切奋斗、一切创造都离不开伟大的浙东革命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生死与共、不负人民”的民本精神,“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求索精神,以及“团结进取、自立更生”的奋斗精神。其中,民本精神是浙东革命精神的根本旨归,求索精神是浙东革命精神的动力特征,奋斗精神是浙东革命精神的实践灵魂。时至今日,浙东革命精神依然催人奋进。

二、浙东革命精神生成的哲学逻辑

浙东革命精神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哲学价值层面的逻辑支撑,人民至上、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共同赋予了浙东革命精神的价值底蕴和独特格调。

(一)人民至上是浙东革命精神生成的价值遵循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明成果与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融合贯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与“生死与共、不负人民”的民本精神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崇高追求。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就是迫切希望通过党团结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努力,从而使广大人民从封建阶级统治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并且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帝国主义野蛮掠夺和资本主义残酷剥削,让人民过上有尊严、有自由、有财富、有发展希望的生活。这就印证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因此,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的根本遵循,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特精神标识和价值坐标。中国共产党在浙东建立根据地,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就是将人民至上理念与浙东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生动实践和鲜明写照。人民至上作为党的价值遵循,指引着浙东根据地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人的解放”,核心是要消灭阶级矛盾,有属于自己的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权,每个人在新的社会形态中得以被尊重、被重视、被发现、被肯定,更加突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至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社会形态的根本立足点,这就跟西方过度重视人的自然属性的所谓“人性”“人本主义”的观点区分开来,也跟旧社会“立君为民”等实质上为了维护封建阶级利益的传统民本思想划清了界限。

(二)艰苦奋斗是浙东革命精神生成的作风指引

浙东革命根据地生成于极其困难、极为关键的革命时期,在组织建设、武装力量、物质支持等方面都面临艰难困苦的斗争环境,但就是在那样的艰苦过程中,浙东根据地共产党人在浙东大地高举马克思主义“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伟大旗帜,坚决以“艰苦奋斗”这一精神法宝指导根据地革命和建设实践,铸就了伟大的浙东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明白,“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要成为改造世界的主人,就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在尊重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艰苦奋斗优良作风正是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朴素继承和忠实践行,它较好地适应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语境和中国人民的话语语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所讲的,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浙东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实践证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充分彰显了我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优秀精神特质和强大精神优势,正是依靠艰苦奋斗的作风指引,浙东革命精神才更显坚毅底色和斗争力量。

(三)开拓创新是浙东革命精神生成的动力根源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创新的理论,先天带有革命的基因。马克思一方面重视物质生产力对时代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另一方面也十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主张的人民史观更具有民众基础和现实意义,与英雄史观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社会根本推动力量是集体行为,是集体创造,文明成果也属于全体人民。马克思认为,“创造是一个很难从人民意识中排除的观念”(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5.),人民群众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文明创新,使一切阻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素得以清除和消融。“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这些革命精神的重要精髓就是“开拓创新”,它是我们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利器。试想,如果没有“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启航,就没有新的革命力量的诞生,也就不可能打破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如果没有长征路上“独立自主、敢闯新路”的遵义会议精神,也就不可能取得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浙东革命在抗日最艰难、国共关系较为恶劣时期创建并坚持下来,靠的是勇于开拓创新。无论是根据地建立浙东银行、浙东报社、学校、医院等保障系统,还是建立“浙东鲁迅学院”,都是以开拓创新的勇气回应了特定历史时期生产关系的社会变革,解决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也由此内化为浙东革命精神生成的动力根源。

三、“重要窗口模范生”视域下浙东革命精神的时代意蕴

新的历史使命下,唯有继续发扬和传承好生根于四明大地的伟大浙东革命精神,才能无愧于革命先辈,无愧于历史和人民。具体来说,就是要从浙东革命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模范生”的姿态为“重要窗口”建设书写新篇章。

(一)凝聚磅礴力量,关注民生福祉,争当美好生活模范生

党的百年光辉历史告诉我们,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就能带领全体人民克服任何风险挑战、应对各种苦难考验,最终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佳话。把握浙东革命精神的时代意蕴,具体来说,一是要抓住与改善民生同向同行这一发展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幸福的基础在于民生。要高度重视革命老区绿色发展,高水平将革命老区良好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充分挖掘老区革命遗迹、英雄人物、老区精神等革命文物资源,用红色文化筑牢老区人民高质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信念,推动革命老区成为人人向往的宜居福地、精神高地。二是要强化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广泛集聚人民智慧和力量,探索具有地方特色和管用务实的实招,在增长动能、完善教育、提升健康、颐养老人、保障安居、构建安全、重塑精神等方面持续发力,绘就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幸福祥和的生活样态,为“重要窗口”建设贡献老区人民力量。三是坚持完善社会治理制度。要加快构建社会治理制度体系,科学制定片区发展规划,完善社会整体智治,通过共建区域党建联盟、田园综合体、特色美丽乡村建设等载体,引领带动城乡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提升人民群众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与幸福感。

(二) 生成奋进力量,保持奋发图强,争当共同富裕模范生

202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意见,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时代革命老区依然要坚决扛起时代责任,在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明显实质性进程中依然离不开奋发图强的实践动力。具体而言,一方面,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深化对“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的思想认识。“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习近平.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241.)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前进路上,浙江既要保持坚韧不拔的定力,善于闯过一道道“腊子口”“娄山关”,又要拿出舍我其谁的气魄,善于跨越一座座“雪山”“草地”。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奋斗的幸福观”为指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以一切实干巧干勤干为荣,以一切懈怠涣散躺平为耻,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走好共同富裕康庄大道。另一方面,要不断改造客观世界,以“奋发图强”优良作风夺取共同富裕新的胜利。具体来说,要在深化供给侧改革,实施“腾笼换鸟”,全面提升实体经济,加快形成具有城市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方面奋发图强;要在继续发展开放型经济,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注重提升出口质量和附加值,用好用足各类改革试点红利,促进各要素流通更加合理和更可持续上奋发图强;要在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主要目标,继续实施好山海协作,以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打造乡村“富裕山居图”,形成先富帮后富的长效机制上奋发图强。

(三)汲取感召力量,始终改革进取,争当现代化先行模范生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 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8-4-11.)深处改革前沿的浙东革命老区也同样面临发展均衡性、持久性、高质量、同质化等这些难题。面对这些新挑战,必须发扬开拓创新的革命精神,开展一系列有利于进步的首创新变革,走具有中国特色、浙江气派、老区风格和时代特征的改革创新道路,为“现代化先行”提供持续发展动力。具体而言,关键是要勇于改革进取,让改革成为“现代化先行”的最鲜明标识。要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法宝,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围绕标志性改革成果为导向,以生产要素的优化聚集为手段,着力引导生产、市场、物流、消费各领域环节资源重组,同时防范和化解行业垄断和资本风险,使一切生产活力有序竞争,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运行;要把握改革方向和改革定律,遵循“整体智治、协同高效”的改革理念,以全面数字化改革撬动改革各层面各领域,更加注重一站式集成、最多跑一次赋能、闭环式治理、法治化协同,激活体制机制和人的要素,加快智慧型城市建设,打通阻碍系统性改革的堵点难点,构建协同智治的社会运转态势;要建立灵活应变、高效执行、追踪溯源的改革保障机制,实行专班运作,做到分层对接、基层探索、问计于民相结合,激励干部群众敢闯敢试,大胆探索,助推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改革创新经验和做法迅速形成、有效铺开。

总之,浙东革命精神的生成具有深厚的哲学逻辑,“人民至上、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哲学逻辑孕育出了伟大的浙东革命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重要窗口模范生”视域下,浙东革命老区应从这一具有历史特点的伟大革命精神中挖掘时代意蕴,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努力争当美好生活模范生、共同富裕模范生、现代化先行模范生,在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中不断交出高分报表。

本文系2021年度宁波市哲社规划项目“重要窗口模范生”视域下浙东革命精神的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编号G21-3-ZX8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药科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江辰】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