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5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庆百年华诞 创历史伟业 首页 >

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引领无锡高质量发展

作者:王华华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617   发布日期:2021-11-29

百年大党风华起,人民爱党奋勇进。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发表了“七一”讲话。建党百年“七一”讲话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实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中共党员和中国人民而言,它不仅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一篇重要的纲领性文献,也是新时代九千多万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国人民幸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一、信仰坚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百年历史的昨天,中国共产党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是更加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守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中国建设、中国改革的实践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取得丰功伟绩的成功密码。无数革命先烈,包括夏明翰、李大钊、刘志丹、江竹荺、杨靖宇等,他们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抗日浪潮中抛头颅、洒热血,用宝贵的生命书写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无数建设英雄,包括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他们奋不顾身投入到新中国建设中,用共产党人的真诚书写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无数改革先锋,包括万里、孔繁森、徐虎、张桂梅、黄文秀等,他们在中国改革开放各领域的事业中不怕吃苦、辛勤劳动,用汗水、智慧甚至生命夯实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同样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

二、初心如磐:革命、建设、改革为人民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建党百年来的中国革命、中国建设和中国改革实践经验一再告诉我们:最伟大的力量源于人民,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民,最实在的成果惠于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只有一心为人民,和人民永远在一起,始终初心如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才有最深厚的基础和最大的底气。建党百年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虽然只有一个多小时,但在7000多字的讲话中86次讲到“人民”、55次讲到“民族”,一次又一次强而有力地将“人民”“复兴”“发展”等词深深刻印在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人民群众心中。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最直接、最充分、最有力印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走过再长的路,走到再远的未来,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人民”始终是永恒的关键词。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三、先锋模范:党员全心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吸纳的党员也天然地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使命,而这个使命也使得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中国革命、中国建设和中国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能够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的凝聚力、组织力和战斗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顾百年光辉历程,反复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需要坚持九个“必须”,首要的“必须”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而中国人民之所以心甘情愿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取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广大中国共产党党员都如张思德、雷锋、王兰花等人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所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四、地方实践:无锡高质量全面小康

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但是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所要坚持的九个“必须”,蕴含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它们科学分析了建党百年来我国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奋斗方向。中国从整体上实践这“第二个百年目标”,离不开全国各个地方生动的实践。2020年,无锡市高质量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民生福祉取得了更大、更多、更高质量的改善,城镇新增就业77.4万人,扶持自主创业11.4万人,就业满意度全省第一,企业养老保险净增缴费人数53.4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居民基础养老金较2015年分别提高23%、56%,为“第二个百年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开启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地方实践的无锡新征程。

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地方标兵,目前,无锡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主要经验,有如下几方面:

(一)产业强市:强化人民享有美好生活的经济基础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党领导人民通过发展生产来获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财富。生产决定人民的消费种类、方式和水平,没有足够的生产力水平,人民就无法实现美好生活。无锡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首要的做法是紧扣改革开放发展的时代脉搏、布局产业强市,不断强化人民享有美好生活的经济基础。①狠抓高精尖“智”造产业。无锡深刻领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要义,狠抓“智”造产业发展,为产业强市注入“高精尖”科技的创新活力,也为人民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近年来,无锡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较快,积极筹建国家物联网创新中心,加大集成电路产业支持力度,揭牌无锡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获批国家芯火双创基地,进一步加快了传统产业智能化步伐,提高了无锡全要素生产率。②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是通过发展产业经济、增加人民就业、改善分配收入体系,从而提升人民的安全感、满意感和幸福感。然而,从社会分工和人民就业耦合联动视角来看,农业关系粮食安全,工业关系经济产能,服务业关系人民生活质量,只有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才能避免产业发展的短板反过来制擘整个“三产”的高质量发展,影响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实现程度。无锡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善抓高新技术产业重点,统筹兼顾基础产业,坚持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二)公共服务:筑牢人民均等享有优质服务的防线

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离不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践状况的重要标尺。政府对于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受制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受制于政府公共财政收入的规模和可持续性。地处“苏南中心”位置的无锡,勇于争当实践“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行动标兵,不断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品质,以发展产业为基础,用经济发展带动财政收入增长,并将财政收入增长的80%左右回馈到民生事业支出方面,形成政府财政收入和民生类财政支出“双升型”模式,筑牢了人民均等享有优质公共服务的防线。①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扩类提质”建设。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精神,无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实施了符合自己发展实际情况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城市一体化“扩类提质”建设。一方面,加大了对医疗卫生、教育、交通运输、水电气热、环境保护、体育等方面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对公共服务的种类进行了适当“扩类”和“提质”;另一方面,重视公共服务的城乡一体建设,推动公共服务的网络“城乡一体、平台到村、联系到户、服务到人”,保障了城乡居民共享“强富美高”新无锡发展所取得的成果。②人民享有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建设。根据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变化,无锡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药卫生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体系、住房保障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六大体系”为整体的“公共服务系统”建设,使无锡公共服务从不均到共享、从区隔到科学、从片面到全面、从补缺到普惠,更好地促进了人民对于各类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

(三)共同富裕:改善人民共建共享的民生发展格局

作为地方上“创优争先”的代表,无锡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从改善人民共建共享的民生发展格局方面,着力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落实落细,增强人民享有城乡发展“物质文化成果”的可及性和均享性。近年来,无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共同富裕”的主要做法,包括:①健全富民增收机制。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极富”,也不是“全社会的均富”。从实际出发,无锡在城市发展上“以人民为中心”谋高质量发展,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城市发展的突出目标,融于城市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旅和基层治理等各个方面,并不断地健全富民增收机制,更好地改善人民共建共享的民生发展格局。据统计数据,2016年至2020年,无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95万元升至5.72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84:1。②持续改善生活品质。人民群众在正常的生产、学习、生活中,会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产生各种不同的需求,也就是马克思所论断的“人们的需求,也即是人们的本性,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为了生存而奋斗,为了发展而奋斗,为了享受而奋斗”。从人的需求来看,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本质上是要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也意味着要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近年来,无锡通过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强化基层治理,健全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有效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同时,构建优质均衡、覆盖全体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体育强市,全面建设健康无锡,持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形成城乡居民共建共享的民生发展新格局。

历史川流永不息,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回望百年光辉史,擘画中国锦绣程。学习建党百年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要进一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不断赓续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践新篇章。

本文系2021年度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无锡的实践与创新研究”(编号WXSK21-A-1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无锡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江东】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