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4 星期三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新时代 新发展 首页 >

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四个维度

作者:高汝仕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662   发布日期:2021-8-18

 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又对治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出了规划建议。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规划上取得的重大进展,是我国制度建设的一次重大提升,是新时代深化国家治理方式的重要变革,科学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的政治议题,对于坚定方向和落实行动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落脚点,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离开了这一点,这一现代化建设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灵魂。这一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实现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始终围绕这一目标服务。笔者从四个维度来认识这一重大的进展:制度建设是根本,治理实践是现实的落实,现代化方式是方法和标尺,治理效能是效果检验。

一、制度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心任务

国家治理是以制度为基础的。制度是一个国家存在的根本依据,有制度,则这个国家就是存在的,没有制度,那么这个国家就是不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也是有一系列制度做保证的,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还有根据这些制度细化的管理制度等。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机制都是建立在这一制度的基础之上。

制度建设是治理体系的核心,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制度,那么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够建成,治理效能才能够显现。比如,我国之所以能够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时反应迅速,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正是得益于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体制。

完善的制度建设是推进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制度建设是完善治理体系的根本要求。我国的制度建设的核心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国体存在的依据,其他治理体系则是这一制度的衍生。完善治理体系首先要完善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保证这一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到“有制度可依”。

其次,制度建设也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制度,才能够保证各项工作稳妥落实,做到“有制度必依”。如果制度不完善,那么就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效果不明显。

制度建设意义重大,必须完善制度建设,着力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的制度建设,要分为不同层次的制度,这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还有更加细化的社会管理制度。制度本身存在着重要性的差异,制度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本制度是具有根本性的制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体,具有统领性,基本制度具有根本性和纲领性,重要制度则是制度体系的支撑,能够显示这一制度体系的主要构成。而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则是基本制度的细化,能够保证制度的有效性和可实现性。

第二个方面的制度建设,是将制度划分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军事制度等方面来进行建设。这些制度建设能够将不同领域的制度划分到不同的组织管理体系中,这些不同领域的制度各有不同的特点,有利于专门化管理。

第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是应对危机和风险管理的制度,能够应对突发的公共危机和系统性危机。制度建设还应该包含应对危机的制度,因为一个社会的发展总是存在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它们的发生往往是未知的,偶然的。有的风险则是来自于社会系统自身的结构性危机,比如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危机,这种结构性危机更加需要建立应急管理体制。

二、治理实践是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完善的制度建设是一方面,制度要发挥作用,从根本上来讲,需要实践落实,需要现实化。如果有很好的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那么美好愿望只能是空谈,具体的管理目标就难以实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制度建设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关键要看治理实践。

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这次治理实践就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大考。中国通过制度优势和社会治理创新遏制了疫情传播,完成了对新冠肺炎病毒的阻击战、歼灭战。这是一次重要的治理实践,是一种公共危机的应急管理。这次治理实践,既保证了制度的落实,也促进了治理方式的改进。这是治理实践的两个方面,分别表现如下:

1.治理实践是原有治理方式的应用和检验。只有通过治理实践,才能够检验原有的制度是否是合理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快速行动和成功实践,表明了联防联控机制的有效性,证明应急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合理的。

2.治理实践也是完善治理方式的必要途径。只有通过治理实践,才能够发现治理过程当中的新问题,产生新的想法和办法,这样治理制度才能够更加完善。

三、治理方式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尺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理方式,就是推进治理的现代化方式,是这项建设的准绳,也是治理方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是一种治理方式变革。治理实践必须有一个始终把握的准则,这一个准则就是治理方式的现代化。这是在推进治理体系建设中需要紧紧把握的“弦”,是推进国家有效治理的标准。只有实现治理方式现代化,国家的治理方式才能够成功,只有实现治理方式现代化,国家才能够长治久安。

治理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化的标准审视治理方式、方法和规则。治理现代化是对原有的治理方式进行改革,改变传统落后的治理方式,学习、创造先进的管理方式,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治理现代化就是面向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求解决方案的治理方式。治理现代化就是对治理的标准进行改变,能够用可见的、科学的标准来建立评价体系。治理现代化主要采取法治的、公平的标准进行治理。治理现代化要规范化、有序化,还必须使用创新的标准,采取先进的、勇于革新的治理方式。

治理现代化就是通过治理能力的增强和治理效能的提高体现出来。任何治理方式,如果没有相应的效率的提高,这种治理方式都是无效的、不可提倡的。治理现代化的最根本的标准就是效率标准。

四、治理效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检验

检验一个制度是不是有效,根本的标准就是该制度是否具有治理效能。也就是是否高质量地完成了既定目标。任何治理总是要有针对性,总是有要完成要实现的目标。一个社会或国家不断发展,日益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那么说明这一社会或者国家是有治理效能的。一个国家或者社会如果呈现出经济长期衰退、社会持续衰败的景象,那么说明这一国家或社会呈现出治理无效的样态。历史上很多发展的重要时期或者盛世都是治理有效的例子。紧急或特殊情况下的治理困境属于治理无效的情况。古代王朝衰败也是治理无效的情况,这说明当时的制度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缺乏治理效能。

治理效能的提升也是为高质量发展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提出的重要任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需要服务于这一目标。一个企业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就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治理效能就高;一个国家有一套完善的治理体系,就能够惩治腐败、革除弊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顺畅,生产出高质量的社会产品,从而建立良好的社会体系。

结语

制度建设、治理实践、治理方式和治理效能是看待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四个维度,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制度建设是规则的制定,能够保证各种活动有所遵循。治理实践是将制度建设落实到位,同时完善新的制度。治理方式是制度建设和制度实践的标准。治理效能是结果的考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充分考虑这四个维度,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夯实治理基础。

(作者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江民】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