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6 星期五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江南文史 首页 >

无锡水文化与城市变迁发展

作者:谢光前 应晓萍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717   发布日期:2021-8-3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被马克思誉为“世界第一哲人”的泰勒斯,在揭示万物之本源时强调“水是万物之源”,世界上存在不同的事物,皆因水的密度有所差别而不同。毫无疑问,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水,在人类文明的变迁过程中,不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源起及发展走向皆或多或少受自然界水环境的影响,如沿地中海国家、波罗的海国家、环太平洋国家,等等。可以说,水对成就人类,以及人类文明的不同形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中华文明而言,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文明形态与水息息相关,地处江南的无锡亦为自古至今皆因水彰显其底蕴与魅力的城市。可以说,无论是先天的特质还是后续的沿革,无锡这方土地与水交融,“以水为本”开启了无锡城市发展的纪元。与无锡城市濡沫与共的太湖、梁溪河、运河,滋养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无数生灵,也造就了无锡古今相接的荣光,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若缺乏对水的深切感受与理解,就无法找到客观理性阐释和理解这座城市的钥匙。

一、太湖之母孕育无锡之魂

“包孕吴越”,这一太湖水岸峭壁上悬刻的巨幅石刻,不仅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或一幅隽永刚劲的书法作品,也是无锡城市的精神标识之一,更是人们理解无锡的基因图谱和密码,意味着太湖是真正可以让人们懂得无锡这座城市的始基,是城市的灵魂寓所。

通常无锡视吴文化为其文化之本,这其实有一个误区。虽然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因为泰伯奔吴而成就了吴地根基,但不可忽视的是,在此之前,太湖流域的先民已经开始营建自己的家园,创造着自己的文化,如现代考古发现的河姆渡和马家浜文化,以及其后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证明土著的先民们在栖居的土地上已开始了稻谷的种植,鱼蚌的捕捞,还有木舟的制作。这表明先民栖居之所与水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先天地与水融合在一起,浩渺的太湖孕育了整个环太湖文化圈,无锡则充分利用了自然界的馈赠,通过世世代代的艰辛努力、继承创新,方造就了无锡城市的辉煌。

从历时性的角度考察,太湖为无锡创造的生机与活力不只表现在其为新旧石器时期太湖文化圈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随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无锡因泰伯奔吴至梅里,开始构建起具有标识性意义的地方性文化。泰伯在吴地不仅努力把中原之先进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传授给土著百姓,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太湖流域水网密布的特点,在这块温润且水源发达的土地上建起了自己的家园,自此世代生息不止,日趋强盛,到阖闾、夫差时代逐渐能够与中原诸侯列国抗衡,甚至短暂称霸一方。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不仅能充分利用太湖的水资源,耕植稻粮、富国强民,又能利用优越的水环境,造兵船、练水师,使吴国能够在烽烟四起、列强纷争的时期迅速崛起。所以,可以认为,吴地文化的兴起是根植于太湖山水之间的,特别是太湖的水资源,在农耕时代所产生的作用是任何其他物态资源无法替代的,从汉代无锡建制立县至明清时期,无锡之所以能保持稳定发展并走向繁荣,与太湖丰沛的水资源滋养密不可分。

从社会功能的转换角度看,太湖包孕的文化价值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在地理空间上,太湖可谓有容乃大,其善纳百川而成就三千六百顷水域,这是环太湖文化圈居民生存和繁衍生息的基础,是聚集生活的场域(无锡考古发现的仙蠡墩是一个例证,仙蠡墩遗址在梁溪河畔,是迄今为止无锡发现年代最早的原始村落,距今约5000—6000年,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属崧泽文化中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类型。)其次,在生产方式上,早期先民依太湖先天优厚的自然条件,从简单的渔业、稻作生产维持生存,但同时智者乐水,水能激发人们的心智,在亲水、理水的生命历程中,建筑(造城)、造船(阖闾造“艅艎”大舰)、种桑养蚕、冶铁铸造等生产技术逐渐成熟。在太湖宽阔的水域和周边的良田沃土上,满足生活需要的各种生产技术相继得到开发,商业贸易也呈现雏形。其三,以太湖为母体,周边河网密布,为文化的交融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古楚文化、齐鲁文化、越文化等不同文化元素在吴地汇聚,泰伯奔吴,率中原文化传入吴地之先,而后楚人伍子胥、齐人孙武等也在吴地建功立业,可见吴地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特质。在历经渔猎、农耕时代之后,吴地文化也突破原本格局,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在隋唐到元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江南文化,而无锡也因其特有的魅力受到人们的青睐,园林、雕刻、丝织、建筑、民间工艺、吴歌、音乐绘画等在江南文化镜像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二、运河之脉催生锡城之兴

论及无锡城市的变迁与发展,无论怎么说,运河是无法绕过的一个支点。从泰伯奔吴开始,上下三千年,运河是支撑无锡城市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经脉。若概述而言,可谓是“春秋战国溯元头,秦汉魏晋融九州,隋唐两宋成中枢,明清盛世竞风流。建国伟业创新路,改革开放显成就,大运申遗献绝版,文化金带谱壮歌。”

1. 春秋战国溯元头

泰伯奔吴,开启了吴地历史的新纪元,在梅里平墟建小城聚落而居,放眼水乡泽国,泰伯为民生大计,“备民之旱涝”,决定兴水利,开河渎,用于泄洪与灌溉,这就是无锡伯渎河的前身,通常把夫差开邗沟视为运河之始,但终究夫差是泰伯的二十四代之后,相距已有600余年。在世代相传的血脉中,只能说夫差继承了先祖泰伯的基因,沟通水道的元祖,非泰伯莫属。因此,可以把伯渎河开凿作为运河的开元之点,由此凸显无锡城市发展与运河息息相关的历史。

2. 秦汉魏晋融九州

秦始皇结束诸侯割据的纷乱时代,统一中国,无锡隶属会稽郡。西汉时无锡建制立县,逐渐通过便利的水运故道与北方文化融合,如冶铁、铸铜、制陶等手工业,到六朝之时,北方战乱致人口南迁,无锡治湖筑圩,贯通水利,农耕技术大幅提高,商贸活动日趋繁荣。在那样纷乱的年代,无锡与中原南迁的移民有了更为频繁的交往,从而丰富了无锡的地域文化。

3. 隋唐两宋成中枢

隋炀帝开凿隋唐大运河,沟通南北,江南运河得到了全面的整治与疏浚。河渠纵横的水网系统为城市发展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作为大运河上南来北往漕船、商船的必经地,无锡逐渐成为南北大运河的中枢重镇。商贸交易、漕粮运储、文化交流日益发达,无锡自身的农耕技术、种养水平、手工工艺、冶炼造船等各种关系到地方民生的技艺不断得以提升,以运河为轴的内外交融确立了无锡在运河城市中的重要地位。

4. 明清盛世竞风流

随着元代大运河的全面贯通,南北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通过大运河直接相连。已成江南运河重镇的无锡充分展现了地理优势,在运河无锡段形成了四大码头——米码头、布码头、丝码头和钱码头,并由此构建了工商业发展的基本雏形,奠定了民族工商业成为无锡经济发展重要标识的基础,使无锡与苏州、常州并驾齐驱。

5. 建国伟业创新路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业待兴之时,治国与治河并举。此时,无锡既充分利用京杭大运河航道的功能,同时为了更便捷通江达海,重新设计航线,挖浚锡澄运河,设灯塔、建航标,完善运河通航条件,为无锡城市发展提供了航运保障。

6. 改革开放显成就

改革开放后,运河无锡段得到了全面整治,成为一条标准化、美丽的样板航道。航道拓宽、航速加快、河岸平顺、绿化自然,无锡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苏南模式”的形成和无锡城市形象的优化,运河的航道作用功不可没。

7. 大运申遗献绝版

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象征,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运河无锡段见证了大运河2500年变迁的历史,为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遗产提供了宝贵的遗存。“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是无锡这座底蕴深厚的江南名城,为申遗提供的最为耀眼的宝藏,是“活态遗产”最具典范的佐证,是无锡对大运河的回馈,也是无锡城市引以为豪的标识。

8. 文化金带谱壮歌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流动的文化需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因此,无锡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编制了相应规划纲要,把纳入世界遗产的无锡运河点、段重点保护,把无锡的运河文化元素全面整理、传播,大力推动运河文化与无锡城市品牌融合,打造大运河“金名片”,努力成为大运河的样板区、示范点。

综上,通过对大运河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可以发现,大运河是无锡城市兴起、兴盛的根脉,也是无锡走向未来、展现无锡地方文化品格的力量之源。

三、梁溪河:锡城河湖汇通的纽带

相较于太湖与大运河,梁溪河似乎鲜有人知,但对无锡城而言,若无梁溪河,恐怕无锡城的发展要大打折扣。在古代,陆路交通较不便的时期,水上交通是更为有效的交流方式,梁溪河恰恰是沟通太湖与古运河直达无锡城的纽带,因此其存在对无锡的经济社会文化变迁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据王仁辅《无锡县志》载:“凡岁涝,则是邑之水,由溪泄入太湖。旱则湖水复自此溪回,居民藉以溉田。”更为神奇的是,“俗云:州人不能远出,出辄怀归,以此溪水有回性所致。”可见,梁溪河之魅力对于无锡的原住民是何等之大。实际上,梁溪河的功用无论是水上运输、农田灌溉、洪涝排泄,还是文化的传播与交融,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其作为太湖与大运河联结的纽带,使无锡城与太湖文化圈的交流联系更为紧密,更使无锡西部城郊与无锡内城的往来更为便利。另外,原来无锡城郊的荣巷老街有东浜、西浜,南岸的蠡园开发区则有大渲、小渲之河道称谓,这些小河浜或流入梁溪河,或东流运河,或西进太湖,居民由此泛舟而行,在这块素有“鱼米之乡”的土地上劳作、寻找生计。值得称道的是,今天的梁溪河经过二十一世纪初的综合整治,亦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其自然生态与人文胜地相映成景,成为市民日常生活可以轻松休闲的绝佳胜地。

四、上善若水,当代应以“善”厚待锡城“三水”

上善若水,水与万物交融,赋予生命,创造生机,滋养生活,得自然厚赐予世代居民的智慧劳动,无锡城市在“三水”相融的格局中日趋昌荣,枕河而居、因水而兴构成了无锡城市的基本形态,生发和延展出文化意象,推动了无锡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转型。因为“三水”交汇,无锡可以便捷通江达海,开辟了了解与理解外部世界、接纳不同文化的通道。因而,如前所述,理解无锡这座城市,须从系统化认识无锡的水文、水系开始,无锡是一个“充满温情与水”的城市,此言不虚。

尽管太湖、运河、梁溪河“三水”融合为无锡城市在当代的迅速发展壮大创造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但当人们回头审视曾经如母亲般哺育城市发展的河湖之时,竟然发现,“善水”并没有被善意的保护,2007年太湖水危机,更早些时候梁溪河截断堵塞,周边曾经是嘈杂破落,运河水道油污遍布,垃圾漂浮。虽然近十多年来政府耗资巨大加以全面整治,成效也比较明显,如梁溪河风情区的建设、运河航道的治理、太湖蓝藻的打捞和清除,均纳入了政府的常态化工作中,但从总体上看,无锡城市的水生态、水环境的治理依然严峻,城市的快速扩张已侵蚀了自然界水循环系统应有的尊严。在当下,已到了重新认识天人关系、人水关系,重构无锡水文化的时候了。

总之,无锡的水文化既有深度,也有宽度。所谓深度是说,它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水脉集聚了人脉、文脉;所谓宽度是说,无锡之水不是单向的、孤立的,除了自身的水系相融相通之外,同时也与外部的世界沟通相连,通江达海,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走向世界。在城市未来发展的过程中,锡城水文化的凝练还需有一定的高度,需充分理解天人关系、人水关系的基本原理,改善水环境,提升水质量,营建水生态,使无锡真正成为秀丽典雅的“充满温情与水”的地方,让世人心之所系,众望所归。

本文系“大运河文化带治理体系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编号JUSRP1209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谢光前 江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应晓萍 中国运河网)

【责任编辑:江知】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