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7 星期六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社会治理 首页 >

城乡一体化中的空间属性及发展治理

作者:马德峰 崔加忆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639   发布日期:2021-5-19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空间转向”冲破传统意义上简单的物质空间和形而上的抽象空间框架,迅疾闯入社会理论的领域。从最先对城市做出反思的美国芝加哥学派开始,到20世纪60年代激进批判的新马克思主义学者,被赋值的城市空间不断演绎出活力,成为折射城市问题的棱镜。作为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导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在迈出“新苏南模式”的步伐后,追寻“产城融合,区域一体”的理念,以“一张图、三集中、三合作、三置换、三保障”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空间规划和区域功能的一体化。

一、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观照

(一)作为物理的空间

芝加哥学派核心人物帕克从生态学中吸收适者生存的竞争理论并运用于人类社会,创立人类生态学。该理论认为,在城市空间中,不同的个人和群体占据不同的区位,这些均与他们各自的竞争实力有关。而竞争导致的社会区隔与不平等、种族问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生态学相对忽视“城市空间的社会关系、经济结构及不同团体间的政治对抗”,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更注重对城市物理空间布局的模式和规律研究。毋庸置疑,唯亭街道首先是一个客观的物理存在,这样才能叠加其他属性的要素。比较《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和《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北区总体规划(2010-2030)》,首先将唯亭街道放诸于工业园区范围,属于北部片区,受到中新合作区主核的圈层辐射作用并担当商务区副中心。而从唯亭街道的内部来看,其东西两部分为工业区,沿湖为湖滨生态带,中心为居住片区,阳澄湖环湖为旅游度假区,总体呈现“一心一带两廊四区”的空间格局。由此可以发现,这种布局已超出人类生态学中的机械弊端,有了“新正统生态学”所考虑的人类适应环境相互依赖形成的功能关系,能高效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土地集约。

(二)作为历史的空间

空间理论因传统社会学注入历史学的时间视角和地理学的空间视角而立体丰满起来。唯亭一带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劳动生息的记载,草鞋山考古遗址就是有力的证据。在这片“场域”内,人们居住于此并逐渐形成生产生活经验,通过世代的继承与调节逐渐变为习惯,而后重新塑造所在空间,如今的唯亭街道已成为苏州工业园区的文化高地和生态绿地。局部来看,拥有独特区位的唯亭街道运用其滨水资源,打造出一条绿色生态链,在高效观光农业和阳澄湖旅游业之中彰显水文化历史特色。整体来看,唯亭街道经过四次空间定位的调整,从1994年作为工业园区配套建设的服务基地到2001年工业园区东部的出入口、水产品生产基地,再到2007年高新技术研发区、综合交通枢纽、旅游度假区,以及2012年城铁综合商务区副中心、国际商务区副中心、休闲旅游度假区,这一过程显示出区域内部及之间融合的发生姿态。空间历史维度表明,唯亭街道并非是左支右绌没有根基的发展,而是一种寓于历史情境的空间生长,总体趋势是根植于苏州市乃至苏南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在变迁中不断累积并整合各种力量。

(三)作为社会的空间

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列斐伏尔在空间生产理论中提出社会空间的观点,认为任何社会都会生产出自身的空间;社会空间本身凝结着生产关系,它是生产关系的载体,也是社会的产物。在此视域下,城市内部出现的贫富分化与空间隔离、传统乡村被摧毁、极权主义等皆可被解释。应该来讲,这些社会问题与城乡一体化期望相悖,“空间正义”才是终极诉求,代表着社会公众为追寻城市权利的价值旨归,促成社会空间迈向人本、公正的理念导向。截至2020年5月,唯亭街道社区常住人口100878人,流动人口169374人,是工业园区四个街道中人口最多的。面对庞大复杂的人口,如何在这片社会空间内实现良性治理,资源均等共享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鉴于空间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社会控制工具,特别体现在城市规划上,大到社区小到居住单元,唯亭街道通过运用网络打通政务平台大数据,使街道办事处能第一时间取得人口信息,调研并收集社区居民的工作、住房、教育、社保、出行等方面需求,为后续的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提供精准导引,建成了“一网通办”的智慧街道,有力促进了城乡服务一体化与社会空间的平等,提升了城乡民众福祉水平。

二、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发展实践

(一)地理空间区域一体

唯亭街道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北部城市副中心和生态门户区,东与昆山市正仪镇接壤,南衔吴淞江与园区胜浦街道交界,西接娄葑街道,北至阳澄湖,环抱青剑湖。从构成城市空间形态的“点”空间、“线”空间、“面”空间来看,唯亭街道优渥的区位诠释了区域一体的理念。通常,“点”是指作为中心节点的村庄社区或标志性的建筑,“线”代表着道路、河流和一些基础设施如网线光缆等,“面”是一块由各类节点与通道交织围合成的区域。在唯亭街道内,作为“点”空间的动迁社区有23个、城市社区6个、民众联络所2个,还有青剑湖、阳澄湖、唯亭文体中心、园区图书馆唯亭分馆、苏州园区站以及龙湖苏州星湖天街起到吸引作用,能产生较强的人口集聚效应。同时,唯亭街道的交通可达性较高,沪宁、沪宁城际、京沪三条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312 国道两条公路及娄江一条水路,共同构成“三铁两公一水”的交通格局,内部还覆盖着多条地铁与公交线路。这些道路的空间流动性“强化着场所、途径和领域之间的连续性”,并且承载了不同类型的活动内容。从整体来看,唯亭街道的“面”空间通过点线组合呈现一个内部彼此共生的多层次连接空间,形成由规模性网络构成的空间群落,维系着唯亭的区域一体化与现代化发展。

(二)“三生空间”有机融合

“三生空间”即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其发展目标是建设一个均衡和洽的生态文明社会。唯亭街道一直以来对此十分重视,其整体规划以“引湖、迎园”的方式,“均衡、亮景”的手法,形成了“一片、两廊、六脉、四园”的空间结构,专业的绿地规划与工业、交通、商贸、居住等用地得到协调。早在2007年,当时的唯亭镇就制定以“老镇综合改造与镇区环境提升”为东西两翼,以“北部行政商贸区、青剑湖环湖新城开发”为建设重点,把开发青剑湖环湖景观作为推进阳澄湖沿线商业圈发展的手段,最终实现“两头重锤、中间开花”的理想图景。而现在可以看到,水文化的历史古韵加上现代化的商贸新业态促使唯亭北部成为一座宜居的生态型湖滨新城,而东部的老镇改造与综合保税区相融为先进的物流片区,西部则依托高铁站与高端商业圈形成互补,塑造了多功能复合的生活方式。三大板块共同构建了一个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互制衡的综合系统,一个服务完善、设施健全的园区城市副中心,唯亭街道因此多次被评为省级园林小城镇、国家卫生镇、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街道等。

(三)资源均衡流动 

社会空间区别于自然的空间与精神的空间,涵盖万物的关系意义,具有社会属性,是彰显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维度。社会空间是否公正主要是指公共资源如教育、医疗、住房等在地理上的分布能否均衡流动。在教育上,唯亭街道在2005年合并跨塘镇前教育设施较为简陋,后逐渐整合完善,先后建立园区第五中学、唯亭学校、青剑湖学校等多所现代化学校,失地农民子女也能就近上学。此外,通过中新合作区优质教育的辐射作用与教师资源的流动,唯亭教育的硬件设施和软实力也在稳步提升。在医疗上,唯亭街道现今拥有1所公立二级医院、1所一级卫生中心和13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空间内医疗资源的全覆盖,并为社区居民带来便利,达到均等化水准。在住房上,唯亭街道主要以动迁安置房和商品房为主,内部呈现出轻微的居住空间分异,显示出因收入、职业、文化等带来的差别。

三、城乡一体化的治理完善与思考

(一)速度与质量的平衡

当前,包括唯亭街道在内的苏州工业园区城镇化率高达99.81%,超过苏州市77%的城镇化水平,也远高于江苏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根据《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在2021年到2030年,要求工业园区发展指标全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现代化综合新城区,意味着城乡一体化的速度和指标变化会更快。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容易产生资源浪费,如地标性高楼大厦的建设,尽管这些商业项目大多无关公共福祉,但也较易遭人诟病。其次是城中村问题,如唯亭街道的跨塘地区规划较差,如同被园区遗忘的角落。其内部空间已成为一个安置房集中地,显示出中心与边缘的强烈对比,且周围缺乏现代化大体量的商业服务设施,便民生活程度偏低。除此之外,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因农业用地的不断缩小导致净化能力减弱,生产和生活垃圾给环境带来较大压力。因此,唯亭街道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需要在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存量更新的原则协调速度与质量的稳步前进,合理制定城市规划调整差异,达到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帕累托改进的状态。

(二)路径依赖的调整

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发展涉及多项制度的配套共行,如户籍制度、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等。在纵深发展的过程中,这些适应过去场景的制度可能会制约未来的发展,城乡治理容易沿着特定的轨迹惯性行走从而形成路径依赖,造成发展停滞。当前,包括唯亭街道在内的工业园区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群体的融入。2019年末,苏州工业园区的流动人口达到74.55万人,这部分人口数量众多且不断增长,并牵涉到其子女的入学教育和医疗保障问题。由于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以农民工权益纠纷引起的投诉上访正不断增多。如果他们对城市做出了贡献却未能享受基础的公共服务资源,就说明其未能融入所在的社会空间。为此,苏州市已修订户籍准入管理办法和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办法,明确租房也能申请积分落户,并扩大入学就医的受益对象,给乡村艰苦行业和城市灵活就业人员予以倾斜与保障。路径依赖的调整调适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的多方介入,并辅以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使困难群体被割裂的社会空间及心理空间得以弥合,从而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结构-行动者:苏州工业园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社会学研究”(编号KYCX20_269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责任编辑:江知】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