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6 星期五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江南文史 首页 >

浅谈无锡运河之前世今生

作者:樊锡刚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1006   发布日期:2021-5-19

保护利用大运河,前提是要知河懂河。无锡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与人文价值。今天的无锡运河,北从洛社五牧入境,斜贯城区,南由新安沙墩港出境,总长39.14公里。无锡作为吴地文明中心和吴国故都,处于大运河最初肇源的超然地位。

1.泰伯渎是无锡步入运河时代的起点。公元前12世纪商末,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长子泰伯为让位给三弟季历及季历之子姬昌,携二弟仲雍从岐山周原“行三千里路”南奔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创建勾吴国并成为开国君主。关于泰伯南奔梅里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曹魏桓范等人所著《皇览》:“泰伯冢在会稽吴城梅李墟”,南朝梁国刘昭的《后汉书·郡国志》、南朝《南徐记》、唐陆广微《吴地记》、唐《元和郡县图志》、宋乐史《寰宇记》、宋朱长文《吴郡图经读记》、宋范成大《吴郡志》等多有记述,有关无锡的历代地方志书均有明确记载。泰伯辟吴义行多方,开泰伯渎是其一。泰伯南奔时,正值洪水漫击太湖地区后的马桥文化末期,无锡沼泽四布、农耕褪化,民众仍“以渔猎山伐为业”,因此,泰伯治吴从建泰伯渎始。

泰伯渎,著名民国水利史大家武同举认为:“征诸历史,最古为泰伯渎。”可见泰伯渎为泰伯首开,后世累加疏浚。关于泰伯渎的流向与形制,《寰宇记》载:“泰伯渎。西带官河,东连范蠡渎,入苏州界。澱塞年深,粗分崖岸。唐元和八年,刺史孟简开浚之,并导蠡湖,长八十七里,广十有二丈。溉田千顷,自后是渎谓之孟渎,蠡湖谓之孟湖。”(元《无锡志》载早先“泰伯渎长八十里阔一丈二尺深四尺”)明代大学士王鏊的《泰伯庙碑记》中载:“又考泰伯在邑,不独筑城,间尝濬渎,历景云、泰伯、梅李、随庆四乡,东入蠡湖,长八十七里,广十有二丈,即今所谓伯渎是也,有桥跨渎上,即名伯渎桥。当季开之以备旱涝,一方居民,始得粒食。”清《无锡梅里志》称泰伯渎“盖农田灌溉之通渠,亦苏锡往来之通道也。”近年来对泰伯渎畔梅里遗址考古中,计获取文物标本100余件,年代跨越商代至春秋,部分文物带有中原文明因素,印证了泰伯开泰伯渎的文献所载史实。今天的泰伯渎实测有20.14公里长。泰伯渎最西端的伯渎港,后来大运河从此穿过,因而无锡伯渎港是大运河第一锹的发生地。

2.吴古故水道穿越后世无锡古城。据东汉袁康、吴平所著《越绝书》等记载,吴古故水道始于苏州、经过无锡、止于扬州,全程约200余公里,东段利用了濠湖(锦帆泾)、蠡湖(漕湖)、泰伯渎,在伯渎港先北后西,在惠山北穿过芙蓉湖和阳湖,由渔浦入江。吴古故水道在无锡境内约有150余里,其中,从伯渎港到无锡西北常州戚墅堰东芙蓉湖阳湖的这段成为后来大运河的一段。

吴古故水道是经略吴国腹地、对外争锋图霸的重要水道。春秋时期的吴国尚不足百万人口,其开挖时间应该追溯到第一代吴王寿梦,数代吴王接续开挖、疏浚,夫差时告结。公元前506年,阖闾偕孙武、伍子胥率吴军水师征楚,行军的前段就走了吴古故水道,此战后阖闾迁都姑苏,此前的24代吴国君主皆都于无锡梅里,无锡是吴古故水道的策源地和肇兴地。吴古故水道的动工时间比吴邗沟、吴百尺渎、越山阴古水道、秦陵水道都早,其中吴古故水道比隋大运河的江南段早了约1100年。

3. 黄歇“立无锡塘 治无锡湖”使吴古故水道与芙蓉湖涯际初分。南宋《咸淳毗陵志》载:“秦庄襄王二年癸丑,春申君徒封江东,城故吴墟”,《后汉书·郡国志》注春申君在无锡。秦庄襄王二年为公元前248年,故吴墟即梅里泰伯城。

黄歇治吴,重在治水。《越绝书》载:“无锡历山,春申君时盛祠以牛,立无锡塘。”“无锡湖者,春申君治以为陂,凿语昭渎以东到大田。田名胥卑。凿胥卑下以南注大湖,以写西野”。这是黄歇治理芙蓉湖的最早文献资料。塘、陂,即堤岸。语昭渎即五泻水(高桥河、白荡圩),胥卑大田旧属吴王或贵戚私田。芙蓉湖亦名无锡湖,当时有一万五千三百顷,水盛则涝,又与这一段吴古故水道盘错交集,黄歇对部分水段加筑岸堤,使河与湖有了初步分际,在保障航运的同时,又引湖水东灌大田,南注太湖,形成部分湖区圩田,初步整合了水的航运、泄洪、抗旱与灌溉功能。因为黄歇治理无锡湖,黄歇都邑有了无锡之谓。黄歇之后,无锡之水有了“塘”的称谓,无锡城西北有“北塘”,城南有“南门塘”,无锡运河被百姓称为“塘河”。无锡地名中的“黄埠墩”“春申涧”“春申路”“大王基”“黄田港”“黄山”等则表达了民众对他的怀念。

4.隋唐宋是无锡运河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隋大业六年(610年)“冬十二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资治通鉴·隋纪五》),无锡迎来大运河时代。与吴古故水道比,运河无锡段起讫和走向变化有二,一是在无锡城南,由伯渎港东溯姑苏改为向南经望亭入姑苏;二是在无锡西北,由径直向北从渔浦入江改为自阳湖折向西北沿徒阳运河到镇江过江。隋大运河作为沟通南北的水上通道和满足漕运之需,河工规模和质量较前则大有改观。无锡境内运河宽度也达到了30多米。隋开皇九年(589年)在无锡县城东南50里建望亭堰,为无锡运河有据可考的第一座堰闸。大业四年(608年)在城西跨梁溪建梁溪桥。大业八年,建跨无锡运河的第一座桥——利津桥。此外,望亭“隋开皇九年置为驿”(《太平寰宇记》)(望亭驿清雍正二年转隶长洲,1913年撤,历1325年)。隋代无锡驿道由五牧入境从望亭出邑大体依运河而行,后来的北塘大街、城中直河岸街、南长街均为驿道旧址。

唐代无锡运河进入快速发展期。唐代颁布中国最早的治水法典——《水部式》,从国家层面规范治水治河。元《无锡志》称无锡“自唐武德(618-626年)以后,至今累浚,为东南之水驿,城中河凡十有八,皆运河之支流。”表明唐代起无锡城开始构建以运河为主体的水网体系。景龙三年(709年),为防运河水西泄梁溪,在城西束带河近梁溪处筑将军堰。至德年间(756-757年)修缮望亭堰,以蓄水利漕。唐代无锡城中增建南市桥(济安桥)、凤光桥、斜桥、胡桥、莲蓉桥、盛巷桥,城外建洛社桥、潘葑桥、风波桥等。唐武宗年间宰相李德裕嗜好二泉水,命无锡地方官派专人水陆急递京师。

宋代是无锡运河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城市水网格局形成,以城中运河(城中直河)为界的东城“一弓一弦九箭”、 西城河道纵横以及东有迴溪西有梁溪的城市水网格局形成。“一弓”指的是东城内城河,“一弦”指城中运河,“九箭”指连接内城河(弓河)和城中运河的从南至北排列的九条东西向支河。无锡民间历有“九箭通,出三公”的说法。西城由北向南则依次有“斥渎”“胡桥河”“州桥河”“营河”“水獭河”“束带河”诸河。宋代为满足漕额猛增的航运需求,无锡运河河工频仍,淳化元年(990年)废望亭堰为闸。嘉祐三年(1058年)筑五泻堰。嘉祐八年(1063年)废望亭闸,疏浚运河。熙宁元年(1068年)重修望亭闸。熙宁中(1068-1073年),提举沈披擅撤五泻堰被罢职。元祐七年(1072年)恢复望亭堰闸,不久又废。元祐元年至八年(1086-1093年),分别修筑莲蓉闸、五泻闸和斗门闸。崇宁二年(1103年),疏浚包括无锡段在内的常、润运河。《宋史·河渠志》曰:“乾道六年(1170年),填筑五泻上下闸,及修筑闸里堤岸,仍于郭渎港口舜郎庙侧聚水处筑捺硬坝,以防走泄运水,委无锡知县主掌钥匣,遇水深六尺,方许开闸,通放客舟。”淳熙十一年(1184年),议修五泻闸,以储水通舟。嘉泰元年(1201年),修筑望亭上、下两闸以保水源。无锡城乡水网连贯、堰闸齐备,不仅方便农事,而且利于航运。熙宁八年(1075年)大旱,无锡城中运河干涸,不通舟楫,无锡县令焦千之采纳单锷之言,命百姓以四十二管水车日夜车梁溪之水以灌运河,五日河通舟行。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由杭州通判转任密州太守途经无锡,写下《无锡道中赋水车》。宋代,无锡县城建有太平、南门、北门3处驿站。

5.元明清无锡城区运河先后形成“一段三线”“一河二县”的独特格局。自元代起无锡逐渐成为江南向京师运送漕粮的集中地,元代无锡设有亿丰仓(后为清金匮县署)和丰积仓,“合是州及义兴溧阳之粮,凡为石四十七万八百五十有奇,悉于此输纳焉”(陈迈《亿丰仓记》)。为便于漕粮进出亿丰仓,元大德(1297-1307年)间开凿仓前新河。元泰定二年(1325年),对城中运河进行拓浚。据《无锡志》载,无锡运河可“胜七百石舟”,相当于可通航载重30吨的船。元代无锡州城及周边重修或新建的桥梁有大市桥、北仓桥、中市桥、南市桥、泰定桥、虹桥、学桥、西水关桥、便民桥、韩修桥、西门吊桥、洛社桥、塔桥、钱桥、中桥、高桥、塘头桥等。建有洛社、新安水马站(驿站)各一,并设立14处急递铺。还依河修建有通往平江城(苏州)的南驿道和通往晋陵(常州)的北驿道。

明清二代随着无锡漕粮转运地位提升而加大治河保航力度。明初,江南五府中嘉兴、湖州二府的白粮(糯米和上等白粳米)要在无锡筹足转运,宣德间重建亿丰仓,并建东门、西门二仓。清康熙间扩建水次西仓;清乾隆间无锡设“苏松督粮道”“督粮通判”,职事督办漕粮;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起,无锡成为江浙两省的办漕中心和转运站,每年采办漕粮达130万石。为保漕运畅顺,明清时期无锡密集展开运河及支脉河工:从明嘉靖二年(1523年)到清同治十四年(1875年),可考的官方和乡绅组织的大规模治河工程有14次。明初无锡境内建有无锡驿(锡山驿)、五牧驿,并设有9个急递铺。明代时无锡扩建沿运河驿道,城外驿道可容五马并驰。清代沿用明五牧驿,并新建锡山驿,设10个急递铺。清乾隆间无锡老城厢内当时共有桥梁45座。

明嘉靖间无锡城区运河由穿城为主变为“一段三线”格局。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无锡为防止倭寇由水路进城袭扰,四门水关关栅闭航,此后城中运河渐次退出主航道地位。无锡城区运河形成以环城河为主、城中直河为辅的“一段三线”格局:西线由江尖南行经太保墩后抵南门塘;中线由北水关南行穿城至南水关出城与西线运河汇于南门塘;东线过莲蓉桥东行过北吊桥、熙春桥又分流为二,其一为转水河,即折而东北与顾桥港来水相汇,再折向东南过亭子桥经羊腰湾至南门塘,其二为外城河(黄泥桥河),循城墙外过龙船浜再过东吊桥和东水关至南门塘。其中转水河为东线运河。西线以普通商船为主,中线以出入县城的小型官船、民船为主,东线以过境漕船特别是上行漕船为主。清乾隆《无锡县志》载;“凡上下商舟,不走羊腰湾者多由之。粮艘自上而下者亦或由之。载粮而上必走羊腰湾道,避西吊桥水急逆流上难也”。

无锡西北隅河湖并治基本完成于明清。无锡城西北隅河湖交错。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江南巡抚周枕筑溧阳东坝以捍上水,开黄田诸港以泄下水,使芙蓉湖区大面积地退湖为田,形成杨家圩和芙蓉圩东西两大圩田,无锡县从二圩得田6.7万亩。此后,明万历八年、十年、十一年、三十年和天启二年数度筑堤置堰。清代时,无锡境内芙蓉湖还存20多平方公里。五泻水,自宋代至民国共疏浚40余次,其中明清两代几乎每隔15年疏浚一次。

清雍正分县导致无锡运河的“一河两县”状态。清雍正二年(1724年),两江总督查弼纳奏请朝廷对苏、松、常三府十三州县进行分县。雍正四年(1726年),无锡县被析为无锡、金匮二县,二县共治一城,以城中运河为界,西为无锡县,东为金匮县。二县分设县署、巡检、税课、教谕等职司及城隍,文庙、学宫、运河、城墙等共之。其中以运河中分两县是所有运河城市中仅有的。1911年11月6日无锡“锡金军政分府”成立,锡金同城分治废止,无锡的“一河二县”前后存续185年。

6.新中国成立后无锡运河迎来发展新纪元。民国初、中期,无锡运河城区段基本维持“一段三线”状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城中直河仍然贯通。1941年,城中运河东侧的东直街北门至三凤桥段拓建为8-10米宽的中山路,使河道变窄。城外运河从民国6年(1917年)到民国23年(1934年)共经历了8次修疏。民国时期,实业家们在运河及支脉上兴建了吴桥、大公桥、工运桥、申新桥、鸿桥等一大批新式钢筋混凝土桥梁。

新中国建立开启无锡运河发展的新纪元。为解决城区道路交通拥堵,解放后拆城筑路填没外城河,1954年和1958年又分两次填平城中运河,保留环城河。鉴于江尖至下甸桥区间古运河通航能力滞后状况,经江苏省交通厅和交通部批准,从1959年冬到1983年12月6日,历经20多年,分段建成11.24公里长的黄埠墩至下甸桥新运河,成为运河无锡城区段的主航道,船队经过城区仅需1.5小时,可通航300吨以上的船,年货运量突破3000万吨。此后,人民政府又对无锡运河进行多轮次升级改建,至2011年11月11日,全长39.14公里的运河无锡段按内河三级航道标准完成最新一轮的整治,总投资超过18亿元,并运用物联网技术建成全国唯一的“感知航道”,船舶载重最大吨位提高到1000吨,单船航速提高到16.2公里/小时,千吨货物每公里水运成本节约52.44元,年运力达到2.96亿吨,先后建成现代化大桥20余座。在提升运力的同时,加强对古运河的综合保护与利用,1984年起先后制定实施一系列规划、规定,实现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1995年底吴桥至清名桥6.6公里河段古运河被省政府批准为“无锡市古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区”。 2003年7月30日起,古运河城区段永久禁航。2004年从梅梁湖调水入城改善运河水质,并在运河沿线新增绿地48.3公顷。2006年起,无锡参加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联合申遗行动,投入达70亿元改善水质、修建驳岸、修缮古迹。在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中,运河无锡段和清名桥历史街区被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2020年,11.8公里环城运河慢行道建成。

(作者单位:无锡市档案史志馆)

【责任编辑:江民】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