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16 星期二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新时代新发展 首页 >

协同理论视角下乡村振兴路径探析

作者:石 磊 马西恒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844   发布日期:2021-4-21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都对乡村振兴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很多新进展和新成效,产生了众多乡村振兴样板村和示范村。然而,虽然乡村振兴的基本单元是村,很多村也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采取各项创新发展措施,促进了村域的整体发展和振兴。但是,在乡村振兴战略执行之时,不能仅将目光聚焦于单一村庄,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因为,从整体来看,以单一村来推动乡村振兴往往会面临发展定位重叠、资源单一有限、发展后劲不足、运营成本较高等问题。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乡村振兴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从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的角度来统筹考虑;乡村是由村庄组成,除了城乡关系之外,乡村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村与村间的联系,亟需重视;乡村振兴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既把握振兴机理,又对现实操作提供有益参考;通过扩大乡村振兴的基本单位,将空间连片、村域联动,可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形成发展合力,有效克服单一村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因此,笔者以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跳出单个村或单个领域为点推动乡村发展的视野,通过村村联动、连线成片、整体部署、协调推进,在协同联动的基础上推进落实。

一、嵌入协同理论的乡村振兴

协同理论作为系统科学的分支理论,是由著名物理学家哈肯于20世纪70年代在研究激光问题的基础上创立的。该理论主要是研究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如何通过子系统之间非线性的相互协同作用,实现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非平衡到平衡的演变规律。其中,系统的开放性、非线性作用、系统的非均衡状态是协同理论的基本要素和条件要求。当前,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各系统、各要素之间无法充分发挥协同作用,阻碍了乡村振兴系统的有序与均衡运行。因此,协同理论和乡村振兴系统之间有着很强的契合度,是能够应用于乡村振兴研究的。

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乡村振兴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系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乡村社会的封闭性、同质性和单一性被逐渐打破,开放性、差异化和多元性进一步凸显,乡村社会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不断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二是乡村振兴系统存在大量的非线性互动。乡村振兴系统包括政策、人才、技术、土地、资本等众多要素,涵盖治理、产业、文化、生态等方面,并且各要素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由此,非线性相互作用普遍存在于乡村振兴系统之中。正是乡村振兴系统中非线性机制的存在,使系统内部的局部关联被放大,形成系统的整体关联,进而改变乡村振兴系统的状态和结构。三是乡村振兴系统目前尚处于不稳定、不平衡状态。乡村振兴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系统工程,要看到现阶段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乡村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乡村治理基础薄弱、乡村基础设施落后、公共产品与服务供需不平衡等,体现了乡村振兴系统的不稳定、非平衡状态,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罗泾镇“五村联动”运行的逻辑

宝山区罗泾镇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三角一体化中上海连接江苏的“桥头堡”。镇域面积48平方公里,现有21个村、8个居委会。近年来,罗泾镇立足实际,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并以塘湾、海星、花红、新陆和洋桥“五村联动”为战略主轴,形成“大生态、大健康、泛教育”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通过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充分发挥示范村、示范片区的带动效应,进而推动乡村的全域振兴。

(一)“五村联动”的内涵

所谓联动,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关联的事物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动态互动关系。“五村联动”是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示范村和示范片区建设为抓手,将五个地域相邻、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山水相连的村子串联起来,保护“原生态”、开发“新业态”、突出“新特色”、创造“新优势”,实现“新发展”,从而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二)“五村联动”的协同机制

根据协同理论,整个协同过程可分为形成、发展和成效三个阶段。首先,对乡村振兴的现实状态进行合理审视,寻找出与乡村振兴目标存在的差距,挖掘乡村振兴系统协同运行低绩效的原因,这是协同形成的第一阶段;其次,对协同机会进行有效识别,探究乡村振兴系统中有哪些领域(方面)能够开展协同,同时找寻制约乡村振兴系统协同运行的关键因素(包括制度、组织、资源、环境、文化等),并以此为基础,对协同系统、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其所能产生的协同效应。通过要素重组和整合等方式,将不同的乡村振兴协同要素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序变量,这是协同过程的第二阶段;最后,在序变量的引导之下,各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协同效应,初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如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则需要重新返回到识别机会及后续的各个环节重新进行协同。

1. 共谋

罗泾镇作为上海市的近郊,是都市稀缺资源和城市核心功能疏散的重要承载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统筹城乡融合,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区域乡村全面振兴之路,是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大问题。在调研中发现,虽然五村生态环境、人文地理和乡村治理等方面具有协同优势,但在未来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村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村民参与村务程度有待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有待改善、产业模式有待优化等。对此,在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中,罗泾镇立足实际,牢牢把握问题导向,从城乡融合的视角出发,大力推动城乡各要素资源向促进乡村建设的方向有序流动,并积极调动城乡各类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发掘自身农业、生态、文化等资源价值,坚持统一规划促发展、统一管理促长治和统一运营促效益的发展理念,率先打造乡村振兴“五村联动”示范区,构建面向大都市的产品和服务输出机制,进而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2. 共建

协同的内容和要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党建协同。罗泾镇充分发挥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一是加快推进各村“红帆港”党建(党群)服务站点、“一站式”便民服务站等阵地建设,夯实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二是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开展乡村人才“育鹰行动”,激励基层干部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学到本事,干出成绩;三是发挥头雁引领作用,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担任乡村振兴示范村第一书记,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决策共商制度,进一步增强党的组织力和执行力。②产业协同。罗泾镇依托五村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注重差异化发展和个性化培育,分别突出母婴康养、渔猎体验、农耕体验、自然教育以及农庄休闲,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互补发展路径。③生态协同。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关键一环。五村紧邻长江口,地理位置独特,自然风光秀美,域内田成块、林成网、水成系。罗泾镇统一规划五村整体发展,共同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④交通协同。“要想富,先修路”。罗泾镇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实施村级道路路面拓宽和翻新工程,推动各村道路串联,切实打通“五村联动”的“任督二脉”。同时,五村加快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共享活动阵地资源。如联建高标准村民服务空间,打造一核四心多节点的阵地场所等。⑤治理协同。一是聚焦群众需求和治理难点,实施乡村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行党建引领下的“六治三理”(治建房、治租房、治田林、治河道、治村宅、治秩序,理群众需求、理人员配置、理村级“三资”)工作法,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级和水平;二是积极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有序推进“雪亮工程”项目,实现免费无线网络、主要路口高清探头全覆盖,基本形成五村信息平台联网、综治工作联动的局面;三是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通乡村治理“双通道”。通过借助社区通“议事厅”板块,进一步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有效引导乡村贤人、能人以及富余劳动力参与到乡村振兴及治理中,凝聚治理合力。

3. 共享

从创建单一示范村,到打造“五村联动”示范片区,罗泾镇立足互联互通,以点带面,进一步优化各村资源配置,推动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初步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为让村民得到更多的发展实惠,罗泾镇规划培育出多样化的投资运营模式,如社会资本+镇+村运营、社会资本招商、社会资本+村+村民投资、村民个体投资、村民个体生产等,带动了集体分红、民宅租赁、就地就业、自主创业和农旅增收等各个方面,极大地拓展了村民的收入来源。

三、协同理论视角下乡村振兴的进路

(一)研究启示

协同理论的核心是研究系统内部各要素以及子系统间的相互协同作用,进而实现整个大系统的良好运行。然而,系统和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一层次的关系,在系统之外还有更高一级的大系统,在子系统之内,还有更低一级的子系统,并且这些不同层级和维度的系统都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以罗泾镇“五村联动”为例,“五村联动”并非最终目标,而是实现更高目标的手段和方式。通过发挥“五村联动”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辐射陈行、潘桥等周边各村,促进“村村联动”向“片片联动”转变,进而探索实现具有示范效应的乡村振兴示范镇。因此,通过以微观层面上的村域小联动为基础,深入研究各子系统、各要素互动合作的共性规律,能够充分激发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创新乡村振兴新路径,进而达到中观层面的镇域中联动,并最终实现宏观层面的城乡大联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二)对策分析

乡村振兴的协同路径是指实现乡村各系统、要素、资源、主体之间协同合作的方式方法。通过完善乡村振兴协同机制,能有效弥补单一村发展的短板问题,打破各类行动壁垒,畅通要素流通渠道,在开放、交流、协作、共享中,实现各系统互惠共赢和乡村的全面振兴。

1. 打通要素流通渠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各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激发各要素活力,尤其是要抓好“人力”“土地”“技术”和“资本”等关键要素,打通要素流通渠道,创新要素合作机制。通过鼓励各类人才向乡村流动、培育壮大本土人才力量,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抓好农村承包地管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有序下乡、优化资本资源配置整合,促使各要素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自由、合理流动,实现乡村与乡村、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增添动力。

2. 打造信息互通平台

信息化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发展方向,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对于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信息互通平台是以畅通各系统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为导向,以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利用为基础,涉及信息采集、处理、传递、管理、共享等多个方面的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将基层党建、政府管理、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文化习俗等内容都嵌入信息互通平台中,有助于实现各主体、各要素的数据融通,打通共建共治共享的“最后一公里”,促进各系统间的高效协同和全线联动,用信息化手段赋能乡村振兴。

3. 打破各类协同壁垒

乡村振兴协同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整体性工程,需要实施全方位、多形式、多层面的开放合作战略,只有在各领域实现系统和要素的深度融合与发展,才能畅通乡村振兴系统循环通道。目前,在乡村振兴推进的过程中,还依然存在一些制约乡村振兴系统进行协同和联动的瓶颈。一是城乡壁垒。在城乡之间依然存在市民和农民的身份差异,城乡居民所享受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依然存在显著差别,城乡二元体制尚未完全打破,成为限制城乡系统协同发展的体制性壁垒。二是行政壁垒。乡村振兴的各主体片面强调“属地化管理”的理念,在各自的区域内制定发展方针,形成不同的发展路径,导致各系统各自为政、壁垒分明。三是人才壁垒。由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城市就业和生活,致使乡村人才大量外流,不少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成为影响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打破各类人才协同壁垒,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持久、稳定、协同的动力源。

(作者单位:石磊 中共上海市宝山区委党校;马西恒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江知】

社科

最新期刊

第三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