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3 星期二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庆百年华诞 创历史伟业 首页 >

党的群众路线的历程、时代特点与经验启示

作者:何虹雨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743   发布日期:2021-4-21

群众路线,既是党的生命线,又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并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中不断丰富与发展,使之成为党的生命线、根本工作路线和根本工作方法。就政党性质与阶级基础看,无产阶级政党或工人阶级政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一个群众性政党;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先进政党,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建设一个大的“群众党”。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伴随着党的筹建与诞生、发展与壮大,党的群众路线可谓有着百年理论与实践。在建党百年之际,深刻认识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厘清群众路线的发展脉络与实践进程、系统总结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成功经验,不仅有助于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政治密码”,也有助于增强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克服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的政治自觉与干事创业的责任感。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群众性、革命性政党,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革命斗争形势与任务异常艰巨,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走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与群众相结合的路线,进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从政党类型来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始终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代表型、使命型、责任型、先进型、现代大众型无产阶级政党,而且始终坚持这“五型”的有机统一。其中,先进性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党的先进性、阶级性、政治性等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天生”就是一个群众性或大众型的政党,党员数量众多、组织严密、规模宏大、纪律严明、注重密切联系群众,是其与生俱来的显著特点。

从成立伊始,我们党就高度重视做好群众工作、走群众路线。从群众路线概念的提出与形成看,1922年7月党的二大就明确提出,到群众中去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等政治口号。这体现出我们党在成立之初,既要紧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更要密切联系广大农民,还要团结大多数、组成“民主联合战线”。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一“最高标准”始终为我们党所坚持,并不断丰富与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党的一切工作的标准。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百年发展历程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与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四个历史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群众路线的培育与确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群众路线的探索与曲折、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群众路线的完善与创新、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传承与创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培育和确立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对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理论形成了比较科学的理论概括,同时确立了群众路线的价值目标与工作目标、基本原则与基本方式,形成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习惯与优良传统。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从中共一大强调成立工人学校、组织与教育工人、巩固阶级基础,到中共二大强调到群众中去、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再到中共三大和中共四大强调无产阶级领导权、重视农民作用、建立工农联盟、扩大阶级基础,彰显了建党早期党的群众路线的萌发与形成脉络。在中共六大以后,尤其是在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一系列关于群众观点的经典论述,丰富了党的群众观点,同时从实践论、方法论层面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1934年1月,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提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的著名论断,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他概括提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并对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作出完整而科学的概括。

1949年,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历史性转变,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征程。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探索和曲折发展时期。我们党针对执政后党的历史地位与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对群众路线做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明确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是执政党的根本性问题,继续强调党的群众路线必须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工作,同时坚持和丰富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方式与方法,党的群众路线与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习惯与优良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新中国成立以后,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并取得了一系列建设与发展成就。这正如1968年毛泽东在《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一文中指出:“我们代表了无产阶级,代表了人民群众,打倒了人民的敌人,人民就拥护我们”。但在这一时段的后期,由于误判国内外形势以及受到“左”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影响,我国出现诸如“文化大革命”等群众路线极化的现象,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人民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其中的教训值得吸取并引以为鉴。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执政党工作作风建设的力度、以求密切联系群众,主要包括健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结合工作任务严格整顿干部作风、建立干部参加劳动制度、加强党纪党规建设等,给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是党的群众路线恢复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我们党执政以后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场事关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党和国家兴衰与人民福祉的关键一招。在这一时期,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改革开放与执政思维的全面树立,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党群关系等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对群众路线有了许多新认识、新判断。邓小平同志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体运用到党的领导上,强调“领导就是服务”,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党的一切工作的标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执政角度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着力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这一阶段,可以被视为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转折和创新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八大,我们党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牢固树立并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自觉性、主动性与发展性,呈现出明显的实践特色。总的来说,这一阶段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鲜明实践,主要表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判断标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推动改革发展、推动群众路线制度化等方面。同时,我们党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加强权力监督、推进党的监督制度化,完善党规党纪、加大反腐力度,发展民主政治、完善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平台等多种方式来密切与群众联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给我们党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那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更加突出,所面临的“四大风险”更加凸显。针对这一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严整“四风”,全面从严治党,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从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与基本举措看,无论是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严整“四风”、严惩腐败,还是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以及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无论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突出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新时代党的建设,还是在强调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教育,归根结底,都指向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根本宗旨与初心使命,都要求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

纵观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在坚持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探索形成了许多关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做法和好经验,既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也切实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对党的满意度。根据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阿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在2020年7月发布的《理解中国共产党韧性:中国民意长期调查》显示:“中国共产党受到了中国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中国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满意度超过90%”。

三、党的百年群众路线的经验启示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群众路线的理论与实践,不难发现,群众路线的根本遵循是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无论是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与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贯彻落实群众路线与密切党群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首先,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需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进一步宣示和夯实党的人民立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赢得民众鱼得水,失去民众林断根。要真正做到执政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实现发展成果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这是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长期执政、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整合党的执政资源、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一系列重大使命的关键。

其次,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是改进党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路线,也是根本方式与方法,实现群众路线制度化是树立良好工作作风必须的制度保障。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关系,既离不开领导者的道德素质和政治自觉,更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制度化供给,两者的统一,才能实现党的群众路线和工作作风常态化、稳定性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通过构建起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织牢根治作风之弊的制度之笼,防止出现“破窗效应”。

最后,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持群众路线,除坚持群众观点、发展民主、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外,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反对官僚路线与金钱路线。这是因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格格不入,官僚路线和金钱路线与党的群众路线根本对立。在官僚主义的价值排序中,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是至上的,他们心中只有一个膨胀了的自我,一切行为以自我利益的实现为目的,为了追求个人的享乐和奢靡的生活,会全然不顾人民群众,甚至漠视、侵害群众的切身利益。毛泽东同志曾把官僚主义视为“反人民的作风,国民党的作风”,强调“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可见,官僚主义令人深恶痛绝,是祸国殃民的“政治顽症”,不破除官僚主义,党的群众路线就无从贯彻,党的群众基础更无法巩固。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编号19ZDA008);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委托课题《中国共产党百年群众路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19WJD01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江知】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