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6 星期五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新时代新发展 首页 >

关于南通通州湾科创带建设的构想

作者:瞿锦秀 冯 俊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1056   发布日期:2021-2-2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新发展阶段,在新格局之下,依托国家发展战略,高效配置创新资源,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增长极,既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着力点,也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南通市市长王晖2020年12月8日表示:“2020年南通有望如期实现GDP过万亿目标,未来对于创新机构、创新人才等要素的渴望将更加迫切强烈……‘十四五’期间,南通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长三角创新创业新首选地。”(陈明,贲腾. 南通与省产研院合作共建创新服务中心[N].新华日报,2020-12-09.)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笔者以为,提升通州湾区开发水平,打造国际水准的创新湾区,迫切需要通州湾科创带建设,促使创新要素集聚,赋能通州湾参与国际湾区竞争。

一、处于起步阶段的通州湾开发

通州湾位于南通市沿海前沿区域,包括“5港4区”,即通州湾港作业区、洋口港作业区、吕四港作业区、海门港作业区、三夹沙作业区,以及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临港工业区、海门港临港工业区、洋口港临港工业区、 吕四港临港工业区;陆域面积 210 平方公里,港口规划面积 97.9 平方公里,岸线长度 86.3 公里,2019 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450 亿元。作为国家战略新高地、江苏出海新通道、 南通发展新未来,通州湾承载着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长三角北翼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和江苏新出海口的重大任务。

科创带的建设,人才、企业、市场、制度和文化是必备要件。当前,通州湾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基础薄弱,大型企业数量不多,以钢铁、装备制造、物流等重型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人才资源短缺,通州湾内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科创城为新建,入驻高校院所多为外地高校设立分校和科研基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严重不足。由于港口和产业基础设施初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吸引外资、民资困难,再加上市、县两级政府融资平台的规模相对有限,现有的投融资体制总体来说还不够健全,金融体系市场化水平较低,民间金融机构不发达,企业直接融资水平不高,通州湾区域内暂时还没有形成规模市场,制度、文化建设尚处于摸索和养成期。但创新要件的匮乏并不能完全阻碍通州湾科创带的建设。

二、建设通州湾科创带的优势

(一)通州湾发展具备良好的外部条件

一是战略机遇好。通州湾汇集了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等多个国家战略,多重战略叠加为其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从长江经济带发展来看,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需要通州湾承担起“战略支点”的全局功能。在共护一江清水、引领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下,当前长江沿线大量临港产业需要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寻找新的空间和载体,而通州湾良好的建港条件和广阔的开发空间,具备推动江海联运和江海产业协同优化布局的优势。从长三角地区来看,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为通州湾强势崛起提供了强劲“风口”。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将南通纳入核心成员,南通新机场、沪通高铁、北沿江高铁、盐通高铁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和跨江通道的规划建设,有利于通州湾更加充分接受上海和苏南的产业溢出和功能辐射。从江苏沿海开发来看,通州湾地区最有潜力担当江苏沿海再开发的新动力。

二是有政策支持。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把加快建设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作为江苏落实“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举措。南通也正举全市之力将通州湾打造成未来发展新引擎,让通州湾实现“湾区崛起”。

(二)通州湾自身优势突出

一是区位优势独特。通州湾位于长江经济带“巨龙”的龙睛之地,地处中国沿海经济轴线和沿江经济轴线“T”型交汇点,是中国沿海中段地区和“1+8”上海大都市圈重要战略节点,也是江苏沿海开发承南启北的关键枢纽,距离上海市中心仅90公里。随着沪通高铁等重大交通项目的规划建设,通州湾“通江通海通沪”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二是自然条件优越。通州湾自然禀赋优良,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雨水充沛,海洋性气候明显,环境承载能力强,生态环境质量佳。通州湾海域建港条件优良,可规划建设5万至30万吨级大中小泊位相互配套、功能齐全、吞吐能力超10 亿吨的世界一流深水港口群。

三是开发空间广阔。通州湾海域拥有大面积滩涂资源,在确保生态优先前提下,后备土地资源丰富。其中仅通州湾示范区可围垦滩涂面积就达到 450 多平方公里,且具有围垦成本小、形态规整的特征,可以为长江经济带“龙头”区域打造新支撑点提供广阔空间。

三、通州湾科创带建设的构想及路径选择

(一)高起点定位,打造长三角数字化未来港

凡事预则立。通州湾开发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优化长江经济带物流体系的关键举措,承载建设海洋强国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光荣使命,非一市一省之事,而是事关国家和长三角改革开放战略布局的关键之举。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倾力打造集装箱处理能力强大、货物种类多元、信息化水平高、绿色发展和开放程度高、腹地引领能力强的世界一流强港和长三角数字化未来港。目前作为通州湾地区起步港的吕四港、洋口世界级能源港正在加速推进,腰沙主体港作业区 20 万吨级深水航道和集装箱泊位也正在加紧规划建设中。未来,通州湾完全可以借鉴青岛港建设全球首个5G智慧码头和“四代+”物流港的先进经验,对标新加坡大士港,为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大区域物流协调管理功能的“四代+”超级港。  

(二)多渠道发力,集聚科创人才

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地方已有高校培养跨学科多专业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新开发湾区,通州湾科创带的建设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适应新时代国际一流湾区对人才的需求。根据湾区产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因需育人。针对已有大型企业如南通苏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华瑞(江苏)燃机服务有限公司、信挚科技南通有限公司、四川铁通公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培养对口专业、“内外双修”人才,既能解决复杂专业工程问题,又有一定管理能力,使本土人才供给对接湾区发展需求。

二是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借力外围高质量人力资源,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国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通州湾科创带的建设也一样,在大力培养、用好本土适配人才的同时,要以开放的眼光、包容的胸怀、自信的精神,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敞开大门,广揽全球英才,使有志于湾区发展的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

(三)多举措推进,搭建科创平台

一是引进和培育一批开放式创新平台。进一步提高通州湾开放水平,整合国际国内创新资源,加快在通州湾建设中引进和培育一批开放式创新平台,如各层级实验室、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中心等机构,使科创带建设与湾区功能精准对接。

    二是加大力度与上海对接。充分依靠区位优势,加大力度与上海联结,依托上海的科创优势,开展产业对接,承接创新要素溢出,引导技术流、人才流、物质流、数据流在通州湾集聚,丰富通州湾科创带的内涵与外延。

三是建立跨区域协同平台。借助长三角区域海洋经济协同创新发展联盟,建立运筹涉海类人才、科技、金融、项目、市场等资源的跨区域协同平台。提升产业协作水平,全面梳理产业项目和产业资源。按需选择,做好项目引导落地服务,合理布局产业。

四是打通科创平台间信息流通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虚拟网络科创平台,建立线下科创平台间的信任机制,实现创新知识的分布式存储、共性知识的有效流动、专有知识的有效访问等,提高不同平台创新主体的知识利用率。

(四)多方面建设,构建创新环境

一是理念创新。坚持创新发展,把人海和谐理念纳入海洋事业顶层设计,统筹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坚持协调发展,科学配置海洋资源,明确不同海洋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坚持绿色发展,将“生态+”思想贯穿海洋管理各方面,促进“生态+海洋经济”发展,构建“生态+海洋管理”方式,推动“生态+海洋科技”进步。坚持开放发展,积极主动承担大国责任与义务,深度参与国际海洋治理。坚持共享发展,兴建海洋公园,治理海洋垃圾,打造亲水岸线,让人民群众共享海洋的美丽。

二是机制创新。健全统筹协调分工协作机制,激发区域内四个沿海开发园区的积极性,充分释放合作潜能;强化规划共同编制实施机制,合力争取政策支持;建立湾区品牌联合推介机制,合力申报大通州湾区成为国家级开发区或高新区;优化项目招引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一批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招商队伍;创新地区人才交流合作机制,推进区域人才相融互认、资源共享和整体开发;建立民生事业共建共享机制,不断增强大通州湾区域整体活力和魅力。

(五)双向共发展,形成科创带

科创带的概念源于美国,指沿一条或多条高速公路分布众多创新主体,聚集形成创新高地,路的沿线就是重要科创轴带。借鉴此实践经验,我国政府以区域协同发展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建设为主要任务,在相对集中的空间范围区域内开始推动和主导国内科创走廊的建设。其中,G60科创走廊就是科创驱动、融合发展、区域一体化共识不断深化的产物。如果说G60科创走廊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那么作为承南启北的通州湾,建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江海联动、“南融北张”的通州湾科创带,至少是江苏省内全域一体化的重要引擎。

一是加速和上海以及苏南跨江融合,承接上海及苏南地区科创的外溢辐射效应。以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让知识集成、技术创新和产业高端化相结合,以构建完整的产业创新体系为目标,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

二是主动向苏中、苏北腹地纵深溢出辐射。充分利用苏中、苏北的比较优势,以市场力量为主,以政府合作为辅,以园区合作共建为平台和载体,在省级政府协调和地方政府推动下,进一步完善南北挂钩合作机制,特别是在产业转移、生产性服务合作、资金融通、技术交流与合作、新基建布局、人才交流与培训、绿色环保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扎实推进江苏全域产业联动和集群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

【责任编辑:江民】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