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19 星期五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文化繁荣 首页 >

优秀文化传承的一种探索

作者:朱 琳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888   发布日期:2021-1-7

在中国文化复兴的时代语境下,探讨吴文化的旨意,不仅是仰望其灿烂的过往,更多是注目其所呈现的历史与现实的脉动。吴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注塑了当下区域社会发展的模式和风格,以及民众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从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实践来说,各地的区域历史文化多呈现在本土中小学阶段,甚少走出“本土”之外的高等教育领域,且多囿于教职人员的研究。如何突破这种情形,使之成为广大青年学子的精神给养?近年来苏州大学所推行的“吴文化课程群”建设就是一种尝试和探索。笔者将自己参与此项课程改革的实践,以案例的微观形式,予以阶段性思考和分析,以期方家指教。

“吴文化课程群”是苏州大学近年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一个部分,着眼点在于“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由苏州大学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卫平领衔主擘,由不同专业领域的老师合力授课。通过五六年的持续性建设,初步形成了体系化的课程群。目前主要由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吴文化史专题”、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吴文化史”、校内通识核心课程“吴文化史经典选读”、在线课程“吴文化的精神传承”四门课程组成。课程群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体系化。改变以往课程建设中往往是一门课程“孤芳”的现象,且课程体系本身互相补充、合理搭配。目前已建设的四门课程各有侧重,或重在兴趣性培养、知识性普及,或以知识普及与学术培养并重,或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或注重贯通历史与现实并突出文化精神的传承。二是课程对象广泛。除在校内面向各专业本科生开设外,还面向社会大众,并与苏州部分中学签署合作协议,作为中学生的大学先修课程。三是教学方法、路径各有差异。既有在线课,也有面授课,还有在线课与面授课相结合的,且采用学生课堂听课、自主经典阅读、课后研讨与实地考察等多元化的方式。本课程体系较为庞大,时间跨度从先秦至近现代,一直延伸到当下。主要精选重要事件、人物和现象,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民俗风情、城乡面貌和对外交流等方方面面。本篇仅以笔者参与的部分,从课程内容设计上来看如何将吴文化的历史内涵传承给当代大学生。

一、吴文化与高校通识教育理念相契合——以《吴文化史》课程为例

我国近年来力推的高校通识课程,相比以往专业课程教学,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在理念和方法上,努力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做法。例如将通识教育视为一种“使人觉醒”的教育,重视全人教育、均衡教育,扩展学生的视野,提供人文体验。同时,强调课程设计为学生将来的“公共参与”做准备,使其能成为意识、价值传承方面的链条。另外,通识教育重在培养美育和情怀。《吴文化史》课程,则是践行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笔者参加的有关昆曲、苏州古典园林、苏州评弹、桃花坞木刻年画、苏绣、吴门画派、吴门书派以及吴门医派等课程的教学,这是吴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符号。课程在架构时,以“精神文化传统重建”为旨归,以学生的心绪美好宁静为潜在动机。希望通过课程使得学生对优秀的吴文化增强欣赏的能力,从而多一种发现美的灵敏,多一点“懂得”、多一份情怀。所以,在课程呈现上偏重其社会性、历史性,而不仅限于艺术和技术之本体。

具体而言,在有关昆曲的课程中,以文人士子与昆曲品格为主题,解析昆曲为何是中国雅文化的代表,分别从音乐唱腔、剧本文学、舞台表演三个方面,生动鲜活地去分析传统文人如何注塑昆曲的品格,他们像对待诗、书、画那样执著,注重研习昆曲文学、音乐和韵律等。从而,昆曲也在文人士子的研磨中提升、雅化,还被定谱,并记录下来。留存下来的浩繁工尺谱,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集大成,也是世界古典音乐史的奇观。同时,他们以剧作为心声,演人间“实录”,颂穿越生死的至情。所以,文人士子将其个人际遇、情感追求、社会理想等饱含在昆曲之中。昆曲方寸舞台,亦最大限度地吸纳和接续了我国古典舞蹈传统。在表现形式上,尤以“雅”为重。可以说,明清时期,文人士子是昆曲的中坚力量,他们把文学的品质、艺术的品性、审美的品味,吟咏凝炼成文化的含量,昆曲也成为他们融文学、艺术、娱乐于一体的理想生活符号。昆曲从而被誉为“是代表中国古典戏剧文学的最高品位,是古典音乐文化的最后遗存,是古典戏剧表演的完美体系”。正是历史的丰厚积淀,赋予了今天的风华。2001年,中国昆曲成为世界首批、中国第一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再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课程内容聚焦在《诗意地栖居:苏州园林》这一主题上。引领授课对象从三个层面开启对于苏州古典园林的“意象”大门。第一层是风景,香山帮营造技艺的两大杰作是北京故宫和苏州园林,苏州园林以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建筑以及叠山、理水、花草树木等,创造了城市山林。第二层是风雅。园林的造设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到处是充满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使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诗情画意,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第三层是风骨。园林不但是视觉和心灵的审美,也是审世的,其中,浸透着文人士子对“人”与“世”关系的思索,以及他们的品节、品性。

二、吴文化与时代主题相契合——以《吴文化精神传承》课程为例

杰出的、优秀的历史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创造和叠加,往往具有穿透时间和空间的能量。笔者负责课程中的《“苏作”与工匠精神》,即以吴文化中的苏州工艺为对象,探讨工匠精神及其在当下的传承。之所以把“苏作”所体现的工匠精神作为对象,主要是因为,对于当下中国,工匠精神饱含着民族精神培育、国民素质培养的自觉探索,这是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一个多世纪的呐喊。对于苏州,明代后期开始享誉寰宇的“苏作”(亦或称为苏样、苏意、苏工、苏式、苏派等),引领全国工艺、时尚风尚。被冠以“苏”字头的,不仅是地域指向,更是地位符号,代表最高的规范,或者流派。

这一部分课程,笔者分为三大块面,逐层剥开“苏作”所蕴含的工匠精神以及在当下的承续。

其一,精雕细琢的品质。即吴文化在传统工艺美术方面,就其技艺性而言,所呈现的合精、巧、艺、智、新于一体的特征。在匠技上,体现精益于工,且精与巧相辅相成、互相幻化,并讲求出神入目。在匠艺上,追求“物亦有品”,苏州工艺琢于苏式,艺术味道、书卷气息和江南意蕴浓厚。在匠能上,造化于新,不断以“新”带来创造、创意。其既擅长原创,又具有移植性的改创,从而将它地技艺“化育”成本土特色,这与日本工匠的文化精神极其相似。另外,具有再创造性,将相关联文化进行融合、整合,将传承的文化进行发展。

其二,时间磨砺。苏州工艺体现在物上的特征,具有很高的耐磨性,具有穿越时间的能力。从而,时间成为品质的积淀。同时,在审美上,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挑战。一方面,以时间锻造作品。那些所谓的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等,都是在大量“工夫”的基础上,臻于量与质高度统一后所表现出的境界。另一方面,讲求“材”的锻造。苏州工艺精良,得益于山温水暖的大自然之赐予“良材”,并“因材”而用,择其“善材”、铸成“美材”。最后,匠作工艺不断实现代际层积。从家学、家计、家训的角度来看,宋元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的苏州,家庭、家族多重文化、重技能,且多有承学之强烈意识。拥有绝技的家庭,俨然以“技”为学,向后代接力。这样的耳濡目染和手把手地示范,是一种不断的“传统”“前人精神”的延续,家庭成员从而在风格上神会或精神上呼应,使得技艺在代际之间累积、传承、升华,容易形成独特统一的技术体系,也形成了大量的家族式品牌。除血缘外,还有业缘、地缘传承,且多是相结合的。

其三,勇攀巅峰。在品牌、品质的质量和审美方面,锐意向“凌绝顶”的技艺竞发,敢于向最高标准定位,甚至予以引领。这首先体现在“消费”群体上,宜于皇室贵族、文人士子等。其次经得起业内最具有权威影响力、最具有专业鉴定者的检阅。例如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今天所看到任伯年、吴昌硕、徐悲鸿、齐白石等的不少传世名画所用颜料,多出于姜思序堂。同时,“苏作”工艺水平“向上”的力量,还体现在勇于在海内外市场中淘涤。市场,是工匠精神得以衡量的场域,海内外市场的拓展,是技艺的内生成长动力。苏州工艺顺着“商道”“文道”“官道”,将产品和声誉推播出去,叱咤于国内市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且在全球化的起始阶段,就始终不断地在寻求国际市场空间。这些在大运河、丝绸之路上的情形可见一斑。除此之外,课程还从价值理念层面,剖析体现在精湛技艺背后的精神追求,如匠技的学理化记载等。匠学在苏州,有两种,既有“匠说”,也有“儒说”,分别为匠人心力之所载、文人墨笔之所记。其共同完成了对此前工艺方面的总结,迄今仍然闪烁着灿烂的智慧光芒。这其中蕴含的是有关“物”与自然、“物”与物、“物”与人、“物”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从中能发现工匠主体精神、自觉认知,也能挖掘其中符合人类文明之道。

三、吴文化与大学生的审美契合——以《吴文化史经典选读》课程为例

如何在经典阅读中,使大学生既获得“经典”所给予的滋养,又能深度进入文本学习,拟以“研究”的方式读书,且养成探究的自学方法。这其中,强调的是将阅读的旨向与考试相剥离,将读书归为纯粹的阅读,而且是阅读原文献,并进行精读,从而引导学生走近经典所在的时代,走近作者内心深处,以产生思想、情感或审美的共鸣。笔者所负责的课程主题为“将生命活成美的历程——《长物志》”,即以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为阅读文本。

《长物志》被誉为“晚明文人生活的百科全书”,本课程主要围绕着两个哲学生活的基本问题而展开,即当一个人达到物质丰满之后,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在“不宁”的生活或精神世界里,如何营造一个安宁的心灵桃花源?课程将其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导读,一是“日用与生活美学”。《长物志》是晚明乃至中国传统社会文人审美的极致体现,定格了规范化的“崇雅反俗”蓝本,并在消费之俗与韵味之雅之间划出了楚河汉界。其中体现了两种转向:从注重物的实用转向物的文化意义,体现了一种新的“物我关系”:从注重专门的审美体验和活动转向为将生存日用转变为一种生活情趣和境界,在庸常琐屑、平淡无奇中制造桃花源。通过文献中的造园理论、文房雅用、明式家具等具体文献的咀嚼、解析,自然“体味”到当时文人在满腔家国情怀中,不忘“自我”小空间的情趣、品味建设。这其实也是对生命的一种丰满建设和思索。二是“雅趣与生存哲学”。明中叶以来,吴门画派、吴门书派分别创下了中国传统文人绘画、书法的巅峰,《长物志》之《书画》理论则是高峰之巅峰。《长物志》对花木、水石、衣饰等都赋予了文化意向的注解。借此,引导学生分析几组审美的理念:物与器、古与旧、雅与俗、佳与精、用与玩、奇与巧等。从而悟见物件背后对于生活和存在意义的探索和挖掘,即“忘我”,将“物”视为寄托真性情和避世脱俗的载体;或“有我”,品鉴长物实则品鉴人,物是人格的寄托,是承受其生命意义的载体。

以上通过举例的形式,呈现“吴文化课程群”建设之点滴情况。此课程正不断加大后续进阶建设。同时,在网络新兴授课平台崛起的情势下,江浙沪各地高校之间,尚待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期待彼此打破壁垒,互补互促,使得吴文化相关课程真正能够跨地域,裨益于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传承。

本文为201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苏州大学吴文化史金课(群)实践研究》(编号2019JSJG334)的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责任编辑:江民】

社科

最新期刊

第三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