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19 星期五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乡村振兴 首页 >

大学生村官计划:来自高校毕业生青年主体的解读

作者:马德峰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857   发布日期:2020-11-24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国家层面主导的人才战略工程,为此国家精心规划设计,先后出台颁布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文件。例如,2008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布局推动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一年之后的2009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等部委发出《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针对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进行建章立制,重在规范运作。2012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等部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结合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现有实践,开展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提档升级”,注重其内涵质量建设……。大学生村官计划政策体系经历了由笼统到细化、由零散到系统的演变过程,相比以往的大学生村官制度视域研究,本文拟从高校毕业生青年主体角度对该计划进行解读。

一、青年主体解读的必要性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政府主导的项目,政府部门包括乡村基层等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目标设立、初始选聘、管理培养,还是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保障激励、期满社会流动等内容的制度设计来看,背后无不体现出国家的意志与乡村基层的考量。要将上述出台的制度文件操作落实,如果仅是将文件由上而下转发至乡村基层的话,很容易引发相关任务的“悬置”,可取的方法之一是要围绕行动主体——高校毕业生青年展开,即强调高校毕业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村官计划主要是看高校毕业生的基层表现作为,下到基层“接地气”就是“零距离”接触体验社会,意味着基层履职和职业生涯的开始,高校毕业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一览无遗。

社会科学比较注重问题的整体性考察,希望透过表面现象寻找作为原因的社会因素,而社会现象(问题)又是由人们的社会行为造成,故将重点放在行动主体的社会行为上更为合适。依据这样的考量,笔者认为,实施中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应基于高校毕业生青年主体视角加以解析更优,主要是随着高校毕业生由“校门”进入基层“农门”场域,研究内容围绕由志愿服务到职业发展的路径展开,焦点回归高校毕业生青年与乡村基层的交叉融合。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特性

从青年主体角度解读,就是将大学生村官计划与高校毕业生青年自身的职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社会学家涂尔干曾指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社会出现严重的混乱状态,为解决产生的社会失范问题,就必须建立职业群体,树立起规范体系。([法]涂尔干.社会分工[M].渠敬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15-17.)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成为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看点。

1. 服务的志愿性

由大学生村官计划出台的背景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它是国家层面推出的服务基层乡村的选派项目,政府官方文件将高校毕业生定性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到乡村基层一般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角色。按照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委会成员须由本村村民通过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任何个人或者组织均不能以任何理由任命或者委派村委会成员。而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的身份性质可以化解其与现有规定之间的矛盾。他们没有固定的体制编制,“游走”在国家与社会的边缘,是带有志愿服务性质的基层工作者,(为民)服务成为高校毕业生基层履职的核心内容。考虑到城乡空间场域因素,通常我国高校院所设立在大中城市的近郊范围,而乡村基层距高校院所和城市的空间位置较远,且其长期以来不是毕业生择业去向的“主战场”;再加上基层相比城市而言,工作条件较差,由城市下到基层可谓是逆向社会流动。这一切需要青年个体彻底放下“身段”,转变传统择业观念,顶住来自周边亲朋好友的(反对)压力;需要他们坚定乐于奉献、甘于吃苦的精神支撑,弘扬志愿服务的时代精神;需要他们在基层志愿服务过程中同时明确自身需求和能力提升的方向,与乡村基层共同发展进步。

在大学生村官招聘选拔过程中,其一,政府组织部门需关注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志愿奉献精神,并在政审当中详细了解毕业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把好思想政治关口,这暗合了乡村基层工作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要求。其二,政府部门应该提前规划高校毕业生在乡村基层的培养方案与管理目标。作为志愿者,高校毕业生在奉献时间、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更加重视自我的体验与收获,他们需要知晓基层工作是否有助于其知识技能的提升、人际关系的拓展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等。当前,基层培养管理文本是乡村育人的空白之处,政府部门、乡村基层应及时制定适应基层特点的培养管理方案,把培养管理方案目标与选聘什么样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岗位担当作为结合起来,解决好基层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后的流动问题,最终使服务的志愿性更多地让渡为服务的专业性。其三,需要认真落实基层志愿服务的优惠政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志愿奉献与物质索取并不矛盾对立。为激励促进高校毕业生下沉基层履职服务,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激励有其正面导引性质,是符合行为主体内心诉求和公众期待的,关键是真正要把这些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让从事基层志愿服务的高校毕业生切实得到实惠,助推其在基层场域脚踏实地,促进乡村的发展振兴,进而(在志愿服务期满之后)获得更多流动渠道和职业发展空间。同时,也应预估到优惠政策的具体落实与褒奖能吸引后面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掀起基层志愿服务的一股热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志愿服务—激励回报条线将在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基层社会工程中越发明显。

2. 工作内容的伸缩性

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由于所学专业多数属于非涉农专业,初次下到基层农村履职服务难免存在专业不对口情形。或许是志愿服务的一般要求使然,加上基层环境相对缺乏吸引力,每年各省市大学生村官选聘简章仅是规定应届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即可,并没有对专业做出限制要求,这意味着该项岗位的专业门槛不高,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均可提出申请应聘。从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来看,大学生村官岗位职责重点突出“协助”两字,主要是作为助理协助村“两委”干部开展工作。至于具体工作内容则具有“开放性”特点,体现在工作内容的伸缩弹性和灵活空间,主要是依据乡村需求与上级政府部门要求而定,在乡村治理诸多事项中穿梭:①宣传教育。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委的有关安排部署,负责乡村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教学管理和设备网络维护,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农业实用技术和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村民法治意识、法律观念和对政策的理解力,切实提升村民的文化素质。②事务管理。负责整理文件资料、管理档案、起草文字材料等,提醒和督促村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开展为民服务代理。③协助工作。配合村干部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有关任务,开展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矛盾调解、社会保障、调查统计、服务代理、科技推广等工作;协助村“两委”完善民主议事、联席会议、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村民“一事一议”等制度,实现事务管理公开、公正、透明。④参与决策。参加村“两委”工作会议,参与讨论村里重大事项,出谋划策,提出建议。⑤帮扶联系。负责联系对接村民小组,指导督促村组认真落实村“两委”决定,帮助村组制定实施发展生产和服务群众的办法。通过高校毕业生嵌入基层和志愿服务,国家希冀他们在广大村民与地方政府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而在乡村基层广阔天地中,工作内容的开放性会留给社会公众欠佳的印象,那就是岗位规范性不强,基层工作缺乏有效的“抓手”。这里须牢记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重要使命,一方面,发挥基层高校毕业生的兴趣和专业知识特长,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也要从乡村基层志愿服务当中真正得到锻炼成长,无论是在意志品质方面,还是在专业技能方面,从而为今后的职业生涯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年服务期满之时,要衡量检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目标是否达到。基层工作只是高校毕业生初始的入职,具体工作内容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充实提升,框定其涵盖范围,在规定性内容方面做足文章,真正强化基层岗位工作的锻炼育人功能,推动高校毕业生在基层成长成才,同时实现乡村基层发展。

3. (承担)角色的过渡性

高校毕业生选择基层任职、从事村官志愿服务中间经历着角色的双重过渡。其一,初始进入阶段的角色转换。经由政府部门的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被纳入村级组织特设岗位、获得村官志愿身份,实现由校园的被管理者到乡村管理者的迅疾转变,但这种快速转变并没有时间提前预备或者见习过渡,容易致使高校毕业生调适滞后、进入工作状态缓慢,立足未稳而处于乡村社会的边缘。就角色过渡内容而言,角色转换的跨度大、难度高。高校毕业生专业知识库与村官职能要求之间并不匹配,“学非所用”现象比较普遍,高校毕业生需要迅速补习“功课”并努力实践“上手”,实现角色的转变。角色的转换要求高校毕业生挣脱旧有角色的惯性与引力,在充分考虑村官岗位社会期待的基础上,科学定位个体角色发展目标和行动展开路径,以此达到人岗适配的良好效果。这种转换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当中肯定会伴随着诸多的矛盾、冲突、挫折,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理解和鼎力支持。其二,(服务期满)退出阶段的角色转换。高校毕业生基层履职通常有着每个聘期三年时间的规定,而连续任职最多不得超过两个聘期,故当志愿服务期满之后,基层高校毕业生必须面临现实的“二次择业”问题。如果说,最初高校毕业生基层履职具有志愿服务性质,背后是与政府、组织部门的鼓励支持密不可分,而退出阶段的社会流动是真正的职业抉择,是个体主要基于自身发展需要慎重做出的,这与背后的政府部门因素不再有多少关联,二次择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毕业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因此需要提前做出必要的准备和布局。退出阶段的角色过渡意味着从高校毕业生基层管理身份转向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和骨干力量。部分基层高校毕业生对自己未来发展规划不够,有的甚至有迷茫感,存在“一年熟悉、二年适应、三年看情况”的现象,“边走边看”和严重依赖政府的心理,加剧了其社会流动的难度。既然是角色过渡没有固定去向,那么结果必然会产生多种变化结局,存在过渡成功或者过渡失败的情形,如媒体上披露的“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等不到铁饭碗,只能等着被解聘”的尴尬现象。也就是说,个体角色过渡存在风险性、不确定性,这无疑会给基层高校毕业生带来心理压力,关键是采取何种手段将这种风险状态降低到一定限度,以保障大学生村官计划顺利推进,使下乡高校毕业生通过基层履职能够获得稳定的职业角色,完成青年个体立业的目标。

三、结论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的重大工程,是新时代高校毕业生与基层乡村之间的有益对接和探索尝试,它为党政干部队伍提供了源头活水,并为各行各业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从高校毕业生主体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村官计划在体现国家主导方意志的同时,也是高校毕业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希望工程。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与大学生村官计划之间并不矛盾,两者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相互交融、内在契合。有专家指出,“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问题关系到大学生村官制度实施的生命力与持续性,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环境,规范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并为推进各类基层服务项目产生积极的示范与引导作用。”(秦浩.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机制[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07〉.)既然乡村基层一线的锻炼是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那么面对基层青年普遍存在的就业、婚恋、技能培训、人际交往等多元现实需求,就需要地方政府、组织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部门等机构慎重对待,做好相应的培养管理和服务帮扶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高校毕业生需要热爱基层,主动作为、担负新时代使命,在基层党组织建设、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村务管理等工作中切实发挥生力军的作用,将所学知识技能融于新农村建设,在乡村发展振兴实践中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用奉献服务铸就无悔青春,在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由诸多个体担当作为汇聚而成的群体效应,将推动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基层工程行稳致远。

本文系201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大学生村官期满流动的制度安排与职业发展研究”(编号2019SJZDA06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人口研究所)

【责任编辑:江知】

社科

最新期刊

第三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