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5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新时代新发展 首页 >

以新基建促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

作者:孙克强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874   发布日期:2020-6-18

为进一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与部署这一先导引领性工作。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再次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在国际经济深度调整、互联网快速升级换代的大背景下,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既是促进经济起底回稳的重要手段,也是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而做的准备。

新基建带来的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多的是给社会、企业和民众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早、发展速度较快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实际情况、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等方面因素,切实推进新基建进程,为未来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机遇奠定坚实基础。

一、世界各地区加快新基建布局步伐

近年来,为加快经济转型发展,世界各地都在加快新基建步伐。在5G网络方面,韩国在2019年4月就率先开始大规模商用。据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球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共348家运营商正在进行5G投资,包括测试与试用、获得牌照、部署网络和启动服务等。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2016年10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计划》,提出美国优先发展人工智能的战略方向及相关建议,并确定长期投资发展人工智能。

除在不同的技术领域各有侧重外,一些国家和地区还提出类似新基建的概念并制定长期发展规划。2019年3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新工业战略》,制定打造欧洲数字未来战略,重点关注以下方面:首先,加快在人工智能、5G、数据和元数据分析等领域研究和资金投入;其次,制定公共数据管理框架,允许企业创建、汇集和使用相关数据;另外,开展6G网络研究与资金投入,力争成为下一代通信技术领跑者。

二、新基建对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

(一)短期来看,新基建将成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稳增长的关键

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消费与出口均因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受到直接冲击,而投资由于一季度属淡季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基建投资是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短期内将起到稳增长的作用。特别是,由新基建带动的直接与间接投资有望达到近40万亿元,会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稳定与促进作用。

(二)中期来看,新基建将助力“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地

新基建通过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国计民生。“十四五”时期,我国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阶段,将推出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新基建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助力“十三五”规划妥善收官,又与“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相契合,大概率会成为“十四五”的重要发展方向。今年以来,已有北京、广东、重庆、湖南等多个省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并部署新基建。由此可见,2020年将成为新基建的大举布局之年。

(三)长期来看,新基建将助力长三角区域加快经济社会转型

当前,无论从全国经济发展还是区域经济建设出发,都需要开展大规模的新基建。在全国经济层面,中国经济已呈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发展趋势,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将站上“大创新时代”的风口,对5G网络、数据中心、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广阔需求也应运而生。在区域经济层面,国家致力培育发展多个城市群,推进城镇化进程,不仅催生对交通、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的需求,并将拓宽新型基础设施的应用范围。

三、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新基建进程的思考

实现新基建中的“新”,关键要用改革创新的思维来看待、去推动,而不是简单地重走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老路。新基建除具体领域与传统基建不同外,还将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根本性影响,随着新基建不断深入和发展,各行各业与时间赛跑,与同行竞争、跨界合作的场面会不断增多。由此,笔者认为,长三角区域在推进新基建进程中,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推进新基建过程中,要深入理解“新”的含义

一是对新基建作用的认识要“新”。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发达的生产力迫切需要更先进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在科技进步与国际经济大调整的背景下,要不断增强国家综合国力与竞争力,全方位提升发展水平。而新基建就是从最根本的基础上改变与改善我国的发展水平。因此,要加快提高对新基建重要性与迫切性的认识,从思想观念等方面,切实把所有工作转变到加快推进新基建上面。

二是对新基建内涵要有“新”的认识。与传统基建主要指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不同,新基建具有鲜明的科技特征和科技导向,以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科技为支撑,旨在构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推动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这对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如5G技术主要是打造信息高速公路升级版,为智慧城市建设、工业物联网、车联网、智慧农业和智慧医疗等领域发展提供新机遇;特高压是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通过“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促进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和高效利用;工业互联网是重构工业生产体系,变革人类的生产方式;城际高铁城际轨交是构建新型城市群网络,把地区之间和城市群之间串联起来。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为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问题;人工智能是培育智能经济新形态,主要包括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加速发展可以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大数据中心可以进一步夯实智能经济的基础,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

三是新基建的建设重点要“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有产业优势的领域要加大支持力度,争取市场主动。这次新基建涉及的领域比较多,既有技术研究层面,也有产业发展方面,我国在这方面都有一定的积累,特别是全国著名的大院大所高校,以及许多有影响的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在5G技术与运用、物联网技术与发展、人工智能、特高压电网建设及新能源等领域,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在世界范围内优势明显,建议政府可以在资金、税收、人才、土地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二是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需求的领域加快推进设施建设,为产业转型升级、消费转型升级、社会治理转型升级等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四是新基建的建设主体要“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并发挥好政府的积极作用。在新基建推进过程中,尤其需要解决好政府与市场两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两者的积极作用。在新基建前期,特别是在规划、布局、引资等方面,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而随着建设进程的深化,要进一步放开新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让更多的投资主体参与新基建,尤其是有一定收益的项目要放手让民间资本进入。

五是新基建的建设方式要“新”。在新基建的投资方式上,要规范并推动PPP模式在新基建中的运用,并避免明股实债等问题。引进民间资本应提高效率,拓宽融资来源。在新基建推进进程中,政府主要是发挥规划引领、项目引领与资金引领的作用。大量的具体建设工作,必须充分调动和依靠社会资本。根据国际成功经验与国内项目建设的实践,在新基建实施进程中,广泛引进PPP项目建设模式,从而使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更加有效。

(二)在推进新基建过程中,要重视发挥企业主力军的作用

新基建将通过产业传导进入各个产业领域,涉及制造、配套、应用、服务等各类企业。对此,企业要审时度势,主动置身其中,早谋划、早动手,将自身发展战略融入新基建提供的机遇中,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

一是企业应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新基建既是国家应对疫情全球蔓延、避免出现国内产业萎缩和就业率大幅下滑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针对国内外复杂局面,提前谋划,前置布局,借机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借势超车”的创新之举。企业要认真学习领会,认清大势,研究新基建将带来的各种变化,积极融入其中。深入研究企业所处领域,包括上下游领域、可衍生领域,寻找自身的发展机遇,通过业务转型、技术改造、调整产业链等措施,抢占制高点,争取有所作为,与大势同行,实现企业发展。

二是企业应抢抓配套服务机会。新基建涉及领域极多,既存在领域内相互服务、配套关系,也与领域外存有密切配套服务和改进提升关系,传导辐射会呈指数级提升。由于涉及产业环境、产业传导模式的重大改变,任何产业、任何企业,都可以抓住机会,努力跨上新台阶。因此,企业应积极投身新基建所形成的新产业分工中,在新基建提升的产业链中有所作为,通过配套产品、配套服务,融入新基建供应链,在配套服务中保有和提高企业产业链地位,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三是企业应积极实现产业转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对挑战众多,新基建是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一个新机遇。新基建将极大改变产业基础环境,因此,传统企业即使暂时找不到新基建的配套服务机会,也要积极融入其中,利用新基建带来新的、先进的产业环境,去改变企业传统发展模式,积极运用新基建成果提升企业发展质量,从而搭上新基建“便车”,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在推进新基建过程中,要发挥好科研机构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一是以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打造服务新基建的新高地。学科专业是科研机构最重要的资源,是支持国民经济建设最基础、最恒久的力量。应结合新基建的客观需要,进一步明确围绕新基建所开展的学科战略布局与发展重点,为科研机构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创造新机遇。特别是要加快对传统专业的改造,更有前瞻性地根据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谋划好新基建所需的新专业建设。

二是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激励科研机构致力新基建科技创新。新基建最本质的特征是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速新基建,必须要在加强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各科研机构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发展新引擎,形成各有所长、相互补充的特色化发展格局。

三是以人才为核心构建精准引培机制,壮大新基建生力军。提速新基建,创新人才是关键。首先,要实施更加灵活开放的选人用人机制。新基建需要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多行业人才相互合作,形成人才共同体。因此,应引入竞争机制,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选人用人,并通过外引内培激活增量、盘活存量。应给予高校、科研院所更多选人、用人自主权,营造“谁行谁上”“可上可下”的人才竞争环境,以保持人才队伍昂扬向上、顽强拼搏的奋斗姿态。同时引导和激励高校科研队伍自觉把研究方向和目标放在行业特色和新基建需求上来,积极开展命题式、应急式科研,在具体项目实施和实际问题破解中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其次,要深化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应用型成果价值认定机制,引导和激励高校科研队伍树立问题导向、强化服务意识,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最后,要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深入实施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校地协同等协同育人模式,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深度对接。更加重视一流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支持高校与新基建领域的骨干企业、产业化基地和地方政府设立应用创新型研究生教育项目,把新基建融入教育体系、教学内容,缩短大学生从“学”到“产”的缓冲期,补齐新基建人力资源短板。

(四)在推进新基建过程中,要不断加强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合作

由于新基建涉及领域广、投资数额大、外溢效应显著,在推进过程中迫切需要加强地区间合作。作为国家强力推进一体化的长三角区域,要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做好新基建这篇大文章。

一是加强规划协调。当前,各地都在制定新基建规划,长三角区域要在规划制定、项目选取、工作机制等方面,加强协调,争取实现“1+1>2”的效应。

二是加强项目对接。新基建大都是通过具体项目来实施实现的,当前三省一市均制定与实施了较多的新基建项目,这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与周期、工程质量与检测,以及后期运行与作用等方面都有许多相似性。加强项目及建设过程中的对接,可以解决共同问题,节约项目资金等。

三是加强工作协调。在推进新基建过程中,三省一市要在人才的需求、工艺的掌控及项目的监理等方面加强相互沟通与协调,不断提升新基建的质量、缩短建设工期、提升运行与使用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江知】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