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3 星期二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长三角发展论坛 首页 >

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基础上的杭州行动

作者:周旭霞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1318   发布日期:2020-2-28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过去长三角在经济总量、投资消费、产业创新等方面发展成效显著,未来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承担着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使命。

一、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产业区,也是全国经济最活跃和产业集聚特征最明显的地区之一,有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厚实基础。

(一)产业基础雄厚,企业高度密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我国2019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97798亿元,长三角地区苏浙皖沪三省一市GDP达到164543.04亿元,长三角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16.0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3.6%的国内生产总值。聚集了100多个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涌现出的阿里巴巴、万向集团、海康威视、金山石化、扬子乙烯、大众汽车、上海贝尔等数千家巨型企业,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均为长三角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交通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

交通设施建设是区域间配置资源、提高产业协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长三角区域内基本形成枢纽型机场、枢纽型港口、高铁网络和高速公路网络等区域快速交通骨干格局。原各种形式各个领域的“断头路”曾是梗阻长三角大流通的痼疾,2018年6月,沪苏浙皖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打通“断头路”就是打通长三角的“任督二脉”,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活力。三省一市还签署了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合作框架协议。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备和便捷,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加快了区际间产业要素的流动性,促进长三角地区的投资环境倾向一种“匀质”状态,有利于吸引外部投资和区域内的伙伴,聚集、组合长三角的各种资源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产业整体竞争能力。

(三)区域合作频繁,深度广度飞跃

长三角地区政府与民间合作频繁,早在1982年,“上海经济区”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从1990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到1992年“长三角城市群”一词横空出世;从2001年开始的每年召开一次由常务副省(市)长参加的“沪苏浙经济发展座谈会”,到2003年苏浙沪两省一市高层领导签订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试验区”一揽子协议,再到2008年安徽加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合作框架,经济合作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从合作内容上看,从早期论坛式的信息交流逐步发展为联合规划、制度共建共享,从早年自发的协同行为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度与广度均实现了质的飞跃。

(四)区域文化相近,人缘地缘相亲

长三角文化由海派文化、吴越文化、江南文化和徽文化组成,文化传统相似性极高,区域内百姓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投入,即便是一些投身于商海的企业家,也在商不言商,贾而好儒,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儒商,许多企业家不惜斥巨资用来兴办学校和书院,鼓励读书,培养人才。近年来,长三角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跨区域交流频繁,合作创新氛围浓厚,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经济建设的示范区和文化发展的高地。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深化,形成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创新包容、外柔内刚的文化氛围,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保障。

二、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杭州机遇

长三角地域上接近,区域之间互补性较强,通过上海“龙头带动”,杭州高质量发展势必大有可为。

(一)明确杭州产业一体化的方向

长三角区域中,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会强化自身的综合服务功能,发挥金融、航运、贸易、物流中心的龙头作用,关注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等国际中心的全面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并突出发展以创新和研发为主的高端制造业。杭州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则应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扩大辐射半径,特别是带动长三角南翼区域整体发展。并进一步推动全球互联网金融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平台化枢纽城市建设。同时,加强沪杭双城互动与优势互补,一方面强化上海对杭州人才、贸易、商务等的支撑,另一方面强化杭州对上海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经济等的支撑,推动形成一体化发展、良性互动的全球城市区域。

(二)深化数字经济第一城的优势

杭州数字经济是“中国产业地标”,可以依托自身积累起来的优势,选择大数据、城市大脑等特定领域和环节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实现差异化发展和应用推广。杭州城市大脑从2016年的交通系统开始,已经发展成现在包含多个场景应用的综合版,为城市治理、城市服务提供了非常创新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从长三角整体发展态势来看,大数据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一超多强”的发展梯次。上海是长三角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杭州、南京、合肥是长三角大数据发展的核心,南京、合肥偏向大数据的技术研发,杭州大数据产业相对侧重应用,随着大数据与其他产业加速融合,面向电子技术、工业自动化、汽车及零部件等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将有望迎来爆发增长。

(三)扩大服务业向区域内的开放

2018年,杭州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63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63.9%,是继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之后,服务业占比超过6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6779亿元,增长8.4%,杭州服务经济处于全面跃升期。近年来,杭州积极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居民服务等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同时通过数字化技术与传统服务业融合,提高城市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实现企业、员工效率的提升。下一步杭州可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长三角区域内开放,招引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如金融、科技、法律、会计、咨询、会议展览、人力资源、知识产权、标准化等机构,推动形成与杭州城市功能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发展格局,为服务业及其他产业发展提供更多高效的服务。同时,鼓励服务企业以并购、设立办事处、开设分公司等方式向长三角其他城市渗透。

(四)抢占长三角区域创新溢出效应

杭州是“互联网+”双创中心、拥有全新的商业模式,以及阿里巴巴、网易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可以依托上海G60全球创新中心,着力提升技术孵化能力,带动杭州湾经济带新兴技术的产业化能力,推动长三角南翼区域产业升级和杭州湾经济带形成若干个产业集群块,建成具有世界水平的高端制造业基地。另外,杭州应抓住机遇,主动对接安徽,吸取“溢出效应”和“协同效应”。安徽属于内陆地区,交通便利上存在明显短板,原来与苏浙沪的联系不那么紧密,如安徽省的产业发展缺乏足够资金支持,城市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对实体经济服务能力下降,产业结构上表现为非农业化进程缓慢。杭州增强产业开放度,可以在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社会服务业、文化服务业等各行业主动对接安徽,抢先形成杭州-安徽新型产业溢出、协作关系。

(五)推行文旅融合化的杭州经验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旅游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作为文化的载体,将为文化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有所提高,其中,杭州旅游产业综合水平最高。杭州近年来立足于“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的目标,实施“旅游全域化”发展战略,在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同时,杭州也致力于文化产业发展,2018年文创经济増加值3041亿,10年间増长6倍,占GDP比重由10.5%增加到24.2%。长三角几乎所有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都要滞后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而杭州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化、全域化发展的经验,值得在长三角区域进行推广。

三、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杭州行动

2019年,杭州全面落实全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会精神,部署了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进而提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杭州行动。

(一)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杭州将以打造“5G第一城”和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为重点,持续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加快推进5G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统筹推进IPv6、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形成高质量5G网络。深度参与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联盟、长三角5G创新发展联盟,加快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支持海康威视视频感知开放创新平台升级为国家级平台,建设国家、省、市5G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人工智能小镇、中国(杭州)5G创新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杭州)研究中心,提升“5G+基础”产业创新能力,强化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P16应用技术开发,培育人工智能新业态。聚焦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能制造、未来社区、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先行探索政策体系、标准和安全框架,拓展一批5G应用场景,建成一批人工智能场景实验基地,力争成为全球5G“先行城市”。围绕“跨境电商全国第一城、全球第一流目标”,加快“数字口岸”建设,提升大通关一体化水平,建立公共质保平台,支持各类跨境电商平台在杭落户、做大做强,实现更高水平的“买全球、卖全球”。支持加快eWTP秘书处实体化运作,争取建设eWTP全球采购中心,谋划数字自由贸易区试点。

(二)推进“新制造业计划”实施

杭州要坚持做大做强本地企业和引进“大好高”制造企业相结合,留住培育好本地优质企业,持续加大招大引强力度,加大对区、县(市)招引制造业大项目、好项目的支持力度,培育形成一批能够支撑杭州未来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和大企业大集团。谋划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十百千亿级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新引进项目投资额“六倍增”计划,争取上市工业企业实现新突破,三年内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每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0家以上。充分发挥钱塘新区、城西科创大走廊、杭州高新区(滨江)和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的主阵地作用,健全市域内企业正常流动信息平台和共建共享机制,建设滨江与富阳特别合作示范区,推出一批企业升级园,为工业企业和“双创”成果转化提供空间支撑。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坚持保总量、促增量、提质量,确保全市工业用地总规模保持在300平方公里,每年出让的工业用地占年度出让土地的比例不少于30%。建立产业与地价联动试点,确保工业用地成本保持在长三角合理水平。整合产业基金,做强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组建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优化制造业规划布局,创新集成制造业激励政策和精准扶持体系,建立工业企业全市范围无障碍流动机制,试点龙头企业驻企代表制度,培育好留企引企强企的肥沃土壤。

(三)深化“城市国际化”战略

深入落实杭州市委关于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等,联动高水平筹办2022年亚运会,完善国际化软硬件服务设施,强化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制度供给,提升市民国际化素质。高水平推进杭州国际产业合作园和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建设,做强硅谷钱塘中心等海外孵化器、人才驿站,支持龙头企业在外设立研发机构,构建全球创新创业服务网络,更好地集聚全球优质资源。积极争取实施外国人永久居留、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出入境便利服务、留学生就业等长三角区域最新优惠政策,加快提升国际化教育、医疗、社区等优质公共服务能力,力争在提高国际人才和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上取得新突破。发挥“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牵头城市作用,不断扩大国际城市、国际院校“朋友圈”,全力办好“杭州国际日”和西博会、云栖大会、2050大会、国际动漫节等会展活动,积极引进国际组织和国际知名会展项目,努力打响国际会展之都赛事之城品牌,持续提升杭州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

(四)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以“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等改革为引领,以列入世行评价样本城市为契机,对标国际国内营商环境一流城市,加强政策系统集成和制度创新,在促进投资、服务企业方面采取更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减费用,优化投资项目全程服务,建立全周期跟踪服务机制。深化法治杭州建设,出台涉企执法监管“负面清单”,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扎实做好减税降费工作,切实降低创新创业的时间成本、商务成本和制度成本,打造成本洼地、投资高地。

(五)建立跨区域特色小镇联盟

杭州应充分利用上海的创新、人才资源和开放政策,争取在上海建设沪杭梦想小镇;依托中国科技大学等知名院校,争取在合肥设立合杭梦想小镇,打造杭州市外重要的技术策源地和高端人才驿站;建设上海高校联盟众创空间等载体,在产业、科创、会展赛事、公共服务等领域全方位对接上海等长三角城市高端要素。鼓励杭州企业在沪宁合设立研发机构柔性引才,实现平台、技术、产业、人才相互融通。

(六)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群落

杭州迫切需要严格遵守《世界遗产公约》,高水平做好西湖、大运河、良渚三大世界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承和利用工作。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为核心,加强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遗址群的合作考古研究和保护利用,共同挖掘好、梳理好、阐释好蕴藏在遗址文物资源中的文化基因、文明记忆、民族精神,共同守护好良渚这一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圣地,不断提高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大都市区协同申遗力度,联手深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和钱塘江文化挖掘,推进南宋皇城遗址、钱塘江古海塘等项目申遗,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串珠成链,共同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群落。

(七)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包容度

杭州需要持续深化“美好教育”“健康杭州”建设,切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全力抓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垃圾分类等“关键小事”,积极助推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民生领域实现长三角“一证通”,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推动优质公共服务扩面提质,加强人口、空间和公共服务协同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划,加快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使杭州更加宜居宜业。着力降低生活成本,深化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加大人才房、“蓝领公寓”等建设力度,健全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弘扬城市人文精神,巩固拓展“礼让斑马线”等成果,推广桐庐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经验,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包容度。

(八)构建长三角南翼“人才特区”

杭州应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落实“人才新政”,在未来科技城开展试点基础上推进“人才特区”建设。持续深化“名校名院名所”工程,强化创新平台对人才的吸附效应。高水平推进拱墅、西湖、滨江、下城、余杭、钱塘六个杭州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分园区建设,支持钱塘智慧城建设一流人才集聚区。充分发挥企业引才用才的主体作用,制定实施企业引才补贴奖励政策,提高人才引进的“匹配度”。持续创新引才机制,学习借鉴上海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等先进经验,在努力优化创新创业便利性的同时,不断提升人才综合生活环境。建设浙江人才大厦,推动长三角人才柔性流动,打造辐射全省的科技孵化器、人才高地和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全省各地人才引育留用。

(作者单位:杭州市社科院经济所)

【责任编辑:江东】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