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5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江南文史 首页 >

民国时期惠山泥人服饰色彩特征及流变探析

作者:陈依婷 潘春宇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726   发布日期:2020-2-28

惠山泥人是我国彩塑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并被称为“最具东方色彩的民间彩塑艺术”,首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创作题材丰富,取材多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色彩在惠山泥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起着先声夺人的作用,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国内学者和专家对惠山泥人进行了多方位研究,但大多针对其历史沿革、艺术概况、工艺技法、造型特征,以及相关作品的整理介绍,针对其色彩,特别是阶段性色彩特征的研究,鲜少涉及。民国时期作为惠山泥人发展历史中重要的转折点,用色风格较早期有较大的变化,多元的作品色彩面貌并存,探究此时段惠山泥人作品服饰色彩特征及其流变原因,对研究惠山泥人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惠山泥人色彩概况

1. 惠山泥人早期色彩概况

对于惠山泥人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古今图书集成》(明),其曰:“买泥人,鬼脸子,搏土作人物形,工且肖,唯梁溪,虞山人多造之。”由“多造之”可见,惠山泥人在明代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且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和产业,是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工艺品。早期惠山泥人作品多为反映民众的精神需求,大多有辟邪消灾、吉祥纳福等象征寓意,故作品用色上常打破原有色相的限制,如:青狮、彩鸡、五色牛等,作品的色彩主观性较强。我国传统色彩以“黄、青、赤、黑、白”为基础色彩体系,早期惠山泥人服饰色彩深受其影响,常以大面积高纯度的红、黄、蓝三色系为主,以达到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夸张的强烈视觉感受。“大阿福”作为早期惠山泥人中色彩风格最显著的代表作品之一,服饰色彩多以红—绿、红—黄、红—蓝、蓝—绿等为搭配用。光绪年间,“手捏戏文”的出现丰富了惠山泥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用色基本遵循戏曲服饰配色,整体用色趋于丰富,且十分注重色彩的搭配使用,体现出江南水乡女服的色彩特征。

2. 民国时期惠山泥人色彩概况

本文通过对无锡博物院和中国泥人博物馆馆藏的民国时期惠山泥人共计32组(51件)作品的服装进行色彩归纳整理。统计的作品范围广,题材多样,时间跨度大,艺人数量多,通过这些珍贵翔实的实物,可基本准确且全面地反映民国时期惠山泥人的色彩全貌。本次实地调研通过使用直接观察法与色卡比对,分别统计了其作品服饰的主色、辅助色、点缀色,根据“四色印刷色谱”确定色彩名称,并依据用色频次制作了服饰色彩色系占比表(表1)。

二、民国时期惠山泥人用色特征分析

民国时期,不同作品的色彩面貌呈多元发展,较早期而言愈加丰富多彩、斑斓纷呈。作品色彩一部分延续传统的用色风格,另一部分因多方面因素导致用色风格出现变化,色彩上呈现新的特点,体现出时代背景下独有的色彩艺术特征。

1. 同类色运用丰富多变

民国初期,惠山泥人作品延续了早期用色丰富的色彩风格,不同于早期丰富多变的对比色运用,该时期作品的用色丰富主要体现在主色的同类色变化繁多,以及辅助和点缀的对比色运用果敢。据调查,民国时期服饰色彩的主色使用高达21种之多,辅助色与点缀色的使用都高达22种,同类色与早期作品相比运用频繁,如绿色系有粉绿、中绿、黄绿、深绿、松石绿、橄榄绿等不同饱和度与明度的绿色,同类色在画面中的搭配运用,使画面色彩和谐恬淡又富有对比,这是民国时期作品色彩丰富又和谐、富有层次的关键。

2. 整体色调淡雅清丽

“烧香游玩,爱听梨园”是江南地域群众娱乐生活的特殊内容。民国时期,惠山泥人手捏戏文作品受戏曲服饰色彩的影响,色彩配置多以高明度、低纯度的色彩为常用主色,用高纯度的色彩和无彩色进行点缀,更注重整体色调的统一和谐。惠山泥人因受自然环境中“青山绿水”的影响,常采用“随意赋彩”的形式,为体现出江南地区因山温水软,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形成的“水乡审美”,用色上多以青、绿为主,浸润着江南地区特有的山水基调。画面中的色彩面积比例对整体风格与色调起到重要作用。从表1可得,民国时期的作品主色中青绿色系高达53.1%,点缀色中青绿色系高达37.5%,这是民国时期整体色调淡雅清丽的重要原因。且民国时期,高频率、大面积白色的运用对作品的明度提亮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得作品整体明净淡雅。

3. 擅长高纯度补色运用

色调过于统一的配色因作品色相太过类似易显得画面单调,过于平和的色彩组合知觉度较低,缺少韵律感,不易留下深刻印象。民国时期泥人作品以青—绿色调为主,多使用同类色进行画面调和,画面却层次分明,节奏感强,这与其擅长使用高纯度暖色系作为辅助色来协调主色中的低纯度冷色调有极大关系。冷暖色对比是色彩结构中最容易对人的视觉产生直观感受的色彩对比形式,对比与调和是互为依存的矛盾体,减弱画面的色相对比度,增加色彩明度或纯度的统一共性,达成色调的协调感,就能出现调和统一的视觉效果。据了解,民国时期采用对比色纯度调和的方式来平衡画面的冷暖对比,多用朱红—黄绿、明黄—中绿、大红—粉绿等搭配方式,保持对比色明度在类似或统一的范围内进行纯度的变换调和,既可增加色彩和谐感,又使画面丰富多变。

4. 简练色块用色初现

惠山泥人在当地方言中被称为“捺泥模模”,“捺泥”是泥土的意思,“模模”是指体量较小的立体造型玩偶。而民国后期开始出现较早期而言体量较大的作品,且随着作品体量的增大,色彩的色块感和冲击力也得到了加强,部分作品开始摒弃早期繁复的色彩装饰和纹样刻画,改用大胆简练的用笔和用色。一部分作品的用色不同于民初,一改淡雅清丽的设色风格,黑、紫、棕黄、钴蓝、湖蓝、靛蓝、灰褐等低(中)明度、高纯度的色彩运用逐渐增多,棕黄—白、紫—黑、湖蓝—黑、钴蓝—朱红等早期少有的服饰色彩搭配使用渐多。当作品用色大胆简练之后,更讲究画面的色彩平衡,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则是色彩面积对比分布的均衡,不同色块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关系,对作品的色彩效果影响巨大。

三、民国时期惠山泥人色彩流变因素分析

惠山泥人民国时期的色彩面貌与早期的色彩面貌发生较大改变,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不同创作题材和用色风格的作品并存,作品用色在传承中出现突变。民国时期社会变乱不断,作为传统思想观念逐渐开放的时期,该时期惠山泥人的作品风格变化受内因和外因多方影响。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是自身与外在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从外因与内因两方面对该时期色彩的流变因素进行探析,更全面地剖析表面色彩流变的深层影响因素,可以为当代惠山泥人的传承创新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一)色彩流变外因分析

1. 外来技术与色彩的交融与冲击

1921年,走在技术革新风气前沿的高标来到惠山传艺,他引进了上海的石膏模印泥坯法,将西方石膏制模技术与惠山泥人传统技艺有机结合,创新开发了惠山石膏工艺品,首创薄片制坯技术,极大提高了惠山泥人的生产效率。在石膏白胚上进行喷绘作画,色彩明艳亮丽,且有利于批量生产,这对当时的惠山泥人生产有一定的推进作用,给惠山泥人带来了新的生机和面貌。同时高标将天津泥塑风格带到惠山,外来技术与新颖的造型方式扩大了作品的表现形式与题材范围,农耕经济的文化诉求被削弱,更多符合当代市民化审美的作品应运而生,惠山泥人服饰色彩的审美情趣也逐渐发生了转变,开始去除复杂精细的纹样装饰,更多使用间色去丰富作品。但工业化的喷漆上彩技术对传统手绘上色模式造成了冲击,原本服饰纹样与细节刻画的精细度大大减弱,导致民国时期惠山泥人作品服饰用色由细致刻画到色块化处理的转变,机械化的批量生产代替了手作的人文气息,稀释了惠山泥人传统的艺术血脉,也降低了惠山泥人作品的质量。

2. 时局动荡致新兴题材应运而生

民国时期,因惠山泥人的作品题材扩展,讽刺作品在该时期的政治背景下应运而生,各种不合理、丑恶的社会现象成为艺人们讽刺作品的创作来源,压榨百姓的贪官污吏、横行霸道的帝国主义、卖国的无良奸人等,成为讽刺作品讽刺、揭露的对象,《丑官》《洋鬼子骑马》《一本万利》等作品反映出人民反对社会现象的斗争意识。在当时战乱和黑暗的社会背景下,英雄人物题材的作品寄托了劳动人民对自由的追求和摆脱现实束缚的殷切希望,“关公”“窦尔墩”“五虎将”“穆桂英”等题材也广受欢迎。受到题材变化的影响,服饰主色开始运用低(中)明度、高纯度的色彩,黑、白等无彩色的使用频率增加,初现许多早期少有的色彩配置。同时,因石膏工艺制品的普及与西方雕塑文化的流入,人物塑像、西洋题材(圣母、耶稣等)等极具时代烙印的题材作品出现,简单色和单色作品逐渐增多,惠山泥人开始出现“重形态,轻彩绘”的创作观念。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惠山泥人受到重创,发展举步维艰,呈现停滞甚至倒退的状况。出现了高鼻金发的“洋美人”、作威作福的“洋人像”等崇洋媚外的西化题材,甚至有些手艺人为了糊口,制作“裸体美人”“四季美人”“春宫图”等低俗黄色题材的作品,许多泥人作品质量不断下降,精致程度与丰富的配色都逐渐简化。

(二)色彩流变内因分析

1. 趋新求异时代下艺人的主动求变

随着外来西方文化的逐渐推广与不断浸淫,西化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对人们购买需求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一成不变的传统题材与作品用色无法满足泥人购买者的购买需求和审美需求。小部分艺人依旧秉承着传统的工艺手法和题材风格,但大部分惠山泥人艺人们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与惠山泥人的传承,不再受制于传统题材与风格,开始主动尝试新的主题和色彩作品以迎合人民群众新的审美需求。该时期因作品题材多样、用色风格各异导致色彩面貌呈多元化发展,新的用色搭配初现,黑—紫、粉绿—朱红、棕黄—橄榄绿、钴蓝—朱红等低(中)明度高纯度色彩搭配渐增,设色风格由传统繁复向直观简练进行转变。艺人们更多开始尝试个人风格的探索和体现,作品的设色、表现方式、题材也更加丰富多变。其中较为著名的艺人有蒋子贤、陈毓秀、王锡康、胡荣标、章根宝、陈阿兴、高标等40余人,他们留下了许多独具个人风格的代表作品,创造了惠山泥人色彩面貌多样的辉煌历史。

2. 江南地区色彩审美文化的包容性

江南地区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吸纳异质文化,形成了博采众长的文化内涵。无锡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惠山泥人从创作题材、艺术特色等也无一不受“吴文化”影响。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江南地区水陆交通便捷,商贸经济繁荣,多元化的经济发展促使当地形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态度。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会影响当地群众的生活习惯、风俗文化与风土人情,而这些差异因素的发展将会产生不同的色彩表现。民国时期惠山泥人的色彩审美受到多元影响,惠山泥人自然环境以“水”为主,“青—绿”为水,形成独特的“水乡审美”。在“水乡审美”和“五色观”的基础上,戏曲文化、“天津派”泥塑风格、新兴题材、石膏喷漆技术等都促使其色彩发生改变。具有包容性的文化才是富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文化,异质文化的引入与汲取,激发了惠山泥人色彩搭配的创造力,形成了兼收并蓄的色彩现象。

结论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惠山泥人在民国时期经历了历史的流变,形成了兼收并蓄的色彩审美现象。该时期色彩面貌多元丰富,服饰色彩用色丰富且色调淡雅清丽,变化多元地使用同类色、类似色的色彩搭配,以高纯度的暖色系平衡低纯度的冷色调,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江南地域性色彩风格。又因江南地区包容的审美观念,在异质文化的影响下,民国时期惠山泥人的技术改进、题材范围扩大、体量增大,色彩审美更趋现代化,直观简练的大块面色彩表达初现。民国时期多元的色彩面貌与艺人求变的主动态度和江南地区包容的审美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尽管在求变与包容的过程中,惠山泥人的传统基因被稀释,衍生少许粗劣、黄色的作品,但惠山泥人凭借其自身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去粗存精”,在艰难的时代背景下稳步发展。这一时期的色彩特征及形成原因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性,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惠山泥人的传承保护与多元发展提供了新的素材和思路,有利于促进我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交流与创新。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编号15AG004);汉族民间服饰遗产可持续传承与传播研究(编号2019JDZD05);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文非遗发〔2017〕2号)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陈依婷 江南大学;潘春宇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责任编辑:江知】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