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0 星期六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法治天地 首页 >

企业的诉讼法律管理及风险防范

作者:张 洋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651   发布日期:2019-11-21

企业诉讼法律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分支,覆盖企业涉法的一揽子事务,包括法律风险回避、法律问题应对、起诉应诉等。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诉讼法律管理扮演着重要角色。

企业诉讼法律管理具体包括合同法律管理、财务法律管理、诉讼法律管理等。所谓企业诉讼法律管理,就是指企业采取一定的经济和行政手段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诉讼案件进行调查、处理的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性质上讲,企业诉讼法律管理属于微观经济管理范畴,主要调整企业自身与外部发生之经济关系背后的诉讼法律关系,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诉前通过管理避免诉讼;其二,在诉中实施的对策和措施;其三,在诉后总结诉讼经验、反思管理,进而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一、当前企业诉讼法律管理落后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1.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企业领导层不重视规章制度的制定、职工不按章程制度工作、草率签订对外经济合同,是造成企业被动应诉的主要原因。企业对外签订合作合同、或对内签订劳动合同,要么无章可依、要么有章不依,总是认为依章行事过于“繁琐”而不报法律部门审查。由此,法律部门常被边缘化,只能有限参与企业管理,且无法涉及核心业务,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

2. 企业诉讼法律管理模式落后

诉讼法律管理包含法律部门内的工作和法律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两部分共同构成企业诉讼法律管理模式。法律部门内工作的不足,通常表现为缺乏严格、具体的案件管理机制,尤其是缺乏对诉讼案件的总结和监督机制。法律部门与各部门之间协作的不足,则表现为企业法制意识文化落后问题。企业缺少依法(章)办事的法制文化,除法律部门职工外,其他职工都在主观上自然地认为法律与自己无关,一旦产生法律责任,各部门相互推诿。

3. 法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有待加强

法务人员的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诉讼法律管理水平。法务人员业务能力越专业,企业诉讼法律管理水平就越高。不专业、不认真的法务人员,在规章制度制定、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过程中,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其中漏洞、缺陷,从而造成不利诉讼的产生。

(二)外部原因

企业依法生产、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是企业法制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与客户进行平等交易成为必然,交易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交易异化的风险,进而产生纠纷。在国家禁止私力救济的原则下,提起诉讼成为最主要的纠纷解决方式之一。由此,诉讼成为企业解决纠纷、维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为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权益,倒逼着企业必须进行有效的诉讼法律管理。

二、企业诉讼法律管理的分阶段措施

(一)充分地进行诉前管理

1. 健全诉讼管理规章制度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根据诉讼环境和企业管理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企业自身情况的诉讼案件管理办法,建设完备的企业涉诉管理规章,并对法律管理的原则、专业术语规范、适用范围、管理机构及职责、纠纷处理方式、奖惩等事项做出明确规定,为诉讼案件管理建设一套标准高效的管理模式。

2. 明确诉讼策略和诉讼原则

诉讼策略是指在面临诉讼时,企业所采取的应对方案。诉讼原则是指,经过讨论后,拟对该具体案件采取的一些原则性措施。在诉讼之初,无论企业是作为原告还是被告,均需对案件集中研讨,通过预估诉讼成本(尤其是机会成本)、胜诉率、可能的判决结果和其他救济途径等来评估诉讼风险,并以此评估结果为依据制定诉讼策略和诉讼原则。比如,评估结果显示企业应该尽快结束诉讼才能获得最大利益,此时的诉讼策略就可以定为“调解优先、判决其次”。

3. 完善诉前其他准备工作

①统一收文管理。不管企业是主动起诉,还是被动应诉,均应由法律部门统一收管起诉状或应诉通知书、证据材料等法律文件。然后再视具体案情由法律部门分发管理,以避免文书丢失造成经济损失,亦或收文管理不清带来的权责不明。

②诉讼管理信息化。为实现纠纷案件不遗漏、实时跟踪案件处理情况、共享经验等目的,有条件的企业可考虑建立诉讼管理信息措施,通过纠纷案件管理信息系统对法律纠纷案件集中统一管理,从而达到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法律纠纷的效果。

③撰写案情分析报告。法务人员分析诉讼材料后,应撰写案情分析报告,该报告代表着企业对本案最直观的分析。撰写案情分析报告,往大来看有利于企业整理诉讼思路、调整诉讼对策,进而明确进攻方式或拟定答辩防御思路;往小来看也方便了企业收集证据、完善证据链条,更好地应对诉讼。

(二)加强诉中管理

1. 积极参与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要以积极态度应对,当然,这并不否认在个别案件中消极应对才是更好的诉讼策略。参与诉讼尤其要注意庭审技巧。出庭的法务人员既要做到专业律师水平,更要突出其作为公司法务相对律师的优势,即对该企业有更强的归属感和更高的熟悉度。开庭前,拟出庭的法务人员应反复查阅卷宗资料,对案情了然于胸,特别是对己方不利的部分,需多加思考并作出假设,尽量预测对方可能于庭审中提出的发问,做到有备无患。庭审时,力求洞察对方的诉讼动机或应诉技巧,争取庭审主动权。同时,为避免泄露商业秘密,应该对与案情无关的发问明确拒绝回答。

2. 实时汇报案件进展

为落实诉讼策略、提升胜诉率,企业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案件报告制度。通过书面的案件报告,企业高层可以及时知晓案件进展情况,同时了解法务部门的诉讼法律管理思路。法务部加强与高层沟通,更便于贯彻企业意志,准确无误地表达企业的意思。

法务人员在诉前需要撰写案情分析报告,在诉中则需撰写庭审情况报告。庭审情况报告,是指法务人员在参加庭审之后,针对庭审情况所撰写的内部报告。通常来讲,企业涉诉案件会经历1-2次开庭,而复杂案件的开庭次数则会更多。前后开庭的间隔时间不定,或短于一周、或长达整月,故有必要对每次的开庭情况进行记录和小结,并形成完整的庭审情况报告。

3. 定期会议制度

企业应特别重视庭审前后的信息整理,建立以庭审时间为节点的不定期会议制度。庭审前确定庭审思路和策略,庭审后综合庭审效果、资讯收集情况、领导批示情况,对案件进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及时调整诉讼策略和诉讼原则,以期达到最好的诉讼效果。

(三)严格诉后管理

当前,尽管我国已经“基本解决执行难”,但执行难仍是一个顽疾。拿到胜诉判决仅仅是胜诉的第一步,执行成功才是真正的胜诉。当企业作为申请执行人时,为尽可能地获得判决书中确定的给付内容,需做到三点:首先,仔细研读执行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制度赋予的权利,督促执行法院第一时间启动执行程序;第二,主动收集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第三,一旦发现财产线索,应立即申请执行法院采取财产控制措施。

另外,对于因诉讼产生的费用,如受理费、鉴定费、评估费等,以及生效判决确定的给付款项,企业应在“诚实信用”的基础上及时履行义务,防止进入“老赖”名单,维护良好外部形象。

除上述措施外,企业还应撰写结案报告和法律改进报告。结案报告是指在案件终结后,法务人员对案件全过程进行梳理回顾所形成的内部报告。结案报告应至少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案件相关信息,包括对方当事人基本信息、案情简介、双方主张及证据、庭审概要、裁判和执行结果等;第二,案件总结,包括案件处理技巧总结等。法律改进报告,是指在结案报告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探讨通过诉讼所反映出的企业运作风险,并提出法律改进措施。通过诉讼找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规范企业经营管理的法律意见。

三、诉讼的预防与外包

(一)诉讼预防

诉讼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培养企业诉讼风险防范文化

当企业有条件时,可以设置专门法务机构;当企业欠缺有关条件时,可以寻求成熟律所帮助,以建立一套合法、规范、实用的企业规章制度,使所有企业行为“有规可依、有规必依”,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合法有序,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诉讼纠纷。

2. 健全诉讼风险防范机制

诉讼风险防范,尤其要注重法律知识的普及。法务人员在企业中应多组织普法宣传,有计划、有责任地推进宣传计划。普法后有利于建立健全企业诉讼风险防范机制,有利于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捕捉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采取适当对策以预防或降低风险。

3. 寻求替代性争议解决方案

实践中还有诸多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如仲裁、行业调解等。这些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相较诉讼而言更具效率,适用市场巨大。企业的时间成本高昂,如果被诉讼拖延了前进步伐往往得不偿失。故为减少诉讼案件,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与对方协商选择仲裁或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

(二)案件外包

企业独自处理涉诉案件,能节省大量成本。然而,并非所有案件企业都能独自搞定,委托律师事务所处理或许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一般来说,案件外包常见于以下四种情形:其一,当所涉案件特殊、疑难,而企业自身法务人员缺乏相应法律知识、经验技能时;其二,案件量巨大,法务人员不足,需要临时增加外部律师来协助完成诉讼案件时;其三,出差等原因导致由法务人员管理诉讼案件显得不经济时;其四,外包更利于降低企业风险时。

案件外包涉及企业对外包案件的管理。企业可参照上述措施,对律师事务所提出管理要求。在与律师事务所合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商业秘密,应在委托合同中予以明确。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责任编辑:江东】

社科

最新期刊

第三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