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19 星期五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新时代新发展 首页 >

建设文博馆群 传承运河文化 推进文旅融合

作者:朱鸿雁 何 伟 朱 洁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658   发布日期:2019-10-23

淮安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千年运河穿境而过,赋予了淮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城市内涵,给淮安留下了丰富的堤坝遗存、涵闸遗存、津渡遗址等水利工程遗产,以及淮海戏、淮扬菜、《西游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淮安运河文博馆群建设,进一步传承和保护淮安运河文化遗产,是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彻落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的具体体现,也是重塑和彰显淮安“运河之都”城市名片、推进文旅融合的重要举措。

一、淮安市大运河文博馆群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淮安市始终坚持将运河文化保育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大大运河文化馆、博物馆、博览馆等场馆建设,初步构建起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的多样化平台。

(一)文博馆群初具规模

经过持续努力,目前淮安运河文博馆群体系雏形初现,全市范围内现有淮安运河博物馆(含清江浦记忆馆、淮安戏曲名人馆)、漕运博物馆、淮扬菜文化博物馆、西游记博览馆以及洪泽河工博物馆、淮阴船闸博物馆、淮河安澜陈列馆等多个场馆。

(二)遗产保护有章可循

2018年2月1日,《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办法》颁布实施,正式明确了文化馆(站)、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的职责和功能,强调要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较好的村镇、街区等特定区域实施区域性整体保护。

(三)场馆功能各具特色

淮安运河博物馆、中国漕运博物馆、西游记博览馆均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淮扬菜文化博物馆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以菜为主题的文化博物馆。依托淮安水上立交枢纽工程建设的淮河安澜展示馆,运用激光成像、发光地图等技术,全面展示淮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尽管淮安市运河文博馆群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比较突出的短板和不足。

1. 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缺乏市级层面的运河文博馆群建设、使用规划,文博馆建设缺乏整体性、计划性,部分场馆选址不够科学、布局不够合理、资源不够集聚。如淮扬菜博物馆周边缺少淮扬菜美食街及店面;西游记博览馆既不靠近西游记乐园,也不紧邻吴承恩故居,未能形成产业链条。

2. 量质均需提档升级。缺少国家级档次的“旗舰型”文博场馆,对公众、游客的吸引力较低。与此同时,相较于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古街——福州三坊七巷中120多个博物馆、文化馆、陈列馆、展示馆,淮安市与河下古镇、清江大闸景区等区域相配套的文博场馆仅十余个,数量严重不足。

3. 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依托文博馆资源的文创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仍以旅游观光为主,文创产品单一,市场规模小,缺乏影响力。文博场馆宣传力度不足,群众对场馆位置、馆藏资源等情况不够熟悉,许多场馆资源闲置、自身造血功能不强,日常运营较大程度依赖财政输血。部分民间文博资源流落外地,如中国文物学会盐业分会副会长、淮安盐业公司穆家良先生所收集的盐文化文物,历史价值较高,却被仪征市盐文化馆收集展示。

4.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经营的积极性低。虽然中办、国办于2017年发文允许社会资本参与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运营。但是,全市博物馆绝大多数由政府主导投资,社会资本独资建设的文博馆仅有一家,即:华夏酒器艺术馆。该馆面积仅几十平方米,以个人工作室为主体,兼及文化产品收藏、展示陈列。

二、运河沿线省市文博馆群建设的基本情况及经验启示

近年来,大运河沿线城市兴起一股文博馆建设热潮,从省外情况来看,具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北京、山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市(见表1)。

从省内情况来看,目前重点推进建设文博馆的兄弟城市主要有扬州、常州、无锡、苏州等地。

(一)扬州

目前扬州拥有16个文博馆,重点建设打造的有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华韵非遗国际文博园。其中,正在筹建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整体建筑由博物馆和主塔组成,博物馆采用巨型船只造型,内设有多个主题展厅和功能区,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分为地上、地下两个部分,将于近期全面开工。

(二)常州

通过旧物新用,常州将原先废弃的纺织厂厂房改建成为“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在街区里新建了大运河历史陈列馆、大运河记忆馆。其中,于2017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的大运河记忆馆,是常州首个以运河为主题的专题纪念馆,馆内分为“运河历史”“运河遗存”“运河风物”“运河儿女”“运河新姿”五大板块,重现了运河开凿、乾隆下江南、先贤理水等历史场景。

(三)无锡

由社会资本出资建设的无锡大运河数字博物馆,是国内首个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数字博物馆。场馆运用3D影像、多媒体互动等技术手段,再现了大运河千年历史中“桨声、灯影、古桥、民居”共融共生之景,现已成为集文化遗产旅游、休闲度假、文博艺术欣赏、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此外,无锡还新建了窑群遗址博物馆,该馆是我国第一座展示中国砖瓦发展史的遗址博物馆。

(四)苏州

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是大运河沿线首个专题遗产展示馆。该馆通过触摸屏、电子沙盘等设备以及立体景观、微缩模型、纱幕投影等多种手法,在切实增强游客观赏性、体验性的同时,充分揭示了苏州古典园林与苏州古城及运河水系之间的密切联系。

通观运河沿线省市文博馆建设情况,其中有许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地方,这为淮安市运河文博馆建设提供了经验启示。

启示一:突显地方文化特色。各地在运河文博馆建设中,都坚持融合融入当地的特色文化,着力将文博馆建设成为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平台。如北京大力展示特有的翰林文化,河南通过民俗文化馆大力宣传中原文化,杭州通过刀剪剑博物馆、伞博物馆等展示当地独具特色的工艺美术文化。因此,淮安市在文博馆建设中,应突出淮安“淮扬文化高地”的身份标识,积极挖掘、宣传推介淮扬文化的丰富内涵。

启示二:融入现代科技手段。各地在文博馆建设过程中,均努力将最新技术手段融入文博馆展示场景中。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运用了立体景观、微缩模型、纱幕投影等技术手段,无锡大运河数字博物馆将传统博物馆数字化、信息化,通过3D影像技术增强游客的观赏体验感。开建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同样是将最新的科技手段融入到场馆的建设、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因此,淮安市在文博馆建设过程中,也应该注重采纳和使用最新的科技产品和技术手段,提升文博馆的互动性、观赏性。

启示三:加强场馆资源综合开发。常州的大运河记忆馆是建设在废弃的纺织厂中,在保育城市历史记忆的同时,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无锡通过建设资本社会化、运营专业化,增强了文博馆的自我造血功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些做法启示淮安市在文博馆运营中应大力挖掘和探索场馆的收藏、教育、旅游等多种功能,不断丰富文博馆的应用场景,有效延伸文博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链。

三、 推动淮安市大运河文博馆群建设的建议

加强淮安市大运河文博馆建设,应认真贯彻遵循《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坚持以我为主、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场馆建设的整体性、层次性、数量性、空间性,着力构建具有淮安特色的运河文博馆群。

(一)科学规划建设体系

根据淮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加强全市运河文博馆群建设整体规划,着力构建“国字号旗舰馆——重点主题馆——景区专题馆”三级场馆层次框架,建立起有数量(50家以上)、有质量、成体系的淮安运河文博馆群。

(二)重点打造“国字号”旗舰型场馆

以创建国家级大运河博物馆为目标,重点打造2个“国字号”旗舰博物馆。一是进一步提升中国漕运博物馆功能。以现有中国漕运博物馆为主馆,以榷关博物(文化)馆、漕船博物(文化)馆为分馆,进一步充实历任漕运总督和漕运官员文史资料和相关文物,构建“主馆+分馆”的“国字号”旗舰馆。二是谋划建设中国水工历史博物馆。加强与国家水利部门沟通交流,商请共建国家级水工历史博物馆,集中展示展现不同时期黄、淮、运(河)交汇处的地形地貌、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和治水思路。同时,将中国水工历史博物馆建设与清口大运河文化遗址公园建设有机结合,共同打造清口景区品牌。

(三)加强小型化特色化文博馆建设

一是提标改造现有文博馆。加大对全市现有文博馆的改建扩建,进一步扩容馆藏面积与展品,提升场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增强场馆的功能性、趣味性。二是有序新建重点主题文博馆。利用河道总督府建设河道总督文史馆,利用吴承恩故居和西游记博览馆新建吴承恩与西游记文化馆,利用洪泽湖自然生态资源新建洪泽湖自然博物馆,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主题场馆。三是加强景区专题馆建设。积极发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在清江大闸景区建设清江浦商会馆、淮安盐文化馆、淮安运河民俗馆、淮安非遗集中展示区。在河下古镇景区,利用沈坤状元府资源建设状元文化馆,利用文楼建设楹联文化馆,利用老字号“王兴懋酱园”建设酱醋文化馆,利用淮安茶馓、薄脆、钦工肉圆商铺建设非遗产品展示区。

(四)加快文博馆文创产业发展

聚焦文博馆营收中财政拨款、IP经营及文创产业、场租及其他收入各占1/3这一目标,不断拓宽资金渠道、加强市场开发。一是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借鉴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发展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文博馆新建改建、运营维护,持续提升省市文创试点单位数量,保护和调动经营主体文创产品开发积极性,切实改善文博馆的运营质效。二是积极促进跨界融合。加强理念创新与品牌塑造,建立线上线下互动、周边产品开发、IP影响力打造等多维度营销体系,推动文博场馆、街边店面、商业中心等多种业态融为一体,实现文化更有“形”、文物更有“神”。三是鼓励引导捐资捐物。加强政策设计,探索建立文博馆捐赠制度,以税费减免方式鼓励社会大众捐资场馆建设。建立运河文物征集激励机制,开展“千年运河文物征集”活动,对有重要贡献的捐赠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收藏人不愿或无法转让所有权的藏品,在其自愿的基础上,采用借展或对藏品复制、仿制。四是牵头建立交流机制。竞争“淮扬文化”的解释权、话语权,探索建立跨市运河文博馆联盟,组织开展淮扬文化、漕运文化、河工文化专题研究,积极申办创办各类运河文化交流论坛,进一步彰显淮安“运河之都”名片。

(作者单位:朱鸿雁 中共淮安市委宣传部;何伟 淮阴师范学院;朱洁 淮安市政协)

【责任编辑:江东】

社科

最新期刊

第三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