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7 星期六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实践思考 首页 >

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现状探析及路径选择

作者:王立峰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688   发布日期:2019-10-23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民办高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多元性与复杂性更加突出。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面临的情况是: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重个人理想而轻社会理想,重自我价值而轻社会价值,这些直接影响学生的政治方向和道德品质。因此,加强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紧迫性尤为突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结合民办高校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阵地”作用,不断深入探索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路径,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不断创新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与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个案对比、总结实践等研究方法,探析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施教对象的现状分析

1. 民办高校学生信仰现状:政治信仰方向多元化与信仰边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西方文化和思潮不断涌入,各种新媒体传播方式介入到民办高校学生的生活中,使大学生在物质与精神上的追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大学正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也最能快速接受新事物的影响。这些因素导致学生信仰方向多元化。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强调的是意识形态、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但单一的理论说教,枯燥的政治学习,导致部分学生对政治的热情不高,参与度不强,出现政治信仰边缘化现象。

2. 民办高校学生价值观现状:价值观日趋功利化和世俗化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他们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实现。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价值观在部分负面信息和不良风气影响下日趋功利化和世俗化。具体体现在价值标准、奋斗原因、择业观念等方面。例如:自我价值的实现、赚钱的多与少和社会地位的高与低,成为一部分学生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有少部分学生道德意识模糊,如:对于考试作弊行为不认为是不道德行为。

3.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多种问题并存,极端问题凸显

近几年民办高校学生数量的增多也衍生出许多的问题,尤其在学生心理方面,极端问题频发,诱因既有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共性心理问题,又有其特殊的心理原因。具体体现在学业压力大、自律性差、目标定位摇摆不定、校园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压力大、心理调适能力弱、自信心不足等方面,导致心理个案中抑郁症频发。

二、思想政治教育施教主体的现状分析

1.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不专业,水准有待提高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主要由校内专职思政教师、校外兼职思政教师、团委、学生处、宣传部门、辅导员等组成。队伍庞大,人员组成复杂。除思政课教师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数由辅导员和管理部门人员承担。存在以下几种“不专业”情况:第一,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部分院校辅导员年龄偏轻,存在自身理论基础薄弱,专业素质不过硬现象。第二,因毕业学科专业不同,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各异,导致工作停留在表面不出问题层面。第三,管理岗位人员年龄结构参差不齐,与青年学生沟通交流上存在观念上的差距。第四,校外兼职教师存在上完课走人,思政教育缺乏延续性的问题。

2. 思政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单一

民办高校以思政课为教学主线,教学工作量大,教学时间紧,致使多数任课教师没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去改进教学方法和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思政课政治性强,教学过程中说教多,内容枯燥乏味,教学形式单一,缺乏事实的认可度,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逆反心理。这样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严重掣肘课程的发展与延续,同时也忽略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个性需求。

    三、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   

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思政课堂”为主线,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多渠道、多方式、多角度地开展工作。

1. 建立素质过硬、业务精湛、育人水平高的师资团队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首先,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要以“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目标,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选拔与培养力度,建成素质过硬、业务精湛、育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其次,这支队伍成员要稳定,不能频繁更替。学校可以通过激励与考评制度,为思政教师队伍提供晋升、培训、评优的机会,来促进这支队伍的稳定。第三,思政教师队伍成员要勤思辨、善创新,随时掌握思政最前沿的新思想、新动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思政“第一课堂”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高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为个人努力方向,不断完善和塑造自身理论修养,为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具有健全心理的人才而努力。

2. 建立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大学生党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传播途径,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党建的工作基础,有利于帮助学生党员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端正入党动机,保持党员先进性。两者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同样的育人作用。因此,加强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建立两者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是民办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路径之一。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引领和凝聚作用

在价值观复杂多元的背景下,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凝聚作用,通过在理论诠释上下功夫,使大学生在思想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入的理解;在情感体验上下功夫,让大学生在情感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刻的认同感;在行为养成上下功夫,以鲜活的实践塑造人,让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种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使其转化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引导他们自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科学、理性的思维品质。

4.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我国社会发展几千年的历史文明,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既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高校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以“思政课堂”为主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产生协同效应,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实践项目、校园网络、各种校园文化宣传平台等载体作用,有针对性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方向,提升大学生思想品质,丰富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5. 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创新思想政治育人模式

大数据背景下,新媒体与信息技术急速发展,为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线上、线下多元化的教育手段与途径。学校应充分利用和大力发展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样化的传播教育渠道。有效的研讨平台、即时的互动媒介、共建共享教学资源等,会及时、准确、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最新理论传递到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单一的说教方式向多元化交互式体验转变。这不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创新了思想政治育人模式。

本文是江苏省2018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思政专项2018SJSZ74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责任编辑:江东】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