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5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文化繁荣 首页 >

苏州高新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

作者:徐虹霞 吴 建 夏剑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85   发布日期:2019-5-30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地处苏州西部,东倚运河,西抵太湖,历史悠久,吴地先民早在这里开创了灿烂的良渚文化,蕴藏着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苏州高新区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并有重点地开发、保护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苏州高新区历史文化资源概况

新石器时代,苏州高新区便已经创造出自己的文明,成为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窑墩遗址是苏州西部地区发现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下令自阊门外环城河处开河通运。春秋末期,高新区成为吴越争霸的主战场之一。这一时期还涌现出很多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人物,如阖闾、孙武、夫差、公孙圣、伯嚭和春申君等。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秦国平定江南,置会稽郡,并置吴县。秦始皇南巡至吴地,时有白虎蹲于闾丘,被逐西遁,20余里处(今浒墅关),虎失踪影。该处史称户疁之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名人辈出,如将才朱桓、何充,文人陆机、陆云、顾野王,佛教代表人物支遁,道教代表人物何求等等;考古发现有东晋古墓、狮子山西晋墓群、顾野王墓和陆绩墓;宗教文化丰富多样,佛教寺院主要有中峰寺、翠岩寺、西白龙禅寺和寒山寺等,道家活动场所有何山道院、张王庙和何山下庙等。

隋唐时期,高新区手工业渐趋发达,蚕丝、绯绫、土布、草席和横塘伤荷藕皆为贡品;西华(今镇湖街道)为苏州水稻高产区之一;浒墅关、枫桥和横塘因京杭大运河而开始发展;出现了上方山塔(楞伽寺塔)、莲华寺和白鹤寺等。宋元时期,高新区涌现出范仲淹、贺铸、范成大等历史名人;出现了石佛寺、兰风寺、万佛寺等寺院;民间裱糊、织绣、雕刻、竹藤渐兴,草席更是遍及乡户。

明宣德四年(1429),浒墅镇始设钞关、巡检司关,浒墅关得名,成为全国七大(一说八大)钞关之一,为苏州有名的水陆码头和江南商贾集散地。枫桥、横塘也随着运河开辟开始发展至鼎盛。清代,高新区已经有刺绣、织席、铁木、竹藤、酿造、采石和采矿等行业,浒墅关、通安的草席,横塘的镜片,镇湖、东渚、通安的刺绣等手工业产品颇具盛名。高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手工艺之乡。

鸦片战争后,西方思想传入中国,民族工商业兴盛,吴地教育快速发展。民国元年(19129月,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在浒墅关落成,开始高新区蚕桑科学教育与科学种养的历史。

二、 苏州高新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一)开发有待深化、影响力急需提升

苏州高新区历史遗存、名人墓冢众多,底蕴深厚;湖光山色优美,山水资源丰富;名人荟萃、学者代有才人,熠熠生辉;古刹林立、寺院庵堂众多,宗教资源丰富;传统工艺技术精湛;民俗文化丰富多姿。但是由于对本地历史文化资源认识不足、开发力度不够,除了少数传承已久的精品资源妇孺皆知外,多数历史文化资源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大多数游客,提到苏州只知道苏州园林,对于苏州高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知之甚少,例如明清全国七大钞关之一的浒墅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万佛石塔、著名经学世家惠氏家族、刺绣名家沈寿等极具代表性的资源知名度不高、影响有限。

(二)保护需要加强、资源亟待维护

苏州高新区拥有众多历史人文景观,但历史文化资源的普查与保护有待加强。不少散落在山野丛林中的零散文物,塑像石雕,掩埋于荒草残阳之中,没有得到保护,破坏严重。以运河两岸为例,高新区运河两侧部分地段的旧日风貌早已不存在,历史风貌和文化遗存遭到破坏。一些建筑类资源损坏严重,如高新区运河沿线的许多历史建筑,只剩断壁残垣。大阳山凤凰寺寺庙中墙体多有破损,影响寺庙的宗教文化氛围等。

(三)文化产品亟待设计、吸引力有待增强

高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底蕴深厚,但因为没能够进行有效地深度开发,无形的历史文化资源没能很好地转化为有形的文化产品,导致现有的文化产品,不论是数量还是品质,都无法诠释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大多数文化产品开发层次较低,设计不足,市场吸引力有待增强。比如高新区佛教文化资源虽多,但游客大多停留在浅层次的观光游览阶段,宗教旅游内容单调、缺乏特色。有的文化产品开展了一些体验性活动,但内容不丰富、特色不鲜明。比如树山九连环,基本都放置在游客中心的展览柜中,九连环传人与游人之间互动不足,教育性、娱乐性、体验性有待提升。

三、 苏州高新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对策探究

(一)加强开发、提升影响力

首先,加强对高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摸底调查与研究,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苏州高新区浒墅关镇积极行动,邀请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专家教授以及民间艺术家等对全镇历史文化进行多次研讨,整理研究浒墅关“八景八咏”运河文化亮点以及运河历史文化、名人典故等,已出版《浒墅关志》《浒墅文化遗踪》《史说浒墅关》等书籍。在真山真水的优良载体上,苏州高新区史前遗址众多,古寺名刹林立,历史名人辈出,传统工艺丰富,民俗风情多姿,文化资源可谓丰富而又多彩。其次,继续打造精品外,持续开发新资源。例如,对于大家耳熟能详的镇湖刺绣工艺,与高科技融合,展示创新之美。苏州高新区以苏绣小镇、中国传媒大学苏州研究院等为载体,不断推动苏绣等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产业融合,普通的绣品经纳米技术处理后,解决了传统绣品无法解决的防水、防潮、防腐等难题,让传统文化绽放出现代华彩。除了刺绣工艺外,还应开发苏州高新区的其他历史文化资源,如宗教文化资源、名人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等等。最后,借助现代媒体,扩大知名度。一方面借助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通过拍摄与城市文化资源相关的专题片,或者在报纸上专门刊载文章等方式,宣传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通过发微博、开设公众号等方式,宣传历史文化,吸引大众的目光。

(二)加强保护、保证可持续发展

首先,吸纳历史文化研究人员参与到历史文化保护事业中来,发挥专家学者的专业特长,积极宣传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采取多种行动防止历史文化遗产被损坏。政府应该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纳入政府规划,苏州高校众多,人才济济,政府应该利用当地人才优势,发展文化事业,大力推动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组织相关专题论坛,成立苏州高新区建设智囊团。近年来,苏州高新区成立了地方文化研究会,并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对接高校平台资源,推动高新区苏绣、缂丝、红木、玉雕等传统工艺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时,通过行政手段,保护历史文化遗址,防止其受到不合理的城建破坏。还可以划拨专项资金,保证相关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修缮。其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对恶意破坏历史文化资源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对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做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企业,进行嘉奖,通过合理的奖罚机制,有力地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最后建立历史文化资源分级分类保护体系,根据不同等级,确立保护与开发的对策措施,比如高新区的古村落,在全面比较的基础上,可确定少数几个全面保护的古村落,如树山村等,而其它则可划入部分利用、全面利用的等级,服务于现代经济发展。

(三)深挖特色、打造品牌

苏州高新区应该立足本地实际,探寻本地特色,加深对文化的挖掘,赋予历史文化旅游更深厚的内涵,精心打造苏州高新区的独特文化品牌。苏州高新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其独特的文化符号有:浒墅关、运河、大阳山、刺绣等。在把握其特色的基础上,打造文化品牌,如:通过建设运河特色文化、运河风光等项目,打响高新区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品牌;通过生命健康小镇等项目,打响高新区“苏州靠山”“帝王苑囿”等山水吴文化品牌;通过苏绣小镇等项目,打响中国镇湖刺绣品牌;以观音寺的香市、莲花寺的轧莲花、上方山的石湖串月等为代表,打造城市节庆品牌。由这些文化品牌共同塑造高新区鲜明的整体形象,提升高新区的品牌吸引力与美誉度。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18SYA-040),江苏高校哲

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7SJB2248),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苏州分院课题(2018SZDYH011)结题成果。

(作者单位:徐虹霞、吴建,无锡旅游商贸学校;夏剑华,苏州高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责任编辑:长弓】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