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6 星期五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调查研究 首页 >

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情况调研

作者:谭 璐 徐光香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50   发布日期:2019-5-14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对人才培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工科大学生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否具有时代发展所需的工匠精神,直接影响着行业发展与产业转型。对于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在2017年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教育部提出了新时期工匠精神的内涵与高校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基本方向,为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了宏观规划。工科大学生作为新时期经济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需要真正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工匠精神素养,时刻秉承敬业、精准、专注与创新的精神内涵,促进新科学技术应用与工科行业发展相结合。

一、数据来源

为了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现状,本课题组设计了一份“关于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现状”的调查问卷,涵盖工匠精神的内涵、了解程度、普及程度、对工科大学生的意义、阻碍工匠精神发展的因素、高校工匠精神培育所面临的困难等内容。课题组于20181012日至1110日对某高校在校工科大学生进行了调研,共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488份。

二、工科大学生的工匠精神认知和培育调查分析

1.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理解程度有待提高

当被问及“对工匠精神的了解程度”时,5.94%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比较了解的占15.80%40.23%的学生表示只是一般了解,不太了解和一点不了解的有38.03%。由此可见,他们对工匠精神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大多停留在一般了解与不太了解的层次上,认知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当被问及您认为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哪些(多选)时,认可爱岗敬业的人数占92.19%,严谨认真的人数比例达85.78%,对技艺高超和耐心专注认可的人数比例达75%以上,追求卓越的认可人数比例为65.84%,最低的是对勇于创新的认可比例有45.11%。可以看出,对爱岗敬业认同度较高,对勇于创新认可比例相对较低,部分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理解存在偏失。当被问及是否观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国工匠》等纪录片时,有25.34%的学生表示看过,39.27%的学生表示没看过,35.39%的学生表示看过但是印象不深。不难看出,不少工科大学生对该类纪录片观看经历及看后感想均不容乐观,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他们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与文化理解存在偏差。

2.社会各方仍需合力加强培育工匠精神

在被问及“通过何种途径了解工匠精神”(多选)时,通过电视、网络或广播了解到工匠精神的人数比例为78.31%,报纸、书刊或杂志了解的人数比例为63.47%,政府等机构宣传了解工匠精神的人数比例为46.35%,学校和教师宣传教育以及同学、同事或亲友途径了解的比例分别为36.30%18.72%。由此可见,学校和家庭教育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方面还比较薄弱。在被问及哪些行业更需要工匠精神(多选)时,人数比例排在首位的是奢侈品行业,为87.44%,其次是高新技术行业和医疗机构,比例分别为56.39%48.63%,而传统技艺和教育行业的比例较低,分别为36.3%28.77%。可见,传统技艺传承的工匠精神正在慢慢淡化,在工科大学生印象中,教育、医疗行业尤为需要工匠精神,而近年来的学术抄袭、医患关系僵化等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这些行业工匠精神的欠缺。

3. 工匠精神的普及现状

在被问及“工匠精神在当代社会的现状如何”时,4.11%的学生认为在当代社会工匠精神十分流行,大部分人都具备工匠精神;26.71%的学生认为在当代社会部分人具备工匠精神,比较普及;65.98%的学生认为在当代社会不太普及工匠精神,只有少部分人具备而已,还有少部分人认为,没有人具备工匠精神。可以发现,大部分工科大学生认为当代社会的工匠精神并未发展成主流元素,产生消极思想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对工匠精神的领悟不到位,在主观上产生了社会工匠精神相对缺乏的意识。在回答我国工匠精神培育现状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多大差距时,58.68%的学生认为差距比较大,认为差距非常大的学生比例有23.29%,仅仅有18.03%的学生认为差距比较小。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培育工匠精神的整体水平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之间具有较大差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工科大学生对我国当前工匠精神培育的不自信。在被问及每个社会群体是否都应具有工匠精神时,75.80%的学生认为全社会都需要工匠精神,11.64%的学生认为只有部分科研人员、技术工人和手艺人需要工匠精神,有7.08%的学生认为有些工作是不需要工匠精神的,5.48%的学生认为只有高精尖的科研人员需要工匠精神。

4. 影响工匠精神培育的原因分析

在被问及“发扬工匠精神的关键是什么”时,选择“与时俱进”的占34.70%精雕细琢的为27.17%继承传统的为14.38%,创新求真的有23.74%。可见,工科大学生对发扬工匠精神的关键点认识没有太大的偏差,对传统工匠精神与现代社会的接驳方面定位准确,但对关键点的把握还有待提升。在回答什么是推动全社会学习工匠精神的关键因素(多选)时,60%左右的学生认为,要从大力宣传工匠精神、出台政策倾斜技术工人等方面来弘扬工匠精神。在被问及阻碍工匠精神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多选)时,认为心浮气躁社会风气的占83.56%,效率和收益的矛盾比例为76.48%,人们对工匠精神的态度比例为65.07%。可见,在工科大学生眼里,大部分社会现象存在效率和收益矛盾,人们对待工匠精神的认识不够,这些是阻碍工匠精神发展的因素之一。当被问及大中专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所面临的困难(多选)时,60%左右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学习实践流于形式、没有形成尊重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企业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缺乏实质推动,同时不少学生也缺乏团队精神、技能水平、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等;有47.03%的学生认为教师、学生对培育工匠精神的积极性不高;选择专业课程的设置并没有给学生培育工匠精神造成太多困扰的比例仅占27.63%。可见,工科大学生认为,工匠精神培育最大的困难来源于学校的教学模式,实践流于形式的教学导致工匠精神的培育得不到与之相应的沃土。

5.培育工匠精神的意义有待强化

在回答“工匠精神对国家发展有哪些作用”(多选)时,认为工匠精神能培养创新创业的风气人数比例为83.79%;人数比例最低的是保障社会和谐有51.14%。从数据来看,工科大学生对工匠精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着较正确的认识,同时也反映他们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在被问及工匠精神对个人有哪些促进作用时,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工匠精神可以促进个人更加认真专注地工作,使人变得踏实不浮躁,还能让人变得热爱工作,只有8.9%的学生认为工匠精神和个人没有关系。尽管大多数学生认为工匠精神使个人工作变得更为专注,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工匠精神与个人无关,这需要引起注意。在回答“工匠精神对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多选)时,有60.05%的学生认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29%的学生认为有比较大的作用。可见,工匠精神对工科大学生的意义非常明显,重要性不言而喻,有近90%的学生认可工匠精神对其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6.工匠精神内化于个人素养亟需加强

当被问及“从个人角度看,怎样算一个好工匠”时,48.40%的学生认为把一件平凡事,尽最大努力做好就算一个好工匠;26.03%的学生认为要有坚持的态度,做出极致的产品才是好工匠;人数比例最低的是选择根据实际需求,提供差异化产品有需求、以市场为中心,改变传统模式的,分别为7.31%3.65%。可见,工科大学生对于一个好工匠的评判主要侧重于努力地做好平凡事情,而忽略做出极致品质的产品,这对工匠精神的评判重心有一定偏离。在回答您是一个有工匠精神的人吗时,仅有8.21%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工匠精神,有61.4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一点工匠精神,觉得自己非常缺乏工匠精神的有19.18%,还有11.19%的学生对自己是否具有工匠精神比较模糊。调查发现,当前大部分工科大学生认为自己不具备工匠精神,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非常缺乏这一精神,这种工匠精神缺失的现状会严重影响工科大学生走向职业岗位。

三、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

(一)注重学校介入,强化工匠精神的意识培养

第一,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就融入对工匠精神的培养。工匠精神的培育应该结合专业进行。学校在介入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过程中,首选途径便是从课程设置入手。工科大学作为工科人才孵化的前沿阵地,在课程设置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学校的思政课,大力弘扬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宣讲当代工匠精神的核心理念与内涵,让工科大学生切实明白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从而赋予他们极大的工匠精神自信心。二是顺应当前信息化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潮流,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把握互联网平台在课程教学中关于工匠精神的提要及内容,丰富至学科教学建设体系中,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专业体系的内容建设中。

第二,依托文化底蕴,孕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植,外界环境至关重要,在学校介入过程中,要依托校园文化,孕育大学生工匠精神。文化底蕴属于意识形态层面,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工匠精神认知教育,应该着重强调这种精神带给工科大学生的优势和意义,并在育人文化建设中体现出来。营造校园工匠文化,在人才培养目标中融入工匠精神因子,让学生对工匠精神有一个大致的理解。以文化为基础,通过校园媒介传播,发挥文化育人的功效,使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孕育工匠精神。同时,以学校严谨的教学风范及一丝不苟的实践态度,来引导工科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与体会,从而培育他们的工匠精神。

(二)加强社会引导,提升工匠精神的普及水平

第一,强化社会工匠精神建设。工科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除了受到学校氛围的影响,还与社会风气有关。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社会的引导,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从工匠精神的宣传入手,发掘和打造工匠大师,将具有高尚工匠精神的匠人树立为榜样,引导工科大学生看齐标准,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政府可以组织相关劳动模范、先进人物评选活动,以活动的方式挖掘或宣传工匠精神,弘扬匠人品质,激发大学生学习楷模、争当匠人的激情。此外,工匠精神是产品质量提升的软实力所在,这也与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不谋而合,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产品市场环境来提升工匠精神的普及水平。

第二,提升社会人员工匠精神的整体水平。政府在对工匠精神的引导过程中,社会大众对匠人品质的认可也至关重要。应着力提升工匠的社会地位,让具有良好声誉的工匠受人尊敬,并获得物质和精神嘉奖。同时,要不断丰富全民的精神需求,利用互联网平台普及工匠精神,大力宣传推广诸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国工匠》等纪录片,使广大人民群众更为生动深刻地了解工匠精神对我国发展的积极影响,间接激发工科大学生发自内心地探索工匠精神。

第三,重视家庭生活环境的熏陶。家庭生活环境是工科大学生获得精神动力的源泉,工匠精神集中体现于家庭教育的全程,家长职业、亲属素质、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环境等对工科大学生的职业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工匠精神启蒙具有先入为主的作用。首先,家长可以以身作则,以匠人品质来教导孩子,让孩子树立一种工匠思维,培养孩子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原则、躬行践履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其次,适时沟通,尤其是工科大学生即将毕业、面临就业之际,更需要通过语言及情感沟通,及时掌握或了解他们在择业与就业之间的精神导向,与学校构建工匠精神培育协同体。

(三)重视自我修养,提升工匠精神的主观境界

第一,强化个人内在素养,提升主观境界。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主观意识,需要从工科大学生自身做起,强化个人内在素养,提升主观境界。在校期间,学生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工匠精神培育工作,认真对待学校人才培养规划中设置的每一门课程,充实内在素养,同时在学校承载的文化底蕴之上,不断吸引精神粮食,提升自我。此外,工科大学生还需要强化思想认识,切身体会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的价值和意义,仔细钻研学习工匠精神所蕴含的内在价值,端正学习态度,提升工匠精神在日常学习中的优先地位。

第二,在学习工作中把握工匠精神的精髓。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最终归属于实践过程中。因此,当代工科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需要在学习工作中予以把握。具体来说,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将道德学习与道德生成对等起来,工匠精神的学习与习得是一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不断学习中得以发扬。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体验试岗机会,走进实习企业都是一种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表现,其工匠精神也得以养成与完善。此外,结合校企联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珍惜高校教育与企业试岗相结合的机会来辅助自身树立工匠精神,通过开展工匠精神培训班、工匠精神表扬会等,让大学生把握工匠精神的精髓。

本文系2017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工匠精神培养培育机制研究(编号17BKS002)的系列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江知】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