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18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新时代新发展 首页 >

建设美丽乡村必要性与实践路径研究

作者:马怡菲 钱文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35   发布日期:2019-5-14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限定词之一,“美丽”已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美丽乡村”的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美,乡村必须要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幸福美丽的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建设内外兼修的美丽乡村也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一、为什么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是改变农村资源利用模式,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环保治污工作的重心在城市,乡村的环境污染治理未能得到充分重视。时至今日,乡村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污染类型多样,污染源既包括农业生产性污染、工业活动,也包括居民生活引起的污染。一方面,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乡村的生态环境因此承压。2010年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联合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显示,农业生产(含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与种植业)排放的氮、磷和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的量,已远超过工业与生活源,成为污染源最主要的来源。另一方面,我国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一个新旧发展动能更迭替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环保门槛的抬高使得一些污染重的企业因之离开城市迁移到农村,加剧了乡村的土壤和水污染。部分乡村还有小型作坊式企业,污染物处理条件较差,区域环境质量较低,生态退化,生活用水安全得不到保证。正如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指出的,我国的环境污染正在进行一场上山下乡:工业污染正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城市向农村转移。

在“硬件”方面,多数乡村依然存在生活及生产污染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据统计,全国开展环境整治的村庄比例只有10%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大部分没有环保基础设施,处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状态。乡村环保基础设施的落后侵蚀着乡村的生态环境,也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的环保观念产生退化,垃圾随便丢弃的情形在农村并不罕见。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会对土壤、水源产生二次污染。2015年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但在一些乡村落实难,以致于村容村貌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提高农民素质和新技能,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

美丽乡村建设的起点是解决“人”的问题。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下,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这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不利因素之一。

对于广大农民来说,不仅要认识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更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乡村要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乡村对农民来说,不仅是一个生活、生产的作业地,也是他们赖以栖息的家园。随着环保宣传工作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通过网络、电视等渠道逐渐认识到了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危害性。但是,这一了解只是浅层次的,乡村中生活垃圾任意堆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的现象仍然较普遍。同时,在农业生产方面,在单纯追求农产品产量上升的目标驱动下,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也不鲜见。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流方式是小农经济,如果农民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难改变自身的生产生活习惯,从而带来较高的生态环境风险。如何让农民富起来的同时绘就山美水清的田园画卷,是当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是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村容整洁”,到党的十九大提出“生态宜居”,是一种从追求外在美到追求“内外兼修”的巨大转变,体现了新时代对乡村建设的新要求。美丽乡村需要乡土文化的支撑才算美丽。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言,中国乡土社会秩序的维系,和现代社会是有很多不同的,在乡土社会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很大。换言之,中国的传统乡土文化从精神层面规范约束着农村居民的思想意识与生产生活实践。

乡土文化是乡愁的重要载体,它包含乡土生活方式、伦理道德、乡村聚落、民俗工艺品等多种形态,保存着珍贵的历史记忆与世俗风情。在我国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它承载了中国人数千年的共同记忆和情感。随着时代的变迁,乡土文化的内涵不断拓展,但是其核心主旨仍然是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的精华——倡导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而这两个“和谐共生”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终极目标。

一个美丽的乡村必须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乡村。乡土文化的传承和振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精神支撑,也是引导乡民风气、实现两个“和谐共生”的重要力量。

二、如何让乡村更宜居

(一)以生产过程清洁化和生活方式集约化为抓手,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具体的行动目标——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

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可以有效削减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在保障农业产出的前提下,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的关键在于提高它们的利用效率。早在2011年,农业部就已经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的意见》,展望未来,随着信息技术、装备技术、生物技术的发展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农业的清洁生产必将成为大势所趋。以三农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列的江苏省江阴市为例,他们以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建设为引领,深入实施农业“263”专项行动,实现了化肥农药的减量增效使用。各地农业部门应采取增加投入、典型示范等做法,积极引导农户尽量减少农业化学品投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实现作物产量和农业环境质量的双赢。

在生活方式方面,相比较城市而言,乡村生活空间的分散对人居环境的有效整治而言是一个不利因素。生活空间的分散直接导致污染源分散,环保部门的工作难度更大。这一问题需通过生活空间的集聚、环保基础设施的改善得到解决。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进城谋生,出现“人走屋空”现象。这种“空心化”加剧了乡村人口生活空间的分散。应该根据空间优化整治理念,促使乡村生活空间集聚。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是农村居住环境示范区建设的模式。例如,山东省禹城市通过迁村并居、退宅还田工程,将农田生态系统嵌入村庄绿地系统,通过空心村整治、中心村建设和中心镇转移的地域模式,通过合村并居,使得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基层政府要下决心增加投入,在加强乡村规划管理、适当加强乡村聚落空间集聚的前提下,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开展厕所粪污治理,从而提升村容村貌。

(二)构建绿色产业的扶持机制,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

美丽乡村建设并不仅仅是实现乡村环境优美就好,而是要在宜居乡村实现的同时,乡村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这就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2014120.)这正是对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兼得的生动诠释。经济得到高质量的发展,农民才有动力去改变生活环境、建设美好家园。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表述,其核心就是通过绿色发展推进新时代的美丽中国建设。绿色发展的本质是发展模式的转型,是对工业文明黑色发展的反思和批判。

要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就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业的发展不仅关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涉及民生问题,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各地可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选择最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既可帮助农民致富增收,又可满足城市居民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现实需求。以湖北省崇阳县为例,该县是咸宁市绿色资源尤为突出的地区,正全力推进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建设,并培育了医药卫材纺织、食品饮料加工等县域支柱产业。政府各部门应构建绿色产业的扶持机制,满足人民对美好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生态服务的期待,守住绿水青山,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三)以繁荣乡土文化为抓手,促进农民全面发展

乡土文化包含乡村道德规范、意识形态等,是乡村在精神层面的重要支撑。“美丽乡村”是从外到内的转型与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全面发展的农民,需要把乡土文化振兴与农民的观念转型统一协调起来,大力开展乡土文化建设。乡村是否美丽,归根结底要由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衡量。而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乡土文化的传承密不可分。挖掘乡土文化的内涵,弘扬其精华,有利于农民的观念重塑与乡村的和谐稳定。乡土文化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形成乡村文化符号,可以从伦理层面规范和制约村民的行为。繁荣乡土文化,不仅需要政府履行职责,也需要每个农民的积极参与。

首先,需要加大投入。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是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留住乡愁的基础设施,在这些公共文化场所,通过地方戏、仪式礼俗等形式传播乡村伦理道德,推动农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乡风文明的进步。其次,要注重发掘和思考当地的乡土文化内涵。把农村的特色文化资源和村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结合起来。俗语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乡村有自身的生态环境和相应的人文风俗。随着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有寻找文化之根的愿望,他们希望融入村落生态获得体验,而不是简单地娱乐和观光。在陕西有个袁家村,是个既无名胜古迹也无湖光山色的关中小乡村,仅仅十年就成长为闻名遐迩的民俗文化旅游村,其发展经验虽不能简单复制,但对美丽乡村的建设仍有一定启示意义。

三、结语

中央已经提出在生态环境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35年,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涉及面较广,其核心诉求在于协调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空间布局、乡村生态环境、乡土文化传承等问题,终极目标是实现乡村社会中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这就要求切实按照生态宜居的原则,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推动农业全面升级,繁荣乡土文化,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将得以如期绘就。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江民】

社科

最新期刊

第三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