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5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产经研究 首页 >

杭州会展业发展路径探析

作者:陈海盛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30   发布日期:2019-2-27

会展业是当代服务业的重要成分之一,其影响面广,关联度高,在调整结构、开拓市场、促进消费、加强合作交流、扩大产品出口、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形象中显示出特殊的地位。近年来,杭州会展业发展以西博会和休博会为主要亮点,在品牌化和专业化的带动下,以市场化和国际化为推动方向,取得了较大的影响力。据2018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深圳、杭州等城市入选2017年度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但总体来看,与国内、国际知名城市相比,杭州会展业还存在较大短板。在国内外区域发展格局和服务业战略转移的形势下,杭州会展业发展的生产要素、产业发展、功能定位、空间布局都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进一步发挥其作用是当前亟需关注的要点。

一、杭州会展业竞争力要素分析

(一)生产要素分析

从区位优势看,杭州位于长三角南翼的核心地带,沪杭、浙赣、宁杭等铁路贯穿,高速公路11条,钱塘江等水运交通便利,境内拥有萧山国际机场,连接国内外城市;同时杭州既靠近上海都市圈,享受到上海经济的外溢效应,又能借助浙赣线深入到江西、湖南等广大经济腹地,发展前景广阔。从基础条件看,杭州拥有奥体博览中心、世贸展览中心、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休闲博览园会展中心、杭州国际会议中心等一批展馆,可以满足会展业发展在服务人数和服务体验上的需求。

(二)需求条件分析

从经济增长上看,杭州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高地,各类新业态层出不穷,新动能培育取得较大突破,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大机遇和技术支持。从总量上看,杭州位列新一线城市方阵,富阳、临安相继撤市设区,相应扩大了会展业发展市场。从人口上看,杭州常住人口近千万,城镇化率已达75%以上,尽管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20%以上,但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同时杭州教育资源较好,人才资源较为充裕,可以有效支撑杭州会展业的发展。

(三)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分析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开发为杭州会展业发展提供助力。大数据技术在杭州的发展基础较好,大数据挖掘、可视化展示等诸方面可以直观对接会展需求,有效减少招商成本。大数据产业链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带来商业模式的变革,比如云栖大会的定期举办,主要是阿里云等云计算产业的全球集聚、特色小镇的建立,对杭州会展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互联网带来了巨大改变,“互联网+”思维的兴起,将杭州形象传播到全球各地,解决了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深度和广度上对传统会展业进行了改造和拓展。

(四)产业战略与同业竞争分析

为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杭州出台了《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杭州市会展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扶持杭州打造国际会议目的地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并每年出资500万元对会展业进行奖励和扶持,有效地缓解了市场拓展初期遇到的资金问题,扩大了杭州会展业的区域影响力。

同时,杭州会展业发展也面临国内诸多城市以及外企的激烈竞争。从国内看,作为会展业的第一方阵,北上广深在基础设施、会展政策、品牌营造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南京、成都、武汉、重庆等城市发展环境营造力度较大,发展进程较快,省内的宁波、舟山,也凭借各自鲜明特色,异军突起。从国际外企看,得益于部分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政策,包括德国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慕尼黑国际展览公司、汉诺威国际展览公司、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等在内的国际知名会展机构开始关注我国会展业市场,其健全的组织机构、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强大的资源优势等,对包括杭州在内的国内会展业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

(五)机会与政策分析

从机遇上看,首先是国际环境,后危机时代国际会展业发展重心由西方发达地区逐渐转移到亚洲地区,杭州优良的城市服务吸引了大批会议落地。信息技术、互联网等发展也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较大支撑;其次是上海会展业转型分流,由于上海城市拥挤效应的逐渐加大,亟需对会展业进行分流,杭州与上海毗邻,数字经济发展较快,积极推进“三化融合”,有利于承接上海部分会展产业;最后是杭州自身城市定位上看,杭州提出建设国际旅游休闲城市,并积极培育新动能,助力会展业数量和质量有效提高。从产业政策上看,杭州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会展业政策研究,定期发布行业发展情况,除政策资金支持外,还成立会展业协会加强会展企业间的联系,出台《杭州市会展中心布点规划》,在会展业的基础设施布局和推进上进行谋划,错位发展。

二、杭州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

由于杭州会展业管理机构职能交叉,权责不明晰,在责任意识方面也没有层层落实,导致杭州会展业发展规划和日常管理工作较为不协调,同时杭州会展办作为事业单位设置,缺乏相应的行政手段对行业信息和规章进行有效管理。

(二)行业发展市场化程度较低

现阶段杭州会展业的发展仍以行政力量推动为主,市场化介入程度较低,这导致会展企业的营收能力较差,专业性的会展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对外联系方面,还有待于机制创建,拓展市场,在重点会展企业的建设上加快进度。

(三)会展数量、质量以及区域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

与北上广深等国内会展业第一梯队相比,杭州展馆等基础设施较为分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集群效应的发挥。除了西博会、云栖大会等少数品牌外,具有较大范围影响力的项目较少,会展企业规模较小,层次较低,管理水平较差。

(四)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当前杭州会展业发展的相关文件主要由主管部门及各相关部门进行起草和发布,由于规章制度层次不高,在推进行业发展过程中难以进行有效协调,无法起到引领全局的作用。

三、杭州会展业发展路径的思考

(一)提升杭州会展业的国际化程度

城市国际化有利于会展发展的国际化,会展国际化也将促进城市国际化的发展。首先,要畅通国际交流渠道,扩展行业的对外交流。在区域范围内,通过参与行业联盟、行业协会等方式,加强城市会展服务行业双边交流和提升。积极对接国内外知名展览机构,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战略。加大对会展业国际龙头企业的引进力度,鼓励杭州本地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式开展合作,同时加强与会展发展相应的配套制度、设施等建设,出台相应的人才扶持政策,为行业集聚发展创造条件。要与知名会展企业建立相应的战略协作机制,在技术、市场、管理等层面全方位对接,提高杭州会展业的国际化水平。其次,要提高杭州会展业的国际品牌影响。学习国际知名会展企业的营销经验,紧抓“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互联网大会、云栖大会等项目,创新形式加大力度向国际同行推介,宣传杭州政策环境、发展机遇以及独特优势等,提高杭州会展业的国际影响力。通过搭建平台,吸引外部资源有效整合,在中外交流中做好桥梁支点作用。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注重对资本市场的利用,灵活采用兼并、重组、整合等手段做大杭州会展服务产业。最后,要结合国家、区域政策借力发展。在国家层面,积极争取国家部委对杭州会展业支持,在大型赛事、会议等活动中充分挖掘区域特色化。在区域层面,结合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加强与上海、南京、苏州等区域重点城市对接合作,在业务上错位发展。在全省层面,要做好龙头示范作用,带动省域层面的会展业协调推进,形成集群化发展格局。

(二)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借助互联网扩展市场

在会展业发展初期,行政力量推动是必要的,但当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市场作用。首先,要加大力度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对于小微企业,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重点倾斜。结合“信易+”国家政策,在容缺受理、联合激励等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方面享受便利。对于中型企业,在产业战略引导、区域布局等方面进行支持,错位发展。政府要搭建平台,为区域内各企业的外部合作交流提供机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结构调整,去除产业同质化倾向。对于大型企业,要着力从数量型发展转变为质量型发展,结合杭州特点进一步挖掘会展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其次,以会展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形成相互协调的会展产业生态。通过食品加工、建材制造、农产品加工等各类传统产业专业性展览的推介,挖掘市场潜在需求,做出相应的发展转变,以利于各类产业合理发展和会展业规模的扩大。聚焦会展业上下游产业特点,结合商贸模式、旅游、消费等变化,推进各场景经济和社会效应的同步提升。促进会展业与其他重点支持参与的行业深度对接,形成良性互动局面。借助杭州先发的数字经济发展优势以及城市大脑建设工程,在会展设计、服务、场馆运营、秩序维护等方面进行优化,提高用户的消费环境体验,运用大数据对会展的趋势性问题进行预判,提高会展业发展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及时推广会展信息。最后,引入专业会展管理机构,建立差异化定价机制,提高场馆的使用效率。与周边地区的产业有效对接,可根据需要将场馆转型为创业创新的孵化器,提高设施的综合服务作用。注重人才的引入以及奖励机制创建,通过优化完善相应考核指标,提升会展企业品牌的影响力。

(三)加快培育会展专业人才

以杭州举办大型会议为契机,实施国外引入与本地培养相结合,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鼓励,加快会展业相关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步伐。首先,以应用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如开展境外教育、职业教育等。积极支持高校建立本硕博多层次的会展业专业人才建设步伐,在会展策划、管理、商务、场馆设计等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在研究课题方面加大资金的配套支持力度。注重职业教育、在职教育作用的发挥,增强实际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为工作在一线的职工进行相关培训,相应提高其技能,为会展行业发展质量的整体提升提供支持。其次,加大国际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对国家知名的会展业机构、领军人物、管理人才等的宣传介绍,在研发资金、城市落户、医疗服务、教育等配套政策上给予支持。最后,对人才发展环境进行优化。将相关会展人才信息纳入发展数据库,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在专业资格认定、岗位聘任、税收减免等方面倾斜,健全完善会展业专业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出台会展人才配套扶持政策。同时,注重人才的培养,以机制激励人才,以情感感召人才,以环境凝聚人才,充分调动专业人才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形成引进人、培育人、留住人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会展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一方面,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多元式”综合监管体系。一是事前查询承诺。推动建立“信用查询+信用承诺

+容缺受理管理模式,通过事前查询,允许信用状况良好的会展主体,在作出信用承诺后容缺受理。二是事中综合监管。探索依法监管+依约监管(承诺标准)+信用分类监管的综合监管模式,提升行政资源配置效率,形成有关主体达标情况的监管信息。三是事后联合奖惩。推动各行业主管部门拟定标准,视会展主体达标情况纳入守信红名单和严重失信名单,作为事后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的依据。同步将有关主体达标情况的监管信息纳入公共信用库,更新其公共信用档案和公共信用评价结果,对于审批、核准类事项和公共信用评价结果较差的会展企业,从严审批、核准,不允许容缺受理;有严重失信行为的,依法采取限制类措施。另一方面,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常态化的巡逻机制,加强对会展业品牌的保护,对参展企业进行必要的备案管理,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于侵权纠纷事件,要第一时间进行调查处理,切实履行好监督管理职责。

(五)完善制度政策,规范标准,强化改革创新

杭州市要参照国际通行标准和兄弟省市做法,起草发布会展发展规范,并出台具体的操作细则,在会展管理、服务等层面进行细化。制定标准星级标准,对各类展馆的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用户体验等进行等级评定,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制定相应的会展业管理规范。突出规划纲要的引领地位,推进多规合一,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对会展业发展的统领作用,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规划体系,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监管作用的发挥,全力做好规划纲要实施。突出抓好招商引资,明确招商重点。要加强与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对接,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强化人才、财税、金融、土地等各类要素保障,集聚高端要素资源,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推动形成若干个杭州会展业先进集聚区。此外,要创新招商合作模式,通过拓展信息渠道,开展专题招商,加强总体策划和宣传力度,积极利用会议、论坛、网络等方式多渠道进行招商宣传。

(作者单位:浙江省信用中心)

【责任编辑:江知】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