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19 星期五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经济观察 首页 >

我国外贸结构分析与优化路径探讨

作者:刘尧飞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24   发布日期:2019-2-27

尽管我国已是世界贸易大国,但并非贸易强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存在问题。2015年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逐步实施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在于优化结构,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本文从分析我国外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优化外贸结构的路径。

一、我国外贸结构存在的问题

1. 外贸商品结构

出口方面,受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有所下降,但工业制成品出口仍占绝对优势。2017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占出口比重分别为94.8%5.2%,其中机电产品出口8.95万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12.1%,占全年我国出口总值的58.4%。进口方面,2011年以来,我国初级产品进口额占商品总进口额的比重总体上不断下降,但2017年,进口铁矿砂、原油、大豆、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类和初级农产品量价齐升。

虽然现阶段我国出口的商品是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甚至在总额上远超于初级商品,机电产品领域对外竞争力有所增加,但是还有结构问题。一是我国工业制成品没有形成品牌效益。长期以来“中国制造”已经驰名海外,但是更多的是因为低廉的价格和庞大的数量。随着近年来国内要素价格上升,人口红利消失,传统的比较优势日渐削弱。二是技术含量依旧不高。随着世界各国贸易摩擦不断加大,国际市场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增加,其中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的产品限制尤其突出。依靠低成本形成的价格优势参与国际竞争不是长久之计,影响外贸的决定性因素往往是产品的核心技术。

2. 外贸方式结构

近几年,随着国际市场低迷,我国加工贸易遭到了双重打击,一方面,发达国家开始“制造业再回流”,高端制造业开始回归发达国家;另一方面,我国全要素成本上升,传统竞争优势不复存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开始向全要素成本更低的周边国家转移。从2011年开始,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比日益增大。2017年,一般贸易进出口额为15.66万亿元,较2016年增长16.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6.4%。与此同时,加工贸易占比开始下降,目前约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0%,我国外贸方式的重心开始从加工贸易方式趋向一般贸易方式。

虽然近年来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额占比在逐年增加,但是加工贸易依然占比过高,贸易方式结构依旧存在突出问题。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相关产业链与配套体系虽然不断完善,但是加工贸易原料的自给自足能力依然较弱。依托于国外的生产原料进行加工,不仅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一旦外国对原料进行出口封锁,将会使我国加工贸易整体受到重创。此外,我国外贸加工商品仅参与单一加工环节,以廉价的劳动力换取微薄的加工费用,加工贸易依旧处于低利润化。其他贸易方面,在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贸易发展迅速,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型贸易方式不断丰富,但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占比相差甚远,贸易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刚刚起步。

3. 外贸主体结构

从外贸主体结构来看,近十年来,民营企业在我国外贸中的地位逐渐提高,民营企业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稳步上升。2008年民营企业出口3807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的26.7%2011年这一比例升至33.5%2015年民营企业对外出口10278.3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45.2%,首次取代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外贸第一大经营主体。至2017年,民营企业对外出口占比升至46.5%。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占比总体处于下降趋势,2011年到2016年,从14.07%下降到了10.28%2017年回升到16.3%。但是从2015年开始,我国三大外贸主体外贸出口总额持续下降,急需寻找新的贸易主体,培育新的增长点。此外,前些年我国外贸手续的流程繁琐、时间冗长,使得企业商品出口和国外企业商品进口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由此导致货物滞留、运输不及时等各种问题频出,企业之间的贸易往来、贸易关系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4. 外贸区域结构

从外部区域结构来看,我国外贸目的国过于集中,2017年我国与欧盟、美国和东盟的外贸额占进出口总额的41.8%。而随着贸易壁垒日益加剧,国际形势异常严峻,加上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过于集中化的外贸势必会受到重创。因此,急需扩展外贸外部区域,促进外贸区域的多元化发展。从国内各区域外贸占比来看,区域结构发展极不均衡,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差距过大,外贸额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017年,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为82.5%,远超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在推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但是西部地区的外贸总值占比依旧没有超过10%

二、我国外贸结构优化路径

在当前人们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消费倾向更加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供给体系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外贸结构优化升级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的应然之举。外贸结构优化就是要实现外贸由“量变”到“质变”,推动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

1. 创建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高质量发展更需要中国创造。实现这一目标,要求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相应的品牌,这不仅能促进我国外贸出口,提升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能改变中国制造的国家品牌形象。需要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增强企业自主品牌意识。当前我国外贸企业对于自主品牌的认知缺乏,缺乏品牌经营和管理经验,部分自主品牌往往是昙花一现。二是要健全自主产权保护体系。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协同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三是要提高产品附加值。政府要为企业创新项目优先配置资源,与企业协同推进技术研发和应用,通过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推进技术和产品研发。

2. 优化原料结构,丰富贸易方式。我国的加工贸易一直存在原料大量进口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原料提取技术不高,例如我国的稀土资源,原来国际上交易的稀土资源有90%以上是出自中国,但是发达国家对于稀土资源的开发技术更是远超中国水平。提升原料提取技术对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至关重要,因为高端产品的价值往往是体现在高端原料上。二是我国的自身产业链和配套产业不健全。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链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节约时间,还可以提高规模效益,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而延长一个产业链,则能在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更加合理化利用资源,使得资源配置达到最优。此外延长产业链,还能创造更多工作岗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迫在眉睫。首先要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加工贸易由简单的贴牌生产向自有品牌发展。其次要形成区域优势的加工贸易产业集群,通过集群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在贸易方式优化方面,在发展传统贸易的同时,要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贸易,扩大市场采购贸易范围,在政策配套上先行先试。

3. 简化贸易流程,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冗杂的外贸手续不仅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还限制要素跨境流通。随着自贸区的大力发展,简化贸易流程,加速流通跨境要素,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是大势所趋。具体而言,一是要缩短通关时间。2017WTO在《贸易便利化协议》中,将国际贸易货物放行时间作为贸易便利化的主要指标之一。而在其中检验检疫部分是制约通关时间的限速点,缩短通关时间首先要提高检验检疫水平、压缩检疫流程。二是要推动单一窗口。要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形成通关一种形式、一个平台、一个部门共建机制,使得各部门信息、数据共享,简化流程,减低成本,节约时间。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电子口岸,但是政府监管力度不足,各地电子口岸存在一定差异,标准体系不完善。要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力度,推进标准引领,同时消除数据孤岛。三是要加强国际信息之间的对接。长期以来,由于各国的信息不对接,使得贸易商品在进口和出口流程中出现了很多监管方面不必要的重复作业。

4. 推动内部区域均衡发展,实行外部区域多元化战略。现阶段,我国中西部外贸发展极度不均衡,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要借助长江经济带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重点推动中西部地区外贸发展,加大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形成东中西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合作机制。具体言之,一是要改善中西部地区包括教育和基础设施在内的一系列公共服务设施,扶持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发展;二是要推动以东北地区为代表的老工业基地的建设;三是要提高东部沿海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对外而言,要实行外贸外部区域多元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的效应,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促使沿线国家外贸协调发展,积极开拓新的贸易合作伙伴。

本文系2018年度泰州市软科学计划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责任编辑:江民】

社科

最新期刊

第三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