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4 星期三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新时代新发展 首页 >

苏南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经验与走向

作者:杨 曌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65   发布日期:2019-1-10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如是说。2018年,正是这样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年份,这一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改革开放浩浩荡荡的大潮中,苏南地区——中国的一个微小版块,不甘落后,顺势而为,以敢为人先的勇气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7年,苏南五市(苏州、南京、无锡、常州、镇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3万亿元,占当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的58.5%;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行榜前10名中,苏南所辖县市占据6席。耀眼数据的背后,是苏南地区40年来不断探索、自我革新的风雨历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过去、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对苏南地区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苏南地区改革开放40年发展历程

(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苏南乡镇工业的崛起壮大。乡镇工业脱胎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队工业。1984年国家取消人民公社,社队企业改名乡镇企业。当时苏南地区的实际情况是人多地少、人民收入低下,如何将农村巨大的剩余劳动力转化成生产力,是这时面临的重要问题。为解决该问题,苏南地区以集体形式兴办农村工业,发展乡镇企业。费孝通先生将这种发展方式总结为苏南模式,认为这是一条以发展工业为主,集体经济为主,参与市场调节为主,由县、乡政府直接领导为主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乡镇工业的崛起为当时苏南地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以苏州为例,从1978年到1985年的短短七年间,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近188%。苏南农民在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非农转移。

(二)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中后期

这一阶段以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标志。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央实施沿海开发战略,苏南大力发展三外(外资、外贸与外经)。发展外向型经济,乡镇企业首当其冲。与此同时,80年代中期苏南开始建设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载体,拉开外向型经济的基本格局。作为县级市的昆山自费创办开发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先后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90年代初,苏南地方政府紧抓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先后建立各类开发园区,苏州与新加坡合作建立工业园区,张家港建成国家级保税区。1986年~1999年,苏南地区外贸依存度从0.06%提高到29.4%,外资依存度从0.92%提高到12.2%(张震.苏南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J].江南论坛,2005〈11〉.)。90年代中后期,乡镇工业因宏观经济变化及自身存在的弊端逐步走下坡路,1995年后,乡镇工业开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集体股权逐渐从乡镇企业退出。此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迅猛发展,同国有企业一道共同推进苏南经济发展。

(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21世纪00年代中后期

本阶段以加快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为标志。21世纪初,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产业开始重新布局,苏南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投资环境以及低成本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优势,成为众多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目的地的首选。苏南顺应大势,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坚持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努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制造基地。以苏州为例,2005年,外资新签合同数中,外商直接投资2181个,是1998年的4.2倍;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中,外商直接投资为511607万美元,是1998年的1.67倍。此阶段中,苏南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互动并进的城乡一体化时期。

(四)21世纪00年代后期~至今

本阶段以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标志。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近几年世界经济逐渐复苏,但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些对苏南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长久以来,苏南地区依靠资源要素低成本的比较优势获得快速发展的方式难以为继。为突破发展瓶颈,各地政府将创新驱动作为拉动发展的强大引擎。2014年,作为国家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位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成立。苏南各地积极优化经济结构,转化增长动力,加快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推动高新园区更高质量发展,当前南京高新区的软件产业、苏州工业园区的纳米技术产业、无锡高新区的传感网产业等已走在前列。

二、苏南地区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

(一)自强不息不等靠

在改革开放起步阶段,苏南地区既没有来自上级的资金支持,也没有相关的政策扶持,主要依靠的是当地人民的勇于探索与顽强奋斗。以乡镇企业为例,创办企业的资金来源基本靠集体积累,一些乡镇还依靠农民各家的自有资金,以集资形式创办;除资金以外,劳动力要自招,原料要自找,商品还要自销,企业要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苏南地区发展的每一个面向中,都能找到自强不息的身影。苏南人民不甘贫困落后,不等不靠不要,竭尽全力依靠自身力量寻求出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昆山和其他县城一样,只是一个工业产值几千万的农业县,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但那时候昆山人知道单靠农业无法富民,经济要翻番必须靠工业。1984年,国务院批准沿海建立14个经济开发区,昆山不在其列,但昆山决定自筹资金创办工业新区。1985年,昆山从县工业留成中借支100万元,在县城东部3.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开始自费建立开发区。如今昆山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3500亿元,连续13年位居全国百强县首位。

(二)解放思想敢试创

苏南地区的发展总是先人一步,原因在于总能冲破思想束缚,敢想敢干,敢于试错。为激发乡镇企业的内生动力,1983年,无锡堰桥乡创造性地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移植到乡镇企业,进行了一包三改改革(一包是实行以厂长、经理为主的经济承包制,三改则是改企业干部由乡党委的任免制聘用制,改工人由录用制合同制,改干部工人的基本工资为浮动工资)。一年后,堰桥亏本企业基本扭亏为盈,与1982年相比,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4%。此后一包三改经验在全国迅速推开。无锡下辖的江阴市,则通过企业上市完成企业产权制度改革。90年代,江阴为解决政企不分、产权不清的问题,提出敢闯敢干,民营企业为主、市场经济为主,并开始乡镇企业改制,但当时净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20家乡镇企业因为缺少资金而无法完成改制,江阴冲破禁锢,想到了上市这条路,1997年江阴首家上市企业兴澄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在上市竞争中,江阴民企没指标就与国企捆绑上市、IPO走不通就买壳上市、境内没空间就抢滩境外、新三板还在筹划就提前热身(王克.江阴:一个县级市何来44家上市企业[J.中国经济周刊,20178.),硬生生冲出一条上市之路,短短二十年间,截至20179月,作为县级市的江阴已有上市企业45家,其中境内A股上市30家,境外上市15家。

(三)开放包容重服务

40年来,从开放包括苏锡常在内的沿海经济开放区,到开放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工业卫星镇、自费开放地区,苏南地区开放区域不断扩大;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到综合保税区、产业园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开放载体不断升级;从加工工业到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开放领域不断拓宽;从引进来走出去,从大进大出优进优出,从招商引资招商选资”“招才引智,开放质量不断提高。开放包容的背后蕴含的是苏南地方政府注重服务的务实理念。在亲商、安商、富商理念的指导下,一方面竭尽全力为服务对象打造优质的投资硬环境,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城市和各类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另一方面做好软环境建设,以“店小二”的姿态为外来投资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增加政策透明度,简化公开办事流程。

(四)全面协调有深度

全面协调发展既是苏南地区的经验,也是它的发展特色。从发展内容上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重政治、文化、社会等全面发展。就社会建设而言,苏南地区社会信用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法制建设、平安建设水平保持领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绩效位居全国前列;从城乡发展来看,在之前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思路的指导下,苏南地区深入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和社会管理的“六个一体化”,2017年苏南地区平均城镇化率达到75.2%,苏南地区目前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从发展纵深来看,苏南地区县域经济发达,一个个县域犹如坚实的柱子支撑起整个苏南经济社会的发展,2017年全国共24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苏南地区占7个,其中昆山、江阴均超过3000亿元,总量均在3500亿元左右。

三、苏南地区未来的发展走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苏南地区正处于这样一个探寻如何从高速增长跨越到高质量发展的“拐点”。在爬坡过坎的过程中,苏南人民探寻出路的努力从未止步,未来的发展走向有迹可循。

(一)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同时积极拥抱新产业

苏南地区的发展起步于制造业,未来的发展也要依靠制造业。根据《江苏省办公厅关于推进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建设的实施意见》,未来苏南地区将聚焦重点领域,发展高端制造业。通过对接《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构建具有苏南特色的新型制造体系。重点发展集成领域,集中在电路及专用设备、软件及信息服务、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智能制造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特色产业。引导企业瞄准价值链高端环节,加快制造装备升级,促进信息技术、低碳技术与制造技术的集成应用,推动机械、石化、冶金、纺织、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发展新产业的同时,积极拥抱新业态新模式,生产性服务业如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电子商务、节能环保等将得到大力发展。

(二)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同时培育强劲的内生动力

未来苏南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会更多地关注“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发展。会花更大力气吸引跨国公司在苏南地区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而不仅仅将苏南地区作为生产制造基地。有更多的加工贸易企业将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等高附加值环节拓展。企业将被更多地鼓励以新设、并购、参股、技术和品牌投资等多种方式开展跨国经营。机械、输变电、轨道交通、光伏、纺织、电子等优势企业,将在开展“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中更多地“走出去”,在沿线重点国家建设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在坚定不移对外开放的同时,更要眼睛向内,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创新驱动、深化改革释放更多增长动能,破除阻碍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积极鼓励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推动更高质量更高标准的城镇化,在做好做优社会保障服务的同时拉动地区消费。

(三)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的同时加强区域一体化发展

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达,现代化程度高,但是中心城市和主要城市整体实力不够,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区域内顶尖企业数量明显不足,产业特色不够鲜明,创新生态不完善。因此,未来一方面南京的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将大大提升,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会在南京进一步汇集,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的城市功能也将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行政区划限制和条块分割将被努力打破,各种要素资源将在城市之间、园区之间自由流动、自主配置。未来苏南城市群的发展也将突破苏南地区本身,既带动苏中、苏北的发展,也能够更好地融入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四)注重顶层设计的同时积极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苏南的乡镇企业从“偷偷摸摸”到“正大光明”,昆山的自费开发区历经8年从编外编内,苏南地区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浸透着苏南人民的创造力和敢想敢闯敢干的勇气。在新的历史阶段,伴随改革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伴随改革难度的加大,未来的改革将更加依赖于政府的顶层设计以及自上而下的推动。苏南各地的政府经常会被形容为政府,而这一地区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亦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简政放权不断加速,江苏的政府也正在悄然转型。未来苏南地区将进一步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厘清各自的权责边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的“强”将更多地表现在城市建设、公共服务、民生保障,而非对市场的干预。法治建设将进一步加强,各项事务治理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中共常州市金坛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江民】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