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7 星期六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新时代新发展 首页 >

苏州人精神风貌40年的嬗变、超越与升华

作者:罗志勇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14   发布日期:2019-1-10

改革开放40年来,苏州这座拥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相辉映中愈益焕发出独特的魅力。探讨并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苏州人精神风貌的演变,不仅有助于深入解读苏州城市精神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揭开这座古城青春永驻、千年不衰的秘诀,更有助于苏州人民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迈向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征途中扬长避短,勇往直前。

一、苏州人精神风貌的演变与升华

从城市学角度来考察,城市是一种高密度的社会空间互动,是人们相互作用和交往的中心。它的发展不仅以时间、空间和物质形态表现出来,而且是整个城市市民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整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它也是这个城市市民精神面貌的生动体现。人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的精髓。作为城市主体的市民,其精神风貌总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演变,同时又生动地折射着这个城市的品位与内涵。40年来苏州人也和他们居住生活的这个城市一道,经历着从不变的嬗变、超越和升华的时代变迁与演进过程。

(一)从吴侬软语、小家碧玉的小巷市民意识,到刚柔相济、长袖善舞的大家风范

长期以来,苏州作为一个地级市与国内外大都市相比,无论格局,还是级别都是略显小的。小桥流水,黛瓦粉墙的古城风貌虽然是构成这座江南名城独特的文化符号,然而,苏州人似乎浸润于小巷深处的氛围中太久了,其身上散发出的小巷意识仍显得那样的顽强与浓烈。长期的小巷格局之束缚,使得他们的眼界与心胸难免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内敛与窄狭,表现出一种人文精神上的柔弱与缺乏刚劲。因而,虽然精细,总嫌狭小;虽然雅致,终少洒脱。这种文化心态与大生产、大市场、大格局的现代化要求是不相协调的。

当改革开放号角吹响,大江南北春潮涌动,深得吴文化基因之嫡传的苏州人潜在的变革意识被唤醒催生。他们顺应商品经济大潮的起伏变幻,摆脱传统文化因袭的负累,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水文化”刚柔相济、游刃有余的品性特征,谋篇布局、攻城略地、开疆拓土,走向五湖四海,走出格局小、气魄小的境地,摆脱小家子气,以更阔大的胸怀与魄力,摆脱小市民心态,树立现代公民与大市民的文明意识;以自身矫健的步伐适应现代化都市的文化节律,走出小桥流水、小巷石路的闭塞,走出历史的局限,摆脱作茧自缚,实现自我突破。从首创“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乡镇企业,到遍地开花的“苏南模式”;从局促狭小的老城建设,到“东园西区”的“新一体两翼”的大城市构想;从“只长骨头不长肉”的“苏州制造”,到抢占科技制高点、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苏州创造”。40年的艰苦创业、奋勇拼搏,苏州人将一个长期因羽翼上海而为世人称作小苏州的城市精心打造成为政治、经济、文化雄视四方的令世人瞩目的形象。苏州人也以新时期的大气与豪气成为傲立潮头的弄潮儿。

(二)从固步自封、孤芳自赏的天堂情结,到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生动地道出了苏州千百年来的繁华与富庶。同时,由于潜意识里根深蒂固的“天堂情结”,又给长期生活在“天堂”里的苏州人增添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助长了苏州人自我满足的情绪和爱面子的观念。长期以来受传统意识影响形成的小生产者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苏州得天独厚的时空条件,助长着苏州人的恋乡恋家、守土守业的观念。与生俱来的城市优越感,往往使许多苏州人固步自封、孤芳自赏,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新苏州人有着某种偏见与排斥。这种文化心态曾经成为影响苏州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文化繁荣的思想障碍,也与苏州迈向国际性大都市的目标不相适宜。

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各种新思想新观念纷至沓来,苏州也成为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汇地,以及各路人才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苏州人果断放下了“天堂”的身段,以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和气度迎接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从“三外”即外资、外经、外贸,到“四沿”即沿沪、沿湖、沿江、沿线;从白手起家的高新区开发,到中新合作的工业园区建设;从积极呼应浦东开发开放,到同国际市场广泛联系的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大开放格局的形成;从自主开放型发展,到自觉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格局,苏州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强烈开放意识、敏锐眼光、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一展身手的政府领导、企业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现代苏州人在打开层层经济封闭之门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层地敞开自己的心扉,冲出现实“围城”,冲破自己头脑的禁锢。他们努力挣脱小而窄的封闭式思维格局,建构全球化大开放的思维结构,成就新的辉煌业绩。开放的观念、开放的战略、开放的经济、开放的城市、开放的社会等多元化的发展,都有力促使多维开放的人与社会历史性的生成。新世纪,苏州人在推进经济、城市国际化的进程中,形成和展现了多维的开放形象和卓越的精神风貌。

(三)从知足常乐、小富即安的园林文化心态,到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现代化意识

苏州园林甲天下。历代文人雅士、富商巨贾、仕宦名流,相中了苏州这块风水宝地,纷纷买田置地,请来能工巧匠精心打造了一座座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私家园林。作为苏州城市的符号和象征,可以说,苏州文化是“水文化”,也是“园林文化”。这种园林文化作用于苏州人精神风貌所表现出来的是知足常乐、小富即安的园林文化心态。从苏州园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它又是一种“退隐文化”(陈长荣.苏州人:人文风貌与文化底蕴[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91.)的体现。曾几何时,以园林为象征的退隐文化主导着当时的文化潮流,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代代相传,使得苏州人在文化心态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容易满足于已有的一方天地,缺少一种开拓与冒险的精神,善于“引进来”,却羞于“走出去”。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正在相互影响着地区的风貌,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逐步演变。通过与比邻而居的浙江人、上海人对比,苏州人在不断反思自身观念与精神上的差距中,重新找回了开拓创新、敢为人先这一克敌制胜的精神法宝。从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苏州在改革和发展的每个关键时刻,总是力求比别人醒得早,赶得快,干得实。在乡镇企业崛起的年代,张家港人创造并弘扬了“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在开发区经济兴起的年代,昆山人创造并弘扬了“不等不靠、埋头苦干、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昆山之路”;在国际资本加速汇聚苏州的年代,苏州人又创造并弘扬了“引商、安商、富商、留商”的“亲商理念”。这就是苏州人通过艰苦的探索和实践而总结出来的“三大法宝”(徐国强主编.苏州精神——“三大法宝的价值与升华[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18.),成为新时期苏州文化精神的自觉行动。进入新世纪,苏州人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奋斗目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破解难题中求创新,从外向带动民营赶超再到服务业跨越;从亲商安商富商亲民安民富民的有机统一;从招商选资”到土地集约利用上的“八个度”;从实行片区规划到打造“总部经济”;从政府“效能革命”到机关服务品牌建设;从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到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建设;从“工资支付担保”制度到“新苏州人”建设工程……苏州人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全国探索输出了一个个成功的经验。正是这种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才开创了今天苏州发展的新突破新局面。

二、苏州人精神风貌演变的动力之源

(一)源远流长的吴文化所培育的苏州城市精神是推动苏州人精神风貌演变的文化内驱力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因人生成。长期历史发展的积累,特别是吴文化的积淀,使苏州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现代苏州城市精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吴文化的尚智、坚韧、柔雅、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敏锐灵活的特点是苏州人实现精神风貌嬗变与升华的优越文化资源,是苏州人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取之不尽的富矿,也是苏州人对外彰显自己具有独特个性色彩的重要精神武器。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人特别注意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继承和大力发扬苏州传统文化中优秀精神的同时,更注重发现、发掘在外来文化中与时代同步合拍的精神状态。

(二)苏州市大力推进科教兴市和文化强市战略,重视发展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为苏州人精神风貌的演变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苏州自古就有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人将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科教兴市、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深入人心。围绕着加快提升人的现代化,使之与经济、政治、社会现代化相适应,在经济总量大跨越大增长的同时,苏州在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上的财政支持与投入也水涨船高,夯实了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基础。早在2006年,苏州就实现了适龄学子9年制义务教育完成率连续10年保持100%,高中阶段普及率已经超过90%,大学毛入学率在52%,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第三个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的城市。”此外,还有许多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外籍人士定居苏州。多元的人才结构,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涌入,为苏州人精神风貌的演进和优化无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舆论和政治环境为苏州人精神风貌的演变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感召和激发下,苏州人终于摆脱思想禁锢,敢闯敢试的个性品格得到了在更广范围内的理性张扬。他们冲破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小农意识,弘扬自强不息、勇攀新高的进取精神;冲破养尊处优、不思进取、看摊守业的思维定势,增强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冲破等、靠、要的被动依赖心理,发挥事在人为、志在必得的主观能动性;冲破“唯上”“唯书”的僵化思想,树立不断创新求变的求索作风,不断实现自我的超越和升华。总之,一个鼓励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政治环境,对于一个城市公民意识的觉醒,社会活力的激发无疑是重要的。

(四)因改革开放强大起来的经济实力是促进苏州人精神风貌演变的强大物质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人从创办乡镇企业开始,到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再到国企、民企、外企并驾齐驱均衡发展,实现了经济总量的飞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便源源不断地投入到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之中去,改善基础教育、提升市民素质,丰富城市内涵,各种优良的文化设施的配备,具有较高水平的教育体系的建立,城市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等各项文化建设活动的蓬勃开展,乡村社区群众文化设施的完善、演出团体的成立等等,都离不开当地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和扶持。而这些精神文明建设的举措为苏州市换来了实实在在的回报,那就是随着苏州市文化“软实力”的增强,苏州市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反过来又为苏州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苏州人精神风貌演变的当代启示

(一)更多关注人的现代化

只有在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双向互动中,才能推动整个城市迈向开放、包容、法治、公平、民主、自由、文明与和谐。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人是最基本、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一个城市,只有当它的市民是现代人,即从思想、观念、心理、行为上都具有现代的人格与品格,才能使这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管理者和参与者都具备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个城市才能称得上是现代化的城市。因此,人的现代化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同步条件。我们不仅要关注物质的、制度的、管理的现代化,更要关注人的现代化。所谓人的现代化,就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的思想、观念、心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具有与现代化相适应的内在特征,即现代性。否则,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有效的管理,都不可能实现。即使经济已经开始起飞,也不会持续长久。苏州市民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素质,但随着苏州市的崛起,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的身份也从传统市民向国际市民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个人也要积极地跟随城市的发展,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加快城市的积极转型

应不断推动市民思想文化观念的更新,培育具有现代化、国际化、全球化视野的现代城市公民。为此,要加快城市的积极转型,政府要积极引导市民做一个学习型市民,通过自觉学习,促进全社会形成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通过学习,培养、提升市民的法治意识、科技素养、掌握一技之长,以及必要的人文常识和国际礼仪知识,从而提升一个城市立足当代的综合竞争力。

(三)应积极提升城市文化力

城市经营管理者和城市公民应积极提升文化力,营造出公共理性氛围和公共城市精神,创造出与自己生活的这个城市共命运的城市人文氛围。正如人文学者肖复兴指出的,城市的本质从来都是人的精神的外化。城市精神与文化,最终要落在人的身上,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品质与风貌。人与城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不断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才能够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与文化的内涵。苏州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所提炼出来的崇文、融和、创新、致远的城市精神既是新时期的苏州人精神风貌的精确表述,又是苏州这座城市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灵魂与原动力。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江民】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