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12-22 星期日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社会治理 首页 >

统一战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多重耦合与优化路径

作者:史志娜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44   发布日期:2024-11-26

摘  要  统一战线与基层社会治理在功能目标、主体对象、发展趋势和工作方法上具有多重耦合。统一战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既是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基层统战工作走深走实的重要着力点。无锡统一战线通过政治引领、搭建平台、整合力量等多种方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构建以“共识、共治、共享”为核心的共同体,为基层社会治理凝心聚力、打通壁垒、赋能增效。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深刻变化,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现实挑战,需要从主体对象、工作机制、双向赋能、思维方法等方面不断优化路径,推动统一战线更好服务和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关键词  统一战线;基层社会治理;无锡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当前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多元、基层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要实现基层社会既稳定有序又充满活力,必须凝聚各方面力量,创新基层治理体制,培育形成良好的基层治理生态。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明确提出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总目标之一是“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这意味着统一战线被赋予服务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新的使命任务。[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政治作用的政策举措”“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2]统一战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具有天然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制度优势等,在推动构建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中具有独特功能和作用。因此,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作用,在党委政府与统战成员、社会组织及群众之间牵线搭桥、凝心聚力,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力量,既是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走深走实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抓手。

一、统一战线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多重耦合

统一战线和基层社会治理在功能目标、主体对象、发展趋势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呈现出多重耦合关系,构成了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和方法论优势。

(一)功能目标的契合性构成统一战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优势

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更加重要”指明了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功能,即统一战线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上的作用更加重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的作用更加重要,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上的作用更加重要。[3]统一战线必须应对国内外形势和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横向上扩展更广泛的团结面,纵向上进行更深度的政治整合,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功能和核心目标,是建立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4]从功能目标来看,统一战线和基层社会治理都是做人的工作,协调的是社会关系,最大程度地实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在此基础上,统一战线作为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整合的重要政治机制,具有凝心聚力的政治优势,可以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最大价值“公约数”,不断画出基层社会治理最大“同心圆”。

(二)主体对象的重合性构成统一战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优势

从工作主体来看,统一战线是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要在全党范围内构建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5]基层社会治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治理主体是党及其领导下的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基层群众等多元力量,二者都强调要在党的领导下,建立起相互合作的良性互动关系,凝聚多元共治合力。

从工作对象来看,统战工作是党的特殊的群众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而社会治理的对象也是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协调的是各类社会关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明确的12类统战对象,已经从传统的“单位人”拓展为分布于城市社区、商务楼宇等社会基层基础单元的“社会人”,这些对象既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服务对象,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自治主体,这一“双重身份”将统一战线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效衔接和贯通起来。在主体对象重合的基础上,统一战线具有更强的组织优势,可以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组织优势,助力构建既稳定有序又充满活力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发展趋势的协同性构成统一战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资源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使我国社会呈现出个体化、阶层化、再组织化等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统一战线的工作重点也逐渐从原来的政治领域转向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工作场域从原来的单位场域拓展至市场和社会场域;工作方法从传统的政治性转变为更多地讲求艺术性;工作对象更多地聚集在社区、园区、高校、科研院所等基层一线,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呈现出社会化转型和向基层延伸、向基层覆盖两大发展趋势。

在社会治理领域,随着我国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社会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仅靠政府的力量和资源,难以有效满足社会各方面需求。因此,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建立起各种社会治理主体相互合作的良性互动关系,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同时,要不断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一线倾斜,真正创建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在此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聚力赋能作用,集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优势资源,聚焦基层这一需求最突出、矛盾最集中的治理场域,为实现“统一战线所长”与“基层社会治理所需”的有效对接提供支撑。

(四)工作方法的相通性构成统一战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法论优势

统战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必须讲求工作艺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6]统一战线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基本原则和独特方法,比如坚持党的领导,照顾同盟者利益,把握好固守圆心和扩大共识、潜绩和显绩、原则性和灵活性、团结和斗争“四对关系”等基本原则,联谊交友、求同存异、民主协商、教育引导、培养代表人士等工作方法,这些都是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必须继承发扬。

新时代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在治理理念上强调公平正义,在治理主体上强调多元主体参与,在治理方式上强调互动协商,在治理手段上强调刚柔并济,在治理目标上强调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如今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已经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治理”迈进,这与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工作原则和方法具有相通性,为统一战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方法论支撑,可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容和形式。

二、统一战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无锡实践

新时代以来,统一战线作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协调党政部门合作、凝聚人心力量、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优势。无锡作为发达地区重要城市,具有丰富的统战工作资源和较好的基层社会治理基础。从统战工作资源来看,根据无锡市委统战部2023年的统计数据,无锡现有民主党派成员1.1万余人,党外知识分子约60万人,认定无党派人士900余人,新阶层人数约70万人,非公企业约35万家,商协会组织约400个,海外华人华侨及侨眷16万余人,归国留学人员2.3万余人,代表人士更是广泛分布于各阶层各群体、各行各业以及海内外,具有点多、面广、线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突出特点。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来看,无锡是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在推进试点过程中,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实战管用的特色经验做法,产生了一批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近年来,随着统战工作重心下移,无锡统一战线坚持“统战+”“+统战”工作理念,把推动统一战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抓手,通过政治引领、搭建平台、整合力量等多种方式,构建以“共识、共治、共享”为核心的共同体,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凝心聚力、打通壁垒、赋能增效,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为基层社会治理凝心聚力

统一战线形成和巩固的基础和前提是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无锡统一战线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构建“政治共识+思想共识+情感共识”三位一体的同心共识共同体,为基层社会治理广泛凝心聚力。一是以集中性教育筑牢政治共识。通过组织宣讲辅导、政治培训、主题活动等集中性教育活动,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心见行,引导广大统战成员特别是代表人士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筑牢政治共识。二是以常态化交流凝聚思想共识。通过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常态化落实联谊交友、制度化推进作风建设,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发现苗头问题、化解矛盾“疙瘩”,用频次高、覆盖广、形式新的交流活动凝聚思想共识。三是以特色化活动激发情感共识。建立各类挂钩结对制度,引导统战成员结合自身优势,从基层社会治理的民生小切口出发,开展志愿服务、公益课堂、巡诊义诊、法律咨询等特色化活动,全方位彰显统战成员的社会担当,激发统战成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情感共识和行动自觉。

(二)加强阵地平台建设,为基层社会治理打通壁垒

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大课题,问题和需求都产生自基层,矛盾和冲突也集中在基层。无锡统一战线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搭建各类统战工作阵地平台,通过构建集聚党委政府、统战部门、民主党派、统战团体、社会组织等多方合力的同心共治共同体,为统一战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打通壁垒畅通渠道。一是联合打造“同心基地”,扩大统一战线“覆盖面”。建立健全基层统战组织,充分发挥商会、侨联、新阶层联谊会、民族团结促进会等统战团体作用,把统战“同心基地”与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联合打造,推动资源融合、集成利用、共建共享。二是借力搭建“共治”平台,提升统一战线“交融度”。坚持打破条块分割、行政隶属,借力搭建各类“共治”平台,团结引领各类有专业、有资源、能力强、愿担当的统战成员,助力解决民生实事、化解矛盾问题、提供社会服务、促进和谐稳定,推动统一战线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交融。三是因地制宜创设服务场景,延伸统一战线“增长极”。以民主党派与县区板块双向“1+2”挂钩结对为支撑,发挥界别优势因地制宜打造党派基层组织服务阵地,打造“聚力惠民”社会服务品牌,定期开展“基层所需、特色鲜明”的社会服务活动。围绕“一社区、一特色”的统战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创设“红石榴家园”“侨之家”和新阶层志愿服务队等特色服务平台,推动统战成员在基层联起来、动起来、活起来。

(三)坚持整合力量资源,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增效

从统战工作的角度来看,统一战线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资源富集的突出优势,但从基层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统一战线的力量资源相对分散,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无锡统一战线坚持将分散的统战力量和资源整合起来,以“统战所长”精准对接“基层所需”,引导统战成员从基层社会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建设者”“共享者”,构建同心共享共同体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增效。一是常态化开展协商议事工作,共享统一战线的智力资源。把协商议事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引导统战成员积极融入社区协商议事自治组织,充分发挥统战成员自身界别特色和专业优势,化身“政策宣讲员”“矛盾调解员”“专家智囊团”等,在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项目中深度参与协商议事监督。二是项目化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共享统一战线的人才资源。找准基层治理难点,比如针对民生实事、垃圾分类、物业纠纷等难点痛点问题,通过多渠道征集、专题化调研、项目化运作的方式,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落地见效。三是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共享统一战线的资源优势。整合统战力量资源,积极培育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比如,2023年无锡统一战线推动成立锡商公益基金会,首期募集资金超5000万元,用于无锡市低收入智慧精准救助服务、困境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救助等10个项目,筹集2000余万元善款物资驰援华北等地严重洪涝灾害地区,让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释放出强大能量。

三、统一战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优化路径

统一战线能够充分发挥其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资源优势,有效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同时,在统一战线内部构成更加复杂,基层社会矛盾风险不断增加的形势下,统一战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也面临着主体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尚未充分激发,工作机制的规范化协同化建设还相对滞后,链接资源和需求的平台路径还不够丰富,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待创新提升等一系列现实困境。为此,要进一步释放统一战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动能,提升统一战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效能。

(一)凝聚更加广泛的统战工作主体和对象,画大基层社会治理“同心圆”

统战工作要求在大团结大联合的基础上,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凝聚人心和力量,这一本质要求高度契合新形势下基层社会治理多元共治的现实需要。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凝聚更加广泛的统战工作主体和对象,画大基层社会治理“同心圆”。一是建设精干的统战工作队伍。从统战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两个角度共同发力,既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统战干部队伍,又真正形成党员干部对“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的意识和行动自觉,形成全党抓统一战线的良好氛围。[7]二是凝聚广泛的统战工作对象。要加大基层统战资源挖掘力度,做到对统战对象统战资源“心中有谱”;要加大对统战代表人士的选拔和培养力度,注重发掘一批有能力有意愿的代表人士,通过抓“关键少数”,形成“代表人士带动统战对象,统战对象带动广大群众”的标杆效应。三是激发多元参与力量。发挥组织的感染力与号召力,在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聚焦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和重要事项,找到群众利益“公约数”,促进社会各群体、各阶层广泛参与基层治理活动,[8]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资源分散、活力不足、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助力画大基层社会治理“同心圆”。

(二)推动大统战工作格局向基层延伸,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新形势下,无论是做好统战工作,还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都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按照“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的总要求,压实主体责任,夯实基层基础,完善体制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当前,要不断推动大统战工作格局向基层延伸,推动大统战工作格局在主动服务中心大局、融入党建全局的基础上,助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是健全基层统战组织网络体系。围绕“找到人”“建起来”分类分层推进,加快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域、整体联动的基层统战组织网络体系,按照“应建尽建、能建必建”的原则,自上而下构建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四级统战组织网络,推动统战力量向基层延伸。二是完善基层统战工作制度体系。统战工作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工作条线,客观存在“各自为战”的现象。要建立健全基层统战组织制度,建强人才队伍、加强自身建设,真正实现基层统战组织从全域“建”起来到科学“管”起来。要打破条线分割、破除固有樊篱,加强对内整合,充分发挥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战部门牵头负责,成员单位明确分工,司职履责,基层单位各尽其责,根据不同工作场景、工作对象,有针对性地做好统战工作,推动统战工作融入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三是促进对外协同联动。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统战为特色,计划同安排、工作同推进、平台同使用、活动同举办,因地制宜开展党建、统战、群建以及业务工作的互促共建。运用“统战+”“+统战”理念,既以统战之力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又在工作协同联动中促进基层支持统战事业,拓展统战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三)强化精准对接和双向赋能,拓展基层社会治理平台新路径

统一战线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突出特点,聚集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优势资源,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多数领域,要推动“统战所长”与“基层所需”精准对接,强化双向赋能,助力拓展基层社会治理的平台路径。一是以“阵地共享、平台共建”推动精准对接。要善于搭建统战资源和基层需求深度对接的平台路径,利用现有的“同心基地”、协商议事平台、社会服务品牌等,盘活统战所长,深挖基层所需,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精准借力。二是以“挂钩结对”推动双向赋能。基层社会治理要善于以“挂钩结对”为支撑,以打造社会服务品牌为平台,把统一战线充沛的人才资源优势与基层丰富的实践应用场景相结合,在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的同时,有效解决统战工作缺阵地、缺平台、缺动力等现实困难。三是以“网络统战”拓展治理平台。要更加注重网络统战工作,不断创新统战工作方式方法,拓展统战工作平台,充分利用“两微一端”、音视频等网络技术平台和信息化手段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发挥统战代表人士在网络社会中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参与网络舆论治理、传播正能量的作用,营造积极向善的基层社会治理舆论环境,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四)善于运用统战思维和方法,助力践行基层社会治理新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统一战线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交到的朋友多不多、合格不合格、够不够铁”。[9]作为党进行社会整合的“柔性”政治机制,统一战线倡导的团结思维、朋友思维以及“联谊交友”“民主协商”“求同存异”等工作方法,高度契合新形势下基层社会治理从“管理”向“治理”再向“柔性治理”转变的时代要求,对于凝聚人心力量、改善政府形象、重塑社会心态、提高治理效能具有重要价值。一是善用“联谊交友”的方法体现基层治理的情感与温度。要充分运用情感、平等、合作与互动等柔性治理理念,[10]多接触、多谈心、多帮助,讲尊重、讲平等、讲诚恳,态度上有温度,方法上显灵活,寓治理工作于联谊交友之中。建立全覆盖的联系走访机制和联谊交往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联谊活动,在联谊交往和联谊活动中实现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关系认同。二是善用“民主协商”的方法提高基层自治善治水平。基层社会治理涉及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要丰富民主协商形式,因地制宜搭建基层协商民主新平台,在更大范围内汇聚人心和力量;推动基层协商议事内容提质增效,不调研不协商,边调研边协商,推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加强协商议事成果转化,健全协商监督层层递进、效应叠加的履职链,不断完善协商工作机制。三是善用“求同存异”的方法凝聚多元治理主体合力。基层社会由不同政党、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阶层,甚至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组成,人口结构的多元化必然导致政治纲领、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经济成分、利益诉求等各方面的差异性。要客观认识基层社会治理多元主体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善用“求同存异”的方法凝聚多元治理合力。

参考文献:

[1]盛寿河,俞好爱,宫捷.统一战线赋能基层治理:逻辑、困境及进路[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01):66-71.

[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07-22(01).

[3]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伟力[N].人民日报,2022-07-31(01).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01.

[5]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06.

[6][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561,562-563.

[7]肖存良.服务强国建设: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内涵、特征与机制[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2(04):1-11.

[8]谭婧怡,闫琪.统一战线参与基层治理和经济发展的优化路径研究[J].经济师,2024(04):7-11.

[10]郝宇青.以柔性治理促进社区善治[J]. 国家治理,2024(08):67-72.

本文系2024年度无锡市党校系统科研课题“善用统战思维统战方法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编号XT240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无锡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易玉洁】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十一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