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12-22 星期日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首页 >

论中国式现代化自信自立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作者:王浩源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99   发布日期:2024-11-26

摘  要  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从生成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自信自立源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原则的遵循发展,植根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精神的承继弘扬,升华于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经验的总结凝练。从价值意蕴看,中国式现代化自信自立蕴含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价值诉求,彰显着人民主体、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揭示着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价值愿景。从实践进路看,中国式现代化自信自立要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确立实践之基,以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厚植实践之本,以坚持开放包容的积极姿态夯实实践之要。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自信自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这一重大命题,进一步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特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自信自立表征着历史主体对中国式现代化前进方向、现有成就与未来图景的充分肯定与高度确证。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入剖析中国式现代化自信自立的生成逻辑,阐明中国式现代化自信自立的价值意蕴,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自信自立的实践进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自信自立的生成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自信自立蕴含了深刻的逻辑生成理路。从理论逻辑看,其源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原则的遵循发展;从文化逻辑看,其植根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精神的承继弘扬;从历史逻辑看,其升华于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经验的总结凝练。

(一)理论逻辑:对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原则的遵循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多次论述“独立自主”概念,形成了有关无产阶级政党独立自主的丰富思想。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党际团结。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维护其对无产阶级剥削压迫地位时,向来都是“一致对外”的。面对已经联合起来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由于“各国工人阶级彼此间缺乏亲密的联合”,[2]导致其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没有取得明显效果。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并推动组建了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用以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另一方面,独立自主是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本国人民进行革命所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根据革命实际情况,无产阶级政党需要采取团结本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壮大自身的基本策略。因此,马克思特别强调无产阶级应在统一战线中保持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是无产阶级政党在斗争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进一步地,马克思指出,因为无产阶级革命首先是在本国范围内进行的,所以“每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当然首先应该打倒本国的资产阶级”。[3]在这一过程中,无产阶级政党绝不能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绝对化,而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各国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要结合本国具体实际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地解决和决定当时当地革命的具体问题、步骤及方式。“用什么方式来达到结局,应当由这个国家的工人阶级自己选择。”[4]此外,马克思希望无产阶级政党既能在第一国际的协调与支持下实现党际团结,又能够保持各党派的独立自主。他强烈反对第一国际变成一个对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发号施令的、高高在上的机构,并认为“与其说国际是指挥力量,还不如说它是一种联合”。[5]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革命实际,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自主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与坚定实践者,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原则,成功开创了自信自立的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二)文化逻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精神的承继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核心内核,是中华文明永葆活力的精神支点。在五千多年的文明演进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了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自强不息精神。自强不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它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奋勇争先、锐意进取的不懈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强不息精神赋予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的民族品格,培植了中国式现代化自信自立的深厚文化根基。

一方面,主体意识的觉醒夯筑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底色。在原始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主体意识的觉醒,人们逐渐从“天命”中解放出来,进而确立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种观念含蕴着人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肯定,以及对自身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信心,催生了独立的精神品质。中国古代思想家多把“独立”看作一种高尚的人生品格,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认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以及《易经·乾卦·象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表述,都鼓励着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应做到奋发有为,积极进取。在《论语·泰伯》中孔子提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等一系列论述,都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意志,确立了人们只有依靠自身的力量才能有所成就的精神基调。另一方面,家国情怀明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仍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撑。屈原的“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展现出了独特的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承继与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精神,以自信自立的独特气质不断将中国式现代化推向新高度。

(三)历史逻辑: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经验的总结凝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7]“走自己的路”作为自信自立思想的精神实质,是贯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重要线索。在探索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逐步确立起自信自立的精神气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立初期的中国共产党设想走俄国革命的道路。这一道路导致革命战略严重脱离中国实际,使新生的党遭受巨大损失。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动把握无产阶级领导权,独立思考中国的前途命运,摆脱了对共产国际的依赖,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培育了自信自立的精神之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如何在中国以社会主义方式推动现代化的问题,党曾提出学习苏联的口号,但不久便在实践中认识到苏联模式存在的弊端。毛泽东同志指出,要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奠定了自信自立的精神之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方向,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铸就了自信自立的精神之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立足于“两个大局”加速演进所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和严峻风险挑战并存的复杂态势,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自信自立的精神姿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时期,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强化了自信自立的精神之魂。

二、中国式现代化自信自立的价值意蕴

马克思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8]自信自立是具有深厚底气的精神力量。在通向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上,它蕴含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价值诉求,彰显着人民主体、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揭示着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价值愿景,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的精神动能。

(一)自信自立蕴含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价值诉求

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有其自身特殊的国运、国情和国脉,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因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只有依靠自信自立开辟出一条能够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现代化道路。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被裹挟着开启了现代化进程。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对救国救民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但由于这一系列救亡措施都希望通过“西化”来实现中国现代化,结果无不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由消极适应转向了主动行动,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人类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图景。自信自立伴随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蕴含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价值诉求。

党的百余年奋斗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坚持自信自立盈注了丰沛底气。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其复杂性和严峻性前所未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敢于正视和直面新时代的各类挑战,要做到既不妄自菲薄、自卑自弃,也不盲目乐观、自大自负,而是坚持自信自立,进一步增强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勇气,在复杂严峻的斗争形势中站稳脚跟、保持定力、凝心聚魂,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二)自信自立彰显人民主体、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

马克思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始终非常重视“现实的人”及其主体地位,并对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给予了极大关切。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实现自信自立,拥有了自信自立的底气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9]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际、服务中国人民是这条道路走得通、走得好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既不是刻舟求剑、封闭僵化的现代化,也不是照抄照搬、食洋不化的现代化,而是依靠人民群众开辟的自信自立的现代化,充分彰显了人民主体、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维度、政治维度、社会维度、文化维度、生态维度统筹推进,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从而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在经济维度,通过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坚持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在政治维度,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从根本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使民主真正造福于民;在社会维度,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着力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大程度地保障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和普惠性;在文化维度,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生态维度,中国式现代化摈弃了以破坏生态环境来谋取经济发展的不可协调的发展模式,通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三)自信自立揭示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价值愿景

现代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梦想。从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来看,西方率先踏上了实现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并进一步确立了以西方现代化为主导的现代化版图和世界历史格局。西方国家依据其在现代化方面的先发优势,在世界范围内构建了“现代化=西方化”的发展公式。但西方现代化存在着自身难以规避的“现代化悖论”。西方社会的主导逻辑是资本逻辑,这种逻辑是以实现无序增殖、扩张侵略和血腥掠夺为目标的发展。在这一逻辑的支配下,西方现代化给人类造成了诸多矛盾。在物质方面,资本主义的固有缺陷导致经济危机频发;在文化方面,由于过度地追求物质财富使得人的精神生活变得空洞;在社会方面,多党制导致社会撕裂,造成政治极化。而在实践中,走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拉美国家至今仍深陷拉美陷阱之中,非洲国家的现代化之路更是困难重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10]现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人民争取自身发展、追求互利共赢的时代趋势不可阻挡。历史和现实均表明,实现现代化的能力与潜力并非西方国家的独有优势。自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中国具体国情,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使困扰中国千年之久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开创,终结了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垄断地位,是对“人类文明向何处去”问题的睿智思考与独特创见。中国式现代化以自信自立的精神气概超越了亦步亦趋,其在实践上的成功表明了任何国家都不应被排除在现代化体系之外,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通过走自己的路实现跨越发展,深刻揭示了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价值愿景。

三、中国式现代化自信自立的实践进路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站在新起点、扬帆新征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坚持开放包容的积极姿态,为全人类的现代化事业作出更大的中国贡献。

(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确立自信自立实践之基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实现自信自立的实践之基。自信源于理论自身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它实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人类精神的精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以中国式现代化自立于世界现代化版图,就在于一以贯之地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我国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面临着被削弱的危险。只有坚持“两个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一方面,要坚持“两个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马克思主义并非封闭僵化的学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一种能够随着实践发展不断创新的动态理论。“两个结合”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自信自立的迫切需要,也是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现实要求。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因此,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新的实践情况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分析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另一方面,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从而保证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我国意识形态主阵地。

(二)以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厚植自信自立实践之本

中国式现代化既不同于以资本为中心、依赖对外扩张掠夺的传统现代化老路,也不同于依靠外部力量支持、依附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路径,而是一条充分依靠人民力量实现内生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实现自信自立的实践之本。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群众视为自信自立的力量来源,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在不同阶段,人民群众的社会需要在内涵和外延上都会有所不同。进入新时代,面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情况和新任务,要通过完善制度设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在倾听人民呼声和满足人民需要中将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

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制度设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1]新征程上,必须充分发挥制度的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作用,不断完善增进民生福祉的体制机制。具体而言,应不断扩充社会保障资源,凝聚保障合力,确保社会保障向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和重点地区适当倾斜;要通过“先富带后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逐步缩小地域和城乡发展差距,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另一方面,要通过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其丰富发展的生机所在。推进自信自立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才能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因此,要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伟大作用,实现党的事业与人民群众实践之间的同频共振。

(三)以坚持开放包容的积极姿态夯实自信自立实践之要

马克思主义是解放全人类的科学理论,具有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独立自主与开放包容、中国发展与世界进步、民族复兴与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关系作出了科学把握,坚持开放包容的积极姿态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实现自信自立的实践之要。自信自立不是闭门造车、封闭僵化,而是要敢于积极主动地批判和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持续催发复杂性矛盾,局部冲突与动荡频发,主要经济大国的增长预期转弱。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化拓展不仅源自国内的深刻变革,更与世界格局紧密相连。要积极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促进世界文明共同繁荣,推动世界现代化事业美美与共。

一方面,要积极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根植于人类共同生活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它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强调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充分尊重世界各种文明。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上把握当今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倡导尊重不同国家、民族和种族的多元价值观的基础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描绘人类发展的美好愿景。另一方面,要积极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促进世界文明共同繁荣。不同文明之间只有包容并进、取长补短才能在创新和发展中焕发生机,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在应时处变、开放包容中得到发展进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塑造了一种区别于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人类文明新形态打破了长久以来“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思维惯性,主张促进世界文明共同繁荣,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境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2.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683,683.

[6]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50.

[7]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83.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

[9]习近平重要讲话单行本(2023年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7.

[10]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7.

[1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35.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张卓】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十一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