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意蕴
摘 要 围绕现代化这个主题,在改革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也是现代化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心任务,继续用好改革这“关键一招”,彰显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逻辑。从政治逻辑来看,通过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在内的全面深化改革,确保党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从发展逻辑来看,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必须健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从价值逻辑来看,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制度保障;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1]这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辩证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和探索性事业,既有宏伟的蓝图和目标,也面临着诸多矛盾、挑战和障碍。中国式现代化内在决定了改革的性质方向、重点任务和推进方式,展现出鲜明的政治逻辑、发展逻辑、价值逻辑。
一、政治逻辑:确保中国共产党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新模式,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方式。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内在规定性,其中,最能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对中国式现代化起着关键作用,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定性的因素。坚持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即通过实现党的自我革命,推进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通过包括加强党的自身改革在内的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确保党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因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党自身的建设和改革,不断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
(一)党的自我革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肩负着领导党自身建设与领导国家发展的双重使命,党的前途与国家前途、党的命运与民族命运、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其艰巨性、复杂性前所未有,成功推进这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作为前提和基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党的领导的关系,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2]之所以是根本保证,关键在于“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3]也就是说,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式现代化的前途命运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决定的。“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中国式现代化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4]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自成立之日起便确立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面临着社会主要矛盾和具体历史条件的变化,就必须要做到勇于自我革命,否则党和国家就有被“历史周期率”支配的现实风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其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发展任务之繁重,都需要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只有不断进行党的自我革命,才能勇立时代潮头,才能担负起领导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使命。
(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对党的自我革命提出新要求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一百多年的辉煌历程,在今后执政的道路上难免还会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中国式现代化越往前推进,改革就要越往深里走,相应地,对党领导改革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涵盖领域极其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各方面,这对党的执政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必须与时俱进,深刻洞悉各领域发展规律,把握历史发展方向。其次,现代社会的整体性、有机性更强,改革需要协同发力、系统集成。党必须加强对改革的整体谋划、系统布局,统筹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最后,现代化越向前推进,触及到的利益格局调整就越错综复杂,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任务就越艰巨。对各级党组织正确判断形势、科学谋划改革、广泛凝聚力量、推动改革落实提出了新要求,对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素质能力、作风形象也提出了新要求。完成新征程上这些艰巨复杂的改革任务,对党坚守初心使命、永不懈怠、不断提升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必须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决定》对进一步坚持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和党的自我革命作出重要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排在首位的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决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七个聚焦”重大举措中,其一就是“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5]这里主要是从党自身的建设和改革上提出目标要求。
一是完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必须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决定》提出:“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6]落实好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可能全国千篇一律,各级党委(党组)应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积累经验。改革议题设置要围绕解决突出矛盾,优化重点改革方案生成机制。
二是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决定》指出,“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体系”。[7]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目的在于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完善党的建设制度机制,包括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等,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三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决定》强调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机制,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要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等。
二、发展逻辑:坚持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务
从世界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看,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升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和中心任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基础、最根本的仍然是发展,而且必须是符合时代要求的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是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立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展是现代化永恒的主题,但不同发展阶段发展的含义、内容、重点及要求并不相同。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中国式现代化,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跃升的历史过程。毫无疑问的是,改革是推动现代化实现跃升的强大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首要任务,凸显了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性、全局性和长远性意义。高质量发展与以往高速度、粗放型的经济发展相比,其突出特点是追求效率更高、供给更有效、结构更高端、更绿色可持续以及更和谐的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是衡量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对中国式现代化整体进程产生关键影响。从人口规模、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各个方面来看,这些特征和优势的彰显,都蕴含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核和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创新以及生产力质量的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二)破除旧的体制机制障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已在各领域基本建立了基础性制度框架,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了体制机制创新,有力推动了高质量发展。然而,从总体上来看,高速增长阶段确立和形成的体制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比如,市场体系仍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体系整体大而不强、全而不精,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8]上述问题表现在体制机制层面,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虽然商品市场已经比较发达,但要素市场不健全不完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市场配置效率不高;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创新驱动能力不足,激励制度不健全,科技创新政策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宏观政策的落实机制缺乏,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界定不清楚,在市场准入、产业竞争等领域仍有越位现象,在市场监管、公共产品等领域存在供给不足现象,宏观政策的落实机制不配套,导致地方缺乏积极性等。
(三)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路径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最为关键的是不断完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模式的转变,要求相应的体制机制必须随之而变。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强调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给,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有效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制度环境等,这些部署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提供了清晰路径和精准落点。
一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改革重点的继续和深化。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核心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决定》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既‘放得活’又‘管得住’”。[9]要“更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要改革当前市场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市场要素,健全市场运行的体制机制,清晰市场和政府的边界。
二是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高质量发展是目标,新质生产力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的方式、方法。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包括技术的革新、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决定》对新征程上发展新技术,包括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提出重要改革举措,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作出重要部署,这一系列部署旨在通过针对不同产业特点进行精细化的制度安排,更有效推动千行百业培育新质生产力与核心竞争力,持续推动我国经济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是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速展开,全球创新呈现出新的面貌。借助于互联网等新技术工具的出现,数字经济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因此,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等一系列要求,持续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四是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多方面积极作用。《决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要求“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0]这些举措不仅提供了全面创新的制度保障,解决人才与科技创新的脱节问题,还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解决科技创新的融资问题以及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从而有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并提升其质量和效益。
三、价值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旨归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解放的价值追求,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人的生存和发展不断提高到新水平。《决定》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条重要原则。这一原则在《决定》制定的各领域重大改革举措中得到进一步体现,凸显了改革的价值取向,也彰显了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
(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和目标
为了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决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既表明了改革的价值和意义,也指明了改革的依靠力量。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只有坚持为了人民而改革,从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愿出发,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改革什么、推进什么,才能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忧人民群众之所忧,解决人民群众现实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人民群众才能真正赞成改革,拥护改革。只有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推进改革,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才能依靠广大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只有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使改革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根本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始终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人民既是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改革的落脚点,这是改革能够持续深入的重要原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围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这一原则目标,推进全过程、各方面改革。《决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1]基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国情,提出要使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在发展中不断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安全、环境、公平、正义等各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解决影响人民美好生活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例如,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弥合地区、城乡发展差异,缩小贫富差距;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等,这深刻体现了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主体,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
(三)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全过程
以人民为中心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它体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全过程,体现在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体现在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各项实践中。《决定》聚焦进一步深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体现了鲜明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进人民福祉。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有利于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此,《决定》提出,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等新时代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目标任务。通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二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真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不断大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丰富民主形式,健全制度体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也是其重要保障。对于如何进一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决定》指出,“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12]同时,《决定》还提出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等具体改革举措。
三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筑牢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文化根基。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文化繁荣昌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昌盛的重要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不但要让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物质生活,还要让人民有更高的精神享受,帮助其坚定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信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享有丰富的物质文化产品等。《决定》着眼于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提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等,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筑牢人民美好生活文化根基的历史担当。
四是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民生水平。民生涉及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就业、收入、教育、医疗等领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撑和重要内容。民生关系着人心向背,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关系着党的执政基础。新征程上,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定》进行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通过这些改革,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针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资本无限扩张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对人民安全和健康的损害,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重要目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民生福祉。实现新征程上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新的目标要求,《决定》提出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包括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绿色低碳发展体制等。上述改革举措,不但能为人民提供更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更为优质的生态产品,还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水青山。
参考文献:
[1][2][5][6][7][8][9][10][11][1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2,43,5,44,44,50,7,13,35,13.
[3]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2-08(01).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55.
(作者系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易玉洁】
最新期刊
第十一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