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12-22 星期日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首页 >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路径选择

作者:柯 健 柯兆中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51   发布日期:2024-11-26

摘  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历了深刻的历史变革。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增强调控能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整体协调性;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制机制创新;市场主体活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历了深刻的历史变革和发展变迁,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与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为全球经济的繁荣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造更加公平和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1]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激发全社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提供强大的动力。

(一)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1.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全面提高经济效率。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要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机制能够通过供需关系、价格信号等有效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政府应当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创造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鼓励市场主体的创新与竞争。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市场秩序的良好运行,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发挥政府积极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尽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的作用依然不可或缺。政府应当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要加强政策引导,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市场活力。同时,政府还需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维护经济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完善经济制度,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经济体系。[2]要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率。同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通过改革完善经济制度,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动力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深化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动力。

1.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消费升级,通过政策引导和创新,支持新兴消费模式的发展,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3]支持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促进区域间的协同发展。

2.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民族振兴之魂。要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建设国家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与动力。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国际竞争力。

3.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新发展格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模式。[4]要增强国内市场的活力,促进消费升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同时,要加强内外循环的联动,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二、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任务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为了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升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新时代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了主要任务。

(一)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不仅是对公有制经济的巩固与发展,更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全面支持。[5]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针的重要内容,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优势互补与共同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

1.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优化管理监督体制,完善国有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向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确保国有资本在关键领域和公共服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企业功能定位,合理界定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的功能,聚焦主责主业,确保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推动核心竞争力提升,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功能,提升其核心竞争力,通过原始创新、技术进步推动企业发展。

2.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的公平开放,确保民营企业能够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加强融资和信用支持,完善针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政策,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建立信用综合评价体系,增强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健全涉企收费监管和企业账款清偿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3.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各类企业提高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支持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推动更多企业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促进创新与社会责任,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支持企业在科研领域的创新。

(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在于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市场的公平竞争。[6]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有效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市场的公平竞争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还能激发内需,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

1.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动市场规则的统一,制定和推广全国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确保市场主体在不同地区享有同等的法律保护和市场准入条件。加强法律法规的协同性,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不合理的市场壁垒。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确保市场监管标准、程序和执行的一致性。强化公平竞争审查,确保所有市场主体在竞争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条件。

2.完善要素市场制度。推动要素流动与资源配置,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制度,推动要素在城乡之间高效流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完善资本市场定价机制,促进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7]防止政府对价格的过度干预,确保价格机制的市场化和透明化。

3.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建立政府投资支持机制,设立长效机制,支持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重大项目的建设,确保投资的有效性。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完善消费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公共消费,减少对消费的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推动“首发经济”,激发市场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内生增长。

(三)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有效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和活力,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构建公平、透明、高效的市场环境,还能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1.完善产权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确保各类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得到平等、长期的法律保护,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明确产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推动产权关系的清晰化。建立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设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推动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和维权工作。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侵犯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设立严格的法律责任,实行同责同罪同罚。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打击,确保赔偿力度与损害程度相匹配。加强产权执法和司法保护,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2.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市场准入环境,深化新业态、新领域的市场准入改革,降低准入门槛,推动创新和竞争。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确保不同地区的市场主体享有平等的准入机会。深化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改革,推进企业注册资本认缴制度,允许企业在法律框架内依法按期认缴,减轻企业负担。优化企业登记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促进创业和投资。

3.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信用信息的采集、整合和共享,推动信用信息在市场活动中的应用。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促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完善监管制度,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建立信用档案,定期评估信用状况。对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三、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可以激发市场活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创新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下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第一,降低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和降低企业创业成本。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简化企业注册和审批流程,降低市场准入的障碍,鼓励更多的创业者参与经济活动,从而激发市场活力。精简注册所需材料,缩短审批时间,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方便创业者获取所需的政策信息和服务,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第二,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调政府职能的转变,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提升服务效率。下放审批权,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决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市场主体在合法经营的同时,政府能够有效监督和管理。第三,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确保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8]提供知识产权的咨询和服务,帮助企业申请和维护其知识产权。鼓励企业建立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第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使各类市场主体能够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加强反垄断法的实施,防止市场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二)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第一,进一步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框架。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体系,确保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协调,建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动机制。明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共同目标,确保政策协调一致。定期对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及时根据经济形势变化进行调整,确保政策的连贯性和适应性。第二,建立动态的宏观经济监测体系。建立全面的宏观经济动态监测体系,从而及时掌握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和基本状况,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建立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平台,实时监测经济运行指标。根据监测结果灵活调整政策措施,以应对经济变化,增强政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第三,提升宏观经济政策的透明度。增强宏观经济政策透明度,提升市场预期管理能力,减少市场不确定性,定期发布政策解读与实施进展,加强政策的公开透明,增强公众的理解和信任。建立政策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向市场主体传递政策信息和经济数据,减少市场操作的不确定性。第四,强化宏观经济的风险防控能力。健全宏观经济风险防范机制,定期评估各领域风险,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风险。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

(三)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整体协调性

第一,推动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充分自由流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消除城乡之间的壁垒,推动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9]第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高速互联网服务。第三,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政策倾斜,实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发展项目,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延伸。支持乡村发展多元化产业,增加农村经济活力。第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投入,确保农村居民享有平等的服务机会,提升生活质量。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资源共享,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有效性。第五,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框架和机制,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鼓励城市对乡村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推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四)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

第一,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大对服务业和金融领域的开放力度,简化外资准入流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吸引更多外资进入关键行业。推出相关政策,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设立总部、区域中心,增强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第二,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推动形成开放型世界经济,倡导多边贸易体制,抵制保护主义。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与改革,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第三,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强化“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交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等形式,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水平,促进人文交流与合作。第四,促进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推动双边与多边合作,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推动双边和多边贸易合作,维护贸易稳定与发展。第五,提升全球价值链参与度。鼓励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推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支持企业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获取先进技术,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第六,促进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提供更加便利的政策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推动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促进知识共享与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4.

[2]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J].求是,2024(10):5.

[3]习近平.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J].求是,2024(12):3-5.

[4]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74.

[5]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J].求是,2024(16):5-6.

[6]魏枫.着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J].奋斗,2024(15):43-44.

[7]张占斌.牵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牛鼻子”[J].中国报道,2024(09):19-20.

[8]任保平,李培伟.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4(02):26-28.

[9]刘伟.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J].国家治理,2024(11):33-34.

(柯健系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柯兆中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马玉】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十一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