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10-23 星期三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首页 >

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的市域样本价值

作者:曹建标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28   发布日期:2024-10-22

摘  要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总结可知,市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佳实践空间尺度。作为百年工商名城,无锡现代化实践具有典型的市域样本价值,表现在:无锡样本具有代表性,体现为城市的代表性、载体的多样性和发展的典型性;无锡样本具有示范性,体现为创新发展、实体经济、共同富裕和绿色发展的示范性;无锡样本具有引领性,体现为模式引领、水平引领和价值引领。无锡提出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城市范例的奋斗目标,要通过推动高密度创新、发展高质型产业、创造高品质生活、厚植高颜值生态、构建高融合区域、推进高效能治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样本探索和样本经验。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样本;无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苏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作为江苏重要一员,无锡具有典型的市域现代化建设样本价值,提出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城市范例的奋斗目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无锡探索和无锡经验。

一、市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佳实践空间尺度

开展中国式现代化先行探索示范,要求空间载体必须尺度合适、相对精准。无论是从国际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来看,还是从现代化发展规律来看,实现现代化几乎都是从市域切入和突破。因此,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在市域层面的发展规律和实现路径更有深度,更易于形成示范效应。

(一)理论上:现代化具有力量上的传导性、空间上的相对集中性和扩散性

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区域空间相互作用和扩散的核心—边缘理论认为,现代化核心—边缘理论是以核心和边缘作为基本的结构要素,核心区是现代化地域组织的一个次系统,能产生和吸引大量的革新;边缘区是另一个次系统,与核心区相互依存,其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核心区。核心区与边缘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现代化空间系统。现代化空间系统具有力量上的传导性以及空间上的相对集中性和扩散性,主要体现为现代化核心区通过供给系统、市场系统、行政系统等途径来组织自己的外围区。现代化核心区系统地向其所辐射的外围区传播现代化创新成果。随着现代化空间系统内部和相互之间信息交流的增加,创新将超越特定空间系统的承受范围,核心区不断扩展,外围区力量逐渐增强,导致新的核心区在外围区出现,引起核心区等级水平的降低。因此,现代化空间系统客观上存在不同属性的核心区和外围区。

(二)实践上:城市应为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开展先行探索

历史证明,区域率先是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的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然后推进全国现代化,是现代化先行国家带有共性的做法。作为原发性现代化国家,英国现代化诞生于工业革命核心区的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一带;德国现代化发端于“工业心脏”莱茵—鲁尔地区,美国现代化核心区从工商业中心波士顿—纽约起步,后期则先后向匹兹堡、底特律等新兴工业城市和旧金山—洛杉矶、达拉斯—休斯敦等新经济中心转移。从全国发展格局来看,率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长三角地区新的时代使命,先行探索也是长三角众多城市一以贯之的行动定位。南京提出从六方面发力,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的示范引领;无锡提出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城市范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十个坚定不移”的重点任务。杭州提出加快打造七个新天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城市范例;宁波提出以“两个先行”引领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

二、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的市域样本价值

作为百年工商名城,无锡实体经济发达,现代产业体系健全,创新能力领先,人文底蕴深厚,具备突出的开放优势、区位优势和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优势,现代化建设在全国现代化格局中具有鲜明特色优势和市域样本价值。

(一)无锡样本的代表性

一是城市的代表性。城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就城市级别来看,无锡只是中国众多地级市中的普通一员,在没有明显的政策优势背景下,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GDP、工业总产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常年位居地级市前列,无锡的发展经验对广大普通地级市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引领性。

二是载体的多样性。中国式现代化涉及不同尺度的空间实践单元,无锡样本覆盖城镇、乡村、开发区、社区等不同空间尺度的现代化载体,且不同空间载体均探索出典型的现代化建设经验,如江阴新桥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宜兴白塔村、锡山山联村的乡村振兴建设经验以及无锡新加坡工业园的园区建设经验,均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价值。

三是发展的典型性。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发展的协调性、包容性和均衡性。作为苏南模式的主要发祥地,无锡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过程中具有较为突出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在无锡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现代化发展中,呈现出了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同的复合式现代化典型特征,尤其是在统筹实体经济、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等方面,探索出了自己的发展特色,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体现了发展的包容性。从所有制经济结构来看,不同于沿海城市的外资主导和内陆城市的国有经济主导的发展导向,无锡经过乡镇企业产权结构调整和大力引进外资,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协同发展,逐步形成了外资经济、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均衡融合发展格局,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二)无锡样本的示范性

一是创新发展的示范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城市,无锡早于其他城市遇到发展中的烦恼和问题,率先走上经济转型、创新发展之路。近年来,无锡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为无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科技支撑。尤其在破解科创资源制约、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无锡通过域内招引科创载体(如共建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域外共建科创飞地(如成立无锡深港协同创新中心)、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如成立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如成立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等举措,科技实力持续增强,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二是实体经济的示范性。实体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纵观无锡百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始终把实体经济作为立身之本、核心根基。产业强市是全国众多城市的共同战略,无锡的特殊性在于,实体经济一直是无锡最厚的“家底子”。无锡实体经济发展起步早、基础优,也较早遇到转型挑战、较早开启转型探索。2015年,无锡提出坚定不移走产业强市发展道路、重振实体经济雄风。多年来,无锡在产业政策的迭代进化、系统集成,在地标产业打造、优势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等现代产业集群的构建上,其率先、系统、持续、深入的探索,不仅促进了无锡自身发展,而且在客观上对全国各地实施产业强市战略也产生了重要的示范价值。

三是共同富裕的示范性。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的核心内涵和显著特点。无锡促进共同富裕具有从下到上的自发性与从上到下的自觉性相结合的特点。从下到上的自发性,主要体现在居民的勤劳工作和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的共同富裕基因上;从上到下的自觉性,主要体现在政府的公共服务高质均衡提供和企业家群体的热心慈善公益、主动回馈社会上。近年来,无锡城乡收入差距苏南地区最小,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荣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蝉联“长安杯”,交出成绩优异、百姓认可的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答卷。

四是绿色发展的示范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无锡是最早意识到生态环境重要性的城市之一,无锡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面的成效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示范价值。近年来,无锡始终坚持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在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和能源体系构建、节能管理和循环经济发展、低碳发展试点示范、低碳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太湖治理实现了“三个首次”:2007年以来,太湖首次被生态环境部评为“良好”湖泊,贡湖湾首次未出现蓝藻水华,湖心区水质首次达到全年Ⅲ类。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间走出了一条平衡互补、良性互动的道路,形成了具有无锡特色的先行探索和生动实践。

(三)无锡样本的引领性

一是模式引领。作为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和苏南模式的主要发源地,无锡始终以率先发展造就区域竞争优势,先后通过率先发展工业经济、市场经济、开放型经济、创新型经济,不断迭代升级发展势能,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在“一包三改”为主要代表的乡镇企业改革、“三集中”为主要特点的城乡融合发展、“河长制”为创新举措的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探索出具有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的模式体系。

二是水平引领。一直以来,无锡都把标杆与样板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的建设目标,通过高质量发展,展现更高水平的绩效,尤其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指标(如2023年无锡GDP位居全国前15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迈上20000亿元新台阶,达到2.5万亿元,位居全国城市前列)、占比指标(如2023年无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2.3%,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和人均指标(如2023年无锡人均GDP达到20.63万元,连续四年荣登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上体现领先,以最优级绩效和最高级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优越性。

三是价值引领。无锡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城市范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论,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把“让群众生活得更舒适”的价值取向融入城市发展各环节,促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无锡持续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和民生共建共享战略,成为首个国家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全覆盖的地级市,城乡居民收入比在苏南五市最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监测江苏省第一,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消费者满意度监测全国第一,走出了一条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融合推进之路。

三、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城市范例的无锡路径

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无锡提出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城市范例的奋斗目标,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样本探索和样本经验。

(一)推动高密度创新,强化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无锡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加快构建以市场效益为导向,集融合创新、源头创新、开放创新、体制创新为一体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做大做强创新型企业集群。注重发挥政府组织和企业主体的协同作用,依托企业牵头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创新联合体。聚焦国家所需、无锡所能,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深化重大科技任务“揭榜挂帅”“赛马”等组织模式,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应用一批重点成果。充分发挥制造资源优势,全面融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网络,加快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和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提供强劲科技支撑。

(二)发展高质型产业,夯实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无锡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市之要。坚持产业强市主导战略,瞄准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应用市场,培育引进一批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重点打造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一批千亿元级产业集群。聚焦人工智能和元宇宙、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和储能、深海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引进领军企业和技术团队,聚力打造新动能。以智能制造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推动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引进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形成一批智能制造龙头骨干企业,率先打造一批在江苏省处于领先地位的示范性智能工厂、智能车间。以需求为导向推动服务业高品质发展,加快发展创业孵化、检验检测认证、工业设计、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等科技服务业,吸引高水平的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更好地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探索发展夜间经济、网红经济、首店经济等商贸新业态,提升文旅服务业品质,做大健康管理、康养医疗产业,将生态绿色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带动消费增长。

(三)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普惠

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无锡要结合发展基础,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以建设人民满意的共同富裕幸福美好城市为目标,创造高品质生活。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大共富“蛋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共同富裕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缩小分配差距。以收入分配体制和要素市场化改革为突破口,构建有利于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分配制度,打造合理、有序、活力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缩小群体差距;以推动城乡双向开放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缩小城乡差距;以推动区域优势互补提升空间整体效能,缩小区域差距。聚焦改革引领,增多创富渠道。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促使居民的发展机会增多、收入渠道增多。兜牢社会保障,减少脱富概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完善先富带后富的帮扶机制,充分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探索形成一套分层分类的健全的社会救助和帮扶体系,使得各类弱势群体均能过上既体面又有尊严的生活。

(四)厚植高颜值生态,绘就现代化建设的绿色图景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无锡要以美丽无锡建设为引领,打造独特的生态环境品牌。强化生态空间保护与修复,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约束管制作用,深化推进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开展山体生态修复,加强湿地保护工作,拓展自然保护地范围,提高蓝绿空间生态功能,构筑绿色生态屏障。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闭环体系,健全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化经营,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发展绿色金融产品,推动无锡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优势。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紧紧抓住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强化非化石能源供给根本要点,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提高清洁低碳的能源生产消费占比。以能源消费的重点领域为关键,深挖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潜力。实施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加强低碳工艺革新,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发展壮大绿色低碳产业。

(五)构建高融合区域,拓展现代化建设的空间载体

国土空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空间形态与载体。作为率先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城市,无锡要围绕“一体两翼”(“一体”为无锡城区,“北翼”为江阴城区,“南翼”为宜兴城区)的城市总体空间布局,加快功能区整合,加快区镇一体化发展,推动无锡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市域一体化,依托市域轨道交通,推动锡澄、锡宜协同发展,加强产业链分工协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以无锡大市域为主体的整体集群式融入、以锡澄宜一体化发展支撑性融入、以交界地区融合发展示范性融入,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通过深度对接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加强创新合作,形成创新合力,共同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通过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加快贸易强市建设,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推进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搭建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的发展空间。

(六)推进高效能治理,筑牢现代化建设的安全底座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无锡是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要在治理理念、模式和手段上全面创新,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无锡特点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推进高效能治理,筑牢现代化建设的安全底座。在治理理念上注重“统”,要形成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治理格局和基于真实社会场景的一体治理和智慧治理。在治理方式上注重“智”,要深化“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建设,持续推动智慧赋能,以技术倒逼体制机制改进。在治理主体上注重“民”,把人民群众作为城市软实力的根基,引导群众参与治理、激发群众责任感,实现人民城市共建共治共享。

参考文献:

[1]夏锦文.基本现代化的区域探索:理论阐释与江苏实践[J].现代经济探讨,2019(03):1-4.

[2]尤健,薛颖旦,马薇,等.无锡: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城市范例[N].新华日报,2022-12-26(001).

[3]彭红宇.无锡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对策[J].江南论坛,2023(04):27-31.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联重大应用研究课题“无锡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和实践路径研究”(编号23WTA-02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无锡市发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经济师)

【责任编辑:方晓红】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十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