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10-23 星期三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本刊特稿 首页 >

“一带一路”建设对提升中国国力的重要意义及未来展望

作者:陆思影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230   发布日期:2024-9-24

摘  要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得以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载体。“一带一路”倡议在为中国自身发展获取全新空间的同时,更为共建国家乃至全世界提供了无数的机遇。“一带一路”助推中国全面提升自身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新的道路,能够在“军力”“财力”与“智力”等多个方面实现长足的进步。“一带一路”势必能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为中国和共建国家的进步发挥更大、更多的作用,为全人类的共同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中国国力;世界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重视“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发展问题,提出“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能源、税收、金融、减灾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 [1]力图将“一带一路”向更为广阔的纵深推进发展,使之焕发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美国学者戴维·蓝普顿(David M.Lampton)认为,中国的力量主要分为“军力”“财力”与“智力”三个方面,[2]中国力量的全面增长将会在最大程度上改变未来全球的大国关系与力量格局。在戴维·蓝普顿看来,“三面力量的每一面都在不同的场合下发挥作用,每一面都有多种表达形式”。例如,“强制能力可以成为总体外交战略中增信释疑的一部分”,而“经济力通常是一种有吸引力的力量”。“一带一路”建设十余年来,我国“军力”“财力”与“智力”三个方面的力量不断发展,对中国全面提升自身国力具有重要意义,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一、“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提升安全力的重要意义

“军力”指的是一国的安全能力。在现实主义者看来,国家的安全力量是超越其他所有要素,能够决定其在国际秩序中所处位置的核心要素,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得不将自身的生存与安全放在首位予以考虑。但是,一国单纯强调自身安全的行为必然会激起周边乃至于更广阔范围内国家的安全忧虑,甚至引发国际关系当中的“安全困境”。

(一)“一带一路”促进共建国家间的和平关系

“一带一路”为共建国家带来了无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密切的国家间经济合作有助于促进和平关系的形成。首先,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的提升,有利于民众建立起普遍的信心,降低通过战争方式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冲动。其次,经济与贸易领域的密切合作关系能够大幅度地提升战争的成本。最后,紧密的交流与频繁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增进不同国家与地区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和平的延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与德国之间为了有效解决困扰两国近百年的安全困境,于1951年以《巴黎条约》的形式组建起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将发动战争所必需的战略物资纳入到共同协调管理与经营的范围之内,为欧洲在近现代历史上首次实现数十年的长期和平打下了最初的政治与经济基础。

“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许多共建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使之更加充分地融入了全球生产与贸易体系之中,相互之间的经贸往来合作也变得日趋紧密,共同利益的增加与相互依赖程度的明显提升,在相当程度上消弭了许多不安全因素所带来的隐患。“一带一路”所倡导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理念,不仅是确保合作畅通并不断向上发展的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共建国家在相关问题上的共识。在“五通”理念的指引下,不但共建国家之间原有的矛盾可以获得相当程度的化解,过度的政治博弈情况也能够得到有效遏制。伴随着共建国家间及其与中国之间合作程度的加深,共同利益出现了指数级增长,长期且稳定的和平关系越来越成为相关国家的固有政治形态。

(二)“一带一路”有效降低中国的周边安全压力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边境线与数量最多的邻国,周边安全形势总体上比较复杂,有效降低此种压力是中国得以将更多精力投放到经济建设领域的基本前提。在中国的邻国当中,有诸如日本、韩国等经济发达国家,也有俄罗斯这样的核大国以及印度、巴基斯坦等人口大国,国家类型极多且多有历史遗留问题需要解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为有效降低自身周边安全压力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单纯依靠政治协商的方式不能很好地解决相关问题,只有加强合作并提升各方之间的共同利益才能更为有效地达到预期效果。

面对与周边许多国家间所存在的领土、领海争议等历史遗留问题,中国始终寻求最为智慧的根本解决之道,“一带一路”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为此打开了机遇的大门。“一带一路”建设所追求的并不是简单的贸易通道构建或双边、多边经贸合作的加强,而是以发展作为共同目标,以合作为基本手段,以共赢为前提保障所发起的共同事业。在“一带一路”倡议所搭建起的广阔平台上,中国与许多共建国家之间破解了一度困扰双边关系的“政冷经热”问题,顺利实现了“政热经热”的战略目标。

二、“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提升经济力的重要意义

“财力”指的是一国的财政能力与经济影响力。国家间经济合作所能够带来的利益在相当程度上能够超越通过发动战争的成本与收益比,因而能有效地避免大国之间的战争。除此之外,强大的“财力”不仅可以成为国家向外延展自身影响力的最直接工具,其风险远低于发动一场前途未知的战争,而且还可以免于遭受来自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不至于伤害自身的国家形象。

(一)“一带一路”建设有力推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突破了41.75万亿元,同比增长0.2%;与此同时,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26.06万亿元的规模,同比增长5.2%。中国进出口总额的增幅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表明,在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国民经济获得了稳步的提升,可见这个战略构想是成功的。此外,加强对外贸易合作不仅有利于增加国民收入,更兼具着稳定国内就业与确保广大劳动者基本收入的责任。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后出现的长期中高速发展,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坚定地融入全球生产体系,成为了具有完备工业体系的新兴经济体。在此情况下,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必须保持一定量级的增长,才能更好地确保国内的就业以及整体上的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

尽管中国的货物进出口贸易额在2023年增幅较小,但《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194719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出口107314亿元,增长6.9%,进口87405亿元,下降1.9%”。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推动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最重要增长点,有力增长的进出口贸易加快了中国融入与引导全球生产的步伐,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出口增长速度减缓所带来的压力,对自身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一带一路”建设激励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资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9170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折1301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其中以针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投资增长更为迅速,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2241亿元,比上年增长28.4%,折3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6%。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建设已经为中国企业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场打开了新的大门,在部分美西方国家刻意压制下,新的投资道路正在帮助中国的资本获益。

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意味着贸易和投资,还意味着派遣员工赴海外参与当地建设等工作。党中央非常重视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地“走出去”。2023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鼓励提高国际竞争力,鼓励民营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有序参与境外项目。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共同作用下,中国企业有望通过“走出去”进而实现自立自强。

三、“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提升影响力的重要意义

“智力”指的是一国所拥有的领导能力与文化影响力。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国力得以迅猛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外界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国,是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课题。“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共建国家了解真正的中国,为进一步加强合作与减少误判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更为相关国家向往中国历史文化,憧憬中国社会制度进而有效增加“向心力”提供机会。

(一)“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提供了向全世界展现自我的最佳平台

当前,如何让其他国家更好地理解中国道路,使之清晰地了解到中国谋求和平发展的真实愿望,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对外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其中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工作,有利于外部世界更加准确地认识中国、信赖中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带一路’建设秉承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3]通过十余年时间的实践,“一带一路”建设为达成这个目标提供了最佳的平台,中国的努力已经获得了共建国家的普遍认可,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也再一次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一个在文化、制度上有吸引力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所能发挥的作用要远远大于仅在军事与经济上有强制力的国家。孟子曾就此问题作出过深刻的思考:“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相对于西方国家惯常于以武力威胁与经济制裁的手段制约他国,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所坚持的“旨在传承丝绸之路精神,携手打造开放合作平台,为各国发展提供新动力”理念,能够获得各国更好的评价与积极响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更加积极地向全世界展现自我,充分利用1990年亚运会、2008年奥运会、2022年冬奥会等体育盛会以及APEC、G20峰会等国际会议的机会,让世界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国。与之不同的是,“一带一路”具有长期化和在外性两大特点,能够通过长时间的多方位交往以及更贴近对象国社会各阶层的方式,令对象国对中国产生更为直观的感受。

(二)“一带一路”建设有力助推中外文化交流

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是中国不断走向世界,与全世界各个地区与国家间展开良好合作的基础之一。“一带一路”建设所倡导的“八项行动”中“支持民间交往”为推动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的这十年来,中华文化海外影响力在传播主体不断扩大、内容更加丰富以及形式日趋多样性三个方面实现了显著的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仅限于经济实力的增长和政治影响范围的扩大,更为重要的是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首先,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能够与其他国家与民族之间进行交流,从中吸收有益的养分与先进的部分,增进中外文化交流对善于汲取不同文化优点的中华民族而言是有利的。其次,单纯的经济交流更多的属于物质层面的交换,虽然有利于财富的增加但无益于不同群体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只有民众之间的相互认同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国家间的和平与合作关系。最后,中国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道路是一条真正适合中国自身情况的发展之路,其中许多有益的成分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足够的借鉴。

四、“一带一路”建设的未来展望

在过去的十年多时间里,“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许多国家的拥护,对各共建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瑞士《日报》曾撰文指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本世纪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中国的资金让众多国家获得了发展急需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拉丁美洲通讯社也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因选择成为一种各方受益、共同发展、分担责任的国际关系模式而生机勃勃,回击了西方提出的各种负面预测”,在中国的引领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是可能实现的”。

(一)“一带一路”建设应继续坚持“普惠”原则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明确指出,“大小国家相互尊重、一律平等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单边主义没有出路,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由各国共同维护普遍安全,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运”。与西方国家历史上的殖民主义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灾难不同,“一带一路”建设正因其所长期坚持的“普惠”原则而行稳致远。相对于绝大多数的共建国家,中国所具备的人口数量、市场规模、经济体量和科技优势都是极为明显的,坚持“普惠”原则能够有效地打消各国可能因客观实力差距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担忧与疑惑。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在相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也将会不断攀升,西方国家所鼓吹的“中国威胁论”有可能会迷惑一部分民众或政治精英。为此,中国要更加坚持“普惠”原则,用实际行动来捍卫自身的正义事业,确保共建国家能够在这项事业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对于西方国家而言,“逐利”是其制定对外政策最为基本的动机,以国家实力为主要参考依据而将广大中小国家置于“无权”地位,则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最大缺憾。中国作为国际秩序稳定的守护者,有志于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意着力践行多边主义的政治理念,为进一步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有理由相信,通过更长时间的实践之后,“一带一路”倡议所蕴含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改变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更多福祉。与此同时,普遍受惠的共建国家也将会紧密团结在一起,为共同的事业贡献力量。

(二)“一带一路”建设应继续加强共建国家之间的“互利互惠”关系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指出,“‘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利互惠之路,促进了共建国家之间的务实合作”,“对共建国家来说,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项目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融入地区及国际市场的机遇”。[4]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不仅要继续坚持“普惠”原则,也要加强共建国家之间的横向合作,建立起更为稳固的“互利互惠”关系,避免出现共建国家单纯与中国合作而缺乏相互合作的不利局面。如果共建国家仅仅或基本上只与中国展开“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是不足以完整体现“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精神的,只有各共建国家间展开相互之间的深度合作,才能让“一带一路”倡议实现长久的发展。

“互利互惠”是任何一种经济合作机制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基础,只有让各参与方均能获得相应的收益,才能让各参与方积极维护共同的利益。根据官方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的货物贸易额占到了外贸总额的46.6%,在共建国家节能环保类承保工程完成营业额增长28.3%,新签署绿色、数字、蓝色经济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备忘录23份。2023年,中欧班列开行1.7万列、发送19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6%和18%。[5]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力推动下,亚欧大陆被空前地紧密联通在了一起,沿线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获得不断深入。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6]

总之,中国政府明确指出:“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从人类共同命运和整体利益出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人类未来勾画了新的美好愿景。”[7]中国之所以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愿意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全世界各个愿意参与共建及合作国家的发展,以求通过相互促进的方式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只要中国与各共建国家一道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添砖加瓦,“一带一路”倡议就能够走得更远,为各共建国家提供更多的机遇与回馈,共同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07-22(01).

[2][美]戴维·蓝普顿.中国力量的三面:军力、财力和智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214.

[3]习近平.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N].人民日报,2015-03-29(02).

[4]拉希德·阿利莫夫.“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利互惠之路[N].人民日报,2023-10-12(03).

[5]孙昌岳.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N].经济日报,2024-02-22(01).

[6]习近平.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23-10-19(02).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N].人民日报,2023-10-11(10).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责任编辑:方晓红】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十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