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10-23 星期三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社会治理 首页 >

“民情日记”提升乡村治理绩效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王刚梁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306   发布日期:2024-8-26

摘  要  “民情日记”是1998年由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首创并在全国推广的一项群众工作的制度创新,是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抓手。20多年来,嵊州市传承发展“民情日记”,在驻村干部选派、驻村工作管理、问题闭环处置、政策资源保障上积极探索实践,从保障乡村治理实践实效、引领乡村治理正确方向、推进乡村治理快速高效、汲取乡村治理基层智慧、增进基层群众政治信任等方面推进“六民工作法”落细落实,以提升乡村治理绩效。

关键词  “民情日记”;“六民工作法”;乡村治理;嵊州市

1998年3月发端于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雅璜乡(现属石璜镇)的“民情日记”是一项群众工作的制度创新。“民情日记”通过驻村干部深入一线“访民舍、记民情,想民心、议民事,解民难、帮民富”(以下简称“六民工作法”),转变干部下村不入户、驻村不驻心等作风问题,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乡村治理绩效。2004年5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绍兴市委提交的《关于绍兴市开展〈民情日记〉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民情日记》是基层首创方式之一,应在一定范围坚持完善。改进作风要与时俱进,还要不断创新,不断发现新的典型,不断以点带面,扎实推进。要重实效,求真功”。2004年12月,习近平同志到嵊州市调研,在论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时指出:“《民情日记》访民舍、记民情,想民心、议民事,解民难、帮民富,确实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种可信可学可行的好形式。”20多年来,嵊州市牢记习近平同志殷殷嘱托,与时俱进坚持“六民工作法”。尽管“民情日记”记录载体不断迭代升级,从纸质笔记本发展到大数据端“民情大脑”;覆盖范围不断拓展延伸,从村社日记到企情日记,从综合民情到电力、水务、医保等分条线民情;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充实,从源头化解矛盾到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但“民情日记”所蕴涵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人民至上的情怀始终没有改变。目前,“民情日记”已成为浙江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金名片”,并作为基层治理创新实践写入《绍兴市“枫桥经验”传承发展条例》。

一、“民情日记”提升乡村治理绩效的实践

在“六民工作法”中,“访民舍、记民情”突出的是群众工作方法,着重于让更多干部到群众中去,让更多信息从群众中来;“想民心、议民事”阐释的是群众工作宗旨,着重于让更多智慧从群众中来,让更多决策到群众中去;“解民难、帮民富”强调的是群众工作目标,着重于让更多口碑从群众中来,让更多成果到群众中去。三者均围绕加强基层治理、营造平安和谐社会主题,集中体现了“民情日记”蕴含的“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解百家难、致百家富”的“六百精神”。

(一)实行干部派驻,确保治理力量专业精干

“民情日记”的主要承担者是嵊州市600余名驻村干部,针对这部分人员的选拔构成、派出方式、工作任务和纪律要求等均有明确要求。一是精准选派。驻村干部人员选拔需经过严格的组织程序,须由派出单位党组织考察后选派,优先选派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侧重选派想干事、专业强、善协调的优秀年轻干部,并根据所驻村实际选派对口部门干部,切实做到精准驻村。二是分类驻村。对规模相对较小、经济发展和治理水平较高、信访矛盾较少的村,实行流动驻村,具体由同一名驻村干部联系几个此类村,驻村干部通过“线下访民情+线上记民情”方式做好民情记录、处置和反馈。对规模相对较大、经济发展和治理水平较差、群众信访矛盾较多的村,实行定点驻村,实行“一村一干部”,并围绕所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短板编制工作清单,日常民情记录、处置和反馈着重围绕解决此类问题和短板开展,必要时指派驻村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配合村“两委”班子做好牵头抓总。三是模块考核。“民情日记”数字化平台通过“浙政钉”“浙里办”APP,打造驻村干部“访民舍记民情、想民心议民事、解民难帮民富、民情好干部指数”四大实战场景,每一场景都有具体目标、制度规程和纪律要求,这已成为驻村干部开展日常工作的基本遵循和接受上级部门监督检查的合规依据。

(二)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治理资源下沉基层

注重中国共产党对乡村治理的全面领导,努力将干部驻村工作融入乡村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一是驻村干部常态化走访。驻村干部每年全覆盖走访农户1次,并通过“五必访”(种、养、加、销示范大户必访,老党员、老干部必访,贫困户、困难户必访,私营企业主必访,社会贤达、农村能人必访)和“五必到”(群众有特殊困难必到,村里有特殊情况必到,上级有新的指示精神必到,工忙农忙时必到,逢年过节前必到),引导驻村干部“走进群众、走进困难、走进矛盾”,通过对重点群体和重点时间节点走访,实现服务精准到户到人。同时,采取“民情日记”APP打卡等,确保走访到边到角。二是走访对象家常式交流。驻村干部灵活运用“民情日记”发展中形成的“民情六法”(心要诚、眼要亮、脚要勤、嘴要甜、脑要活、反应要快),引导驻村干部多用嵊州土语讲群众爱听乐听的“大实话”,把文件政策“普通话”转换成群众听得懂、记得牢的“乡土话”,并通过“小板凳工作法”“田间工作法”等将聊天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及时宣讲涉农惠农政策,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困难诉求、村级管理和安全隐患,实现干部“讲得下去”、群众“听得进去”。三是民情反馈多渠道获悉。采取召开镇村两级民情分析会、设立群众意见建议箱、列席村“两委”会议、参与农村全域美丽共创等方式,为驻村干部融入所驻村和参与村务治理搭设平台,使干部对所驻村群众生产生活了解更为深入,对群众所思所盼洞悉更为精准,对其个性诉求理解更为透彻。

(三)创新数字载体,确保治理问题全量汇集

嵊州市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切实推进民情数据高效汇集和智能分析。一是数据采集高效化。将“民情日记”APP相关功能纳入省级平台架构,依托基层党建、信访维稳、公安警情等原有渠道,打通“民呼我为”“浙里兴村治社”“企情日记”“枫桥式协同治理”等六大民情数据平台,第一时间采集上报发现的问题,问题上报后自动流转至相关部门,确保数据渠道全程畅通。二是数据管理标签化。针对残疾人、低保人员、低边人员、特困人员、困境儿童五大标签的特殊人员以及低风险、中低风险、中风险、中高风险、高风险五类风险等级的重点人员,建立涵盖嵊州市的71万余份数字档案,形成民情专题数据仓,并在日常民情走访中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做好调整,确保重点人员管理精准到位。三是跟踪考核数字化。对干部的民情走访情况采取算法自动评分,综合考虑走访对象所反映问题的难易程度、干部走访频率及次数、问题解决的群众满意度等,量化为具体分值,当事人通过数字驾驶舱平台可随时查询具体分值,倒逼干部加强走访调研。

(四)打造处置闭环,确保治理流程全链可溯

借助“民情大脑”数据驾驶舱和“民情日记”数字孪生版,强化大数据筛选分析功能,实行“反馈—交办—跟踪—考核”全链条管理,为驻村业务管理打造“双闭环”。一是打造线上闭环。借助“民情大脑”数据驾驶舱平台,将“民情日记”APP记录上传的问题,根据问题类型和难易程度,精准匹配办理层级和责任单位,实行“按职责分配+跟踪销号”措施,限时定人予以解决,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同时,平台自动抓取“民情热词”,智能生成和推送民情分析报告,为党委政府决策施政提供参考,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升格为“解决一类事”。二是打造线下闭环。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通过“民情日记”APP上传后,落实属地镇街、责任部门、共建单位等协同解决,构建“村社—镇街—部门”分级流转机制,实现民情事项分类办结。同时,采取召开阶段性农民议事会、干部民情大比武、群众满意度调查等形式,对问题处置情况进行评价考核。

(五)强化驻村保障,确保治理运行有序高效

近年来,嵊州市进一步探索实施“组团联村”机制,为发挥“民情日记”记实情、解真难、真帮扶作用提供切实保障。一是坚持“三个固定”。固定成员,以行政村为单位组建联村工作组,实行团长牵头、组长负责制,由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任团长,乡镇(街道)中层正职任组长,小组成员从乡镇(街道)各办公室抽调,具体负责协调行政村有关事务;固定时间,以行政村为单位,每周二为固定下村日,乡镇(街道)原则上当天不安排重大会议;固定地点,驻村干部上班地点一般安排在所驻行政村,针对一些被撤并村数量多、范围广的情况,酌情增加驻村干部人数。二是落实“三个明确”。明确联系任务,主要是明确宣传政策、了解掌握当地存在的社会矛盾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一些具有重要创建任务或者涉及上级重大工程项目的村庄,在联系任务中单列一块进行专项跟踪;明确联系方式,主要是明确驻村干部走访、接待、座谈等方式,将驻村干部相关信息上墙,确保村民群众一旦有事就能第一时间获得帮助;明确关键环节,主要是抓好人居环境、平安建设、信访维稳、村集体增收等具体事务,并将组团职责落实情况纳入镇村两级干部个人综合考核。三是强化资源整合。设置党建统领、经济生态两大模块,搭建综治工作、监管执法、应急管理、公共服务四大平台,通过组织机构调整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县镇村三级网格体系构建,统筹整合职能、力量、资源和经费,实现“多元合一、一员多用”。

二、“民情日记”提升乡村治理绩效的思考

乡村治理工作本质就是群众工作,提升基层治理绩效需要将群众从基层治理的单纯受益者变成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民情日记”20余年的发展实践表明,只有转变基层干部工作作风,提升基层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才能从源头上提升乡村治理绩效。

(一)注重驻村干部身入心入,保障乡村治理实战实效

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既要为干部驻村提供资源保障,通过制度安排和督查考核等确保干部立足于访民情、着力于办实事、致力于求实效。同时,驻村干部又要时刻不忘心中装着老百姓,要走下去访真民情,掌握群众真实心声,解决群众身边难题,通过身入心入切实避免走村不入户、联户不连心的现象,要借助驻村干部自身力量整合各类治理资源,配合引导村“两委”、社会组织、村民群众等治理主体实现协同共治,切实为推进乡村善治注入新动能。

(二)坚守驻村工作自主规范,引领乡村治理正确方向

驻村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法治思维,健全完善亲清党群干群关系,守牢纪律红线,遵守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有效防止乡村熟人社会中家族、风俗、人情等因素的干扰,切实掌握推进乡村善治的主动权,确保基层社会治理的正确方向。尤其要处理好公与私之间的关系,跟群众打交道要避免家户的私利性膨胀和公共性抑制问题,[1]真正将权力用于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

(三)强化问题处置数字赋能,推进乡村治理快速高效

近年来,与撤村并村同步呈现的是行政村从熟人社会转变为半熟人社会,村庄变大了,驻村干部难以跟所有村民开展有效的密切互动。同时,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资源的有效反哺,国内乡村在传统熟人社会基础上也呈现出陌生人流入的特征,这对做好新时代乡村治理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挑战。对此,“民情日记”以数字赋能将基层治理从线下治理升级为“线上+线下”协同治理,通过“民情大脑”数字化平台,实现民情事项分类分级汇总派单,民情处置全链闭环、全程可溯,有效细化了治理“颗粒度”,为应对乡村熟人社会的陌生人流入局面提供了提升治理绩效的可行途径。

(四)拓展群众全程参与渠道,汲取乡村治理基层智慧

基层治理需要依靠公共部门、公民组织和私营部门等多元行动者,激发村民群众的主体性参与,从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实现基层治理的目标。现实中,普通民众虽然希望在个人利益诉求和公共事务建议上能跟党委政府有更多的反映渠道和机会,但往往因存在无形的沟通壁垒,导致民众参与治理不深入、不扎实和不对称。倘若驻村干部在下村入户中过分注重以宣传贯彻政策为中心,就很容易忽视村民群众的问题诉求,导致干部与民众的信息交流不对称、不均衡。“民情日记”紧紧围绕“民”字这一中心开展工作,通过干部走下去听民声、察民情、办民事,真正给普通民众送上发表看法、倾诉问题的机会,在党委政府谋划思路、制定决策、推进工作中,充分汲取民众意见建议,多元协同化解基层社会各类矛盾隐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五)树牢为民办实事的政绩观,增进基层群众政治信任

高度的政治信任意味着政府得到了民众更加广泛且稳定的支持,获得了更加从容的施政空间和试错时间,不仅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政府改革创新,激发社会活力。[2]民众的政治信任素有“央强地弱”的特征,这种“差序政治信任现象”突出表现为群众对现实中接触不到的“上级政府”更为信任,而对身边时时可见的“基层政府”相对不信任。[3]为此,“民情日记”秉持为民办实事原则,想民之所想,忧民之所忧,干部眼睛向下来帮助群众解决难题,共商发展大计,不为完成上级政府交办的工作找群众,而为化解群众切实难题干工作,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基层干部与自己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从而有效克服群众对基层干部政治信任淡化、弱化、虚化问题。

参考文献:

[1]孙强强,姚锐敏.家户本位、公共可行能力与有效乡村治理[J].甘肃社会科学,2020(06):64-70.

[2]宋艳玲,杨荣罡.新时代中国政治信任建构的新探索[J].学习与探索,2020(08):34-41.

[3]刘义强,姜胜辉.利益与认同:村民政治参与的边界及转换——基于佛山市4个村庄村级治理的实证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8(06):53-59.

(作者单位:中共嵊州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方晓红】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十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