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10-23 星期三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长三角发展论坛 首页 >

无锡打造世界级物联网产业集群研究

作者:张淇铭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512   发布日期:2024-8-26

摘  要  近年来,无锡市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集群培育,物联网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早在2021年便以高分入围我国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对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相关标准和要求,无锡要加快推动物联网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生态体系日趋完善、集群治理更加高效,力争打造世界级物联网产业集群。

关键词  物联网;产业集群;无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指出要加快发展物联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无锡要紧紧围绕打造世界级物联网产业集群这一总体目标,深入实施国家关于加快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战略,立足集群发展实际,创新思路举措,力争到2028年,使无锡物联网产业集群综合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走在世界前列。

一、无锡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无锡市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集群培育,并专门设立为集群发展赋能的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使无锡物联网产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一)集群发展实现新增长

无锡物联网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继2016年、2022年先后突破两千亿元和四千亿元大关后,截至2023年底,产业全口径规模达4511.6亿元,同比增长13.2%,在江苏省内领先,位居全国前列;无锡市集聚物联网企业超3500家,技术应用覆盖交通、环保、医疗、安全等300余个细分行业,形成了涵盖关联芯片、感知、连接、平台、应用与安全的完整产业链,培育了一批以远景能源、朗新科技、中科微至、航天大为等为代表的行业领军企业,汇聚“国字号”创新载体近200家,带有“无锡”标记的物联网创新应用项目遍布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座城市。

(二)地标产业展现新形象

通过以应用带产业、以示范拓市场、以模式促推广,物联网在无锡从小到大、从有到优,已成为无锡的产业地标和城市名片,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集群企业牵头或参与制定物联网国际标准17项、国家及行业标准近100项,主导制定超过一半的物联网领域国际标准,其中有“物联网宪法”之称的体系架构标准,这对引领全球标准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打造的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中国物联网大会、物联网上市公司峰会等世界级物联网品牌活动矩阵,有效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强化了无锡物联网品牌全球影响力,在世界物联网版图上烙下了“太湖印记”。

(三)自主创新取得新突破

无锡探索建立“技术+模式”自主创新体系,实施“一所一策”计划,促进技术与资本、成果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投资建设的先进感知研发中心和硅基光电产业园,已成为创新的重要载体。自主研发的“三朵云一张网”(设计工具云、IP服务云、设备孪生云、工业互联网)电子制造业协同创新平台,实现了流片过程可视化,已为50多家芯片企业提供高性价比的一站式服务。2019年以来,无锡市物联网领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项14项,年均授权发明专利3000多件,MEMS传感器研制生产、多源异构感知数据融合、物联网终端安全防护等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四)协同协作得到新加强

面向物联网重点领域,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与27家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各类基地、平台29个。通过开展校企对接会、专家进企业、尚贤政策通、尚贤研学会、尚贤供需通等活动,加速产学研融合,促进了智力资源共享。通过同国家级学会、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协作,打通高端智力要素向物联网产业流通渠道,织密了集群协同创新网络。通过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信息技术服务外包(ITO)等国际组织合作,吸引了海内外各类物联网企业来无锡创新创业,从而为无锡物联网产业集群“协同联动、点面结合、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产业生态再上新台阶

无锡着力打造以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为主题的“雪浪小镇”,为物联网企业集聚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注重以多种多样的合作形式,积极构建从国家部委、国家级学会到集群企业上下贯通,政府、高校院所、协会和企业横向联动的网络化协同机制,高效统筹各类资源要素。通过外引内育打造高水平研发团队,依托建立创新工场、产业联盟以及用好专业化的产业基金等,有效促进了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的融通融合,打通了创新创业的“堵点”“痛点”,为物联网产业集群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生态。

二、无锡加快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

虽然无锡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整体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不强等挑战。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无锡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

(一)持续发力,进一步夯实集群产业基础

只有基础牢固才能行稳致远。无锡要进一步夯实筑牢物联网产业集群基础。一是要大力培育优质市场主体。紧盯先进感知、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依托大型会议和论坛等,热情邀请国内国际知名企业参会参展,组织本地资源努力促成更多行业龙头企业在无锡设立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深入实施“物联网+产业焕新”工程,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产学研对接转化等,助力企业在多方面实现突破。继续引导无锡物联网产业集群深耕感知设备、智能硬件、通信传输、网络运营、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等物联网细分领域,大力培育软硬一体、云边协同、泛在智联的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加快推动一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二是要积极促进产业融通发展。紧紧依托物联网和集成电路基础优势,探索通过产业布局、投资引领等,推动物联网、集成电路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紧抓“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双湾联动”等战略机遇,探索与上海、深圳等城市互设产业飞地,加快“产业集群+特色园区”模式创新,实现更为广泛的产业发展要素高效配置。高度关切全国全球物联网龙头企业动向,建立健全与小米、华为、特斯拉、苹果等终端厂商的常态化交流协作机制,推动集群企业嵌入全球产业链。三是要不断深化技术规模应用。突出物联网产业链“感—联—知—用—融”,依托国家及江苏省内重大战略工程项目及活动赛事等,推动物联网技术和场景的跨领域、融合化、创新性迭代升级,进一步加快物联网典型示范场景进程,加大示范场景应用及规模化推广,形成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名品、名企、名园。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中心建设,推动工业数据的汇聚、分析、应用和安全管理,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增强物联网赋能产业能力。

(二)全力谋新,进一步激发集群创新动能

创新是培育壮大集群的关键之策。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拓宽渠道和路径,致力打造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最强大脑。一是要集聚更为丰富的创新要素。加快物联网产业新型智库建设,充分发挥中国(无锡)物联网研究院作用,建设覆盖物联网细分领域的行业研究所,加强专家与企业之间、专家与专家之间的多元化联系,开展跨产业、跨学科、跨区域的联合研究和学术交流,集聚更多高端智力资源助力创新发展。组建常态化、功能型、专业化科技服务团,引导技术人才下沉服务企业。聚焦全息感知、卫星互联、深海探测等与物联网相关的未来产业,成立专项技术学会、中小企业联合体、联合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协同组织,织密产业创新协作网络。二是要搭建更为有效的创新平台。高水平搭建物联网知识智慧共享平台、电子制造业协同创新平台等产学研协作平台,有效解决院校和企业间、企业与企业间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着力推动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江苏分中心落地无锡,面向智能传感器、材料、制造、设备、封装、测试等产业链上的大中小企业提供关键共性技术支撑,打造综合性中试验证基地。携手本地、全国和国际的龙头企业、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大力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三是要提升更为强劲的创新能力。以先进感知研发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强技术攻关,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提升物联网领域MEMS传感器研发创新的整体水平。加强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创新,积极开展智能感知、智能网络、智能平台等重大前沿技术攻关。抓住光电子产业发展机遇,以创建硅基光电国家创新中心为契机,推进硅基光电研发、量产平台和硅基光电创新研究院建设。通过举办一系列全球硅基光电品牌活动,力争实现新一代光子器件在数据中心、超级计算、汽车自动驾驶、家用机器人、电信设备以及国防装备等领域的颠覆性革新。

(三)固强补弱,进一步完善集群生态体系

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离不开世界一流的产业生态。要固强补弱,进一步优化完善无锡物联网产业集群生态体系。一是要拓展合作交流体系。深化与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支持无锡物联网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主动承接海外优质创新资源转移,鼓励中外机构合作开展物联网重大技术创新研究,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高水平举办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中国物联网大会,加强前沿科技成果交流和对接,不断提升无锡物联网产业集群的国际知名度和全球影响力。二是要健全人才引育体系。精心编制物联网核心产业人才地图,依托省市人才专项政策,力争从国内外顶尖院所引育一批行业亟须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青年科技人才等,建设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高层次人才队伍。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通过实训、外培、课题资助、学术研讨、成果交流等形式,促进各类人才快速成长。探索设立物联网领域的企业家学院,开展无锡物联网产业集群企业高管数字化转型、物联网应用技术等方面的高端培训,打牢物联网产业人才基础。三是要完善金融对接体系。发挥产业基金的投资撬动作用,强化不同类型、不同功能定位、不同投资阶段基金之间的投资协同,打造覆盖创新创业和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产业基金体系。探索与龙头企业联合成立企业创投联盟,构建技术、人才、市场、资金全要素赋能体系。四是要优化创新服务体系。做强做优“尚贤创新工场”“海创江南众创空间”等载体,打造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特色园区为一体的产业载体矩阵,依托专业运营团队,提升载体管理服务水平。联合国际知名品牌孵化运营机构、国有平台公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构建多方联动孵化机制,探索“全球研发、全国孵化、无锡产业化”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四)多措并举,进一步促进集群补链强链

链强则势聚。无锡要采取多种举措,切实做好补链强链工作。一是要加大产业招引力度。围绕物联网重点领域产业链图谱及招商指导目录,依托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等大型活动溢出效应,着力引进具有产链牵动力、生态主导力、核心竞争力的“链主型”企业。聚力招引一批智慧家居、通信设备、新能源汽车、服务器等出货量大、带动力强的企业以及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和巨大发展潜力的企业,加快补链强链步伐。二是要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围绕重点领域和新兴赛道,探索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概念验证中心,建立健全大院大所研发、无锡中试和产业化的工作机制,积极推动专家、联合实验室成果的商业化应用,加快推动一批竞争力强、成熟度高、市场前景广的技术实现产业化,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企业和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做深做实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通信学会在无锡设立的相关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致力打造国家级学会与地方协作并能高效运行的典范、高端人才集聚并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典范、具有完善制度机制并能激发创新动力的典范。三是要加大协同协作力度。秉持开放包容、共建共享,打破无锡物联网产业集群地理边界、行政边界和技术边界,促进供需资源的有效对接和各类要素的自由流动,打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集群命运共同体。织密无锡物联网产业集群合作网络,深化与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介服务机构和国际集群促进组织的交流合作,推动资源集聚融合,不断扩大集群圈层,为补链强链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五)扛起责任,进一步强化集群赋能效应

为集群赋能是集群促进组织的职责所在、责任所系。要按照建设“国际一流的集群赋能综合体”的定位要求,切实把加强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其更好地为集群发展赋能。一是要着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切实加强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党组织建设,通过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员活动等,强化党性锻炼,增强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无锡物联网产业集群党建工作,打造集群党建联盟,推动党的工作在集群全覆盖,不断为企业和集群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二是要着力提升队伍能力素质。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根据部门设置和业务开展情况动态调整、靶向招聘人员,着重围绕物联网高端技术、高端研究、高端管理等方面,引进行业内高层次人才。围绕企业文化建设、专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管理技能改进等,开展内外并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岗位培训,加快建设一支高水平、高效能的无锡物联网产业集群服务团队。三是要着力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切实增强加快打造世界级物联网产业集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学习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促进组织的成功经验,自觉对标找差距,坚持与强的比、向高的攀,增强比学赶超的信心与决心。健全绩效考核和薪酬福利管理体系,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构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不断激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要着力探索持续发展路径。进一步优化完善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运行的体制机制,放大以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为主体开展公共服务,以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攻研发和尚贤谷物联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生态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功能布局优势,力求在攻研发和建生态上双向发力、互促共进。拓展以“人才队伍、创新工场、交流平台、产业联盟、产业基金”为主要内容的五大支撑体系内涵,创新若干个更为有力有效的具体抓手,为推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无锡市人大常委会二级巡视员,中国〈无锡〉物联网研究院理事会理事)

【责任编辑:方晓红】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十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