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农业大市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研究
摘 要 安徽省六安市是长三角区域重要的农业大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六安市乡村产业发展带来了市场渠道、要素资源、品牌建设等机遇。六安市应立足特色资源优势,通过强化扶持政策精准力度,加大“新农人”引培,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等,加快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六安市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三农’向好,全局主动。”[1] 2018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处于长江与淮河之间,大别山北麓,是安徽省农业大市,也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近年来,六安市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努力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振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六安市紧紧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区域内农业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以及人才、数字、科技、品牌等资源,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给六安市现代乡村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不仅促进了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也为六安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一)融入更大范围的市场体系
为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长三角“三省一市”政府陆续签署了《长三角供销合作社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化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商务发展合作协议》等。六安市得以更好地对接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的市场需求,畅通农产品向长三角地区的供应渠道,融入区域大市场,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二)获取科技、资金、人才等支撑要素
长三角区域集聚了大量的高新技术基础设施,是国内创新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长三角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可以为六安市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使得六安市能够充分利用区域内现有的科创、资金和高端人才资源以及产业合作机遇,为高质量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争当长三角区域乡村振兴“排头兵”,打造乡村产业发展“六安样板”夯实基础。
(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了六安市交通、水利、网络、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使六安市与区域内其他城市联系更加紧密。六安市通过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招引沪苏浙企业投资兴办绿色生态康养、农产品加工生产等基地,从而实现乡村产业链的延伸、集聚和融合发展。这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六安市乡村产业规模和效益,而且还将推动其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四)增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
品牌是乡村发展核心竞争力之一,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企业发展、推动全面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3]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加强区域内乡村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皖西白鹅、六安瓜片等六安市特色产品品牌,通过长三角区域内农产品推介会、展销会以及对沪精品产销对接等渠道,可以进一步融入区域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推动乡村产业绿色发展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六安市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六安市积极优化调整乡村产业结构,推动乡村产业向绿色化、循环化方向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六安市乡村产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能为长三角地区的绿色发展贡献六安力量。
二、六安市现代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六安市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乡村产业的基础较为扎实。六安市农业农村局和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六安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22.30亿元,增幅4.80%,位居安徽省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位居安徽省第14位 ,增幅7.60%,但比安徽省平均数低13.09个百分点。
(一)特色产业品牌提升
六安市立足优质农业特色产业优势,培育了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霍山石斛、皖西白鹅、稻虾等区域知名品牌。其中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霍山石斛等产品纳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互认互保清单。目前,六安市已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20.1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119.6万亩)。
(二)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
2021年,六安市重点实施农业提质增效“6969”工程,即积极申创6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建设9个优势主导产业基地,科学规划布局6个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引进培育9个综合产值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截至2023年末,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内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至233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309亿元。六安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73家,位居全省第一。
(三)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近年来,六安市打造了一批特色文旅区域。比如,霍山县陡沙河温泉森林康养基地、“六万情峡”景区等。六安市积极发展乡村休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六安市休闲农业接待1738.9万人次,同比增长10%;综合营业收入超过80亿元,同比增长15.17%;带动4.59万农户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
(四)农村物流体系加快建设
六安市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网络销售,大力推进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目前,已累计建设约覆盖50个乡镇的“交邮快”综合服务站,开通“客货邮”合作路线超20条,稳定运营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超480个。
(五)乡村产业带头人培育模式不断创新
六安市根据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等不同行业需求,分类分级培育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在安徽省率先开展了农村产业带头人“师带徒”农民培训新模式试点工作,不断提升六安市农民市场意识、经营水平和竞争能力。
三、六安市现代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当前,六安市乡村产业发展仍面临扶持政策精准度不够、产业融合发展失衡、农业科技水平不高、产业特色和品牌效应不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有待加强
自2022年《六安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思路及措施后,六安市又陆续出台了《关于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六安市加快鹅产业跃迁式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大力扶持乡村产业发展。但是,六安市乡村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在乡村产业政策扶持和保障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政策上倾向鼓励地方龙头企业发展,对小规模涉农企业、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相对不足。六安市乡村产业发展布局缺乏全局性、前瞻性和科学性,乡村产业发展趋同,缺乏创新性,农作物种植品种单一,对乡村文脉的传承重视不够。此外,六安市在乡村产业项目用地和资金投入上保障力度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二)区域内乡村产业发展不均衡
六安市乡村产业发展不均衡,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在产业结构方面,六安市多数乡村仍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现代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虽然六安市霍山县已实现全县16个乡镇124个建制村通客车,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但六安市其他县区尚未全部实现客车村村通,部分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还需提质改造。在资源配置方面,六安市部分地区乡村产业因具备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在政策和资金投入方面得到了较大支持;而一些偏远山区乡村产业发展获得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则较小。在乡村居民收入方面,六安市2023年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696.30元,仅霍山县、裕安区、金安区和舒城县4个县区超过了平均水平。其中霍山县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678元,居六安市第1位;叶集区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956元,居六安市末位;二者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5,722元。
(三)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深度不足
六安市农业与文旅、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不够,乡村产业链相对较短。在“一产往后延”方面还不够充分,区域内农业生产者主要以提供初级农产品为主,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缺乏创新,还需做好农业“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以下简称“三头三尾”)增值大文章。在“二产两头连”上衔接力度还需加强,六安市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高,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副产品利用率低。目前,六安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4万个,主要集中于农业一产领域,具备全产业链条的复合型经营主体占比较低。[4]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较少,不足以支撑农产品进一步深加工。在“三产走精端”方面,六安市还应深入分析长三角区域市场需求,研究如何依托区域内重点景区和特色产业基地,积极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和康养基地,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业加快发展。
(四)乡村产业科技水平有待提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国内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六安市将乡村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六安市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为主,主要农作物水稻在种植、浇灌、施肥等过程中需要依靠人工完成,机械化程度较低。一直以来,六安市乡村产业发展资金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农业研发经费来源较为单一,不能满足乡村产业发展需求。此外,六安市大部分农村区域专业技术人才相对不足,农业产业化进程比较缓慢,乡村产业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竞争力不强。
(五)乡村产业特色与品牌效应不强
六安市乡村产业发展主要基于农业资源禀赋,由于当地自然资源禀赋相似,加上缺乏因地制宜的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对乡村产业市场发展规律认识不清和市场考察不足等,导致六安市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出现了同质化现象,农业品牌培育意识不强。一些地区脱离当地实际情况,强行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等,最终导致乡村旅游市场认可度不高,投资吸引力下降。六安市乡村产业以农业种植、养殖业为主,有些地方大面积种植单一经济作物,乡村产业缺乏特色,产业重复率较高,农民群众参与发展乡村产业的积极性不高。六安市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当前,六安市大量乡村青壮年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居民主要为留守老人和小孩,人口流失和乡村空心化现象较为严重,乡村振兴缺乏人才支撑,农民作为乡村振兴主体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四、六安市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路径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六安市应以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充分利用区域内资源、资本、科技、人力等基础要素,立足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障各项政策落实和财政资金用到实处,调整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接区域大市场需求,积极构建六安市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一)以粮食生产为基础,高质量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六安市作为安徽省农业大市,应着力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高质量推进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第一,大力开展粮食产业提质增效行动,推动六安市粮食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建设农业布局区域化、农产品生产绿色化、符合长三角区域需求的生态特色农业片区和产业集群,夯实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根基。第二,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下简称“三区”)为载体,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机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水平,努力建成数量充足、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产现代化、产能提升、管护到位的“三区”。统筹规划乡村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农业产业、旅游业服务功能,强化对区域内农业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入研究和高效整合,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特色田园乡村,进一步夯实六安市现代乡村产业发展基础。第三,联合长三角区域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科研平台,以六安市主要粮食作物、林下经济和畜禽等为重点,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持续研发高产、优质、高效的新品种、新技术,加大优质农业品牌培育力度,建设集科研育种、试验展示、加工仓储等功能于一体的良种繁育研发基地。
(二)以政策扶持引导为抓手,保障现代乡村产业发展
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六安市应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探索建立以财政、银行、担保机构、保险机构多方合作为基础的“政银担险”联动支农机制,有效扶持六安市特色乡村产业发展。第一,设立市县镇村风险资金池,当“政银担险”项目发生风险时,由项目所在地风险资金池给予适当补偿,进一步撬动支农资金。第二,健全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根据贷款金额、期限等由财政给予农业项目合作银行适当贷款贴息,不断提高担保业务规模,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第三,强化数字赋能,加快数字乡村建设进度,创新乡村产业经营模式。加大乡村产业市场监管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实施产运销一体化经营,完善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农产品产业链,支持小规模涉农企业、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紧扣服务、品牌、民生等重点领域,创建放心消费示范乡村,融入长三角区域市场。
(三)以区域特色产业为优势,完善现代乡村产业链条
六安市地势西南高俊、东北低平,区域内地貌类型和水文特点较为丰富多样,使得其在发展特色乡村产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六安市在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过程中,应以丰富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优势为基础,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现代化。第一,聚焦特色产业,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围绕沪苏浙消费市场,基于霍山石斛、茶叶、鹅、稻虾等优势产业,以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为重要抓手,更加重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对农村产业的赋能,按照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原则,大力推进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区域优质农产品品牌价值。第二,立足特色产业规模优势,因地制宜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借助上海自由贸易区政策先行、长三角地区高端产业和人才集聚等优势,充分发挥“基金招商”功能,采取“产业+基金”“基地+基金”等模式,推进六安市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地市之间资金、人才、项目等密切合作,不断完善农村供应链,引进和培育一批规模合理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壮大农产品加工主体。加快布局现代商贸、农村电子商务、冷链物流、仓储服务等产业,做好“三头三尾”增值大文章。注重乡村文化传承,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第三,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和与上海对口合作机遇,统筹布局生产、加工、研发、物流等功能板块,设立农产品直销门店,持续开展对沪精品产销对接活动。积极融入皖北地区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以绿色健康为抓手,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新质生产力。
(四)以引培“新农人”为依托,赋能乡村产业发展
现代乡村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六安市应着重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农人”队伍,让“新农人”成为兴农人,推动现代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一,以产业兴村为抓手,做好“新农人”培育工作。依托长三角地区高等院校教育资源优势,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拓宽人才联合培养渠道,针对乡村产业链上下游不同人才需求,制定差异化联合培养方案,高度匹配产业发展需求。第二,精准发力,加快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人才集聚优势,开展“引才入村”行动,有序引导大学生毕业到乡、农业能人回乡、企业家入乡,招引一批有技能、有知识、有管理能力的人才。激发“新农人”参与乡村产业建设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人才效能。第三,鼓励六安市各县区建设各类创意、创业孵化基地,支持“新农人”回乡创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留住“新农人”。通过设立农业基础创业专项扶持基金和乡村产业创新创业奖励制度,给予下乡人才农村创业项目资金帮扶,在“新农人”居留落户、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便利,扎实做好各项人才服务保障。
参考文献:
[1]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N].人民日报,2022-02-23(001).
[2]张泉,李笑盈.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住宅产业,2023(01):9-13.
[3]周立,罗建章.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组合——基于陕西“袁家村”的案例分析[J].宏观质量研究,2024,12(01):15-30.
[4]王云鹤,夏萍,汪本勤,等.六安市农业产业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22,38(06):5-9.
(商勇 安徽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叶金丽 徽商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方晓红】
最新期刊
第十一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